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扩张器的改造及其在构建自体复合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丽霞 艾剑雄 +1 位作者 杨任欢 牙祖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5258-5261,共4页
背景:置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通过定期向扩张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其不断扩张,可获得"额外"皮肤软组织。目的:对传统皮肤扩张器进行改造并应用于构建自体复合皮。方法:将传统单注射壶皮肤扩张器改造成双注射壶... 背景:置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通过定期向扩张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其不断扩张,可获得"额外"皮肤软组织。目的:对传统皮肤扩张器进行改造并应用于构建自体复合皮。方法:将传统单注射壶皮肤扩张器改造成双注射壶,原有的注射壶通向扩张囊内,添置的注射壶通向囊外,扩张囊容量10mL。将改造后的扩张器埋植于1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背部皮下,扩张器埋置2周后,经注射壶注入原代培养的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即种植于扩张囊和纤维包囊的腔隙内。结果与结论:新西兰大耳白兔完全存活,扩张器未出现破损渗漏,伤口均愈合,无排异反应。注入表皮细胞种植1周后,纤维包囊表面可见较多的上皮细胞岛,但未形成完整的细胞层;2周后的纤维包囊表面可见完整的类似于假复层鳞状上皮的细胞层,两者结合紧密。提示经改造的新型皮肤扩张器用于体内构建自体复合皮是可行的,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扩张器 改良 纤维包囊 自体复合皮 肤组织工程
下载PDF
家兔体内用硅胶囊构建自体复合皮肤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任欢 牙祖蒙 +3 位作者 吴继东 艾剑雄 何丽霞 田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观察在体内构建类似于皮肤结构的复合皮的可行性。方法:大耳白兔10只,于其背部左右侧皮下各埋植一球形的医用硅胶扩张囊,手术1周后,在扩张囊周围形成纤维包囊,此时将原代培养的皮肤上皮细胞悬液经皮下埋置的管道注入扩张囊和纤维... 目的:观察在体内构建类似于皮肤结构的复合皮的可行性。方法:大耳白兔10只,于其背部左右侧皮下各埋植一球形的医用硅胶扩张囊,手术1周后,在扩张囊周围形成纤维包囊,此时将原代培养的皮肤上皮细胞悬液经皮下埋置的管道注入扩张囊和纤维包囊腔隙之间。设对照组。2周后取出扩张囊,肉眼及光镜观察纤维包囊表面是否有上皮形成。结果:肉眼观实验组包囊透明度稍低于对照组之外,未见明显区别;光镜下对照组未见有上皮组织覆盖,而实验组可见类似于假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结论:用上述方法体内构建类似于皮肤结构的复合皮有可行性,有望将纤维包囊连同其表面生长的上皮细胞层用于创面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囊 纤维包囊 细胞 自体复合皮 体内
下载PDF
扩张器周围构建自体复合皮修复原位皮肤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剑雄 何丽霞 +1 位作者 杨任欢 牙祖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0期3139-3143,共5页
背景:目前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时间长,价格贵,修复效果不佳,而且抗原的消除以及疾病传播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诞生之前,如何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来解决自体皮源奇缺患者的创面修复难题?目的:观察扩张器周围构建的自体... 背景:目前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时间长,价格贵,修复效果不佳,而且抗原的消除以及疾病传播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诞生之前,如何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来解决自体皮源奇缺患者的创面修复难题?目的:观察扩张器周围构建的自体复合皮用于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取大耳白兔10只,于其背部中线两侧对称部位皮下各埋植一球形硅胶扩张器,待扩张器周围形成纤维包囊后,分别向其中注入原代培养的自体皮肤上皮细胞悬液(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4周后取出扩张器,可见实验组形成上皮化的纤维包囊,即自体复合皮。沿扩张囊周边切除扩张器顶部皮肤及部分纤维包膜,而扩张器底面和顶部周边的纤维包囊予以保留,形成自体复合皮覆盖的创面,而对照组创面为非上皮化的纤维包囊覆盖,每日观察创面的愈合状况直至痊愈。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创面红润洁净,分泌物少,平均愈合时间为(14.0±0.4)d,镜下可见上皮层厚而规整;对照组创面分泌物较多,平均愈合时间为(27.0±0.7)d,镜下见上皮层薄且细胞排列不规整。说明应用扩张器周围构建的自体复合皮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肤组织构建 扩张器 硅胶 纤维包囊 细胞 自体复合皮 肤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复合植皮治疗深度烧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展芳 姚明昌 +1 位作者 周强 刘锡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25,共2页
目的 为减少深度烧伤所形成瘢痕增生,特别是功能部位的障碍。方法 应用J - 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切痂创面10例16处创面上。结果 10例14处部位完全成活;2处部位大部分成活。6例随访0 5~1年,未发现排异现象,外观... 目的 为减少深度烧伤所形成瘢痕增生,特别是功能部位的障碍。方法 应用J - 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切痂创面10例16处创面上。结果 10例14处部位完全成活;2处部位大部分成活。6例随访0 5~1年,未发现排异现象,外观平整,皮肤弹性好,功能灵活,供皮区均无瘢痕形成。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深度烧伤切痂术后创面上,是防止瘢痕增生、预防畸形,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较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真 自体复合 治疗 烧伤
下载PDF
变性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手术的配合
5
作者 高红芝 李思 刘正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变性真 自体复合移植 修复 手部深度烧伤 手术配合 烧伤
下载PDF
功能部位创面修复中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作用
6
作者 黎洪棉 蒙诚跃 梁自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3-153,178,共2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一次性完成创面修复共28个功能部位;对照组共30个功能部位仅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对照组表皮反复起水泡,瘢痕增生重,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复合皮移植一次性完成对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皮片成活率高,远期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部位 创面修复 自体复合移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J-1型脱细胞异体真 肉芽创面 自体薄断层 瘢痕增生 关节活动功能 断层 关节运动 复合移植 治疗组 临床疗效 康复中心 烧伤整形 移植自体 随访观察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用于深度烧伤创面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毓姣 沈国良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钱汉根 赵小瑜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2期1519-1520,共2页
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于烧伤治疗全过程,烧伤后病情变化均因烧伤创面引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烧伤创面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瘢痕的形成与真皮的缺失有关,深度创面自愈后或单纯移植薄层自体皮常不能避免瘢痕形成,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基质 自体复合移植 深度烧伤创面 治疗 瘢痕形成 病情变化 深度创面 烧伤后
下载PDF
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35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曹建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5期46-46,共1页
目的:观察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功能部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自体刃厚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复合皮移植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 目的:观察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功能部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自体刃厚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复合皮移植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功能部位烧伤创面恢复优良率为54.28%;观察组功能部位烧伤创面恢复优良率为97.1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86%,观察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合皮移植修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移植 功能部位烧伤 自体刃厚薄复合移植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的研制及移植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肖仕初 杨珺 +6 位作者 夏照帆 王广庆 唐洪泰 杨勇 俞为荣 贲道锋 朱世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0-562,T001,共4页
目的 研制带密集微孔的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 ,提高真皮替代物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存活率。方法 采用机械的方法在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行密集的贯穿性打孔 ,孔径为 5 0 0~ 80 0 μm ,孔间距为3~ 5mm。将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埋... 目的 研制带密集微孔的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 ,提高真皮替代物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存活率。方法 采用机械的方法在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行密集的贯穿性打孔 ,孔径为 5 0 0~ 80 0 μm ,孔间距为3~ 5mm。将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埋入SD大鼠皮下 ,观察孔径大小的变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同时将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与SD大鼠大张刃厚皮片复合移植 ,观察移植存活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在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打孔后可明显增强对创面基底血浆等渗液的渗透性 ,植入全层皮肤切除创面 ,基底血浆等渗液可通过孔隙渗透到无细胞真皮表皮面。埋入皮下 1周 ,孔隙仍较明显 ,部分孔隙可见有红细胞通过 ;2~ 3周时 ,新合成的胶原逐渐填充孔隙 ,孔腔变小。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与SD大鼠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成活率为 89.5 % ,明显高于无孔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 (6 3.2 % ) ,创面愈合后外观光滑平整 ,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柔韧性。结论 带有密集微孔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可明显提高移植成活率 ,且不影响创面愈合后外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真替代物 替代物 组织工程 创面 修复 自体复合移植 存活率
下载PDF
自体小柱形复合皮散布式种植治疗背部深度烧伤1例报道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智华 彭敏 +2 位作者 魏通坤 孔超 常东方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098-310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小柱形复合皮散布式种植治疗1例背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部麻醉下在背部深度烧伤创面以2 cm间距散布式环形钻孔,去除孔内坏死组织形成皮坑,在坑内种植2 mm直径的自体小柱形复合皮,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患者背... 目的探讨自体小柱形复合皮散布式种植治疗1例背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部麻醉下在背部深度烧伤创面以2 cm间距散布式环形钻孔,去除孔内坏死组织形成皮坑,在坑内种植2 mm直径的自体小柱形复合皮,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患者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种植的自体小柱形复合皮全部存活,换药44 d愈合;背部Ⅲ度烧伤创面种植的自体小柱形复合皮小部分存活,换药60 d愈合。结论中小面积的深Ⅱ度烧伤创面可以采用自体小柱形复合皮散布式种植的方式修复,Ⅲ度烧伤创面采用自体小柱形复合皮散布式种植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部 深度烧伤 散布式种植 自体小柱形复合 中小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