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钱一鑫 唐景玲 +2 位作者 孙进 张天虹 何仲贵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41-1446,共6页
自乳化释药系统是提高强疏水性药物溶出的有效载体系统之一。中药作为国之瑰宝,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组合化学和高内涵筛选技术的进步,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药。然而诸多中药或化合物因其强疏水性及较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自乳化释药系统是提高强疏水性药物溶出的有效载体系统之一。中药作为国之瑰宝,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组合化学和高内涵筛选技术的进步,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药。然而诸多中药或化合物因其强疏水性及较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而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以自乳化释药系统作为该类药物的载体,将会给这一类药物带来巨大的市场潜能。现系统地综述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内容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辛伐他汀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优化及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志英 胡容峰 +2 位作者 孙玉亮 赵丽华 苏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优化辛伐他汀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处方并对其体外释放及Beagle犬上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辛伐他汀在不同种类及比例的油相、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为考察指标,筛选辛伐他汀SEDDS处方;采用反向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性能;采用LC... 目的:优化辛伐他汀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处方并对其体外释放及Beagle犬上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辛伐他汀在不同种类及比例的油相、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为考察指标,筛选辛伐他汀SEDDS处方;采用反向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性能;采用LC-MS/MS法测定6只Beagle犬经口给予辛伐他汀SEDDS和市售参比制剂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结果:优化的辛伐他汀SEDDS处方为辛伐他汀20mg、肉豆寇酸异丙酯(IPM)240m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RH-40)160mg、十二烷基硫酸钠0.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4.10±1.70)h和(2.7±0.8)h,cmax分别为(24.14±15.90)ng/mL和(27.85±12.94)ng/mL,t1/2分别为(6.27±3.03)h和(2.83±0.37)h,AUC0-τ分别为(214.05±127.72)ng·h/mL和(142.77±66.54)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1.60±24.80)%。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辛伐他汀SEDDS大大提高了辛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自乳化释药系统 生物利用度 代动力学
下载PDF
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跨膜转运及其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正红 周静 +3 位作者 平其能 张玉华 王字玲 周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考察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跨膜转运及其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通过缚管翻转肠囊实验、离体肠黏膜透过实验和Caco-2细胞透过实验考察靛玉红及其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跨膜转运作用;同时,考... 目的:考察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跨膜转运及其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通过缚管翻转肠囊实验、离体肠黏膜透过实验和Caco-2细胞透过实验考察靛玉红及其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跨膜转运作用;同时,考察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结果: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转运速度和表观渗透系数均明显高于靛玉红(P<0.05);以靛玉红市售片为对照,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在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05±15.68)%。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可以促进靛玉红的跨膜转运,并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自乳化释药系统 翻转肠囊 离体肠黏膜 CACO-2细胞 动学
下载PDF
伊曲康唑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鹰 郑庆玲 +1 位作者 刘宏 辛华雯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714-1719,共6页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自乳化给药系统(ITZ-SEDDS)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处方配伍和伪三相图的绘制,以自乳化时间?色泽和粒径的大小为指标,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搭配和处方配比。并对ITZ-SEDDS的理化性质和体外...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自乳化给药系统(ITZ-SEDDS)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处方配伍和伪三相图的绘制,以自乳化时间?色泽和粒径的大小为指标,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搭配和处方配比。并对ITZ-SEDDS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溶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伊曲康唑自乳化最终优化处方为:Maisine 35-1-Cremophor EL-Transcutol P=25∶30∶45。ITZ-SEDDS的粒径为162.5 nm,自乳化时间<1 min,ITZ-SEDDS在人工肠液中2 h累积溶出百分率为90.9%,是原药(0.52%)的174.8倍,市售胶囊(10.1%)的9.0倍。结论所制备的ITZ-SEDDS达到了设计要求,为ITZ的新制剂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自乳化释药系统 处方研究 体外溶出度
下载PDF
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超 张建军 张钧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优化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正交筛选和相图绘制,以形成乳剂的乳化程度和乳化时间大小为指标,对氯诺昔康处方中的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寻找最佳处方。结果:自乳化处方中油相... 目的:优化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正交筛选和相图绘制,以形成乳剂的乳化程度和乳化时间大小为指标,对氯诺昔康处方中的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寻找最佳处方。结果:自乳化处方中油相为Lauroglicol FC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Tween-85,助表面活性剂为Plurol Oleique,其最佳比例为5∶13∶2。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得的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大大提高了氯诺昔康在水中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自乳化释药系统 处方优化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贵霞 王玉丽 全东琴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测定自乳化时间、乳化后乳剂粒径的大小及模型药物的体外溶出行为对自乳化释药系统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优选出的自乳化处方 10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 ,乳化后乳剂粒子大小大多数在 3... 目的 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测定自乳化时间、乳化后乳剂粒径的大小及模型药物的体外溶出行为对自乳化释药系统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优选出的自乳化处方 10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 ,乳化后乳剂粒子大小大多数在 3μm左右 ,以吲哚美辛和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制备出自乳化释药系统 ,体外溶出结果表明 :与混悬液相比 ,两种药物的体外溶出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自乳化时间 体外溶出 测定 体外评价 吲哚美辛 尼莫地平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欧阳净 黄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99-1501,共3页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油相 乳化 自乳化机制 紫杉醇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对丹参酮类多组分增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柯秀梅 徐良贤 +4 位作者 黄浩洲 张定堃 韩丽 余文敏 刘频健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71-287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丹参酮类组分增溶的效果。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SEDDS处方,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含量、SEDDS的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对SEDDS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化得SEDDS最佳处方... 目的: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丹参酮类组分增溶的效果。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SEDDS处方,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含量、SEDDS的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对SEDDS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化得SEDDS最佳处方为:油酸∶吐温-2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0.25∶0.52∶0.23),SEDDS粒径为(204±5)nm,乳化时间为(59±2)s。37℃时,SEDDS对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最大载药量分别为5.075、3.397和6.559 mg/g,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138、0.238和0.367 mg/mL。结论:SEDDS对丹参酮类组分的增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增溶 丹参酮 组分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川芎油自乳化释药系统体外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蔡勤 梁隆 +1 位作者 黄艳萍 侯世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003-2007,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油自乳化释药系统(VOC SEDDS)体外评价方法。方法:通过研究VOC SEDDS自乳化效率、成乳后乳剂性质和体外溶出行为对VOC SEDDS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优选出的自乳化处方5 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乳化后乳滴的平均粒径为102 nm左... 目的:探讨川芎油自乳化释药系统(VOC SEDDS)体外评价方法。方法:通过研究VOC SEDDS自乳化效率、成乳后乳剂性质和体外溶出行为对VOC SEDDS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优选出的自乳化处方5 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乳化后乳滴的平均粒径为102 nm左右,ζ电位均在-30 mV左右,离心稳定性良好;成乳后得到O/W型乳剂;处方重现性高;以藁本内酯为指标,体外溶出结果表明30 min内药物的体外溶出可达80%;光照和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VOC SEDDS自乳化能力强,稳定性好,体外溶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油 自乳化释药系统 体外评价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与液固压缩技术联用于黄芩苷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维 李小芳 +3 位作者 李培培 向志芸 李平 刘海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联合运用自乳化释药系统和液固压缩技术增加黄芩苷的溶出度,优选最佳处方。方法以自乳化释药系统(吐温-80—PEG-400—油酸乙酯)为液体赋形剂,微晶纤维素PH-101为载体材料,微粉硅胶200为涂层材料,考察黄芩苷与赋形剂之比和载体材料... 目的联合运用自乳化释药系统和液固压缩技术增加黄芩苷的溶出度,优选最佳处方。方法以自乳化释药系统(吐温-80—PEG-400—油酸乙酯)为液体赋形剂,微晶纤维素PH-101为载体材料,微粉硅胶200为涂层材料,考察黄芩苷与赋形剂之比和载体材料与涂层材料的质量比(R值),筛选出最佳处方,比较与原料药、市售片的溶出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考察药物的晶型转化。结果黄芩苷与赋形剂之比为25%,R值为15时,在6.4 min内即可使溶出度达到50%。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液固压缩片中主药的特征峰消失。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和液固压缩技术联用可使黄芩苷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溶出,且释药快速,并使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液固压缩技术 黄芩苷 溶出度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下载PDF
胡椒碱胶囊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筛选及体外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兵 崔超 +5 位作者 刘红梅 纪宏宇 唐景玲 秦梦楠 李欣 吴琳华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0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研究胡椒碱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及其体外特性。方法:通过溶解度、处方配伍试验以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来筛选处方,并考察空白处方、含药处方对自乳化效率的影响以及自乳化后乳滴的粒度分布,考察了胡椒碱自乳化胶囊的溶出速率和稳定... 目的:研究胡椒碱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及其体外特性。方法:通过溶解度、处方配伍试验以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来筛选处方,并考察空白处方、含药处方对自乳化效率的影响以及自乳化后乳滴的粒度分布,考察了胡椒碱自乳化胶囊的溶出速率和稳定性。结果:胡椒碱自乳化胶囊的最终处方为油酸乙酯、Tween 80、Transcutol P,三者之比为30∶55∶15(w∶w∶w),药物为辅料总量的2.5%,粒径约为90 nm,胡椒碱自乳化胶囊60 min溶出度是自制的胶囊剂6倍;低温和常温稳定性考察药物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备的胡椒碱自乳化胶囊自乳化效率高、能力强、性质稳定,体外溶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自乳化释药系统 伪三元相图 溶出度
下载PDF
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祥茹 史琼枝 +1 位作者 方松 陈鹰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5期850-853,共4页
目的:制备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和伪三元相图中形成微乳区域面积的大小来确定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并考察了该释药系统经水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外观、形态、粒... 目的:制备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和伪三元相图中形成微乳区域面积的大小来确定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并考察了该释药系统经水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体外药物溶出度。结果:所得银杏总黄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油相)、聚山梨酯-80(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XCF,助表面活性剂),最佳配比为10∶6∶4,载药量10.0 mg·g^(-1)。经水稀释后形成澄清、透明状溶液,透射电镜观察微乳呈大小均一,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87.4±26.7)nm,Zeta电位为(-13.1±1.5)m V。溶出度结果表明,银杏总黄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在p H1.2的盐酸溶液中45 min内累积溶出度可达(96.1±4.8)%。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银杏总黄酮的体外溶出速度,有望成为银叶总黄酮的优良口服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黄酮 自乳化释药系统 体外溶出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国栋 范伟 +2 位作者 居红卫 王捷频 张建明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1年第5期304-305,314,共3页
从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其在药学方面应用的特点及质量要求等进行讨论,并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发展前景作了综述。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表面活性剂 潜溶剂 研究进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新剂型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科燕 张永军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介绍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分类及新剂型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制备 新剂型
下载PDF
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小肠吸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荣霞 陈燕 +1 位作者 林东海 孙秀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1-916,共6页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zedoary turmeric oil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ZTOSEDDS)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总油相质量分数(X2)、磷脂与脱氧胆酸钠的质量比(墨)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X3)为考察...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zedoary turmeric oil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ZTOSEDDS)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总油相质量分数(X2)、磷脂与脱氧胆酸钠的质量比(墨)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X3)为考察对象,自乳化液粒径(Y1)和自乳化时间(y2)作为质量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ZTO SEDDS的最佳处方。以温莪术油为对照,呋喃二烯和栊牛儿酮为检测指标,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法对优化处方的小肠吸收进行评价。结果ZTO SEDDS的载药量质量分数为32.9%。乳化后平均粒径为(212.4±3.5)Nm,自乳化1min内达到平衡。大鼠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表明,ZTOSEDDS中呋喃二烯和栊牛儿酮的表观渗透系数(P)约为1.3×10-6cm·s-1和6.4×10~cm·s-1,比温莪术油提高了3.2—4.0倍。结论ZTO SEDDS能显著改善温莪术油的小肠吸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油 自乳化释药系统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小肠吸收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自乳化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建锋 黄绳武 方剑文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4期397-399,共3页
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对肿瘤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很多抗肿瘤药物都难溶于水,胃肠道吸收较差,不适合口服,只能采用注射给药,而注射给药使用不便,并具有较强的局部刺激性,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近年,自乳... 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对肿瘤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很多抗肿瘤药物都难溶于水,胃肠道吸收较差,不适合口服,只能采用注射给药,而注射给药使用不便,并具有较强的局部刺激性,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近年,自乳化释药系统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抗肿瘤 综述
下载PDF
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珍珍 张建 +1 位作者 廖华卫 崔升淼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8-110,F0003,共4页
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特点、辅料、制备方法及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 辅料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宁宁 范玉玲 季宇彬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助表面活性剂 DRUG micro 液体制剂 温度适宜 胃肠道内 自微乳化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莘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介绍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自乳化释药系统。结果:自乳化释药系统可提高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克服了乳剂久置必分层的缺点,便于贮存,此外... 目的:介绍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自乳化释药系统。结果:自乳化释药系统可提高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克服了乳剂久置必分层的缺点,便于贮存,此外,自乳化制剂给药方便,工艺简单,因此逐渐成为药剂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应用 乳剂
下载PDF
拉洛他赛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珊 周伶俐 +1 位作者 唐星 张宇 《中国药剂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研制拉洛他赛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考察拉洛他赛在不同油相、乳化剂中的溶解度,同时加入一种肠道黏膜黏附剂单油酸甘油酯用于增加口服的吸收量,再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并通过均匀设计表设计处方... 目的研制拉洛他赛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考察拉洛他赛在不同油相、乳化剂中的溶解度,同时加入一种肠道黏膜黏附剂单油酸甘油酯用于增加口服的吸收量,再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并通过均匀设计表设计处方,进一步筛选确定最优的处方,制备拉洛他赛自乳化释药系统;考察自乳化制剂的外观、粒径、电位、自乳化时间、含药量和稳定性,并比较拉洛他赛口服溶液剂与自乳化制剂的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结果以三辛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吐温80(m∶m∶m=15∶55∶30)形成均一稳定的拉洛他赛自乳化制剂。偏光显微镜下无药物析出,拉洛他赛自乳化制剂经pH值1.2的模拟胃液、蒸馏水及pH值6.8的模拟肠液的不同倍数稀释后,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外观呈现淡蓝色略带乳光溶液,粒径为(169.7±15.36)nm(n=3),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169,zeta电位为(-24.2±1.23)mV(n=3),含药量质量分数为(0.987±0.0183)%(n=3);相比于溶液剂,自乳化制剂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约是溶液剂的4.7倍。结论拉洛他赛自乳化释药系统易于制备、质量稳定,可显著增加拉洛他赛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口服拉洛他赛新型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学 自乳化释药系统 伪三元相图 拉洛他赛 制备 质量评价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