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EPOCH化疗联合G-CSF有效动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被引量:2
1
作者 廖丽昇 魏天南 +4 位作者 郑志海 曲双 谢颖 王志红 陈碧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探讨CTX+G-CSF和DA-EPOCH+G-CSF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TX+G-CSF及DA-EPOC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并予BEA... 目的:探讨CTX+G-CSF和DA-EPOCH+G-CSF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TX+G-CSF及DA-EPOC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并予BEAM方案预处理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析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体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CTX+G-CSF组动员期间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降至0.8×10~9/L,其余WBC数最低值均>2.0×10~9/L,3例血小板数降至80×10~9/L左右,其余患者血小板数均正常,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99(0.35-1.30)%,共采集单个核(MNC)数(3.80±2.05)×10~10~,累计MNC(5.84±2.48)×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3.84(3.91-6.5)×10~6/kg。DA-EPOCH+G-CSF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最低降至(0.2-1.4)×10~9/L,1例血小板(Plt)数最低为8×10~9/L,其余均在40×10~9/L以上,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85(0.34-1.2)%,共采集MNC中位数(3.68±1.56)×10^(10),累计MNC数(6.01±2.26)×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4.44(2.7-7.10)×10~6/kg。2组患者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总MNC中位数,累计每公斤体重MNC数及CD34^+细胞数中位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X+G-CSF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00(11.00-13.50)d;DA-EPOCH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50(11.00-17.25)d,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移植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DA-EPOCH联合G-CSF方案可有效动员NHL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性高,且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DA-EPOCH方案 DA-EPOCH+G-CS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雪平 张子强 +2 位作者 高顺宗 迟翔宇 朱竹先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 (MCAO/R)模型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GSF)刺激自体骨髓干细胞分裂增殖 ,并用 5 ... 目的  探讨应用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 (MCAO/R)模型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GSF)刺激自体骨髓干细胞分裂增殖 ,并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Brdu)标记。观察大鼠神经病学评分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区病理改变及CD34和Brdu阳性细胞 ,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观察细胞凋亡。 结果  模型动员组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 2 4h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再灌注后 4 8h ,缺血区可见CD34和Brdu阳性细胞 ;72h后CD34阳性细胞消失 ,而Brdu阳性细胞持续存在 ;模型未动员组缺血区无CD34和很少Brdu阳性细胞表达。 4 8h缺血区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再灌注后 2 4h细胞凋亡显著 ,1周时达高峰 ;与模型非动员组比较 ,模型动员组 4 8h后细胞凋亡改善明显。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经G CSF动员后可向大鼠脑缺血区趋化并可分化为神经元前体细胞 ,显著促进脑缺血区血管再生 ,降低脑神经功能评分 ,降低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格拉诺赛特与化疗药物联合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艾斌 石远凯 +6 位作者 杨建良 何小慧 周生余 韩晓红 刘鹏 周爱萍 张长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5-637,共3页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恶性淋巴瘤18例,乳腺癌11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自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150~250μg/day1...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恶性淋巴瘤18例,乳腺癌11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自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150~250μg/day1,至APBSC采集结束前一天,白细胞恢复到5.0×109/L以上时开始连日采集APBSC;当累计采集的单核细胞≥5.0×108/kg或CD34+细胞≥2.0×106/kg时停止采集。结果:开始给予格拉诺赛特及开始采集APBSC的中位时间分别为化疗开始后的第12(5~15)天和第15(13~20)天,格拉诺赛特的中位给药次数为5(3~12)次,全组患者平均采集到的单核细胞及CD34+细胞总数分别为5.76±2.05×108/kg和15.58±10.36×106/kg,平均粒-单集落形成单位21.01±20.75×104/kg。动员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此后30例接受移植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结论: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PBSC的动员方法,国人采用150~250μg/day1的剂量即可得到满意的动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实体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5
4
作者 晏凯利 曾秋棠 李宾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冠状动脉结扎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给予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于大鼠心肌梗死后1周测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 目的研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冠状动脉结扎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给予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于大鼠心肌梗死后1周测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梗死区的CD34+细胞浸润情况。于梗死后4周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实验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血管密度和心功能。结果心肌梗死后1周,GCSF组大鼠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交界处见CD34+细胞浸润。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GCSF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新生血管增多,心功能改善。结论应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造血干细胞动员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心肌梗死 实验性心肌梗死 实验大鼠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 治疗作用 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CD34+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飞 王杰燕 杨婷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 总结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护理经验。方法  13例患儿 (非何杰金淋巴瘤 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 )应用COEP和DOEP两种方案 ,观察动员和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并给予预防和相应的干预处理。结果  13例患儿均... 目的 总结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护理经验。方法  13例患儿 (非何杰金淋巴瘤 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 )应用COEP和DOEP两种方案 ,观察动员和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并给予预防和相应的干预处理。结果  13例患儿均完成了动员和采集 ,全部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脱发 ,3例出现发热 ,2例发生低钙性抽搐 ,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结论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护大血管、预防低钙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成功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采集 护理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心脑缺血损伤的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子强 高顺宗 刘雪平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随着对骨髓干细胞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在应用于治疗心脑缺血损伤方面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尤其是造血干细胞动员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 脑缺血 心肌梗死 造血干细胞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普乐沙福用于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13
7
作者 邱录贵 +2 位作者 黄河 周剑峰 邹德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3-439,共7页
普乐沙福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剂,可动员造血干细胞自骨髓释放至外周血中。普乐沙福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8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 普乐沙福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剂,可动员造血干细胞自骨髓释放至外周血中。普乐沙福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8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和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截至目前,尽管普乐沙福已在国外上市10余年,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因其在国内获批上市时间较短,临床实践应用经验尚少,对其临床规范应用国内尚无相关共识。本文将总结普乐沙福的相关研究数据,撰写该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普乐沙福 中国专家共识
下载PDF
淋巴瘤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永锋 王艺志 +1 位作者 宁红梅 胡亮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33例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 目的:分析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33例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动员前化疗疗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疾病类型及化疗方案与动员失败率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类型和动员前化疗疗程可影响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失败率(P<0.05);淋巴瘤患者动员失败率为42.1%,显著高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1%)(P=0.026);采集前化疗疗程≥5个组失败率显著增高(P=0.016)。年龄、性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及化疗方案与干细胞动员失败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集前多疗程化疗及淋巴瘤患者是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下载PDF
依托泊苷联合G-CSF与环磷酰胺联合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比较
9
作者 王国蓉 杨光忠 +4 位作者 耿传营 冷芸 吴垠 刘爱军 陈文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ETO)联合G-CSF与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ETO)联合G-CSF与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MM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1匹配比例筛选出134例患者,ETO联合G-CSF动员方案(ETO组)、CTX联合G-CSF动员方案(CTX组)各6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ETO组、CTX组采集天数分别为2(1~3)d、2(1~5)d(P<0.001),CD34^(+)细胞采集量分别为7.62(2.26~37.20)×10^(6)/kg、2.73(0.53~9.85)×10^(6)/kg(P<0.001),采集成功率分别为100.0%(67/67)、76.1%(51/67)(P<0.001)、采集优良率分别为82.1%(55/67)、20.9%(14/67)(P<0.001)。ETO组有2例患者在采集1 d后进行方案转换,CTX组有11例患者在采集1~2 d后进行方案转换。②ETO组、CTX组粒缺伴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1.5%(14/65)、10.7%(6/56)(P=0.110),血小板输注患者占比分别为10.7%(7/65)、1.8%(1/56)(P=0.047)。③至随访截止,ETO组63例、CTX组54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CD34+细胞回输量分别为4.62(2.14~19.89)×10^(6)/kg、2.62(1.12~5.31)×10^(6)/kg(P<0.001),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11(9~14)d、11(10~14)d(P=0.049),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1(0~19)d、12(0~34)d(P=0.035)。CTX组有1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延迟植入。结论依托泊苷联合G-CSF的动员方案可能有较多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但采集天数缩短,采集成功率、优良率及CD34+细胞采集量较高,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淋巴瘤患者中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纪濛濛 沈一格 +9 位作者 龚吉昌 唐暐 许晓倩 郑重 陈思远 赫洋 郑欣 赵林娣 赵维莅 吴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Plerixafor)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淋巴瘤患者中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采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普乐沙福+G-CSF组)或单用G-...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Plerixafor)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淋巴瘤患者中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采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普乐沙福+G-CSF组)或单用G-CSF(G-CSF组)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之间临床资料、干细胞动员/采集成功率、移植后造血重建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全部184例淋巴瘤患者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15例(62.5%)、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6例(8.7%)、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6.0%)、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10例(5.4%)、套细胞淋巴瘤6例(3.3%)、间变大细胞淋巴瘤6例(3.3%)、NK/T细胞淋巴瘤6例(3.3%)、伯基特淋巴瘤4例(2.2%)、其他类型B细胞淋巴瘤8例(4.3%)、其他类型T细胞淋巴瘤2例(1.1%)。31例(16.8%)患者曾接受放疗。普乐沙福+G-CSF组84例,G-CSF组100例。普乐沙福+G-CSF组患者年龄较大、复发及三线化疗患者占比较高,其他临床特征基本一致。G-CSF组动员后1 d采集成功率为74.0%,2 d采集成功率为89.0%;普乐沙福+G-CSF组1 d采集成功率为85.7%,2 d采集成功率为97.6%。普乐沙福+G-CSF组的动员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用G-CSF组(P=0.023)。普乐沙福+G-CSF组、G-CSF组采集CD34^(+)细胞中位数分别为3.9(0.7~21.2)×10^(6)/kg、3.2(0.6~19.4)×10^(6)/kg(P=0.001)。普乐沙福+G-CSF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2级胃肠道反应(31.2%)、局部皮肤发红(2.4%)。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用于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成功率、CD34^(+)细胞采集量均明显高于单用G-CSF,不良反应少,即使在年龄较大、二线动员、复发或者多次化疗的患者中也具有较高的动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乐沙福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
原文传递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本刊中文部
1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9293-9293,共1页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比较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 脊髓损伤 移植治疗 中文 脊髓诱发电位 嗅鞘细胞移植 督脉电针
下载PDF
DA-EPOCH与MA方案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廖丽昇 郑志海 +4 位作者 魏天南 曲双 谢颖 王志红 陈碧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2099-2103,共5页
目的分析DA-EPOCH方案(剂量调整依托泊苷+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MA方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G-CS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DA-EPOCH方案(剂量调整依托泊苷+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MA方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G-CS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分别采用DA-EPOCH及MA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动员、采集,并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分析其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体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DA-EPOCH组有2例、MA组有1例患者未采集到足够干细胞,需再次单用G-CSF动员。DA-EPOCH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最低白细胞计数[0.7(0.5,0.9)]×10^9/L,最低血小板计数[75.0(53.0,107.0)]×10^9/L,7例患者低热(37.5~38.3 ℃), 2例患者需输注血小板补充,共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 (5.8±1.8)×10^8/kg,CD34^+细胞(即干细胞)数[3.7(2.8,6.7)]×10^6/kg;MA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最低白细胞数[0.4 (0.2,0.9)]×10^9/L,最低血小板数[12.0 (6.0,16.0)]×10^9/L,8例患者高热(39.0~39.8 ℃),15例患者需输注血小板补充,4例患者需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共采集MNC数(6.0±2.9)×10^8/kg,CD34^+细胞数[8.5(2.6,11.3)]×10^6/kg。2组患者动员期间外周血最低血小板值、CD34^+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EPOCH组移植后粒细胞植活时间为10(9,11) d,血小板植活时间为12(11,16) d;MA组移植后粒细胞植活时间为10(9,11) d,血小板植活时间为12(11,15) d;两组比较移植后粒细胞及血小板植活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过程中无死亡病例。 结论DA-EPOCH与MA方案均可有效动员合适病理类型NHL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性高,与MA方案比较,DA-EPOCH方案输血更少,发生严重感染的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大鼠部分肝移植后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峰 魏来 +3 位作者 陈国栋 潘孝本 丛旭 费然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部分肝移植后骨髓干细胞动员的情况。方法建立大鼠性别交叉部分肝移植模型,分为部分肝移植组、全肝移植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与术后1、3、5、7 d取标本。用流式细胞法检测骨髓中干细胞标记的细胞群体的数量变化,荧光原位杂交... 目的探讨大鼠部分肝移植后骨髓干细胞动员的情况。方法建立大鼠性别交叉部分肝移植模型,分为部分肝移植组、全肝移植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与术后1、3、5、7 d取标本。用流式细胞法检测骨髓中干细胞标记的细胞群体的数量变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移植肝脏内Y染色体特异的Sry基因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肝脏内干细胞标志CD34,c-kit和Thy-1.1的表达。结果与全肝移植组相比, 部分肝移植组术后第1天,骨髓细胞中,β2微球蛋白(β2m)/Thy-1.1+,CD45+/CD34+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然后呈递减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汇管区和炎性灶周围可见CD34、c-kit和Thy-1.1单个核细胞表达,并于第5至7天后减少。同时免疫组织化学双染可检出CD34+/CD45+细胞。全肝移植组汇管区CD34、c-kit和Thy-1.1表达较少,假手术组CD34、c-kit和Thy-1.1偶见表达。在部分肝移植物可检出Sry+细胞,但Srg+/CD34+,Sry+/Thy-1.1+细胞较少。全肝移植组Sry+偶见。结论部分肝移植中,骨髓源性的干细胞发生动员,同时肝内有干细胞被激活,其中外源性干细胞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动员 肝移植 大鼠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 肝移植模型 移植后 CD34^+ 免疫组织化学法 原位杂交检测 THY-1
原文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干细胞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慧勤 王涛 +7 位作者 庞学利 王钰 王锋超 何君 周青 龙爽 冉新泽 粟永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干细胞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75只C57BL/6实验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治疗组。采用胸部单次照射剂量14Gy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治疗组照前以重组人粒细胞...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干细胞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75只C57BL/6实验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治疗组。采用胸部单次照射剂量14Gy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治疗组照前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50μg·kg^-1·d^-1,连续5d)行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照射后逐日动态观测小鼠一般状况、死亡率,主要于3、4个月时相点通过组织学结合图像分析等方法,比较研究肺损伤及防治效应。结果胸部局部照射14Gy是造成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适宜剂量。单纯照射组小鼠死亡率为37.5%,死亡时间主要在照后11周。治疗组及健康对照组全程无动物死亡。照射后3个月肺系数(肺/体重)单纯照射组(10.8±1.49)和治疗组(8.53±1.55)较健康对照组(5.83±0.45)明显升高(F=23.20,P<0.05),但治疗组较单纯照射组减小(P<0.05)。病理组织学变化3个月时主要为肺组织的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伴成纤维细胞及局灶性纤维增生;4个月时肺泡及间质炎减轻,而纤维增生及胶原沉积则愈加明显,但治疗组的病理变化均较单纯照射组为轻。组织学评分肺泡炎在3个月时单纯照射组、治疗组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F=11.93,P<0.05),纤维化评分在3、4个月时相点单纯照射组、治疗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F=28.73、16.85,P<0.05),但治疗组较单纯照射组降低,4个月时存在差异(P<0.05),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胶原含量(IOD值)4个月较3个月升高,3、4个月单纯照射组各为4653±1018、11174±1999,治疗组为2380±314、6687±661,较健康对照组的251±54、2001±264明显升高(F=17.70、17.79,P<0.05),但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照射前G-CSF行自体干细胞动员可减轻放射性肺损伤,降低死亡率,提示其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自体干细胞动员 防治 小鼠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脑外伤后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李作凌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8-29,共2页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见于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如梗死、出血、外伤等。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动员是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治疗技术。2003年至今我们已通过实验并在临床研究中证实了自体骨髓干...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见于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如梗死、出血、外伤等。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动员是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治疗技术。2003年至今我们已通过实验并在临床研究中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骨髓于细胞动员治疗的脑外伤致闭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 闭锁综合征 治疗作用 脑外伤后 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医学伦理委员会 护理
原文传递
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浆细胞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段文冰 窦雪琳 +3 位作者 温磊 王峰荣 黄晓军 路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浆细胞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中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浆细胞疾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采集成功率及不...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浆细胞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中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浆细胞疾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采集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49例浆细胞疾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MM)39例(79.6%),淀粉样变性8例(16.3%),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MGRS)2例(4.1%),肾功能不全16例(32.7%)。其他动员方案既往采集失败患者7例(14.3%)。使用普乐沙福动员后,中位采集次数1(1~3)次,中位采集天数2(1~3)d,一次采集成功47例(95.9%),两次采集累积成功率为100%。在16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5例(31.3%)患者第1天采集成功,8例(50%)需要第2天采集,3例(18.8%)需要第3天采集。主要不良反应依次为乏力、失眠、腹痛、腹泻、头晕、关节痛。共37例患者行auto-HSCT,白细胞中位植活时间11(8~13)d,血小板中位植活时间11(9~26)d。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用于浆细胞疾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即使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也具有较高的动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疾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 普乐沙福
原文传递
G-CSF联合化疗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过程中某些生物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彩霞 吴德沛 +3 位作者 常伟荣 朱华亭 岑建农 张学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98-401,共4页
目的 探讨IL 8、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sVCAM 1 )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 )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动态分析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血浆IL 8、sICAM 1及sVCAM 1... 目的 探讨IL 8、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sVCAM 1 )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 )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动态分析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血浆IL 8、sICAM 1及sVCAM 1水平的变化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4+细胞 ;体外半固体培养CFU GM集落及血细胞计数法观察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结果 ①在动员过程中 ,外周血IL 8[(2 4 7.4± 84.2 ) μg L]、sICAM 1 [(530 .3± 2 86 .1 ) μg L]及sVCAM 1[(575 .3± 350 .4) μg L]含量均较动员前和正常人显著升高 (P <0 .0 1 ) ;②患者外周血中IL 8、sVCAM 1水平与CD3 4+细胞和CFU GM集落数呈正相关 (P <0 .0 0 1 )。结论 在自体干细胞动员过程中 ,血浆IL 8和sVCAM 1的含量与患者CD3 4+细胞数和CFU GM集落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干细胞动员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介素-8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l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umor Osseous Metastasis on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Collection
18
作者 Xiaoming Si Wenchao Liu Yan Xue Hongmei Zhang Rong Sheng Ying Huang Jie 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umor osseous metastasis o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autoi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il coll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diseases who received an autoio...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umor osseous metastasis o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autoi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il coll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diseases who received an autoi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il transplantation, during a period from April 2004 to June 2006, were chose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e. group A were patients with a complication of tumor osseous metastasis, and group B were without metastasi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Taxotere 120 mg/m^2 plus granui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5 μg/kg/d, for a mobilization regimen. A blood ceil separator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mononuciear ceils. The proportion of harvested CD34+ cei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the collected mononuciear ceil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number of CD34+ ceil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in the nature of the colle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mobilization in groups A and B, the number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iear ceils (PBMC) was 39.3±14.7% and 41.1±12.4 % and the proportion of CD34+ ceils was 0.16±0.07% and 0.17±0.10%, respectively.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of harvested PBMC and CD34+ cells of the two groups, i.e., 3.47±1.16×10^8/Kg and 2.52±1.43×10^6/Kg in group A and 4.02±1.31×10^8/Kg and 2.73±1.87×10^6/Kg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sseous metastasis, as a single factor, may have no impact on mobilization and harvesting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ils and their engraftment after autotrans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seous matastasis autologous peripheral-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RV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