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重建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谢妍 颜灵芝 +9 位作者 尤涛 施晓兰 颜霜 翟英颖 商京晶 严治 尤红英 王晴晴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11,共7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TPO分为rh TPO组80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PLT植入时间、血制品输注需求量、移植后+14和+100 d PLT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患者比例以及出血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M蛋白类型、初诊时PLT数、APBSCT前诱导治疗中位疗程数、回输的CD34^(+)细胞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h TPO组患者PLT植入中位时间为10(6-14)d,较对照组11(8-23)d显著缩短(P<0.001)。rh TPO组患者在APBSCT期间的中位PLT输注需求量为15(0-50)U,较对照组20(0-80)U更少(P=0.001)。移植后+14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3%和52.2%,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8%和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100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6.3%和89.6%(P>0.05),但rh TPO组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 55.2%,P=0.012)。两组患者在PLT水平低下期间不同部位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无差异,且rh TPO组治疗耐受性良好,肝肾功能异常和感染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结论:MM患者在一线行APBSCT时,皮下注射rh TPO药物可以缩短PLT植入时间,减少血制品的需求量,耐受性良好,且在移植后有更多患者达到了PLT高水平的恢复,这对保证APBSCT和MM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重建
下载PDF
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熊艺颖 周琴 +3 位作者 陈琳 余伟 张红宾 陈建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0-4分,62例)和High-CONUT组(5-12分,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疗效和生存情况,同时对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验证结果。结果:High-CONUT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初诊时骨髓浆细胞>30%的患者比例均较Low-CONUT组高(均P<0.05),而在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2级以上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Low-CONUT组移植前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都显著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后3个月后者优势仍然保持(P<0.01),但前者已无显著差异(P>0.05)。Low-CONUT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前的CONUT评分低(0-4分)、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阴性是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有利因素(均P<0.05),初诊时国际骨髓瘤工作组预后危险分层为高危和移植前乳酸脱氢酶>250 U/L仅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时间相关的ROC曲线分析提示,CONUT评分和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单独或联合预测1和2年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且联合预测效果更好。结论:结合移植前CONUT评分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以较好地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控制营养状况 微小残留病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
3
作者 程平 关军 +4 位作者 周英 王秋香 王兰兰 张婷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uto-HSCT的2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uto-HSCT的2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检测IgH重排来评价微小残留病(MRD),对疾病的转归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6例MM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9(41-70)岁,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33(7-52)个月。与骨髓IgH重排阴性组(17例)比较,移植前骨髓IgH重排阳性(9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达到CR和sCR疗效的比例更低(1/9 vs 14/17),移植后缓解持续的时间(DOR)更短(10.78±4.35 vs 15.88±5.22个月),两组D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阴性组(21例)比较,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阳性(5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达到CR和sCR的比例更低(0/5 vs 15/21),移植后缓解持续的时间(DOR)更短(9.60±4.83 vs 15.19±5.11个月),两组D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内,移植前骨髓IgH重排阳性的患者有5例(5/9)死亡,IgH重排阴性患者均存活;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阳性患者有4例(4/5)死亡,IgH重排阴性患者有1例死亡(1/21)。无论是骨髓还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标本,IgH重排阳性患者移植后生存时间较IgH重排阴性患者更短(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疾病分期、初诊时骨髓涂片浆细胞比例、干细胞动员方案、移植前疗效评价(≥CR和<CR)、CD34+细胞计数对移植前骨髓及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均无影响(P>0.05)。结论:通过检测接受auto-HSCT的MM患者IgH重排,可以进一步评价MRD的深度,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H重排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韦中玲 张岚鑫 +4 位作者 黄辰 陈彩婷 李光羲 黄东平 黄来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2-1758,共7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科进行自体移植一线巩固治疗的17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科进行自体移植一线巩固治疗的17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和预后。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6(45-64)岁。干细胞植入率100%,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为+10(9-12)d,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为+12(10-21)d。口腔黏膜炎及肠道感染发生率100%,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皮肤感染1例;11例患者发生血清淀粉酶一过性升高。移植后评估13例获得CR以上疗效,CR率较移植前有提高趋势(13/17 vs 8/17;P=0.078)。中位随访18(6-36)个月,15例无进展存活,1例出现疾病进展,1例因临床复发放弃治疗而死亡,2年OS率约90.0%,2年PFS率约83.9%。结论: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加深患者缓解深度,进一步提高疗效,而且移植相关并发症可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大剂量美法仑 复发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
5
作者 高锦宏 高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2,I0003,共8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学恶性肿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核心治疗方案。诱导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后续巩固和维持治疗是目前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基本框架。达雷妥...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学恶性肿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核心治疗方案。诱导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后续巩固和维持治疗是目前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基本框架。达雷妥尤单抗等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引入改变了适合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模式,四联疗法成为新的标准诱导治疗。随着强效新型免疫疗法的引入,骨髓瘤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变革性转变。笔者拟对在新药及新疗法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达雷妥尤单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
下载PDF
1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报告
6
作者 王静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108-110,共3页
总结1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其临床治疗经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移植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 总结1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其临床治疗经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移植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理以及预处理,移植过程中的针对性护理,移植后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延续护理。该患者成功获得造血重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改善。在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实施专业且细致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移植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整体护理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夏小军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骨髓抑制医案1则 被引量:2
7
作者 连粉红 段赟 +1 位作者 郭炳涛 夏小军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期252-254,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增多,并在骨髓内恶性增殖,引起骨折和骨髓功能衰竭,产生临床症状[1]。传统标准剂量化疗能达到50%~60%的有效率,但完全缓解率不高,中位生存期2~5年[...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增多,并在骨髓内恶性增殖,引起骨折和骨髓功能衰竭,产生临床症状[1]。传统标准剂量化疗能达到50%~60%的有效率,但完全缓解率不高,中位生存期2~5年[2],与标准剂量化疗相比,大剂量化疗后再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明显提高了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移植后并发症较多,造血功能减退,骨髓抑制较重,容易引起贫血、免疫力低下等严重不良反应[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骨髓抑制 夏小军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喜林 苏航 +5 位作者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田卫伟 任瑞瑞 +5 位作者 郑凤丽 朱秋娟 贡蓉 王涛 高志林 马梁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5-539,共5页
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AHSCT治疗的37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复发(移植后复发<... 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AHSCT治疗的37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复发(移植后复发<12个月)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同时分析国际分期系统分期、细胞遗传学、移植前疗效、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移植年龄对OS的影响。结果:37例患者中,早期复发13例(35.1%),未早期复发24例(64.9%)。早期复发患者中有3例合并髓外病变,未早期复发患者无一例合并髓外病变。移植前,在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分别为23.1%(3例)和62.5%(15例),前者的疗效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12-96)个月,中位OS时间为93个月。早期复发患者与未早期复发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17和93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和38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因素有早期复发、高危细胞遗传学和移植前疗效≥VGPR。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早期复发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患者预后差,早期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VRD与VCD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慧娟 杨光忠 +3 位作者 菅原 耿传营 周慧星 陈文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5-622,共8页
目的评价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lenalidomide-dexamethasone,VRD)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cyclophosphamide-dexamethasone,VCD)两种诱导治疗方案对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 目的评价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lenalidomide-dexamethasone,VRD)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cyclophosphamide-dexamethasone,VCD)两种诱导治疗方案对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干细胞采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自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接受VRD(39例)或VCD(71例)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长期随访并且资料完整的110例MM患者的临床数据。对采用两种方案的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并分析对细胞采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移植后,缓解深度和二代流式法所测得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阴性率均得到了提高。与移植前相比,VCD组移植后3个月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tringent complete response,sCR)率从39.4%提升至59.1%(P=0.001),MRD阴性率从16.7%提高至41.7%(P=0.003)。而VRD组的CR/sCR率从51.2%提升至67.6%(P=0.008),MRD阴性率也由26.1%提高至47.8%(P=0.059)。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t(4;14),t(14;16)和del(17p)]的患者也可达到相似的疗效。在生存时间方面,VC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2.0个月与98.0个月,而VRD组的中位PFS及OS均尚未达到(PFS:P=0.856;OS:P=0.382)。VRD组采集CD34^(+)细胞数显著低于VCD组(3.52×10^(6)/kg vs 4.65×10^(6)/kg,P=0.046),但两组间动员失败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D方案诱导治疗超过4个疗程后,采集的CD34^(+)细胞数即有下降趋势,而VCD方案诱导治疗3~6个疗程对CD34^(+)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与VCD方案相比,VRD方案诱导治疗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缓解,但对生存并无显著影响。VRD方案的诱导治疗疗程数对干细胞的采集数量有一定影响,其采集干细胞前疗程数不宜超过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诱导治疗 微小残留病 干细胞采集
下载PDF
3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婷 刘辉 +6 位作者 李江涛 冯茹 田园 邢保利 许晓东 裴蕾 宁尚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对30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经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30例MM患者有2例复发行2次APBSCT... 目的:对30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经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30例MM患者有2例复发行2次APBSCT,因此共计移植32例次。移植前予常规联合化疗(11例含万珂),化疗联合G-CSF动员APBSC,选择以马法兰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d0天回输。结果:动员后患者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6.41×108/kg,CD34+细胞4.75×106/kg。APBSCT后中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分别为9.5天和11天。APBSCT后CR和VGPR率分别为37.5%和34.4%,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67.2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9.77个月,其中CR组、PR组中位PFS分别为29个月、20个月,VGPR组中位PFS未达到,CR+VGPR组与PR组PFS比较P=0.025。万珂组和非万珂组CR率分别为63.6%和23.8%(P=0.034),万珂组中位OS及PFS均未达到,非万珂组中位PFS为22个月(P=0.045)。结论:硼替佐米诱导序贯APBSCT可获得更长的无病生存。APBSCT作为MM诱导缓解后的强化治疗,缓解率高,且移植后获得VGPR以上反应的患者PFS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硼替佐米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茜 白海 +3 位作者 王存邦 王美亮 令亚琴 吴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34-1236,共3页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b)+马法兰(melphalan)。输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数为4.06×108(4.09×108-4.37×108)/kg,CD34+细胞数为3.98×106(2.49×106-8.2×106)/kg。结果表明:5例患者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ANC)大于0.5×109/L中位时间为14(13-25)天,Plt大于50×109/L中位时间为28(21-58)天。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5例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能是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
下载PDF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10例报告
13
作者 任晓云 牛小青 +7 位作者 刘雪梅 包翠华 张彦芳 陈文新 严怀秀 李青 乌云 刘小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63-264,共2页
我院于1990~1999年对10例恶性肿瘤进行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BMT)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翼鷟 张伯龙 +9 位作者 姚善谦 刘海川 楼方定 高春记 韩晓萍 吴晓雄 赵瑜 张苗 靳海杰 达万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期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APBSCT治疗AML患者 2 7例 ,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AML患者 13例 ,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PABMT)治疗AML患者 2 5例...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期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APBSCT治疗AML患者 2 7例 ,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AML患者 13例 ,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PABMT)治疗AML患者 2 5例。结果 :①APBSCT组造血重建较其他两组显著加快 ;②APB SCT组的 3年无病生存率 (DFS)和复发率 (RR)分别为 5 1.9%和 42 .2 % ,与ABMT组的 46.2 %、46.7%相当 ,但与净化ABMT组的 72 .9%、2 3 .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三组的移植相关死亡率 (TRM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和内脏出血。结论 :APBSCT治疗CR1期AML ,其造血重建显著快于ABMT ,其疗效与ABMT相当 ,而显著低于PAB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自体骨髓移植 治疗 急性髓性白血病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瑜 王劲 +1 位作者 曾艳 彭翠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2-14,22,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uto-PBSCT)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并探讨术后维持治疗、国际预后指数(IPI)积分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21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的DLBCL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行Auto-PBSCT,...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uto-PBSCT)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并探讨术后维持治疗、国际预后指数(IPI)积分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21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的DLBCL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行Auto-PBSCT,术后予干扰素或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随访结果。结果移植术后总有效率为81.0%。随访至2014年12月,1年总存活率为81.0%、无事件存活率为66.7%;3年总存活率为47.6%、无事件存活率为33.3%。IPI评分高中危及高危患者术后均复发或进展,5例行二次Auto-PBSCT强化治疗,术后均达CR。结论大剂量化疗+Auto-PBSCT是Ⅲ、Ⅳ期DLBC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术后是否维持治疗、IPI积分的高低可能对术后疗效产生影响,复发、难治或具有高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行二次Auto-PB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化疗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维持治疗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急性白血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慧慧 陈宝安 +8 位作者 刘苒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赵刚 余正平 鲍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08-610,共3页
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肯定疗效,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线用药。但是,如果地西他滨治疗的效果不肯定,下一步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我院最近对1例地西他滨治疗后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地西他滨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辉 常乃柏 +3 位作者 顾惜春 魏建平 施红 裴蕾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1-132,136,共3页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Cy)联合足叶乙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干细胞动员效果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MM患者给予Cy联合VP-16化疗加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Cy 1 000-1 ...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Cy)联合足叶乙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干细胞动员效果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MM患者给予Cy联合VP-16化疗加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Cy 1 000-1 200 mg/(m2·d)×2 d,VP-16 500 mg/d×2 d,白细胞(WBC)<1.0×109/L后给G-CSF 300μg/d×6-9 d。当WBC>4.0×109/L,血小板>50×109/L后采集APBSC。采用2种预处理方案,马法兰200 mg/m2或140 mg/m2联合VP-16 1 000 mg及司莫司汀200 mg。结果:动员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为6.23(4.27-12.78)×108/kg;CD34+细胞为4.75(1.69-23.15)×106/kg;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集落为84.5(5.4-300.4)个/104细胞。APB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中位时间+9.5 d。在8例患者中,6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中位生存期46(23-54)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12(0-39)个月。结论:Cy联合VP-16加G-CSF作为动员方案,能够采集足够量的APBSC;APBCST治疗M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动员 预处理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智 陈惠仁 +4 位作者 何学鹏 楼金星 王丙然 刘丹 刘晓东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VT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d 1、4、8、11;沙利度胺200 mg,d 1~14;地塞米松10 mg,d 1~4、d 9~12)化疗3个周期获得完...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VT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d 1、4、8、11;沙利度胺200 mg,d 1~14;地塞米松10 mg,d 1~4、d 9~12)化疗3个周期获得完全缓解后再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监测M蛋白、肝肾功能、骨髓像、血象等指标,移植后再行白介素-2的免疫治疗。结果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造血重建顺利,相关并发症控制较好,随访至今一直无病生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轻链 硼替佐米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序贯两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闰 李建勇 +4 位作者 陆化 钱思轩 洪鸣 徐卫 盛瑞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为了初步评价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T-APBSCT)治疗MM的疗效,对3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正规化疗后进行序贯两次T-APBSCT,初次移植: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5μg/(kg.d),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马法兰;第二次移植:动员方案... 为了初步评价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T-APBSCT)治疗MM的疗效,对3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正规化疗后进行序贯两次T-APBSCT,初次移植: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5μg/(kg.d),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马法兰;第二次移植:动员方案为CTX+足叶乙甙联合G-CSF,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马法兰±全身照射。3例序贯两次移植的间隔分别为31、15和27周。两次移植回输的单个核细胞数分别为4.7×108/kg、2.798×108/kg、6.08×108/kg和1.67×108/kg、2.798×108/kg、4.28×108/kg;CD34+细胞分别为3.25×106/kg、9.6×106/kg、5.91×106/kg和6.9×106/kg、9.6×106/kg、5.91×106/kg。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造血均快速重建,每两次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数≥1×109/L的时间为12、0、10天和12、25、0天,血小板数≥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0、10天和11、25、20天。随访时间44(19-58)月,2例存活(1例完全缓解,1例于处于平台期),1例于T-APB-SCT后58月死亡。结论:两次序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的有效手段,动员方法简便安全,患者对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玉花 克晓燕 王良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APBSCT,其中2例接受了二次移植,1例接受CD34+细胞筛选后的自体外周血造...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APBSCT,其中2例接受了二次移植,1例接受CD34+细胞筛选后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继续常规化疗,13例患者给予α-干扰素维持治疗。结果:APBSCT可延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该组患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8.75%±9.75%、0,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24.8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25%±12.72%、18.33%±10.77%,平均总生存时间为37.4个月。本组移植患者的CR率高,达76.92%,接近国外报道。而且,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并发症少。结论:APBSCT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