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宇 麦泉云 欧阳后华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1期145-146,共2页
目的 分析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跳骤停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给予2组患者均行连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同时辅助构建静脉通道,不间断性监测患者血压,并... 目的 分析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跳骤停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给予2组患者均行连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同时辅助构建静脉通道,不间断性监测患者血压,并例行心肺脑复苏治疗。然后对照组静注肾上腺素约1 mg,隔3~5 min重复1次,直至复苏成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每隔30 min重复1次,但剂量≤10 mg。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1.3±17.8)min,自主循环恢复时间(8.1±3.0)min,意识恢复时间(32.9±1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以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心肺脑复苏 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 心跳骤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计嬅 嵇富海 +1 位作者 杨建平 姜亚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4期2484-248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B组、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B组、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分别为0.25μg/kg、0.50μg/kg、1.00μg/kg。记录各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停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为最短,其次为B组、A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寒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为0.50μg/kg和1.00μg/kg时,在腹腔镜全麻手术者麻醉维持中具有较好效果,能加快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抑制不良反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好;考虑1.00μg/kg可能增加镇静过深、低血压、寒战、躁动等风险,推荐剂量为0.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维持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
3
作者 黄伟 王健 +2 位作者 罗林丽 周军 李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2-874,共3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诱导时给予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后的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按琥珀胆碱剂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七氟醚吸入诱导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0.3、0.6...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诱导时给予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后的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按琥珀胆碱剂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七氟醚吸入诱导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0.3、0.6、1.0mg/kg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各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插管。静脉注射0.3、0.6和1.0mg/kg琥珀胆碱后分别有16.7%、56.7%、60.0%患者插管条件达到优秀,0.6和1.0mg/k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显著优于0.3mg/kg组;3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8±44)s、(154±39)s、(235±60)s,1.0mg/kg组显著高于另两组,0.3mg/kg组和0.6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诱导时0.6mg/kg琥珀胆碱可提供满意气管插管条件且自主呼吸恢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琥珀胆碱 气管插管 吸入诱导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后自主意识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永光 胡强 +2 位作者 王继军 贾玉萍 李春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后患者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析二者恢复时间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接受MECT治疗的185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异丙酚和依托咪酯组。治疗准备完毕后,通电并即刻开始计时。根据血氧饱和度及患者胸... 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后患者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析二者恢复时间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接受MECT治疗的185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异丙酚和依托咪酯组。治疗准备完毕后,通电并即刻开始计时。根据血氧饱和度及患者胸廓扩张情况观测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同时运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判断自主意识恢复,记录恢复时间。结果:自主意识恢复时间的中位数为11.72(四分位间距)(5.07)min,95%可信区间(CI)11.74~12.98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47(1.13)min,95%CI:3.48~3.76min。异丙酚组与依托咪酯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P=0.79),而自主意识恢复时间两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Z=2.19,P=0.03)。相关分析提示大脑皮质癫疒间样放电时间同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0.185,P=0.012),治疗次数、治疗前舒张压及大脑皮质癫疒间样放电时间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0.150,P=0.043;r=0.154,P=0.037;r=0.166,P=0.025)。结论:MECT治疗后患者自主意识恢复时间与麻醉剂类型、大脑皮质癫疒间样放电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治疗 意识 自主呼吸 恢复时间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用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孟阳 屈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用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住的脑出血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用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住的脑出血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有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主要集中在术中心律失常以及术后的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组总发生例次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起效作用迅速,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少,对患者后期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下载PDF
ECPR急救流程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自主循环恢复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慧锋 王能军 +2 位作者 温建芳 苏芳 常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ECPR)急救流程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自主循环恢复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救治的100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其中38例仅接受传统心肺复苏(CCPR)救治,设为CCPR组,62例在CCPR...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ECPR)急救流程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自主循环恢复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救治的100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其中38例仅接受传统心肺复苏(CCPR)救治,设为CCPR组,62例在CCPR救治无效后进行ECPR急救流程救治,设为ECPR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情况。结果ECPR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48 h存活率、院内存活率均高于CCPR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CCPR组(P<0.05)。ECPR组自主循环恢复48 h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hs-cTnT、NT-proBNP、血乳酸水平、意识水平、意识恢复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均优于CCPR组(P<0.05)。结论ECPR急救流程应用于急诊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改善预后指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PR急救流程 呼吸心搏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自主呼吸恢复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阎国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接受芬...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接受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和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自主呼吸、睁眼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拔管后DBP、SBP和HR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可增加麻醉效果,缩短自主呼吸恢复和苏醒时间,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子宫肌瘤 自主呼吸恢复 苏醒时间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剂量调节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探究
8
作者 刘欣 《系统医学》 2020年第7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调节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择选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90例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均分为3组。A、B、C 3组...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调节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择选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90例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均分为3组。A、B、C 3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由高到低,分别是1.00μg/kg、0.50μg/kg和0.25μg/kg。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统计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实施对比。结果3组患者中,A组患者无论是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82±0.87)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0.02±2.03)min、苏醒时间(13.44±1.71)min、拔管时间(17.75±1.72)min,均要短于B组的(8.64±0.42)min、(21.92±2.57)min、(14.23±1.62)min、(18.12±1.16)min、C组的(10.31±0.73)min、(22.73±2.85)min、(16.11±1.72)min、(19.43±2.04)min,同时B组要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统计对比结果显示,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3.3%,其次是A组20.0%,最后是C组10%,组间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行右美托咪定,当剂量为1.00μg/kg、0.50μg/kg时,拥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考虑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推荐采取0.50μg/kg的剂量方案,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剂量调节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孔连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4期1377-1378,共2页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并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5min术中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5min,观察组HR、DBP、SB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能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急性胆囊炎 麻醉苏醒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0
作者 吴珊兰 袁桂婵 +1 位作者 陈淦贤 袁澹皓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右美...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0.5μg/kg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缩短苏醒时间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急诊科心肺复苏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春艳 孟宇 +3 位作者 池菲 梁建琴 安慧茹 李香兰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09-1012,10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呼吸心跳骤停(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急诊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CA患者病例,收集相关病例中患者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CA发生地点、CA发生时间、CPR距CA时间、首次监测心律、CPR... 目的探讨急诊科呼吸心跳骤停(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急诊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CA患者病例,收集相关病例中患者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CA发生地点、CA发生时间、CPR距CA时间、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累积剂量、是否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一线复苏医生工作年限及复苏结果,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152例患者中自主循环恢复3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有心脏疾病、CA发生的时间、CPR持续时间、是否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一线复苏医生工作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地点、CA可能病因、CPR开始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累积剂量五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影响其成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R发生地点、CPR开始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四项指标是自主循环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CPR发生地点、CPR开始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累计剂量是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呼吸心跳骤停
下载PDF
PDCA循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的价值
12
作者 吴叶 贺艳 +1 位作者 孙莉娟 蔡锡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选患者均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 目的:探究PDCA循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选患者均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分析术前、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60 min、手术开始后90 min以及术毕时患者体温情况,并分析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不同时间点体温低于研究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寒战、低体温、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PDCA循环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围术期的指标以及术中各时间段的体温情况,在行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之中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术中保温措施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出血量
下载PDF
成人七氟烷诱导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的插管条件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平 罗林丽 黄蔚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0期1437-1440,1444,共5页
目的比较成人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给予不同剂量丙泊酚的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七氟烷吸入诱导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2.0mg/kg行气管插管。按丙泊酚剂量... 目的比较成人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给予不同剂量丙泊酚的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七氟烷吸入诱导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2.0mg/kg行气管插管。按丙泊酚剂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气管插管条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插管。静脉注射1.0、1.5和2.0mg/kg丙泊酚后分别有50%、76.7%、100%患者插管条件达到可接受,1.5和2.0mg/k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优于1.0mg/kg组。3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03.6s、134.1s、196.2s,丙泊酚2.0mg/kg组显著长于另两组,1.5mg/kg组和1.0m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诱导时,1.5mg/kg丙泊酚可提供满意气管插管条件且自主呼吸恢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插管条件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下载PDF
CO_2气腹对婴幼儿腹腔镜手术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剑 刘才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9-900,共2页
关键词 小儿腹腔镜手术 人工CO2气腹 呼吸循环功能 婴幼儿 腹膜吸收 高碳酸血症 术后恢复 住院时间
下载PDF
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15
作者 潘学文 邵益萍 +1 位作者 熊照东 梁敏运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4期356-357,共2页
肾输尿管疾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病人脏器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60例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病人,探讨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关键词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 呼吸循环 经腹膜后腹腔镜 腹腔镜下手术 输尿管疾病 术后恢复 住院时间 医疗费用
下载PDF
影响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早期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江朋 胡海 +1 位作者 何亚荣 曹钰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究影响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早期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急诊科实施心肺复苏后ROSC的51例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心肺复苏时间及心肺复苏ROSC后首次血压、心率、呼吸、... 目的探究影响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早期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急诊科实施心肺复苏后ROSC的51例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心肺复苏时间及心肺复苏ROSC后首次血压、心率、呼吸、乳酸、肌酐、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钾、血钠、血葡萄糖、心房尿钠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其ROSC后7 d内生存时间,并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对ROSC患者早期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Cox回归分析发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RR=1.053,95%CI(1.020,1.088),P=0.002]和ROSC后首次收缩压[RR=0.991,95%CI(0.982,0.999),P=0.038]可影响心肺复苏后ROSC患者的早期生存时间。结论心肺复苏持续时间、ROSC后首次收缩压对评估心肺复苏后ROSC患者早期生存时间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 COX回归分析 早期生存时间 预后
原文传递
经皮体外循环心肺复苏与常规复苏的对比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苇 曾建业 +2 位作者 韦涌初 阳世雄 黄思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右颈动脉插管急诊体外循环心肺复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8只平均分成3组,窒息心跳停止建立模型,A组行常规心肺复苏,B组经股动静脉穿刺体外循环复苏,C组经颈动脉、股静脉穿刺体外循环复苏。结果:B、C两组... 目的:探讨经右颈动脉插管急诊体外循环心肺复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8只平均分成3组,窒息心跳停止建立模型,A组行常规心肺复苏,B组经股动静脉穿刺体外循环复苏,C组经颈动脉、股静脉穿刺体外循环复苏。结果:B、C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显著高于A组,ROSC前C组冠脉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高于B组。结论:颈动脉插管较股动脉插管体外循环心肺复苏提供更佳的冠脉灌注压和血气,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外循环 心肺复苏 冠脉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 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下载PDF
不同心脏停搏时间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昕 方伟钧 吴雅琴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的CA到开始复苏的时间(也就是心脏停搏的时间)患者的Sustained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的差异,分析心脏停搏时间对心肺复苏研究的影响.方法 对急诊科69例进行心肺复苏的非创伤患者分为A组(心脏停搏时间≤5min)和B组(5...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的CA到开始复苏的时间(也就是心脏停搏的时间)患者的Sustained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的差异,分析心脏停搏时间对心肺复苏研究的影响.方法 对急诊科69例进行心肺复苏的非创伤患者分为A组(心脏停搏时间≤5min)和B组(5min<心脏停搏时间≤15min),并对它们的持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存活出院率存在明显差异,但持续ROSC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对心肺复苏进行研究中,应该因不同的研究目的,根据患者心脏停搏时间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的对象,比如研究和存活出院率相关时病例的心脏停搏时间均应在5min内,而研究和持续ROSC率相关时病例的心脏停搏时间可以延长到15min内,如果忽略这种时间上的差别,将很可能在同一研究中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持续自主循环恢复 存活出院率 心脏停搏时间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19
作者 许一凡 张振峰 何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40-42,49,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11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前不同干预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全身麻醉...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11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前不同干预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全身麻醉,艾司氯胺酮组在麻醉诱导前使用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使用丙泊酚,比较两组疼痛评分、手术情况、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艾司氯胺酮组的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为(2.83±0.16)分,低于对照组的(4.32±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4,P<0.05)。艾司氯胺酮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停药到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艾司氯胺酮组的术后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在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的应用能缓解疼痛,也可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评分,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腹腔镜减重手术 苏醒期躁动 疼痛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严重心肺并发症32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赵宏胜 张彬 +1 位作者 王林华 崔晓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出现严重心肺并发症的患者如何经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方法:体外循环术后伴严重心肺并发症患者32例,在综合治疗下延长机械通气时间≥2 0 h,经动态调节呼吸机参数,采用较小潮气量较快通气频率。...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出现严重心肺并发症的患者如何经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方法:体外循环术后伴严重心肺并发症患者32例,在综合治疗下延长机械通气时间≥2 0 h,经动态调节呼吸机参数,采用较小潮气量较快通气频率。于机械通气后30 m in、脱机前30 m in及拔气管插管后30 min行血气分析,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痊愈出院2 9例,死亡3例。拔除气管插管后30 m in呼吸指数(RI)比机械通气后30 min明显增加(P<0 .0 5 ) ,其余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出现严重心肺并发症的患者经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合理辅助呼吸,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同时促进心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后 心肺并发症 机械通气治疗 严重 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时间 血流动力学指标 气管插管 呼吸机参数 心功能恢复 抢救成功率 心肺功能 动态调节 综合治疗 通气频率 小潮气量 血气分析 痊愈出院 呼吸指数 辅助呼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