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冲动”为源的自为生命活动——对于黑格尔《历史哲学》“绪论”的唯物史观诠释
1
作者 陈新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8,共11页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绪论”中提出了人的生命中“达到‘尽善尽美’的冲动”的命题。这一命题实际上揭示了人的生命活动发展之源。宇宙的演化、在宇宙演化中产生的生命、在生命进化中形成的自为生命,使生命中“达到‘尽善尽美’的冲...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绪论”中提出了人的生命中“达到‘尽善尽美’的冲动”的命题。这一命题实际上揭示了人的生命活动发展之源。宇宙的演化、在宇宙演化中产生的生命、在生命进化中形成的自为生命,使生命中“达到‘尽善尽美’的冲动”具有了宇宙论的、生物学的和人类学的根据。集中体现自为生命活动的实践在“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中不断地通过主体本质力量的发展,以在创造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美的过程中,追求自愿和自觉相统一的自由。人文精神是没有西文词与之对相应的“地道的中文词”,作为实践意识的升华,体现着对主体自由的追求,是黑格尔“‘理性’是世界的主宰”思想的唯物史观阐释。人文精神不仅自为地凸显于众多社会价值观念中,而且以“理性的机巧”方式实现对实践的批判。这种批判在本质上是自为生命活动的自我批判。自为生命活动的自我批判需要在外化自身中,用人文精神对实践及其异化予以批判。对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会在生命活动中发生不可预测作用问题的提出,正说明了对实践的批判不仅以自发方式而且更以自觉方式进行着。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的东西”,体现了“人类使命”中的“达到更完善的能力”。不管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会发生何种“数字物种”式的变化,以自为活动作为内在环节的生命活动必然会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相互关系中追求自由,实现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善尽美 自为生命活动 自由 自我批判 人的复归
下载PDF
从自在到自为:中师学历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叙事探究
2
作者 杜静 侯晓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认识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探究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有关专家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充分体现这一群体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以具有中师学历背景的专家型教师A为对象展开叙事研究,结果发现,其专业发展历程是从“自在... 认识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探究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有关专家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充分体现这一群体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以具有中师学历背景的专家型教师A为对象展开叙事研究,结果发现,其专业发展历程是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在职前专业发展的“自在”阶段,以素质教育为灵魂、以生命教育为底色、以发现教育为关键的中师教育为其职业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职后专业发展的“自为”阶段,促使其由“初级自为”向“高级自为”不断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文化、同侪交往及学生评价,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信念执着力、学习创新力、挑战应对力、行动奉献力及反思发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自在与自为 中师教育 叙事探究
下载PDF
从“五唯”、多维到自为:大学教育评价改革向何方突围?
3
作者 刘振天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作为大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破“五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维评价日益成为新的教育评价目标模式。然而,由于“五唯”评价固有的形式化、简约化和计算化等特点,在评价改革实践中,多维评价仍难以替代“五唯”评价,而只是... 作为大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破“五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维评价日益成为新的教育评价目标模式。然而,由于“五唯”评价固有的形式化、简约化和计算化等特点,在评价改革实践中,多维评价仍难以替代“五唯”评价,而只是“五唯”评价的补充角色。而且,多维评价受价值、方法和技术等因素影响,操作难度大、成本高。从“五唯”评价到多维评价并非教育评价改革的最佳和最后选项。大学教育评价只有转向从根本上体现学校、学者及学术主导的“自为”评价,即自我评价,才可能真正走出“五唯”评价怪圈,有效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评价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教育评价改革 “五唯”评价 多维评价 自为评价
下载PDF
自为、自信、自强:“第二个结合”的三维透视
4
作者 段炼 韩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以文化自为为生成基础,揭示自身的生成必然;以文化自信为精神表征,标定我...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以文化自为为生成基础,揭示自身的生成必然;以文化自信为精神表征,标定我们党自信自立的全新高度;以文化自强为实践旨归,展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文化自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者梯次深化、有机统一,共同构成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三维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文化自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下载PDF
浅析“率皆自为人制”
5
作者 县彦宗 张长念 《中华武术》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意思是说,有人习练太极拳多年,已然具备纯熟功夫,但和人推手、技击时化不掉对方的劲,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是未能体悟和解决“双重”问题的缘故。...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意思是说,有人习练太极拳多年,已然具备纯熟功夫,但和人推手、技击时化不掉对方的劲,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是未能体悟和解决“双重”问题的缘故。推手技击时“双重”会导致“自为人制”。不能运化,“双重”是因,“自为人制”和“不能运化”是果。对“双重”问题,很多人都有所论述,对“双重”的理解也因功夫深浅、体悟不同、角度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结果为导向,对“自为人制”的阐释鲜有所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宗岳 技击 人制 《太极拳论》 太极拳 自为 体悟 推手
下载PDF
学生主体:从“以为”到“自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松林 黄姝彦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6,共8页
无论是在普遍还是特殊的意义上,自在的主体乃是学生本身本然的存在状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承诺,既有其本体论基础和合理性根据,又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践行极大地改观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而强调外部赋予... 无论是在普遍还是特殊的意义上,自在的主体乃是学生本身本然的存在状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承诺,既有其本体论基础和合理性根据,又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践行极大地改观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而强调外部赋予的实践又可能让学生成为“他为”的主体。为了真实而充分地展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还需将学生从“他为”的主体提升为“自为”的主体。从根本上讲,学生的主体状态连同自身的素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突显学习与发展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学习与发展,则是学生作为“他为主体”和“自为主体”同时生成的根本途径,其关键是为学生创设出真正而有品质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 自在的主体 他为的主体 自为的主体
下载PDF
自为存在框架下的新闻客观性再理解——对“东航客机失事”不幸事件报道的思考
7
作者 肖飞 黄洪波 《新闻传播》 2023年第13期40-42,共3页
之于新闻业,“东航客机失事”是灾难和不幸事件报道的典型个案,它受到新技术媒体环境下社会传播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新闻业将上述事件信息化过程中的方法恪守。央视3月22日晚在失事客机核心救援现场的新闻直播,因为其中有出镜记者伸手遮... 之于新闻业,“东航客机失事”是灾难和不幸事件报道的典型个案,它受到新技术媒体环境下社会传播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新闻业将上述事件信息化过程中的方法恪守。央视3月22日晚在失事客机核心救援现场的新闻直播,因为其中有出镜记者伸手遮挡现场遗落的乘务人员证件的细节,而得到舆论的好评,北京晚报认为它佐证了“在事实和感情中间并不存在无法越过的鸿沟”。这一说法也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命题:新闻客观性是否存在一条刚性的边界?本文在认同这一基础原则的基础上,将事实信息视作新闻本体,并按照萨特的存在论,将其归为自为的存在,同时将客观性视作存在的伴生,在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层面上对这一伴生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新闻本体 自为存在
下载PDF
近代内陆自建公园营造的“自在”与“自为”——以西安莲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昪 赵纪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38,共6页
西安莲湖公园是近代西北地区最早进行系统建设的自建公园之一,其早期持续的营建活动不仅是近代内陆园林转型历程的一个缩影,也展现出不同于沿海开埠地区城市公园的鲜明特色。为探求近代内陆自建公园营造在“西风东渐”文化冲击下的自主... 西安莲湖公园是近代西北地区最早进行系统建设的自建公园之一,其早期持续的营建活动不仅是近代内陆园林转型历程的一个缩影,也展现出不同于沿海开埠地区城市公园的鲜明特色。为探求近代内陆自建公园营造在“西风东渐”文化冲击下的自主探索与能动受纳,引入“自在”与“自为”这一对概念,系统梳理近代时期莲湖公园由整备、营造、修葺到重建4个阶段中“自在”的营建特征和“自为”的主导观念,借此总结近代自建公园营建之客观内涵背后的能动本质,以史为鉴反思近代公园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也为新时代的公园更新提供更多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 内陆自建公园 自在 自为 莲湖公园
下载PDF
从“他助”到“自为”:新生代乡村教师自主专业成长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孟碧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76,共5页
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乡村教育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教师“专业自为”的主张,阐述了名师工作室助推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六大策略:描绘成长路径,激发自为意识;生... 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乡村教育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教师“专业自为”的主张,阐述了名师工作室助推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六大策略:描绘成长路径,激发自为意识;生成素养手册,助力专业自省;依托自主发展模式,形成专业自为能力;融入乡土创生教学,培育专业自信;借助专业反思框架,提升自主反思力;先扶后放研究小专题,提升自主研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乡村教师 专业成长 专业自为 自主
下载PDF
自在与自为: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浩涵 《西部学刊》 202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萨特基于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将存在划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个部分。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是荒谬可笑的,它既不由自己创造,也不由自己改造;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所改变,也不用作用人类社会;...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萨特基于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将存在划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个部分。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是荒谬可笑的,它既不由自己创造,也不由自己改造;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所改变,也不用作用人类社会;没有时间的限制,只存在于自身内部。其特点是给定性、自在性和自然而然性。而自为的存在具有人类存在特征,特点是超越性、生成性、自由性。存在是先于本质的,这也是贯彻他哲学思想的重要轴线。萨特以此向人们呼吁绝对自由,并鼓励人们勇敢作为,同时也要为自由的选择和存在责任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自在存在 自为存在 存在主义
下载PDF
论“存在”的自为性及其历史行动
11
作者 王妍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49-57,共9页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揭示了存在的两种样态,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其中自为的存在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基于存在的自为性特征,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并将自为的存在与自由和行动联系起来,认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揭示了存在的两种样态,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其中自为的存在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基于存在的自为性特征,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并将自为的存在与自由和行动联系起来,认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由的存在就是行动。萨特的行动观是一种自由行动观。而晚期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则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来补充其存在主义观,并丰富其自由行动观,将存在的自为性放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进而实现了从主体的自由行动到历史行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在存在 自为存在 历史行动 萨特
下载PDF
自为与潜能——《泄密的心》科外幻的反数码前瞻
12
作者 陈思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0期10-12,共3页
《泄密的心》以主人公行为的偶然性而闻名,体现为科幻之外自洽性的断裂。在爱伦·坡的科外幻世界(Extro-science)里,这种偶然是一种必然。这种狂想式逆反的效果是自为性和潜在性的极端化表现,展现出超乎时代范式的“反数码化”前瞻... 《泄密的心》以主人公行为的偶然性而闻名,体现为科幻之外自洽性的断裂。在爱伦·坡的科外幻世界(Extro-science)里,这种偶然是一种必然。这种狂想式逆反的效果是自为性和潜在性的极端化表现,展现出超乎时代范式的“反数码化”前瞻性,是对人的“亲在”(Man-in-person)和“作为受害者的人类”(Humankind as the victim)的跨时代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密的心》 科外幻 反数码重构 自为 潜能
下载PDF
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自为”的缺失与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薇 陈旭远 高亚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0,40,共5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教育理念不断变革的新形势下,作为维系高等教育质量和未来人力资源素质的高校教师群体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深化的专业发展,这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议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教育理念不断变革的新形势下,作为维系高等教育质量和未来人力资源素质的高校教师群体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深化的专业发展,这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议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是缺乏自主、能动的深层"自为",因而停留在浅层发展阶段而止步不前。事实证明,只有基于"自为"的内在自觉发展才能真正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高校教师必须突破被动、浅显的专业发展层面,转向自觉、能动的"自为"专业发展阶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激发教师自觉意识,创设良性支持性环境和构建科学发展机制是建立高校教师"自为"的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为 高校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缺失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自为组织为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婧 罗勇武 易峥英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8,共5页
高职院校专业作为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必须成为开放、柔性的自为组织,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专业自为组织"包含两个维度——教师主体的自为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自为。在实践中,要通过"赋权增能",使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作为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必须成为开放、柔性的自为组织,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专业自为组织"包含两个维度——教师主体的自为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自为。在实践中,要通过"赋权增能",使专业教师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专业建设活动中,成为实施专业自主权的主体;通过建立专业自我评估和管理机制,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自为组织
下载PDF
自为的主体抑或自觉的主体:对新闻策划论战的知识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翼青 高小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1,93,共6页
10年前,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曾掀起过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激烈论战,学者们为了论证新闻策划是否能够成立,甚至争论到了新闻的内涵。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无视新闻策划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了获得利益,... 10年前,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曾掀起过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激烈论战,学者们为了论证新闻策划是否能够成立,甚至争论到了新闻的内涵。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无视新闻策划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了获得利益,媒体在两个方面高度注重新闻策划:其一是通过公关的新闻活动策划来直接获益;其二是通过策划选题的方式进行深度报道以吸引受众。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范式转型。然而由于知识主体仅仅将新闻学看作是一门规范性、对策性或应用性的学科,割断了新闻学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因此使这场讨论的意义大打折扣。只有吸取10年前那场论战的深刻教训,我们才能由一个自为的研究主体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研究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策划 公共关系 自为 自觉的
下载PDF
教学理性: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静 于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教学理性是教师逻辑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并借助一定教学工具或手段,实现预期教学价值追求的思维形式。教学理性赋予教师明确的教学价值追求、客观的教学生活态度以及自由的教学实践精神。教学理性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实施的水平和内... 教学理性是教师逻辑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并借助一定教学工具或手段,实现预期教学价值追求的思维形式。教学理性赋予教师明确的教学价值追求、客观的教学生活态度以及自由的教学实践精神。教学理性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实施的水平和内在品质。关心教学实践价值的正当性、形塑具有主动性的教学惯习以及加强教学实践图式的构建是促使教学理性从"自在"到"自为"转变的根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性 发展水平 “自在” 自为 教学价值
下载PDF
从“任万物之自为”到“上下皆无为”——郭象对“无为”概念的创造性诠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威威 许抗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166,共7页
对于老子"无为"概念的诠释主要有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和顺万物之理而不主观妄为两种代表性观点。郭象则提出,君主的"无为"是顺任万物的"自为",而万物的"自为"以"性分"为依据,也是&qu... 对于老子"无为"概念的诠释主要有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和顺万物之理而不主观妄为两种代表性观点。郭象则提出,君主的"无为"是顺任万物的"自为",而万物的"自为"以"性分"为依据,也是"无为"。因此,他并不认同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的观点,所以提出"上下皆无为"的主张。郭象认为,万物"自为"则能逍遥,"无为"与"逍遥"意义一致这一点同于庄子。"性分"的主要表现是能力,万物适性的"自为"就是各当其能,这一点受到韩非的影响,也延续了"才性之辩"的思路。老子的"无为"与"自然"具有不同主体,郭象认为万物的"自然"也是"无为",这是顺着王充和河上公的思路。郭象对"无为"概念的诠释综合和发展了之前学者的思想并有创新,突破了老子对"无为"主体的限定,赋予了"无为"概念以新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无为 自为
下载PDF
“自为”人性论与规范化管理——韩非管理哲学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荣晋 邱忠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人性假设与管理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韩非认为人性是"自为"、自利的,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他以"自为"人性论为理论前提,提出了以"势"为基础的以法治民、以术治吏的管理之道。韩非的这种管理之道,实... 人性假设与管理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韩非认为人性是"自为"、自利的,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他以"自为"人性论为理论前提,提出了以"势"为基础的以法治民、以术治吏的管理之道。韩非的这种管理之道,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化、有序化、规范化管理。韩非的以法治国思想与儒家的以德治国管理,是互为补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为人性 以法治民 以术治吏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民族意识过程:由“自在”到“自为” 被引量:19
19
作者 熊锡元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是在受到黑格尔哲学中关于概念的两个阶段的同一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者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的理论启发后有感而作。文章认为,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升华过程。文章分别探讨了“自在”阶段和... 本文是在受到黑格尔哲学中关于概念的两个阶段的同一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者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的理论启发后有感而作。文章认为,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升华过程。文章分别探讨了“自在”阶段和“自为”阶段的民族意识形成的条件与因素,二者的涵义、特征和社会作用;指出民族意识过程由“自在”到“自为”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发展规律,是一个民族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它的民族意识发展到“自为”的高度时,才有可能跻于现代文明民族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心理 民族意识 "自在" "自为"
下载PDF
句法自为与认知语境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本力 武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143,共3页
句法自为强调语言内部的自我运行机制,句法的相对独立性则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从交际功能来看,语言现象无疑具有社会认知倾向。因此,句法自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认知语境,而句法自为的主要制约条件显然有二:一则话语生成受制于认知,二... 句法自为强调语言内部的自我运行机制,句法的相对独立性则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从交际功能来看,语言现象无疑具有社会认知倾向。因此,句法自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认知语境,而句法自为的主要制约条件显然有二:一则话语生成受制于认知,二则话语过程受制于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自为 社会符号 认知 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