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英名士臧纡青
1
作者 陈文波 《江苏地方志》 1997年第3期49-50,共2页
臧纡青(1796~1855),字牧庵,新沂市窑湾镇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武单人。《清史稿·臧纡青传》载:“臧纡青敦行博学,概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自少倜傥好谈兵,所交多不羁之士,当应贤杰”。
关键词 臧纡青 奕经 英名 司产 黄爵滋 道光帝 清天 新沂市 战法 定海
下载PDF
民众缘何成鸦片战争看客
2
作者 端木赐香 《国家人文历史》 2012年第12期55-55,共1页
阎崇年教授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里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偶然的。他说,战略上,清朝国力不小,以逸待劳,民心在我云云。但从史料中记载的战争进程来看,这些论断,未必站得住脚。首先,他所谓的国力不外是人多、兵多。民间百姓都知道,... 阎崇年教授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里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偶然的。他说,战略上,清朝国力不小,以逸待劳,民心在我云云。但从史料中记载的战争进程来看,这些论断,未必站得住脚。首先,他所谓的国力不外是人多、兵多。民间百姓都知道,人多作乱,鸡多不下蛋。一国的国力,包括硬件(工业与船炮)和软件(制度与文化)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清政府 战争进程 民众 清朝 国力 英国 臧纡青 奕经 百姓
下载PDF
奕经与浙东三城战役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德 苏全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48-53,共6页
浙东三城战役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之间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冲突。清军统帅奕经在战前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如求才、加强军备、保密等,并认真制订作战计划。突经最终未采用臧纡青提出的“散攻”战术,转而运用明攻暗袭、排阵对攻战术... 浙东三城战役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之间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冲突。清军统帅奕经在战前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如求才、加强军备、保密等,并认真制订作战计划。突经最终未采用臧纡青提出的“散攻”战术,转而运用明攻暗袭、排阵对攻战术,是当时敌情的变化所致。清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汉奸的破坏。这与当时国内激烈的满汉矛盾有关。其次为将领懦弱妥协且矛盾纷繁,军队战斗力差。清军的腐败,在当时是十分突出的。第三,天气、地势利于英军防守而不利于清军进攻。中英武器方面的差异,也是影响胜败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奕经 浙东三城战役 臧纡青 散攻战术 汉奸 排阵对攻战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