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福克纳家族母题小说中的自主情结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振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6-20,共5页
福克纳在其家族小说创作中有一种不为创作者的自觉意识所完全控制的直觉领悟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自主情结引导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遨游于个人利害的范围之外,反映了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从而创作出了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作... 福克纳在其家族小说创作中有一种不为创作者的自觉意识所完全控制的直觉领悟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自主情结引导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遨游于个人利害的范围之外,反映了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从而创作出了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作品和崇高的美学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家族母题小说 自主情结 集体无意识 本我 文学评论 小说 《沙多里斯》 《押沙龙 押沙龙》 美国 《下去吧 摩西》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创作中的原型意象与自主情结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楠 汤小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2,共2页
原型意象与自主情结是原型批评理论家荣格的两个重要理论范畴。寻根文学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反思民族历史、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的过程中,表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寻根文学作家们受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自主情结”的驱... 原型意象与自主情结是原型批评理论家荣格的两个重要理论范畴。寻根文学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反思民族历史、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的过程中,表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寻根文学作家们受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自主情结”的驱使,在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型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意象 自主情结 民族传统文化
下载PDF
关于“情结”问题的一点思考──兼及中国文论的“郁结”说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述均 宋广文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26,共4页
关于“情结”问题的一点思考──兼及中国文论的“郁结”说刘述均,宋广文自从弗洛伊德、荣格等提出"情结"问题以来,西方学者已把它作为重要的文艺心理学概念加以认可与研究。然而国内心理学界对此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因为不但心理... 关于“情结”问题的一点思考──兼及中国文论的“郁结”说刘述均,宋广文自从弗洛伊德、荣格等提出"情结"问题以来,西方学者已把它作为重要的文艺心理学概念加以认可与研究。然而国内心理学界对此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因为不但心理学刊物上尚未发表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弗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 个人无意识 自主情结 司马迁 自卑情结 观念群 自尊情结 恋母情结
下载PDF
无意识与儿童文学作家创作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力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4,20,共5页
儿童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是作家的无意识,由他的自主情结所主宰,而创作的内容大都与其童年创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形象都是人类原型的表现,任何一种原型都有人类命运的碎片。原型的表现为儿童文学形象增添了深刻... 儿童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是作家的无意识,由他的自主情结所主宰,而创作的内容大都与其童年创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形象都是人类原型的表现,任何一种原型都有人类命运的碎片。原型的表现为儿童文学形象增添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深度。儿童文学创作的本质是作家的白日梦,是儿童愿望的达成,而象征的方法就是造梦的方法,是儿童文学的主要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自主情结 童年情结 潜意识 原型形象 白日梦
下载PDF
虚静与迷狂
5
作者 周兴杰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进入两种表现形式截然相反的心理状态———虚静与迷狂。在这两种极致状态中,情感与理性,无意识与意识都起着不同作用;但也有着共同的内在指向:在与日常情感的疏离中,使创作的"自主情结"得以显现。
关键词 文艺创作 创作心理 虚静 迷狂 自主情结 艺术主张 心理特征
下载PDF
原型需要的魔幻表现——萨满跳神的原型理论探究
6
作者 石侠 杨绍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7-70,共4页
萨满的法术和神话是原型需要的魔幻方式;原型需要包括很多生存必须的内容,但总体来说是属于超越自然灾难和个人不幸的生命愿望;萨满是原型需要的代言者、表现者和实现者;萨满是将人们原型需要转换成法术和神话的"魔法师";按... 萨满的法术和神话是原型需要的魔幻方式;原型需要包括很多生存必须的内容,但总体来说是属于超越自然灾难和个人不幸的生命愿望;萨满是原型需要的代言者、表现者和实现者;萨满是将人们原型需要转换成法术和神话的"魔法师";按传统解释,萨满"得神"和"精灵的完全支配"是"神授",而按原型心理学理论来说,则是对"原始意象"即原型的"激活";用装扮和模仿的魔幻方式控制神秘力量,是萨满法术最基本的方法;萨满成功的出神很多时候是萨满原型"自主情结"的体现;萨满成功的出神还来源于萨满在癫狂状态中的"积极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 原型需要 装扮模仿 自主情结 癫狂状态 积极想象.
下载PDF
略论荣格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3
7
作者 袁义江 赵秀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C·G·荣格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说的著名大师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与其分析心理学体系相联系的.他以贯穿自己整个学说体系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作为他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提出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是人类艺术灵感的发祥地... C·G·荣格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说的著名大师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与其分析心理学体系相联系的.他以贯穿自己整个学说体系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作为他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提出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是人类艺术灵感的发祥地.在荣格看来,由于集体无意识是从原型和原始意象中推导出来的,因此以原型为核心形成的"自主情结"便成为联结集体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浮桥和最活跃、最直接的创作动力.正是从动力角度,荣格不仅区分了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方法,而且把西方美学史上的"抽象"与"移情"看作是无意识支配下的两种审美态度进行了全面研究,从而大大拓宽了艺术思维的空间和艺术批评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原始意象 自主情结 美学思想 弗洛伊德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个人无意识 原型 分析心理学
下载PDF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艺术
8
作者 梁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4期85-87,共3页
海派摄影一直被冠以中国摄影中的另类 ,它保持着对技术的发展的理性的克制态度和对单纯的、平民化的”真实的现象”传递的特征 ,在海派摄影家看似平淡的影象后面 ,蕴涵着的是海派摄影家内在的心理冲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荣格 集体无意识 原型 自主情结
下载PDF
谈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的迷狂状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
谈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的迷狂状态①徐芳宗教徒的宗教体验常处于妄想的迷狂状态,当他们的宗教情感涌起时,似乎耶稣基督当真就在眼前。这是一种宗教的迷狂状态。在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有没有这种类似宗教的迷狂体验呢?古今中外一些文... 谈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的迷狂状态①徐芳宗教徒的宗教体验常处于妄想的迷狂状态,当他们的宗教情感涌起时,似乎耶稣基督当真就在眼前。这是一种宗教的迷狂状态。在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有没有这种类似宗教的迷狂体验呢?古今中外一些文学家的创作经验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主体 文学创作 文艺心理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主人公 托尔斯泰 创作经验 自主情结 意识活动 创作者
下载PDF
文学语言的惯性新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奎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4-180,共7页
一提到“语言惯性”这一词语 ,人们往往会把它与规范化、习惯化的语言与思维的惰性力量联系在一起 ,这一不假深究的片面化态度 ,使得语言惯性在文学活动中那些更为深刻的意义 ,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本文力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此进行... 一提到“语言惯性”这一词语 ,人们往往会把它与规范化、习惯化的语言与思维的惰性力量联系在一起 ,这一不假深究的片面化态度 ,使得语言惯性在文学活动中那些更为深刻的意义 ,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本文力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指出语言惯性根植于人类的完成趋向中 ,显现在正常语言的挫折中 ,它对诱发作家的“自主情结”、疏导人的心理势能、形成作品的无意识秩序、凸现人类的生命进程具有重大作用。语言惯性是从语言探向深层心理的突破口 ,它使文学语言的历时性过程具有审美疏导与疗救的功能。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语言惯性 自主情结 心理势能 无意识秩序 审美功能 哲学心理学 完成趋向
原文传递
试论莎维德丽的艺术独创性──兼及西、印典型观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苏永旭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8-125,共8页
试论莎维德丽的艺术独创性──兼及西、印典型观的比较研究苏永旭一莎维德丽作为印度大史诗《摩河婆罗多》中最成功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很难使人相信她却不是《莎维德丽》①着意刻划的重心,而其形象的塑造却又是那样出奇的无容置疑... 试论莎维德丽的艺术独创性──兼及西、印典型观的比较研究苏永旭一莎维德丽作为印度大史诗《摩河婆罗多》中最成功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很难使人相信她却不是《莎维德丽》①着意刻划的重心,而其形象的塑造却又是那样出奇的无容置疑的成功。这是《莎维德丽》最令人惊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独创性 叙事文学 自主情结 非自觉性 叙述性 文学创作 人物塑造 主人公 形象的塑造 形象塑造
原文传递
在灰色的土路上与暗影同行——靳晓静诗中“路”的意象分析
12
作者 耿占春 李海英 《扬子江(诗刊)》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从《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这首诗开始谈论靳晓静的诗歌,是一个让人感到忧伤与疼痛的开始。忧伤来自于一种原本所有的东西的丢失,在那些细雨绵绵的清凉或午后时光慵懒的安静里,在那些星光的清辉或夕照的温暖中。
关键词 原型意象 诗歌 自主情结 个体经验 生命经验 记忆 生命终极意义 公共事件 生命过程 恐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