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红斑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小丽 高蕾 +2 位作者 张曦 陈幸华 孙爱华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8-39,共2页
对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实施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移植术后患者全身皮损消失,随访3个月,间接免疫荧光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正确的饮食和家属指导,对移植成功具有重要... 对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实施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移植术后患者全身皮损消失,随访3个月,间接免疫荧光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正确的饮食和家属指导,对移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红斑型 自体cd34+细胞移植 护理
下载PDF
1例自体纯化CD_(34)^+细胞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丽 冯一梅 +4 位作者 张曦 孔佩艳 何刚 张诚 孙爱华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2期3067-3068,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耗性、反复发作、以关节症状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受累较明显,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和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耗性、反复发作、以关节症状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受累较明显,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并有骨腐蚀和骨骼肌的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1].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于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最早在骨髓中发现,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的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扩增等特点[2].Gao等[3]报道了利用MSCs构建骨、软骨联合移植物的可行性,证实了在固体支撑物中加入MSCs可以促进缺损软骨的修复.Bouffi等[4]研究表明,通过注射自体或异体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2011年9月-2012年1月我科采用自体纯化CD34+细胞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体cd34+细胞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护理
下载PDF
纯化自体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泓 赵慧华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8-29,共2页
对7例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采取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预留采血用的肘部血管,精确抽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肌内注射纯化的CD34+细胞产物时注意无菌操作,并配合清创,术后注意观察患侧肢体,做好疼痛... 对7例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采取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预留采血用的肘部血管,精确抽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肌内注射纯化的CD34+细胞产物时注意无菌操作,并配合清创,术后注意观察患侧肢体,做好疼痛护理及知识指导。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患肢疼痛明显缓解,足趾角化、脱屑等皮肤营养不良表现于术后3~6个月明显好转,足部溃疡愈合或明显缩小。提示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安全、有效,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仔细观察、评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保证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 自体cd34+细胞 下肢重度缺血 护理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CD_(34)^+阳性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护理1例
4
作者 高磊 李娟 汪菊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移植 淋巴瘤 心理护理 并发症护理 输注护理
下载PDF
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汤亚 张曦 +4 位作者 陈幸华 彭贤贵 孙爱华 孔佩艳 王庆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25-3126,3129,共3页
目的总结国内首例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经验。方法对1例36岁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男性患者实施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观察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探索该治疗手段的可行性。结果移植后患者症状... 目的总结国内首例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经验。方法对1例36岁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男性患者实施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观察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探索该治疗手段的可行性。结果移植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都为+12d;+45d内未观察到肝静脉闭塞病、肝肾功能损伤等移植并发症。结论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为治疗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纯化cd34+细胞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自体分选CD34^+干细胞治疗脑外伤后遗症4例
6
作者 李铭 王黎明 +4 位作者 周建军 白雯 白槟 钟占强 李建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0-20,共1页
颅脑损伤后,不少患者可留下脑外伤后的精神行为症状。本文对4例车祸致脑外伤后遗症的患者采用自体分选CD34^+干细胞治疗后的状态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表现和头部CT和MR确诊;②患者及家... 颅脑损伤后,不少患者可留下脑外伤后的精神行为症状。本文对4例车祸致脑外伤后遗症的患者采用自体分选CD34^+干细胞治疗后的状态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表现和头部CT和MR确诊;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收集我科2008—04~2010—0l通过自体分选CD34^+干细胞治疗车祸致脑外伤后遗症4例,年龄29~37岁,平均34岁,病程在4月~2年,男3例,女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脑外伤后遗症 自体分选cd34+干细胞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CD_34^+细胞移植治疗二例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献民 王健民 +5 位作者 章卫平 周虹 翟勇平 楼敬伟 张洁 冯曹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 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1
8
作者 骆乐 薛华 +11 位作者 罗兰云 姚豫桐 邹海波 王冠 向光明 魏玲玲 杨卯竹 张天 谢坪 徐钢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9-714,共6页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每日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5μg/kg,治疗3~5d,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干细胞行流式细胞检测CD34+造血干细胞数量达(1.8±1.7)×10^6/kg.采集后第2天在DSA检查下行经股动脉超选肝动脉植入术或手术经胃网膜右静脉置管至门静脉主干注入,术中监测门静脉压力.术后积极降低门静脉压力,保护肝肾功能;第3天给予抗凝治疗,防止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2)随访情况:患者生存率、肝功能Chi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组织学Knodell评分、慢性肝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评分.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方式随访,随访内容为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B超及CT检查患者腹腔积液情况;行肝功能Child及MELD评分;行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取活组织检查;调查患者慢性肝病生存质量.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1)治疗情况:42例患者经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大小便情况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0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Ⅰ度肝性脑病3例,术后1个月及3个月各发生肝肾综合征1例均死亡,术后6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自发性腹膜炎1例,其余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随访情况: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57个月(1~60个月),5年生存率为95.23%.患者术后5年肝功能Child评分及MELD评分分别为(7.1±1.1)分和(14±4)分,与术前的(9.4±1.8)分和(19±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2,3.773,P<0.05).患者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前患者肝小叶结构紊乱,被纤维切割,肝细胞水肿变性,呈毛玻璃样变,有点状及碎屑坏死;可见汇管区-汇管区桥接坏死,汇管区内有纤维组织增生,其内有中等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假小叶形成.移植后5年患者正常肝小叶形成明显增多,且分布更加趋近正常,肝细胞水肿变性,见少量点状坏死,未见明显碎屑坏死;汇管区内纤维组织增生较前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染色明显变淡.移植后5年患者Knodell评分为(9.9±2.7)分,与移植前的(14.1±4.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2,P<0.05);HRQL评分为(167±21)分,与移植前的(134±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能长期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组织形态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肝硬化 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 终末期肝病模型 慢性肝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分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终末期肝病患者ICGR15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骆乐 姚豫桐 +2 位作者 魏玲玲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的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36和60个月的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的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36和60个月的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变化情况。方法对内科严格保守治疗无效且已达到肝移植适应证的不同Child-Pugh分级的6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在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36和60个月进行ICGR15测定,并对各Child-Pugh分级组内的各时间点结果进行比较,以及比较各ChildPugh分级级组之间的ICGR15值变化率。结果各Child-Pugh分级组ICGR15值随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其中Child-Pugh A级组内:移植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组与术前及移植后3个月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移植后3个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后12个月组与移植后60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B级组内:移植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组与术前及移植后3个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个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个月组与12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级组内:移植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组与术前及移植后3个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移植后3个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后6个月组与12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Child-Pugh分级组之间ICGR15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能长期有效地改善ESLD患者的肝功能储备能力,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 终末期肝病 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