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7例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及出院存活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明华 许臻晔 +5 位作者 蒋婕 陆峰 许萍 叶继 叶静 陆一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与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院前CPR成功的117例CA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回顾,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7例院外C... 目的分析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与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院前CPR成功的117例CA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回顾,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7例院外CA数据分析:出院组11例,ROSC后死亡组106例,存活出院率9.4%。②与死亡组比较,出院组心源性疾病,有进行目击者CPR、急救反应时间〈4rain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前心律[室颤/室速(VF/VT)],出院组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急救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肾上腺素剂量与出院成功率呈明显负相关;复苏后心律变化与除颤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球囊面罩通气较气管插管通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组患者插管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VF/VT、急救反应时间和复苏时间长短可能是影响院前CPR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低剂量肾上腺素与球囊通气可能有利于提高院前CPR出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院前急救 影响因素 出院 自主循环恢复(rosc) 心脏骤停(CA)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晓静 彭卓 +4 位作者 陈尔秀 刘健 高艳霞 任云霞 李丽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心梗)大鼠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心梗无药组,心梗喂药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5只大鼠。采用气管插管,结扎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梗模...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心梗)大鼠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心梗无药组,心梗喂药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5只大鼠。采用气管插管,结扎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梗模型。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肺复苏模型。结果:①自主循环恢复率:心梗无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下降;心梗喂药组与心梗无药组比较增高;②大鼠夹闭气管前心率:心梗无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夹闭气管前心率增高,心梗喂药组与心梗无药组比较夹闭气管前心率明显降低。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③肾上腺素用量:假手术组、心梗无药组、心梗喂药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开始复苏至复苏成功时间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实验室指标:三组实验大鼠复苏成功者较未成功者的动脉氧分压均升高,其中假手术组和心梗无药组成功者血钾离子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大鼠复苏成功者血钾离子浓度(5.9±0.7)mmol/L。结论:β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提高心梗大鼠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中血钾离子浓度持续增高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Β受体阻滞剂 自主循环恢复 肾上腺素
下载PDF
自主循环恢复心率对急诊心搏停止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凯 张源波 +3 位作者 翟玉翠 赵梦龙 张志忠 周荣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主循环恢复心率对急诊心搏停止(Cardiac arrest,CA)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因非外伤性心搏停止于陆军总医院急诊科和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救治的患者162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85例,平均年龄(62.85&... 目的探讨自主循环恢复心率对急诊心搏停止(Cardiac arrest,CA)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因非外伤性心搏停止于陆军总医院急诊科和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救治的患者162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85例,平均年龄(62.85±20.21)岁。按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24 h和90 d做为近、远期观察终点,分别比较基础心率和自主循环恢复心率对心搏停止患者24 h、90 d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心搏停止患者初始心律类型中以室速/室颤者自主循环恢复最多(67.65%),后依次为无脉电活动(36.21%)和心电静止(35.71%)。基础心率对心搏停止患者近、远期预后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循环恢复心率对心搏停止患者远期预后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主循环恢复心率明显影响心搏停止患者近期预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主循环恢复心率的增加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近期(24 h)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搏停止 生存状况 自主循环恢复
下载PDF
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Cox生存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梦龙 郭凯 +2 位作者 张源波 马永刚 周荣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患者的生存状况和一般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该类疾患的救治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三家三甲医院... 目的了解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患者的生存状况和一般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该类疾患的救治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三家三甲医院发生于院前和急诊科的63例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一般临床特征及病史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面无反应量表评分、肾上腺素用量、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初始心律为反映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肾上腺素用量、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病死率呈正相关,全面无反应量表评分与其病死率呈负相关,初始心律为不可电击心律的患者较可电击心律患者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CA) 自主循环恢复(rosc) 预后 Cox生存分析 心肺复苏(CPR)
下载PDF
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长罗 周利平 +3 位作者 龙勇 袁锋 黄国庆 杨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术(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探讨MPO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急诊科收集心脏骤停经CPR后ROS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存活及诊治情况,详细记录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术(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探讨MPO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急诊科收集心脏骤停经CPR后ROS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存活及诊治情况,详细记录临床资料,从CPR开始选取6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MPO水平。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248例,其中134例患者在ROSC后3 h内死亡;32例患者在ROSC后3 h以上,6 h以内死亡;12例患者在ROSC后6 h以上,12 h以内死亡;5例患者在ROSC后12 h以上,24 h以内死亡;35例患者在ROSC后24 h以上,20 d以内死亡;30例患者存活在ROSC后20 d以上。ROSC后3 h内死亡的134例患者血清MPO水平与其他114例患者血清MP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后存活24 h以上,但在20 d以内死亡的35例患者与ROSC后存活20 d以上的30例患者比较各时间点血清MP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PO水平可能与CPR后ROSC的患者近期预后有关,血清MPO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但血清MPO水平可能不能用来判断此类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MPO)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CPR)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主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心肺复苏不同时间点液体反应性及其对自主循环恢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金魁 付阳阳 +5 位作者 余姗姗 张丽利 尹路 朱华栋 徐军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CA)中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液体反应性及其对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小型长白猪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液体负荷试验组(fluid test,FT组)和对照组(resuscitation only,RO组).按实验常规置管监测主...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CA)中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液体反应性及其对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小型长白猪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液体负荷试验组(fluid test,FT组)和对照组(resuscitation only,RO组).按实验常规置管监测主动脉压力(AoP)、中心静脉压力(CVP)及左侧颈动脉血流.电刺激法诱导心室纤维颤动(室颤),无血流时间5 min后给予胸外按压和通气;FT组实验动物按压5 min后经右侧颈内静脉快速输注生理盐水200 mL,此后每按压5 min快速给予液体负荷200 mL,共4次(共计生理盐水800 mL);RO组实验动物除不给予液体负荷外,其余处理与FT组相同,复苏时间20 min.复苏开始后在4个观测时间点(5、10、15、20 min)记录相关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参数,判断不同时间点液体反应性.20 min后给予电复律,比较两组实验动物ROSC情况.结果FT组复苏5、10 min时存在液体反应性,15、20 min(累积液体量600和800 mL)时无液体反应性.FT组液体负荷800 mL后与RO组比较ROSC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O组比较给予液体负荷400 mL后显著增加实验动物冠状动脉灌注压力(CPP,cm H2O:36.2±5.1 vs.28.8±6.3,P<0.01),但继续给予液体负荷试验(15 min累积液体600 mL,20 min累积液体800 mL)CPP不再增加.右心房压力-颈动脉血流速(P-F)曲线显示液体400 mL有最佳的压力-流速曲线关系.颈动脉最大血流速、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FT组在复苏过程中均显著高于RO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复苏开始10 min(液体400 mL)至复苏结束(液体800 mL)显著高于RO组,与RO组比较,FT组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O2-CaP)随液体输注而降低,但液体输注800 mL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0±2.1 vs.32.0±5.5,P=0.25).结论心肺复苏(CPR)中的液体反应性随着复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适当前负荷可显著增加按压射血,但过量液体负荷可能有害,前负荷-按压质量偶联的最佳匹配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液体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 自主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体外序贯双除颤对顽固性室颤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佳梅 赵红梅 +2 位作者 孙虹 孙青松 高志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937-94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序贯双除颤(DSED)对顽固性室颤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及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筛选发表至2022年3月的顽固性...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序贯双除颤(DSED)对顽固性室颤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及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筛选发表至2022年3月的顽固性室颤使用DSED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1篇为随机对照研究,4篇为观察性研究。纳入1152例院外心脏骤停(out-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顽固性室颤患者,其中272例接受DSED,880例接受标准除颤。DSED组和标准除颤组患者ROSC分别为33.1%和39.0%,OR=0.75(95%CI 0.55~1.01,P=0.06),室颤终止分别为51.5%和53.6%,OR=0.74(95%CI 0.55~1.00,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存活率和出院时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ED未增加顽固性室颤患者ROSC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序贯双除颤(DSED) 顽固性室颤 室颤 院外心脏骤停(OHCA) 自主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心搏骤停病人自主循环恢复后实施目标温度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温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温度管理(TTM)在心搏骤停病人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62例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TTM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头... [目的]探讨目标温度管理(TTM)在心搏骤停病人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62例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TTM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部降温法,观察两组病人在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和时间、神经功能预后(NIHSS量表)及病死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多于对照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后72h以后NIHSS总分、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应用于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病人,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温度管理 心搏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 神经功能预后 病死 效果
下载PDF
接受体外膜氧合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与严重新生儿疾病恢复间的关系
9
作者 Longin E. Schaible T. +1 位作者 Demirakca S 高蕊(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8期35-36,共2页
Background: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reveals information on the functional stat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in neonates.During severe illness,heart rate variability is impaired.Aim:This study was initiated t... Background: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reveals information on the functional stat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in neonates.During severe illness,heart rate variability is impaired.Aim:This study was initiated to measure th e changes in HRV in neonates during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a nd recovery from severe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ailure.Moreover,we compar ed our data with HRV data of healthy newborns and w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 s in HRV parameters between ECMO-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Study design:Th is study is of an observational character.We performed short-term recordings o 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14 neonates during ECMO and recovery.We computed ti me-and frequency-domain HRV parameters.Results:ECMO significantly affects ti me-domain HRV parameters.Severe neonatal illness causes a significant reductio n of all calculated HRV parameters;clinical recovery i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 ase of HRV.In comparison with normative data of healthy newborns,however,HRV remains impaired.The ECMO-development ratio s eparated the non-survivors from the survivors during ECMO therapy.Conclusions:During severe neonatal illness,HRV is impaired.It remains to be clarified whe ther the impairment of HRV during severe illness can predict the neurological ou tcome.The ability of the E/D ratio as an HRV parameter to serve as a predictive tool has to be corroborated in larger group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新生儿疾病 变异性 正常新生儿 氯合 受体 自主神经系统 恢复过程 呼吸循环衰竭 HRV
下载PDF
五指山幼猪窒息心脏骤停模型复苏生存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彩军 李春盛 +4 位作者 杨军 郭志军 殷勤 杭晨晨 张奕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目的 研究五指山幼猪窒息心脏骤停(CA)模型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探索在复苏生存率研究中此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五指山幼猪通过在呼气末堵塞气管插管制作窒息心脏骤停模型,非干预时间8 min后行标准心肺复苏(CPR).根据自主循... 目的 研究五指山幼猪窒息心脏骤停(CA)模型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探索在复苏生存率研究中此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五指山幼猪通过在呼气末堵塞气管插管制作窒息心脏骤停模型,非干预时间8 min后行标准心肺复苏(CPR).根据自主循环恢复(ROSC)情况将30只五指山幼猪分为ROSC组与非ROSC组.计算复苏成功率,观察24h生存率状况.结果 30只五指山幼猪ROSC组12只,非ROSC组18只,复苏成功率40%.采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生存表均值(12.083±2.428)h,95% CI(7.324,16.842);生存表中位数(8.000±5.196)h,95% CI(0.000,18.184).结论 五指山幼猪窒息造成的心脏骤停模型可重复性强,成功率高,其复苏成功率与24h生存率与临床情况类似,能够满足CPR后生存率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心脏骤停(CA) 自主循环恢复(rosc) 生存 心肺复苏(CPR)
下载PDF
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欣蘅 崔华中 +3 位作者 韩溟 李炯 林小荣 洪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33-19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于15岁患者的资料。结果:总43例,存活出院11例,存活率25.58%;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MODS与ROSC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复苏后高血糖、低血压与ROSC后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与ROSC后的预后关系不大(P>0.05)。结论:CPR后ROSC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高血糖、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存活 心肺复苏 复苏后 心跳呼吸骤停 rosc 多脏器功能不全 预后关系 自主循环恢复
下载PDF
低浓度氢气吸入对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及复苏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王劭晟 卢建化 +4 位作者 陈俊旭 江福能 韩兆冬 温健文 谢海丽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2%)氢气吸入对大鼠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及复苏后是否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对成年雄性SD大鼠气管夹闭及复苏给药构建心跳骤停-复苏模型。根据复苏时给予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氢气干预组和... 目的探讨低浓度(2%)氢气吸入对大鼠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及复苏后是否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对成年雄性SD大鼠气管夹闭及复苏给药构建心跳骤停-复苏模型。根据复苏时给予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氢气干预组和1400W干预组(1400W为i NOS特异性抑制剂)。分别观察4组复苏状况:窒息至停搏时间tCA、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tROSC、复苏成功率、24 h存活率和神经功能评分。在ROSC后0.5、24 h分别用ELISA法测定血浆S100β蛋白浓度。取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大鼠脑海马组织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结构改变情况及凋亡水平。结果 (1)氢气干预组与常规复苏组和1400W干预组相比,复苏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2)无论是ROSC后0.5 h还是24 h,氢气干预组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低于常规复苏组(P<0.05),与1400W干预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复苏后1 d,可见常规复苏组的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神经元核固缩深染;氢气组和1400W组的神经元排列较常规组规则。(4)相对于常规组,氢气组和1400W组表达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低,氢气组和1400W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氢气吸入对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率等复苏指标影响不明显,但可对复苏后脑组织的损伤起到保护性作用,这种保护性作用可能与i NOS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心搏骤停(CA) 自主循环恢复(rosc) 缺血-再灌注损伤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1400W
下载PDF
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元税 宋维 +2 位作者 张蕾蕾 欧阳艳红 高允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 评价休克指数和体温修正休克指数(以下简称“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心肺复苏Utstien模式前瞻性注册登记并分析111例院内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资料,以进一... 目的 评价休克指数和体温修正休克指数(以下简称“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心肺复苏Utstien模式前瞻性注册登记并分析111例院内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资料,以进一步评价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 收缩压、心率在成活出院组与死亡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1.109±0.428)和(1.082 ±0.410)]明显高于成活出院组[(0.899±0.303)和(0.844 ±0.265)],P<0.05.修正休克指数>1.1的患者死亡风险比为5.4,明显高于收缩压<90 mm Hg组(1.6)和心率>100次/min组(3.1),P>0.05.休克指数>1.1预测该组患者死亡风险的比值比为2.8.结论 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是易于记忆和获取的有效评价指标,有助于预测诸如心脏骤停循环恢复患者最终死亡或成活出院等病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后 自主循环恢复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收缩压 体温 成活出院
原文传递
院前复苏自主循环恢复47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国强 赵德伟 +4 位作者 谭志翀 李雄文 刘俊 唐旭军 吴启荣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3年第6期386-387,共2页
我们在2所医院门急诊应用王一镗心肺复苏术三阶段ABCD四步法[1]进行心肺复苏208例,47例获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2] ,分析如下.
关键词 急诊 心肺复苏术 自主循环恢复 rosc 急救技术
原文传递
休克指数对在院前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转运中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宝阳 王洪侠 高旭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0-1723,共4页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危急重症抢救里最严重的病例类型之一。美国恢复自主循环(ROSC)的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10%,北京ROSC的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1.3%。院前ROSC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维持心脏有效电活动并将患...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危急重症抢救里最严重的病例类型之一。美国恢复自主循环(ROSC)的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10%,北京ROSC的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1.3%。院前ROSC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维持心脏有效电活动并将患者成功送至目标医院,进一步院内综合处置以获得更高生存率和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率。ROSC的OHCA原因复杂多样,不确定性强,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循环 功能恢复 心脏骤停 休克指数 患者转运 院前 综合处置 中枢神经
原文传递
应用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曹春水 黄亮 +4 位作者 吕农华 占钻 殷勤 杨继斌 熊华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比较徒手和心肺复苏(CPR)仪行CPR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探讨CPR仪在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7例心搏骤停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徒手CPR(n=42)及心... 目的比较徒手和心肺复苏(CPR)仪行CPR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探讨CPR仪在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7例心搏骤停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徒手CPR(n=42)及心肺复苏仪(n=45)CPR,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复苏时间、存活时间及死亡率。对46例ROSC维持〉24h的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血清肌钙蛋白I含量及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进行监测;比较两组CPR方法对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血清肌钙蛋白I、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升高,CPR仪CPR组明显低于徒手CPR组;徒手CPR组复苏持续时间小于CPR仪CPR组;CPR仪组患者ROSC持续〉24h例数明显多于徒手C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的ROSC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心肺复苏仪行CPR更能持久、有效地使心、脑血管再灌注,减轻心脑组织细胞缺血性损伤,但不能提高CPR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仪 心肺复苏(CPR) 缺血性损伤 自主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小儿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南平 章武强 +5 位作者 林智亮 陈月 熊妍妍 郭兰芳 周能一 罗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院内心脏骤停(CA)患儿不同时间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5-12入本院急诊科1岁以内可用环抱法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脏骤停(心跳停止时间〈30min)患儿105例,其中甲组38例,乙组26例,丙组20... 目的探讨院内心脏骤停(CA)患儿不同时间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5-12入本院急诊科1岁以内可用环抱法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脏骤停(心跳停止时间〈30min)患儿105例,其中甲组38例,乙组26例,丙组20例;回顾性的选择2007-01-2011-12未行气管插管的心脏骤停患儿21例为对照组。结果①四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19、17.660,P=0.001)。②甲组与乙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和ROS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6、0.172,P〉0.05)。③甲组与丙组的初步复苏成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2,P〈0.05)。④甲组、乙组与对照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和ROSC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5、18.759,14.751、11.367,P〈0.01)。⑤丙组与对照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9.P〉0.05)。结论院内抢救心脏骤停患儿推荐经5-10个循环CPR后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内给药的复苏成功率明显优于15个循环CPR后行气管插管的患儿及未行气管插管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CA)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CPR) 自主循环恢复 复苏成功
下载PDF
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苗苗 高珍珍 +2 位作者 李小红 郭树彬 梅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方法(下面统称情景模拟)指挥团队进行心肺复苏(CPR)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参加2019、2020年北京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急诊住院医师培训满5年)的191名... 目的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方法(下面统称情景模拟)指挥团队进行心肺复苏(CPR)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参加2019、2020年北京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急诊住院医师培训满5年)的191名急诊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二阶段考核内容其中一项为情景模拟下考生指挥团队进行CPR。根据研究对象的调查问卷,将其分为临床工作中未曾独立组织CPR抢救组(n=63)和曾经独立组织CPR抢救组(n=128);同时还分为既往未曾接受过情景模拟培训组(n=57)和曾经接受过情景模拟培训组(n=134)。分别比较两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按压深度、按压是否回弹、按压频率)、不间断按压、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除颤时机)、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和此项考核的总成绩。结果未曾独立组织CPR抢救组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间断按压、除颤时机、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及考核总成绩均显著低于曾经独立CPR抢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回弹)、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曾接受培训组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不间断按压、除颤时机、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总成绩均显著低于曾经接受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回弹)、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方法作为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方式,可真实地反映出急诊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急救能力与核心能力。开展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培训,有利于提升规培医师抢救时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救核心能力 心肺复苏(CPR) 心脏骤停(CA) 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向 黄慧 +2 位作者 方金东 刘静 方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改良心肺复苏(CPR)方法——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对11例心脏骤停(CA)患者实施CPR。11例患者中的例1是医生电话指导家属直接给予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11例中的另外10... 目的评价一种改良心肺复苏(CPR)方法——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对11例心脏骤停(CA)患者实施CPR。11例患者中的例1是医生电话指导家属直接给予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11例中的另外10例首先采用标准CPR实施CPR,平均用时34min;7例没有恢复自主循环(ROSC),3例ROSC,但再次CA,给予标准CPR30rain没有ROSC,改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继续对10例患者CPR。结果采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平均用时8.1min,11例患者中9例ROSC。最终2例痊愈,6例存活出院,3例死亡。出院存活率8/11。结论与标准CPR相比,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在ROSC率、出院存活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在公众中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CA) 心肺复苏(CPR) 恢复自主循环(rosc) 出院存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在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蓝 刘远山 +3 位作者 王鹏 罗礼云 方向韶 黄子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9-1043,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心肺复苏(CPR)后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变化,并探讨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是否与内源性CO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相关。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复苏后1h组(ROSC1h组...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心肺复苏(CPR)后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变化,并探讨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是否与内源性CO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相关。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复苏后1h组(ROSC1h组),复苏后3h组(ROSC3h组),复苏后24h组(ROSC24h组)。Sham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进行致颤及CPR。其余三组大鼠均诱导8min室颤及6minCPR。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血清CK—MB、心肌组织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观察心肌组织CO水平、心肌HO-1蛋白水平及HO-1mRNA表达;分析CPR后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与心肌CO水平、HO-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ROSC1h组、3h组及24h组心功能损伤明显,血清CK—MB水平提高(P〈0.05)。大鼠ROSC1h组及3h组心肌ROS及MDA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ROSC24h组心肌MDA水平高于Sham组(P〈0.01)。ROSC1h组和3h组心肌组织CO水平、HO-1蛋白水平及HO-1mRNA水平较Sham组升高明显(P〈0.01)。ROSC24h组心肌CO及HO-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R后心肌组织CO水平与心肌组织HO-1蛋白的表达及HO-1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1);心肌组织MDA水平与心肌组织CO水平、HO-1蛋白表达及HO-1mRN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心肌组织ROS水平则与心肌组织CO水平及心肌组织HO-1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室颤大鼠CPR后心肌内源性CO水平及心肌HO-1表达可明显增加,与复苏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复苏后过度ROS的产生可能是CO及HO-1水平上调的诱发因素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一氧化碳(CO) 活性氧(ROS) 血红素加氧酶-1(HO-1) 自主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