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兴旺 孙红 +1 位作者 汪健 杨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3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观察围术期指标,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功能(JOA评分)、腰痛情况(VAS评分)、椎间隙高度.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钉过程中未损伤神经根及周围小动脉;融合一个节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32.100±14.366)min、(185.950±58.601)mL、(249.240±66.731)mL,融合两个节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15.370±16.770)min、(308.420±81.871)mL、(350.580±80.364)mL;末次随访时VAS评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P<0.001).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隙高度恢复可、腰椎功能恢复好,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后路腰融合术 弓根钉棒系统 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辉海 马晓峰 王刚 《大医生》 2019年第20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进行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S组和D组... 目的分析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进行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S组和D组,每组21例.D组实施单纯椎板减压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法进行治疗,S组在D组的基础上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术后的腰椎功能评分、腰痛评分以及椎间隙距离.结果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后的腰椎功能评分、腰痛评分以及椎间隙距离均优于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显著,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椎间隙距离,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腰痛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钉棒系统 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 联合治疗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凯 刘展亮 +5 位作者 陈嘉裕 郭建邦 丘靖 李晓彬 杨志发 杨永迁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4例随访6~30个...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4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植骨处均骨性愈合,复位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32例,良1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压 后路融合 退行性腰病变
下载PDF
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在儿童半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东 罗焱中 +4 位作者 侯昊 姚子明 刘昊楠 芮岩 张学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48-955,共8页
目的探讨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在儿童半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因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接受单节段半椎体切除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在儿童半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因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接受单节段半椎体切除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后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35例,采取后路半椎体切除、前方结构重建(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联合后方植骨融合固定术。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手术及手术后随访情况。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相关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学参数,评估畸形矫正情况及治疗效果;通过随访过程中拍摄的脊柱CT片评估椎间及后方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性别、身高、年龄、体重、半椎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冠状面参数(主弯Cobb角、近段代偿弯、远端代偿弯、冠状面平衡、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及矢状面参数(节段性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矢状面平衡、腰椎前凸角)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矢状面和冠状面参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对比发现,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主弯Cobb角和节段性后凸角的丢失较对照组明显要少,分别为(0.6±1.7)°比(2.7±2.9)°、(0.6±2.2)°比(3.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CT显示,观察组1级椎间融合率较对照组更高(68.6%比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可通过前方骨块的支撑与重建,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矫正效果良好,尤其对于腰椎前凸角度的重建有优势。由于前方椎间的支撑与融合,从长期来看,更利于术后侧后凸角度的维持,可避免矫形角度的过多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体切除术 大块自体 原位融合 前方重建 融合 儿童
下载PDF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仁赞 李锐 +1 位作者 曹海营 李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64-67,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复查时、末次随访时检测感染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术前、末次随访时测算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整体生活质量,包括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分级评价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异体骨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自体骨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ESR、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ESR、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均<0.05),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1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3例,两组相比,P<0.05。术后6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20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2例,两组相比,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植骨均融合。结论 腰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相当,同种异体骨可以作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入物 自体 同种异体 布鲁杆菌病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臧加成 马信龙 +3 位作者 王涛 马剑雄 田鹏 韩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First Quarter 2011)、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7个数据库(时间...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First Quarter 2011)、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7个数据库(时间截至2011年6月),手工检索Spine、Euro Spine、JBJS、中华骨科、中国脊柱脊髓等相关杂志,纳入关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RCT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5.1.1(下载于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选取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优良率、取骨处疼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筛选,11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139个病例。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等级均较高(A级10个,B级1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颈椎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组与自体骨植骨融合组比较,前者平均术中失血量少于后者[MD=-8.42,95%CI(-15.59,-1.25),P=0.02],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后者[MD=-0.31,95%CI(-0.62,-0.0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后者[OR=0.56,95%CI(0.37,0.83),P=0.004],取骨处疼痛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OR=0.06,95%CI(0.01,0.27),P=0.0002];平均手术时间[MD=-14.55,95%CI(-30.79,1.69),P=0.08]、融合率[OR=1.44,95%CI(0.70,2.96),P=0.32]、优良率[OR=1.39,95%CI(0.92,2.09),P=0.12],两种融合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椎间融合器(Cage)与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应用cage行椎间融合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取骨处疼痛的发生,并且在平均手术时间、融合率、优良率等方面与自体骨植骨融合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自体融合 META分析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健 张振山 +2 位作者 杨波 赵洪普 吴溢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7315-7318,共4页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 脊柱结核 后路手术 自体颗粒 弓根 打压
下载PDF
Cage椎弓根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钟志宏 李健 +2 位作者 张平 杨波 赵洪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825-4828,共4页
背景:自体骨移植结合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常运用于椎体融合,但单纯颗粒骨打压联合椎弓根钉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报道不多。目的:比较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及Cage内固定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腰椎后路附件逐级破坏... 背景:自体骨移植结合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常运用于椎体融合,但单纯颗粒骨打压联合椎弓根钉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报道不多。目的:比较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及Cage内固定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腰椎后路附件逐级破坏和椎间盘切除制作腰椎不稳模型。12具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打压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实验组),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使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模拟人体对两组标本在正常、不稳、融合3个状态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各个活动的生物力学测试,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不同载荷下不稳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两组间L2~3节段各方向运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标本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与正常状态相比,两组不稳状态各方向运动范围亦明显增加(P<0.05);融合后对照组L2~3节段椎间各方向运动范围均较实验组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与Cage内固定均能明显提高脊柱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而且两组对于改善脊柱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 打压 融合 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植入Cage及自体棘突、椎板颗粒骨填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63例:远期随访 被引量:5
9
作者 邢文华 贾连顺 +1 位作者 霍洪军 杨学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632-6635,共4页
背景:临床多见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Cage行椎间融合时采用自体髂骨颗粒填充Cage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椎间融合率的报道,很少有整个融合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融合情况以及自体椎板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率的远期随访报道。目的:随访观察自... 背景:临床多见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Cage行椎间融合时采用自体髂骨颗粒填充Cage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椎间融合率的报道,很少有整个融合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融合情况以及自体椎板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率的远期随访报道。目的:随访观察自体椎板、棘突作为骨源联合Cage植入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随访结果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63例,均为单一椎间隙病变,男24例,女39例;年龄46(35~72)岁,将全椎板减压后的自体椎板、棘突碎骨粒庆大霉素浸泡后充填于Cage内,应用髓核钳沿备好的Cage通道将部分绞碎自体骨植入Cage前间隙内,然后再沿备好的Cage通道植入Cage。随访53(37~62)个月;术后1周,3,6,12个月及远期行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观察患者不同时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63例患者中,51例患者成功融合(81%),融合部位均位于Cage内及其前方,融合时间为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椎间融合好,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减少。结果说明自体椎板、棘突作为骨源联合椎间Cage植入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结果。应用减压后的椎板骨颗粒填塞Cage及椎间植骨,可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取骨区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融合 融合器 自体 影像学 医学入物
下载PDF
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福立 张振山 +4 位作者 刘永恒 吴俊哲 张明友 高凯麒 李健 《新医学》 2019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L3~S1下腰椎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前者采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进行椎间融合,后者采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2组术后均严格佩戴腰部支...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L3~S1下腰椎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前者采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进行椎间融合,后者采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2组术后均严格佩戴腰部支具3个月,行规范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Macnab法)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与随访时的X线片结果(椎间隙高度、cobb角)、疼痛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及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程均顺利,均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4个月(9~20个月)。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cobb角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高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术后1个月2组的椎间高度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进行椎间融合的临床疗效与常用的椎间融合器相当,但术后疼痛及椎间高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下腰 融合 自体颗粒
下载PDF
椎间对称性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
11
作者 王大伟 邹双伟 何英敏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35-335,共1页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针对人院治疗的腰椎真性滑脱症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情况,筛选39例患者进行早期椎间对称性自体颗粒骨填塞植骨术,术后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滑脱症 治疗 颗粒 对称性 自体 填塞 身体状况
下载PDF
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庆明 沈惠良 +1 位作者 曹立 王居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1-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3~2006年之间在本院行腰椎颗粒打压植骨融合的病人取得随访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55~80岁,平均66.2岁。[结果]术后无硬膜撕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3例病人... [目的]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3~2006年之间在本院行腰椎颗粒打压植骨融合的病人取得随访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55~80岁,平均66.2岁。[结果]术后无硬膜撕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3例病人术后出现下肢放射痛,3个月左右缓解。术后6个月时摄X线片13例愈合,12个月时16例愈合,其余2例在术后18个月时愈合。随访结果:本组病人优16例,良12例,可3例,差0例。术后JOA评分24~29分,平均(27.4±1.9)分。术后改善率89.4%。[结论]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的应用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损伤小,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患 融合 打压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健 钟志宏 +3 位作者 张平 赵洪普 杨波 陈应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1-2424,共4页
背景:植骨材料来源、形态及植骨方式对腰椎融合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作为一种新的植骨方式,具一定的优点,但目前在腰椎融合的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治疗退行... 背景:植骨材料来源、形态及植骨方式对腰椎融合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作为一种新的植骨方式,具一定的优点,但目前在腰椎融合的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纳入接受后路腰椎融合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21例(28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7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8例。对21例(28个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行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前后X射线片评价植骨融合率,采用腰腿痛VAS目测评分法、ODI评分法及标准Macnab疗效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3-5个月后可见骨融合征象,无高度及复位丢失、螺钉断裂等现象,患者腰腿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末次随访VAS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脊柱融合率为95%。1例患者术后6dCT检查示椎管内小骨粒压迫神经;1例术后第5天出院后伤口浅表软组织感染。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0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1%。说明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短期临床效果良好,植骨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 打压 融合 弓根螺钉 内固定 硬组织入物
下载PDF
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军 万豫尧 +4 位作者 王慧敏 许树柴 吕燃 喻秀兵 刘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融合效果。方法112例患者,共171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23例(其中11例为术后复发),不稳定型椎管狭窄4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46例(其中39例合并椎管狭窄)。术中均采...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融合效果。方法112例患者,共171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23例(其中11例为术后复发),不稳定型椎管狭窄4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46例(其中39例合并椎管狭窄)。术中均采用椎弓根固定系统辅助,在植入自体棘突骨条的同时,均辅以椎间自体微粒骨植骨。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2个月;术后骨性融合时间及节段数:6个月内33个节段,12个月内86个节段,18个月内30个节段,24个月内12个节段,36个月内4个节段,36个月后未见骨性融合6个节段。3年内融合率达96.5%。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假关节形成。5例出现固定螺钉轻度松动,但未出现断裂及再滑脱现象。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绝大多数患者恢复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功能评定结果:优46例,良55例,可1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2%。结论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棘突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金成春 鲍广全 徐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及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8个月日本颈椎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cage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过性咽部不适、供骨区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植骨融合组(P均<0.05)。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均升高(P均<0.05),而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较好,但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一颈节段 颈前路减 融合器 融合术 自体
下载PDF
单节段脊柱结核椎间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车晓明 陈华 +2 位作者 仇志学 孔占平 吴雪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92-2896,共5页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自体颗粒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融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颗粒植骨16...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自体颗粒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融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颗粒植骨16例,髂骨块植骨19例,按JOA、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后凸畸形Cobb角、融合时间对其融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椎间植骨均融合良好,未发现螺钉失效及植骨块脱入椎管。(1)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颗粒植骨少于髂骨块植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后矫正后凸畸形角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各时段对比Cobb角度丢失,颗粒植骨组大于髂骨块植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间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融合方式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融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颗粒植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优于髂骨块组,但颗粒植骨随访中更容易丢失Coob角度,两种植骨方式在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中均是有效的植骨方式,除严重脊柱失稳、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患者外均可采取颗粒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脊柱结核 融合术 颗粒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 被引量:15
17
作者 解京明 徐松 +1 位作者 王迎松 张颖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8例60岁以上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例L1骨折脱位患者和1例T12硬脊膜瘤患者行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观察手术前后症状、体征、X线片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8例60岁以上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例L1骨折脱位患者和1例T12硬脊膜瘤患者行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观察手术前后症状、体征、X线片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以及手术后CT检查椎体间植骨面积。结果 随访6~26个月。术前症状及体征均缓解,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均有明显恢复,脊柱融合率达96.1%。未发生植入骨的吸收、移位和沉陷。主要有手术中硬脊膜撕裂、神经根牵拉以及手术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是一种可行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微粒打压 脊柱疾病
下载PDF
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映波 付能高 +2 位作者 张伟 蒋成 蔚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不稳治疗上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 目的:通过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不稳治疗上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腰椎不稳症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8~79岁,平均54.2岁。随机分A、B两组,两组术前、术后随访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椎体活动度、椎体矢状面移位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在术前、术后临床缓解率、椎体活动度、椎体矢状面移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在椎间隙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EK组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79±1.48)mm到术后随访(11.18±0.78)mm,植骨组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84±1.54)mm到术后随访(9.90±0.88)mm,植骨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结论:两种方式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不稳,在临床症状缓解率、椎体矢状面移位、椎体活动度、椎体融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EK同自体骨作为腰椎不稳椎间融合植骨材料,PEEK术后很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但费用贵。自体骨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多,但无免疫排斥,费用便宜。无论我们选择采用自体骨或者PEEK,都尽可能提高植骨量,都要选择合适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 打压 融合 弓根钉系统
下载PDF
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老年腰椎不稳定性疾病 被引量:10
19
作者 景元海 杨小玉 +4 位作者 赵丛然 郭明峰 李恒 汪群 王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对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按JOA评分标椎术后18个月动态X线...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对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按JOA评分标椎术后18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5.3%。结论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定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打 不稳 钉棒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保留终板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庆涛 董怀启 +3 位作者 李海波 冯苏 刘振龙 蒋恒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09年10月期间,因腰椎不稳症行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3例病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椎间... 目的观察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09年10月期间,因腰椎不稳症行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3例病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原有神经压迫症状大部分消失,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少﹙〈0.05﹚。术后、最终随访较术前椎间隙高度明显增高﹙〈0.05﹚。椎间融合率约为95.7%,JOA评分优良率87.0%。结论后路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打压植骨行腰椎间融合术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融合率高,同时具有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症 保留终板 颗粒 打压 弓根螺钉 PLI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