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颜氏家训·风操》“当避名字”臆解
1
作者 柳士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颜氏家训》对前人的名、字与小名多有批评,有的切中要害,如翁归、翁宠,命名时确实考虑不周;有的将名与小名混为一谈,如虮虱之与犬子、狗子、驴驹、豚子,未能注意各自的产生背景与特点;有的认为字面不够吉利,如孟少孤、许思妣,忽视二... 《颜氏家训》对前人的名、字与小名多有批评,有的切中要害,如翁归、翁宠,命名时确实考虑不周;有的将名与小名混为一谈,如虮虱之与犬子、狗子、驴驹、豚子,未能注意各自的产生背景与特点;有的认为字面不够吉利,如孟少孤、许思妣,忽视二人取字时纪念父母的心意。令人产生不同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标准的不同:颜之推遵循儒家规范,站在士族阶层立场,批评有悖于自己观念的命名取字现象;以现今标准看,这些批评意见,不少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有的则显得不切实际,需要我们分析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当避名字” 臆解
下载PDF
刘光蕡《学记臆解》教育思想探微
2
作者 高红菊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刘光蕡的《学记臆解》借解释《学记》阐发了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化民成俗"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全民教育是化民成俗的重要途径;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学校并非唯一的学习场所,人们应该终身学习。
关键词 刘光蕡 《学记臆解 教育思想
下载PDF
高丽李齐贤《太常引·暮行》臆解
3
作者 何永波 《品位·经典》 2019年第4期4-6,共3页
域外词人李齐贤填词,能小令,能中调,能婉约,能豪放,是高丽时期填词之佼佼者,语言及风格特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而今对李齐贤词作进行阅读和赏析并不多见。通过对李齐贤词作进行鉴赏分析,可以明晰他对中国诗词的继承与传播,对朝鲜汉诗... 域外词人李齐贤填词,能小令,能中调,能婉约,能豪放,是高丽时期填词之佼佼者,语言及风格特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而今对李齐贤词作进行阅读和赏析并不多见。通过对李齐贤词作进行鉴赏分析,可以明晰他对中国诗词的继承与传播,对朝鲜汉诗创作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 李齐贤 暮行 臆解
下载PDF
从细微之处比较鉴赏——《罗密欧与朱丽叶》臆解
4
作者 刘燕然 《山东教育》 2014年第12期37-38,共2页
由于评论家的人为划分,《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列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而且还归之为“乐观”的悲剧。但无疑它在中国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受众,这显然与其剧情更贴近中国读者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密切相关,中国人常常比之为... 由于评论家的人为划分,《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列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而且还归之为“乐观”的悲剧。但无疑它在中国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受众,这显然与其剧情更贴近中国读者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密切相关,中国人常常比之为《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孔雀东南飞》 臆解 鉴赏 四大悲剧 中国读者 《牡丹亭》
下载PDF
还你个人间鲁迅——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臆解
5
作者 薛桂霞 《山东教育》 2015年第7期54-54,共1页
从萧红和鲁迅交往的角度,论交往之长,不如许寿裳;论理解深度,不如郁达夫;论相知之深,不及瞿秋白。甚至不如孙伏园、胡风、冯雪峰、李小峰……但她有着上述诸位无法具有的女性视角,有着他们无法具有的温情感知与温馨笔调。
关键词 鲁迅 萧红 臆解 回忆 个人 女性视角 许寿裳 郁达夫
下载PDF
心同野鹤与尘远——臆解戴启和山水画
6
作者 杜志宇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9Z期36-43,共8页
读启和的山水画,最为突出的印象便是其具有鲜明的古源宗法,画面中流淌着前贤的血液。携带着中国文人画“线粒体夏娃”的基因。在启和的作品中,不论是明快清朗、开合奇宕的章法图式,还是果敢肯定、品味典正的笔墨语言,不论清新淡雅... 读启和的山水画,最为突出的印象便是其具有鲜明的古源宗法,画面中流淌着前贤的血液。携带着中国文人画“线粒体夏娃”的基因。在启和的作品中,不论是明快清朗、开合奇宕的章法图式,还是果敢肯定、品味典正的笔墨语言,不论清新淡雅的意境,还是诸如山石、树木、溪水、茅屋、高士等具象的语言符号,无不闪烁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辉光,读之让人颔首回味不已,甚如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山水画 臆解 中国文人画 笔墨语言 语言符号 线粒体 章法 具象
下载PDF
《劝学》篇“参”字臆解
7
作者 梁玉东 《山东教育》 2010年第4期44-44,共1页
《劝学》是荀况的代表作,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是一篇典范的古代散文精品,现行人教版、鲁人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和现行人教社中职语文教材均选用了这篇文章。
关键词 《劝学》 “参” 臆解 语文教科书 《荀子》 古代散文 语文教材 代表作
下载PDF
《桃花源记》中的三个“外人”臆解
8
作者 姜莲玉 张惠丽 《山东教育》 2010年第7期101-101,共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165页注释⑨对"外人"的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外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臆解 八年级 注释 语文
下载PDF
初中古诗文疑难句臆解
9
作者 李阿山 《福建中学教学》 2000年第9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初中 古诗文教学 疑难词句 臆解
下载PDF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臆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中华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9,共14页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从已有的和可能的解释看 ,大致包含三重意蕴 :在知识论层面 ,孟子的命题并未建构一种主—客之间对象性关系框架和主体性姿态 ,而是超越了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 ,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及其对立意义上的心物...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从已有的和可能的解释看 ,大致包含三重意蕴 :在知识论层面 ,孟子的命题并未建构一种主—客之间对象性关系框架和主体性姿态 ,而是超越了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 ,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及其对立意义上的心物关系 ;在道德哲学层面 ,它从性善论和道德的自足性角度给出了道德的内在理由 ,并从境界和功夫两个方面说明了“万物皆备于我”的伦理学意义 ;在形而上学层面 ,它彰显了人的存在论基础 ,“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和“万物皆备于吾心”从不同侧面阐释并发挥了孟子的命题 ,从而凸显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形而上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皆备与我”命题 臆解
原文传递
《报任少卿书》“比数”臆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志翘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130,共2页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官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此文又见《汉书·司马迁传》,文字大致相同,李善、颜师古于“比数”一词下,...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官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此文又见《汉书·司马迁传》,文字大致相同,李善、颜师古于“比数”一词下,均未作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数 臆解 司马迁 颜师古 文字
原文传递
《“况”字臆解》补正——读红零札
12
作者 陈熙中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1-203,共3页
庚辰本《石头记》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的开头部分,有这样几句话:“林黛玉和香菱坐了。况他们有甚正事谈讲,不过说些这一个绣的好,那一个刺的精,又下一回棋,看两句书,香菱便走了。”
关键词 臆解 《石头记》 庚辰本 林黛玉 香菱
原文传递
作为方法与视角的“抒情传统”——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臆解
13
作者 毕红霞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一、不一样的抒情传统 2006年秋天,王德威先生应陈平原教授的邀请到北大中文系作短期讲课。讲课共八次,六次为演讲性质,另外两次为座谈。三联书店据讲课录音整理成文,于2010年9月出版,名曰《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抒情传统 王德威 臆解 2010年 三联书店 讲课 中文系
原文传递
天上何所有?——李贺《天上谣》臆解
14
作者 徐晓彬 《语文学习》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不落.仙妾采香垂碾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关键词 臆解 李贺 羲和
原文传递
知识纨绔子或后妃之德 《诗大序》臆解
15
作者 黄德海 《上海文化》 CSSCI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1935年,二十三岁的金克木发表“开笔文”《为载道辩》,分析了“言志派”的特点,并以废名《莫须有先生传》为例来说明:“其一是毫无目的与意义。忽然而来,飘然而去,完全是自然流动,一点找不出什么固定的路线,因为它既无目的,自然不能有... 1935年,二十三岁的金克木发表“开笔文”《为载道辩》,分析了“言志派”的特点,并以废名《莫须有先生传》为例来说明:“其一是毫无目的与意义。忽然而来,飘然而去,完全是自然流动,一点找不出什么固定的路线,因为它既无目的,自然不能有—定的道德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大序》 《莫须有先生传》 臆解 后妃 知识 金克木 言志 废名
原文传递
“江州司马青衫湿”臆解
16
作者 王力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3年第7期81-82,共2页
白居易《琵琶行》诗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为何竟然如此伤感以至于泣下.沾湿衣服?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重原因。
关键词 马青 江州 臆解 《琵琶行》 白居易 伤感
原文传递
曾皙“鼓瑟”问题臆解
17
作者 高鲲 《语文学习》 2007年第4期40-41,共2页
《论语》中的“侍坐”章历来脍炙人口,也是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被认为是全书中最富于文学意味的篇章。文中通过孔子与四个弟子的问答,塑造出活生生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是一幅生动的孔门论志图。而这一章中曾皙鼓瑟... 《论语》中的“侍坐”章历来脍炙人口,也是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被认为是全书中最富于文学意味的篇章。文中通过孔子与四个弟子的问答,塑造出活生生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是一幅生动的孔门论志图。而这一章中曾皙鼓瑟、答话的文字又是这一章中最生动的部分。《论语》书中提到曾皙的只有这一处,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因为曾皙在这一章中的言行都很怪,迥异于其他的孔门弟子。其言,即他回答孔子提问的话,历来有不同理解,这里不谈。这里只想谈谈其行.即他鼓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皙 臆解 《论语》 语文课本 大学语文 文学意味 弟子 孔子
原文传递
“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臆解
18
作者 西渡 《语文学习》 2009年第6期48-52,共5页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家喻户晓.可以说创造了新诗阅读和接受史上一个小小的奇迹.也打破了新诗不能记诵的魔咒。这首诗不仅流播甚广.而且被谱曲演唱.甚而被房地产广告所引用。此诗问世不过20年.而关于它的评论、赏析文...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家喻户晓.可以说创造了新诗阅读和接受史上一个小小的奇迹.也打破了新诗不能记诵的魔咒。这首诗不仅流播甚广.而且被谱曲演唱.甚而被房地产广告所引用。此诗问世不过20年.而关于它的评论、赏析文章之多也许超过了新诗史上所有那些公认的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 海子 祖国 再生 臆解 新诗史 房地产广告 接受史
原文传递
我和“韭花”有个约会——杨凝式的秘密臆解
19
作者 甘典江 《中国钢笔书法》 2009年第7期42-43,共2页
世间万物,似乎总是有着某种神秘的对应。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天,一个男人午睡醒来,慵懒间,感觉腹中甚饥,正寻思吃点什么之时,恰逢有人上门来访,竟是馈赠一盘韭花,与切成薄片的羊肉相配,鲜嫩嫩的,尝之非常可口。男... 世间万物,似乎总是有着某种神秘的对应。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天,一个男人午睡醒来,慵懒间,感觉腹中甚饥,正寻思吃点什么之时,恰逢有人上门来访,竟是馈赠一盘韭花,与切成薄片的羊肉相配,鲜嫩嫩的,尝之非常可口。男人顿觉神清气爽,意犹未尽,踱至案旁捉管写帖谢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凝式 臆解 秘密 约会 男人
原文传递
“多乎哉? 不多也”独门臆解
20
作者 王谦 《走向世界》 2011年第1期93-93,共1页
读过中学的人们大概都会记得有两篇鲁迅的小说编入语文课本,《狂人日记》和《孔乙己》。前者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精神活跃到神经质的人,总是注意到赵家的狗又多盯了他两眼:后者留给人们两个关键词:茴香豆和“多乎哉,不多也”。
关键词 臆解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语文课本 神经质 关键词 精神 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