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自主神经化全迷宫外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中期随访 被引量:7
1
作者 尹宗涛 王辉山 +5 位作者 汪曾炜 张永 韩劲松 赵科研 刘宇 韩宏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去自主神经化(VD)在全迷宫外科射频消融手术(RA)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等手段,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17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纯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 目的 探讨去自主神经化(VD)在全迷宫外科射频消融手术(RA)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等手段,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17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纯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及去自主神经化治疗伴发性房颤患者的术后5年心律变化情况.按照手术方式分为RA组92例,RA+ VD组81例.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术后5年两组房颤免除率无显著差别(P=0.718).RA组和RA+ VD组术后第4、5、6个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比例分别为54.1%/34.7% (P =0.017)、39.2%/21.3% (P =0.018)、23.0%/10.7% (P =0.044);房颤免除率术后6个月为82.2%/93.8%(尸=0.023),术后第1、2、3、4、5年分别为76.1%/89.9%(P=0.019)、73.6%/77.2%(P=0.586)、70.9%/73.1% (P=0.760)、69.4%/70.1% (P =0.921)、66.7%/68.4% (P =0.813).结论 应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中期效果良好.去自主神经化可在术后1年内有效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率及房颤复发率,但1年后该效果逐渐消失,可能与迷走神经丛电活动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自主神经去神经支配
原文传递
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对心脏去神经和心肌缺血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树森 李为民 +6 位作者 尹蕾蕾 李悦 樊瑛 韩薇 宋涛 刘呸栋 孟繁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对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PMR)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有很大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 PMR 是否能改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以及PMR 对心脏的去神经作用,探讨 PMR 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目前国内外对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PMR)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有很大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 PMR 是否能改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以及PMR 对心脏的去神经作用,探讨 PMR 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顽固性心绞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不适合冠状动脉介入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组17例和药物治疗组13例,随访(11.6±4.9)个月。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前、术后60 min 和术后1年冠状窦采全血,ELISA 测定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Holter 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和缺血性 ST 段事件(STI),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PMR 组17例患者中1例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打孔后出现心包压塞;1例于术后24 h 出现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MR组术后1年心绞痛级别下降1.7±0.3,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耐量比药物治疗组有增加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总负荷、缺血性 ST 段事件、心肌灌注情况术后24 h 和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MR 组术后60 min 冠状窦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但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R 组术后24 h 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但是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R 虽然能改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不能改善心肌缺血;PMR 早期有心脏去神经作用,但是远期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缺血 心肌血管重建术 自主神经去神经支配
原文传递
腕关节慢性疼痛患者的部分腕关节支去神经化治疗
3
作者 李忠哲 杨勇 田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891-897,共7页
目的 介绍应用部分腕关节神经支去神经化治疗腕关节慢性疼痛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提出本方法的临床适应证和适用范围。方法 纳入2010年8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本院,应用部分腕关节神经支切除术(Berger术式)治疗的25例腕关节慢性疼... 目的 介绍应用部分腕关节神经支去神经化治疗腕关节慢性疼痛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提出本方法的临床适应证和适用范围。方法 纳入2010年8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本院,应用部分腕关节神经支切除术(Berger术式)治疗的25例腕关节慢性疼痛、握力显著下降、腕关节功能受限患者。其中舟月进行性塌陷(scapholunate advanced collapse,SLAC)腕3例,舟骨不愈合进行性塌陷(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d collapse,SNAC)腕4例,创伤性腕关节炎2例,月骨缺血坏死4例,炎症性关节炎10例,无明确病因腕关节疼痛2例。本组25例术后均获1.5~8年的随访,平均5.5年。随访指标包括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患侧X线检查、是否恢复原工作及对手术的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上肢功能评分(qa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nlder and hand,DASH)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8/25)患者获得完全疼痛缓解,48%(12/25)患者获得大部分的疼痛缓解,20%(5/25)患者未获得疼痛缓解或轻度疼痛缓解。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83%)较术前(65%)有明显提高,桡尺偏活动和旋前旋后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无明显提高。握力测量术前平均为对侧55%,术后平均为对侧75%,有明显提高。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5分,术后平均为1.5分,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DASH评分平均为18分,术后平均为31分,术前与术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的全部病例均未发现术后伤口感染、术后感觉及肌力异常、本体感觉异常、痛性神经瘤和复杂局域疼痛综合征、Charcot关节等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中发现48%(12/25)病例出现关节炎的进展,3例由于持续性疼痛进行了翻修手术,2例行局限性关节融合手术,1例行全腕关节融合手术。85%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90%的患者愿意选择相同的术式。结论 应用部分腕关节神经支去神经化手术方法简单,不影响原有的腕关节活动度,可以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率。如果效果不佳,不影响二期补救性手术的进行。对于无法接受术后活动度丧失,高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病因不清的腕关节慢性疼痛患者是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去神经支配 腕关节 慢性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