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江花月夜臆读兼谈古诗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勇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1年第11期9-12,共4页
《春江花月夜》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转韵,构成一个小单位,表达一种情感或者一次视野的转换。这样经过九次转韵和视野转换之后,完成了一个从月亮初升到月到中天再到月亮西沉的时空循环,也完成了一次风景、生命感悟、情感体验逐层递进、... 《春江花月夜》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转韵,构成一个小单位,表达一种情感或者一次视野的转换。这样经过九次转韵和视野转换之后,完成了一个从月亮初升到月到中天再到月亮西沉的时空循环,也完成了一次风景、生命感悟、情感体验逐层递进、互相融通的审美之旅。讲解古诗时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再运用整体解读的方式使其在该情境中以主人公的姿态来感受和体味古诗的意蕴,可以帮助他们很快掌握古诗的内容,并且在新奇之中创造性地对古诗进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臆读 古诗 教学
下载PDF
现代诗接受的特殊取径——“误读”、“悟读”、“臆读”与“异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仲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共6页
现代诗歌接受过程中,"误读"的频度往往高于"正读",它关涉众多"歧解",故而现代诗文本总是在多次误读的"篡改"中完成接受增殖。误读的重要渠道之一"悟读",是接受中的直觉式"领会&... 现代诗歌接受过程中,"误读"的频度往往高于"正读",它关涉众多"歧解",故而现代诗文本总是在多次误读的"篡改"中完成接受增殖。误读的重要渠道之一"悟读",是接受中的直觉式"领会"——穿片言而入居要;而少量内含"诗性直觉向主观幽深处爆发"的"臆读",则带有揣测、猜想成分,或可扩大为一种新的误读方式。另外,"误读"的特例"异读",包括动机繁多的变更修改及预留性"接龙",都为误读提供"无限"可能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 接受取径 直觉 臆读
下载PDF
以“臆”说《诗》论——以《读风臆评》和《读风臆补》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诗经》评点史上两部关系密切的著作。陈氏承戴氏之作补作《读风臆补》,两部著作均用了一个"臆"字,"臆"对二人解诗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以意逆志 逆志 评》 补》
下载PDF
《读风臆评》与《读风臆补》中的“以画论《诗》”
4
作者 吴晗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两部《诗经》评点著作。陈氏《读风臆补》是承戴氏《读风臆评》的补作,两部著作如同母子篇,联系紧密。戴君恩和陈继揆均不是经学家,他们将自己看作一个虔诚而单纯的爱《诗》者,都... 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两部《诗经》评点著作。陈氏《读风臆补》是承戴氏《读风臆评》的补作,两部著作如同母子篇,联系紧密。戴君恩和陈继揆均不是经学家,他们将自己看作一个虔诚而单纯的爱《诗》者,都站在文学立场上来解读《诗经》。本文从二人论《诗》与论画相结合的特色来进行研究,表现二人对《诗经》中那份清雅的诗意之美的独特品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 补》 画论
下载PDF
论《读风臆补》对《国风》自然意象的评点
5
作者 刘怡 贾学鸿 《中国诗歌研究》 2024年第1期158-171,共14页
清代陈继揆《读风臆补》对《国风》自然意象的评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于比、兴类自然意象的评点,或是进行感悟式散点透视,或是以诗证《诗》。感悟式散点透视是一事一议,所作的评点脱口而出,一语中的,有时能在原有自然意象基础上进行... 清代陈继揆《读风臆补》对《国风》自然意象的评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于比、兴类自然意象的评点,或是进行感悟式散点透视,或是以诗证《诗》。感悟式散点透视是一事一议,所作的评点脱口而出,一语中的,有时能在原有自然意象基础上进行扩展,但有时会脱离原诗语境。以诗证《诗》选择的都是唐代及以前的诗歌以证《国风》,基本遵循以类相从的准则。但是,有时会忽略类与不类的古今差异。对《国风》中直赋其事类自然意象,陈继揆能够用诗家法眼加以鉴赏,慧眼识珠,善于发现诗眼,以及自然意象在叙事情节、作品结构中的关键作用。《读风臆补》对于《诗经》研究走向文学本位功不可没,但未能彻底摆脱经学的樊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继揆 补》 自然意象 评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