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平正压通气+自主触发/时间模式联合无创经皮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东 秦海东 +3 位作者 肖峰 李晶晶 宋杨 鲍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自主触发/时间模式(Bi PAP+S/T)联合无创经皮监测(TC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自主触发/时间模式(Bi PAP+S/T)联合无创经皮监测(TC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持续正气道压通气组(CPAP组)和Bi PAP+S/T组(S/T组),每组各14例。记录两组患者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前及通气1 h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并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氧分压(Pa O2),同时使用TCM记录经皮氧分压(Ptc 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 CO2)。结果 PtcCO2与Pa CO2呈正相关(r=0. 932,P <0. 01),Ptc O2与Pa O2呈正相关(r=0. 910,P <0. 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RR、H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c O2较治疗前上升(P <0. 05),Ptc CO2较治疗前下降(P <0. 05);且S/T组治疗后Ptc O2的上升程度及Ptc CO2下降程度均大于CP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ECOPD患者的治疗中,予以Bi PAP+S/T通气模式联合TCM监测,治疗效果迅捷、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持续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自主触发/时间模式 无创经皮监测
下载PDF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2种无创通气模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明慧 方丽华 +1 位作者 蒙锦正 谢岚 《护理学报》 2013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2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 目的评价2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rt,AVAPS)模式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主触发/时间模式(S/T)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在无创通气过程中,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上机后达到人机协调所用时间和治疗3 d内发生不良反应(胸闷憋气感、人机对抗、腹胀)和上机失败的情况。结果无创通气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CO2下降,PaO2、SaO2上升,PH值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较对照组短,胸闷憋气感、人机对抗和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AVAPS模式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 自主触发 时间模式 无创通气 护理
下载PDF
将SSS—200译码器用于深井微测井
3
作者 静仪 刘国志 《物探装备》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SSS—200系列爆炸机容量高和负载能力强的特点,对200系列译码器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使其能应用于深井微测井勘探中的技术。
关键词 SSS-200译码器 深井微测井 自主触发 同步 地面振源同步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