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外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萌萌 张庆红 +3 位作者 刘瑛辉 岳丽 刘芝慧 郝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手术室外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术时,对气道采用不同管理方法的全麻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拟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术的神经外科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30人,采用全身麻醉,根据对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手术室外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术时,对气道采用不同管理方法的全麻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拟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术的神经外科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30人,采用全身麻醉,根据对患者气道管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不插管静脉麻醉组(MAC组,10例,保留患者自主呼吸,静脉应用丙泊酚麻醉),喉罩置入组(LMA组,10例,常规全麻诱导,置入喉罩)和气管内插管组(ETT组,10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记录3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治疗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及麻醉后5min、1h、麻醉结束时和结束后1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⑥MAC组与LMA、ETT组相比:丙泊酚用量[g/(kg·min)]有显著差异(分别为66.07±5.41;35.83±5.80;34.61±3.68,P<0.05);患者发生体动、呛咳反应次数(次)有显著差异(9.90±3.07;2.51±1.50;0.82±0.93,P<0.05);苏醒时间(min)有显著差异(16.82±7.60;4.31±1.32;3.73±1.33,P<0.05);⑥血气分析结果:3组患者麻醉后5min和结束后1h的PH、PaCO2、HCO3-无显著差异;MAC组麻醉后1h及麻醉结束前的血气分析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较,PH降低,PaCO2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外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麻醉应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与不插管镇静组和喉罩置入组相比,循环更加稳定,体动反应明显减少,苏醒更加完善,是更安全的手术室外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麻醉 精神发育迟滞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术 全麻 气道管理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疗效预测性研究
2
作者 邵华 孙英伦 +3 位作者 李斌 霍楠楠 辛明霞 王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性疾病(NO-CLI)。通过确立无应答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疗效评估,以期为自体PBMNCs移植治疗NO-CLI患者的疗效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性疾病(NO-CLI)。通过确立无应答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疗效评估,以期为自体PBMNCs移植治疗NO-CLI患者的疗效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40例自体PBMNCs移植治疗NO-CLI患者的信息,统计患者的基线数据、移植物信息和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最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后36例符合入组标准,其中30例NO-CLI患者行自体PBMNCs移植治疗效果良好,6例术后效果不佳最终行截肢手术。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吸烟、复吸烟、性别、肢体坏疽或感染、动脉闭塞平面、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_(2))、炎症反应、糖尿病均是影响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cPO_(2)是影响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影响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因素较多。其中对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预测性评判采用TcPO_(2)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细胞 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 自体移植 疗效预测。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重度下肢缺血的初步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靖宜 李尚珠 +9 位作者 吴立华 李红敏 高雯慧 郑亚丽 徐宁 刘庆国 李君凡 刘春华 胡依民 黄平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2-896,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uto-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auto-PBMNC)治疗血栓闭塞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重度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13年5月本院2...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uto-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auto-PBMNC)治疗血栓闭塞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重度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13年5月本院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2组:1组12例接受auto-PBMNC治疗(auto-PBMNC组);另1组10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后2年内溃疡愈合、脱离CLI、截肢、死亡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uto-PBMNC组的溃疡愈合情况和脱离CLI情况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溃疡愈合:P=0.016,脱离CLI:P=0.013)。2组2年截肢率无统计学差异(大截肢:P=0.361,总截肢P=0.867)。2年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auto-PBMNC治疗能明显促进TAO患者溃疡愈合及脱离CLI,但两者对截肢的影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 细胞 单个细胞 血栓闭塞脉管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郝一文 和予馨 周文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于恶性实体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恶性实体瘤患者100名,粒细胞动员后,单采PMBC并计数,分析相关因素;流式检测CIK细胞中NKG2D受体率及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CD4+/...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于恶性实体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恶性实体瘤患者100名,粒细胞动员后,单采PMBC并计数,分析相关因素;流式检测CIK细胞中NKG2D受体率及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6+CD56+、CD3+CD56+百分率;采用LDH释放法检测PMBC及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分析CIK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生存期差异。结果 PMBC数与采血前外周血象的WBC及MNC总数相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72(P<0.05),而与采集时间及血液流速无关。对照组、实验组各组CIK的杀伤活性与PMBC杀伤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3、0.627,P<0.05)。培养前、培养至d 7、培养至d 14时CIK细胞杀伤活性都与NKG2D受体表达率成正相关r,分别为0.413、0.5460、.657(P<0.01)。CIK回输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CD16+CD56+、CD3+CD56数量分别为38.66±8.34及62.15±12.36(P<0.05)、30.16±10.26及38.15±9.46(P<0.05)、37.42±11.12及25.74±10.35(P<0.05)1、.15±0.12及1.89±0.12(P>0.05)、17.63±4.25及25.89±8.96(P<0.05)、0.93±0.31及5.67±1.84(P<0.05)。对照组及CIK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平均为86.5%及79%(P<0.05)。结论实体瘤患者的自体PMBC可以用于CIK细胞的制备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细胞 CIK细胞 过继性免疫治疗 恶性实体瘤 自体
下载PDF
介绍一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义 邹雄 单宁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外周血 单个细胞 RNA提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晓英 余晨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95-1498,共4页
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提取的DNA的纯度及结构完整性是进行基因工程各项研究所必需的条件。外周血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材料,如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快速、高效的分离提取基因组DNA,对于临床血液检验与分析非常重要... 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提取的DNA的纯度及结构完整性是进行基因工程各项研究所必需的条件。外周血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材料,如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快速、高效的分离提取基因组DNA,对于临床血液检验与分析非常重要。目前,DNA的抽提方法有很多,如酚-氯仿法、盐析法、离心吸附柱法等人工方法,以及磁珠法等半自动方法及试剂盒法。本文就从外周血血液中提取DNA方法的原理、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评估等给予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单个细胞 DNA提取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晶莹 罗玉贤 +4 位作者 王兆娜 田惠 胡雅萍 王志波 谢绍建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2423-2424,共2页
目的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125例,给予G-CSF 300μg肌内注射,2次/d。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PBMNCs,配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皮... 目的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125例,给予G-CSF 300μg肌内注射,2次/d。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PBMNCs,配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皮微球囊扩张狭窄动脉,同时将分离的PBMNCs通过导管腔内注入缺血部位。观察12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MNCs移植后,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溃疡逐渐愈合,踝肱指数短期明显提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动员后的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细胞 自体移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性血管生成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
8
作者 胡雅萍 罗玉贤 +5 位作者 顾福杭 王雪平 王志波 李锰 张峰 谢绍建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619-1620,共2页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单个细胞 下肢缺血性疾病 移植治疗 护理 自体骨髓单个细胞 ARTERIAL 动脉闭塞性疾病 骨髓穿刺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吕铁明 罗芳 +1 位作者 杨利 谭建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10年第1期43-43,共1页
缺血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但股骨头供血不足、微血管损伤及静脉血液淤滞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是其共同特点。目前本病治疗方法有限制活动、中药治疗及理疗等,但均不能阻止病变进展,最终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键词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周血单个 细胞治疗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头缺血 微血管损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一例
10
作者 吕铁明 黎成金 +1 位作者 罗芳 谭建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09年第2期55-55,共1页
糖尿病和脉硬化闭塞症等所致的肢体远端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其输出道不佳,手术治疗难度大且远期效果不肯定,药物治疗亦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所以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很多患者长期被疾病的折磨甚至不得不进行截肢。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外周血单个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临床工作者 肢体远端 远期效果
下载PDF
不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对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牟大超 吴沙沙 周轶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3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方法对后续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比较PBMC冻存前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方法2019年5月,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类疾病和免疫治疗研究室6位体检健康的工作人员为受试对象,采集每位受试者外... 目的探讨3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方法对后续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比较PBMC冻存前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方法2019年5月,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类疾病和免疫治疗研究室6位体检健康的工作人员为受试对象,采集每位受试者外周血15 mL,平均分为3份,分别采用Ficoll离心法、羟乙基淀粉(HES)沉降法和HES+Ficoll法分离PBMC。显微镜下观察3种方法分离所得PBMC的形态,并采用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分离所得PBMC于冻存前和冻存6个月后行流式细胞术分析,计算PBMC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淋巴细胞中活细胞(FVS780荧光强度小于102为活细胞)所占比例(细胞存活率)和活细胞中CD4^(+)T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的比值(CD4^(+)T/CD8^(+)T)。结果3种分离方法得到的PBMC形态均一致。与其他2种分离方法相比,HES沉降法分离得到的PBMC除淋巴细胞外还有部分红细胞。HES沉降法所得PBMC数量显著多于Ficoll离心法与HES+Ficoll法(P<0.05);Ficoll离心法所得PBMC数量高于Ficoll+HES法(P<0.05)。冻存前和冻存6个月后,Ficoll离心法、HES沉降法和Ficoll+HES法得到的PBMC的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沉降法得到的PBMC中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Ficoll离心法和HES+Ficoll法(P<0.05);Ficoll离心法与HES+Ficoll法所得到的PBMC中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coll离心法、HES沉降法与Ficoll+HES法得到的存活细胞中CD4^(+)T/CD8^(+)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分离得到的PBMC冻存后淋巴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冻存前(P<0.05),PBMC中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冻存前(P<0.05);存活细胞中CD4^(+)T/CD8^(+)T比值与冻存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S沉降法分离得到的PBMC纯度(混有少量红细胞)不如其他2种方法,但其操作更为简便。且无论是冻存前的PBMC还是冻存6个月后的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3种方法分离得到的PBMC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因此,HES沉降法适用于抗凝全血的PBMC分离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oll离心 羟乙基淀粉 外周血单个细胞 流式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3表达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年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玉君 孙宏超 +2 位作者 王翠平 董自平 路桂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iR-143表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在任丘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72例,3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iR-143表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在任丘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72例,33例患者在术后1年内发生ISR,纳入ISR组;39例未发生ISR的患者纳入非ISR组。患者均有详细和可追溯的医疗记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患者PCI术后3 h PBMCs中miR-143表达,并检测血清B淋巴细胞瘤-2(Bcl-2)、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患者PBMCs中miR-143相对表达量降低,同时血清Bcl-2和IL-6水平升高(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BMCs中miR-143表达与ISR的发生风险有关(OR=6.367,95%CI 2.434~13.679,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PCI术后PBMCs中miR-143表达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年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95%CI 0.910~0.998),cut-off值为0.795,在该阈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和81.8%。经Pearson相关分析,ISR组患者PBMCs中miR-143相对表达量与血清Bcl-2、IL-6水平呈负相关性(r=-0.739、-0.646,均P<0.05)。结论:STEMI患者PBMCs中miR-143低表达是增加PCI术后1年发生ISR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降低与血清Bcl-2和IL-6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细胞 MIR-14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L的表达增高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玉杰 李幼姬 +3 位作者 叶任高 孔庆瑜 董秀清 余学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40配体(CD40L )表达 ,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s,采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其在正常状况和应用植物凝集素 (PHA )及地塞米松 (De...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40配体(CD40L )表达 ,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s,采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其在正常状况和应用植物凝集素 (PHA )及地塞米松 (Dex )后 ,CD40L的表达水平 ,并进行比较 ;分析SLE患者CD40L的表达水平和狼疮活动指数 (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s的CD40L阳性细胞百分率 (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高于静止期SLE患者 ;应用PHA处理 2 4h后 ,3组PBMC表达CD40L均明显增加 ,但活动期SLE患者增加更明显 ;应用地塞米松后 ,SLE患者 (活动期和静止期 )PBMCs的CD40L表达明显减少 ,对照组无明显改变 ;SLE患者 (活动期和静止期 )CD40L的表达水平和SLEDAI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D40L在SLE患者PBMCs的表达增加 ,和疾病活动度有关 ;其受PHA和Dex调控 ,在SLE发病和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细胞 CD40L配体 流式细胞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月红 张祥宏 +3 位作者 邢凌霄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研究探讨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human leuco-cyte antigen I)分子表达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印迹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DON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FC... 研究探讨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human leuco-cyte antigen I)分子表达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印迹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DON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DON处理均可一定程度降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I分子的表达,DON 50ng/mL、100 ng/mL、1000 ng/mL和2000 ng/mL组HLA-I类分子的平均表达量分别为6.92±0.68、6.64±0.69、5.95±0.48和5.48±0.77,在50~2000ng/mL范围内随着DON浓度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表达降低,两者是显著负相关(r=0.737,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大剂量DON(1000ng/mL和2000 ng/mL)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表达明显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外周血单个细胞 流式细胞光度 WESTERN印迹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邢凌霄 张祥宏 +3 位作者 李月红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PBMc)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定量术(FCM)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T(0.125、0.25、0.5、1和2mgL)处理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PBMc)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定量术(FCM)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T(0.125、0.25、0.5、1和2mgL)处理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FCM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ST处理24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细胞HLAⅠ的平均荧光强度均降低,以较高浓度(0.5、1和2mgL)ST处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在0.125mgL到2mgL的浓度范围内,随ST处理浓度的升高,HLAⅠ荧光指数逐渐降低,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r=-0.841,P<0.01)。免疫印迹结果也表明,随ST浓度的增高,HLAⅠ分子降低越明显。结论提示在0.125mgL到2mgL的浓度范围内,ST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的表达呈现出负的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素 HLA-Ⅰ分子 流式细胞定量 免疫印迹分析 外周血单个细胞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护理
16
作者 吴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4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单个细胞 下肢动脉缺血 移植治疗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 外周血单个细胞移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护理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8-B7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钊 郑荣远 +4 位作者 刘红雨 沈志坚 叶好好 张旭 夏君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CD2 8 B7共刺激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其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18例MG患者和 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2 8、CTLA4、B7 1、B7 2分子在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 :MG组...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CD2 8 B7共刺激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其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18例MG患者和 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2 8、CTLA4、B7 1、B7 2分子在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 :MG组外周血CD2 8、CTLA4、B7 1、B7 2分子的表达均增强 ,其中CD2 8+ 细胞的增多主要表现在CD4 + T细胞亚群 ,CT LA4的表达增强主要在CD8+ T细胞 ,B7 1和B7 2分子在CD4 + 或CD8+ T细胞的表达 ,MG组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 :MG的发病与CD2 8共刺激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 ,检测外周血CD2 8共刺激相关分子的表达可反映MG患者的免疫反应状态 ,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单个细胞 表达 共刺激分子 重症肌无力 CD28 MG 流式细胞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疗效与CD2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传武 罗端德 +2 位作者 曾令兰 高勇 李淑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1-252,共2页
探讨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肝患者CD2 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关系。分离 32例慢性乙肝患者及 8例正常对照PBMCs,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 8+ PBMCs,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和结束时CD2 8+ PBMCs均较正常... 探讨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肝患者CD2 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关系。分离 32例慢性乙肝患者及 8例正常对照PBMCs,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 8+ PBMCs,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和结束时CD2 8+ PBMCs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干扰素治疗结束时患者CD2 8+ PBMCs水平显著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抗病毒治疗 3个月后有 2 1例患者达到完全或部分应答标准 ,11例无应答 ;产生完全或部分应答组 ,在治疗前、后CD2 8+ PBMCs均相应高于无应答组 ;进一步分析表明 ,治疗前完全应答组显著高于无应答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部分应答组虽高于无应答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研究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CD2 8+ PBMCs水平可能与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有关 ,似可作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CD28分子 外周血单个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明玲 曹新颖 +2 位作者 马超 刘光旺 张侠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总结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生物治疗联合椎体成形术,并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1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恢... 目的总结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生物治疗联合椎体成形术,并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1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恢复日常活动功能。结论良好的术前心理沟通,充分的手术用物准备,舒适安全的手术体位摆放,骨髓采集及细胞分离的准确配合及术后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单个细胞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 期护理
下载PDF
从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中回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小林 李冬妹 +2 位作者 徐彬 贾延军 王明慧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从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中回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全血过滤完成后1 h和18 h进行PBMCs回收。使用生理盐水反向冲洗使用过的白细胞滤器,分离PBMCs,部分用于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从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中回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全血过滤完成后1 h和18 h进行PBMCs回收。使用生理盐水反向冲洗使用过的白细胞滤器,分离PBMCs,部分用于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析,部分用于冻存,并分别于冻存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通过FACS分析其中各种有核细胞的含量和活性。结果反向冲洗后1 h内处理,可从过滤400 ml全血的白细胞滤器中分离得到(1.85±0.84)×10^8个PBMCs,其中淋巴细胞占大多数,其次为单核细胞,而大部分粒细胞都被去除[淋巴细胞占(73.58±13.12)%,单核细胞占(14.91±7.14)%,粒细胞占(11.49±10.21)%]。FACS检测结果显示,PBMCs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与白膜层中分离出的PBM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粒细胞外,细胞冻存后6个月内其他有核细胞,如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活性与冻存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滤白后的白细胞滤器回收PBMCs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更充分地利用白细胞滤器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细胞 细胞滤器 流式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