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分泌移动因子Autotaxin在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陈周浔 周峰 +1 位作者 刘纳新 朱冠保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胃组织、76例胃癌组织的ATX基因表达值。结果 2...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胃组织、76例胃癌组织的ATX基因表达值。结果 25例正常胃组织及76例胃癌组织中均有ATX基因表达,比较其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但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癌组织ATX基因表达值显著高于不伴转移之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分别为N1~N3 84.21%±8.15%,N041.18%±8.71%,M1 82.91%±11.05%,M0 33.19%±11.23%,其结果具统计学意义。高表达ATX基因与胃癌细胞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无关。结论 ATX在胃癌组织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细胞的转移潜力有关,阻断ATX与其受体结合,降低ATX发挥生物效应,可能达到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目的,对胃癌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TAXIN 自分泌移动因子 胃癌 转移
下载PDF
自分泌移动因子受体与恶性肿瘤
2
作者 路睿 叶春祥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自分泌移动因子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以自分泌的形式与分泌细胞自身表面的自分泌移动因子受体结合。AMF/AMFR与肿瘤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其功能并合理应用可能在肿瘤的防治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就此方面... 自分泌移动因子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以自分泌的形式与分泌细胞自身表面的自分泌移动因子受体结合。AMF/AMFR与肿瘤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其功能并合理应用可能在肿瘤的防治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就此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泌移动因子受体 自分泌移动因子 肿瘤 转移
下载PDF
肿瘤自分泌移动因子与膀胱癌
3
作者 刘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肿瘤自分泌移动因子与膀胱癌刘波(同济医科大学,武汉430030)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由于其发病的隐蔽性及早期恶性转移而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建立了一些对膀胱癌的诊断检查方法,包括影像技术、体液中相关抗... 肿瘤自分泌移动因子与膀胱癌刘波(同济医科大学,武汉430030)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由于其发病的隐蔽性及早期恶性转移而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建立了一些对膀胱癌的诊断检查方法,包括影像技术、体液中相关抗原免疫检查法、膀胱脱落细胞形态学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自分泌移动因子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 赵志泉 徐顺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73-75,共3页
肿瘤细胞在从原位转变为侵袭性癌肿的过程中穿透基底膜和基质间隙需要有活力的细胞运动.细胞运动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先决条件,多种因子包括自分泌的和旁分泌的,对这种运动都有影响,其中自分泌运动因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 肿瘤细胞在从原位转变为侵袭性癌肿的过程中穿透基底膜和基质间隙需要有活力的细胞运动.细胞运动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先决条件,多种因子包括自分泌的和旁分泌的,对这种运动都有影响,其中自分泌运动因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现将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自分泌运动因子的来源、结构、特性与肿瘤转移1986年Liotta等从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2058血清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由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的细胞因子,该因子能刺激肿瘤细胞的迁移和运动,被命名为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分子量在非还原状态为55KDa,还原状态为60KDa.AMF是一个家族.Sil-letti、Watanabe、Klominek等分别从人HT-1080纤维肉瘤、鼠GC—4PF纤维肉瘤、人WART肺腺癌细胞的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出AMF,分子量与前述的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泌运动因子 受体 肿瘤转移 肿瘤细胞 amf
下载PDF
巨嗜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心血管疾病
5
作者 罗伟 李菊香 苏海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巨嗜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结构、分泌、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都有其独特性,在炎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介绍巨嗜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巨嗜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心血管疾病 结构 分泌 生物学作用 炎性疾病
下载PDF
GPR30与AMF正向反馈调控促进子宫内膜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伊然 叶磊 +1 位作者 王凯 万小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中G蛋白偶联跨膜受体30(GPR30)与自分泌移动因子(AMF)正向反馈的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EC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AMF和GPR30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雌激素及GPR30特异激动剂G1对RL95-2细...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中G蛋白偶联跨膜受体30(GPR30)与自分泌移动因子(AMF)正向反馈的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EC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AMF和GPR30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雌激素及GPR30特异激动剂G1对RL95-2细胞、KLE细胞及SPEC-2细胞AMF分泌的调控。使用shRNA干扰、qRT-PCR、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验证雌激素膜受体GPR30介导的AMF表达和分泌。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MF刺激前后细胞GPR30的表达情况。使用信号通路蛋白芯片筛选AMF表达下调前后G蛋白相关信号通路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结果:AMF和GPR30在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刺激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分泌的AMF均显著增多,且与雌激素浓度呈正相关。GPR30特异激动剂G1上调了AMF的分泌。干扰GPR30表达致AMF的表达和分泌下降。外源性AMF刺激可上调GPR30 mRNA及蛋白水平。AMF表达下调后MAPK-ERK信号通路明显受到抑制,同时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可消减AMF对GPR30的上调作用。结论:内膜癌细胞中雌激素通过GPR30能显著上调AMF的表达及分泌; AMF可激活MAPK信号通路正向反馈调控GPR30表达。E2-GPR30-AMF轴为内膜癌雌激素致瘤理论提供重要补充,进而为寻找能阻断雌激素作用靶点关键因子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 G跨膜蛋白30(GPR30) 自分泌移动因子(amf) MAPK-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清MMIF、HE4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贺艳丽 王运萍 +1 位作者 葛俊丽 张潍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检测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检测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行腹腔镜治疗的5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r-AFS分期将患者分为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14例和Ⅳ期13例;根据痛经评分标准分为轻度(10~14分,15例)、中度(16~24分,18例)和重度(26~30分,19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患者的血清MMIF、HE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MIF、HE4联合检测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MIF、HE4水平分别为(2.06±0.42)ng/mL、(50.22±6.13)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9±0.16)ng/mL、(28.26±4.22)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r-AFS分期的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IF、HE4水平也随之增高,各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MIF、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痛经程度的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IF、HE4水平也随之增高,各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MIF、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F、HE4预测r-AFS分期敏感度分别为92.30%、84.60%,特异度分别为94.90%、90.40%,联合预测r-AFS分期敏感度为96.30%,特异度为100.00%;ROC分析结果显示,MMIF、HE4预测r-AFS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4、0.978,联合预测r-AFS分期的AUC为0.999。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MMIF、HE4水平显著升高,MMIF、HE4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的准确性较高,联合预测对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人附睾分泌蛋白4 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 痛经程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灿辉 黄飞飞 +1 位作者 张卡 潘兴飞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表达水平,探讨血清MIF与RANT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取静...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表达水平,探讨血清MIF与RANTE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取静脉血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MIF、RANTES水平,分析肝炎组血清MIF与RANTES的相关性。结果肝炎组患者血清MIF、RANTES明显高于对照组[(8.48±1.70)μg/L比(1.99±2.38)μg/L、(3.94±2.38)μg/L比(0.33士0.15)μg/L,P=0.000];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炎组患者血清MIF与RANTES无相关性(r=0.21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F和RANTES明显升高,但无相关性,两者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途径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趋化因子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 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晓辉 李晓云 +3 位作者 赵夏平 王维 戴飞 钱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是一种含11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12500,存在于多种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并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形成过程。H.pylori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是一种含11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12500,存在于多种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并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形成过程。H.pylori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感染H.pylori后,可引起许多细胞因子分泌,参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发展,MIF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H PYLORI 相对分子质量 慢性胃炎 细胞因子分泌 消化性溃疡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消化系肿瘤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金堂 李雯 汪建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75-277,共3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消化系肿瘤 MIF基因 氨基酸组成 factor 蛋白结构 细胞因子 细胞分泌 首次发现 基因克隆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传美 袁国华 朱道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441-443,共3页
1966年,Bloom和Dalid在研究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时,发现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故将之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本文就MIF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 1966年,Bloom和Dalid在研究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时,发现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故将之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本文就MIF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因子 细胞分泌 MIF
原文传递
MIF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国龙(综述) 李德群(审校)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1966年Bloom等首7欠发现了由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并将其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s,MIF)^[1]。有研究报道MIF在乳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膀... 1966年Bloom等首7欠发现了由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并将其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s,MIF)^[1]。有研究报道MIF在乳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膀胱癌、及食管癌等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2-3]。因此MIF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就MIF与恶性肿瘤相关性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MIF 相关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肿瘤相关性 细胞因子 细胞分泌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膀胱癌早期诊断喜讯
13
作者 谭健 《国外医学情报》 1989年第2期14-14,共1页
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能确定膀胱癌病人的十分敏感的尿液试验,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必采用疼痛和创伤性的方法。新方法是检查仅在两年前发现的一种蛋白——自泌移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AMF),这是由癌瘤细胞分泌的,并有使癌细胞... 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能确定膀胱癌病人的十分敏感的尿液试验,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必采用疼痛和创伤性的方法。新方法是检查仅在两年前发现的一种蛋白——自泌移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AMF),这是由癌瘤细胞分泌的,并有使癌细胞扩散至全身其他部位的作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1988年10月5日的一项研究报道说,22名膀胱癌病人都由新试验法检出,但27名无癌瘤的病人中有2人为假阳性结果。由国立癌症研究所Raouf Gvingus领导的研究人员说,新试验可检出足以获得有效治疗的早期膀胱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移动因子 假阳性结果 创伤性 新方法 新试验 科学家 研究所 癌症 细胞分泌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邓晓燕 陈小霞 +5 位作者 谢环 屈芳 冯群 简小双 赵向萍 许海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612-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70...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40例(贝伐珠单抗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静脉化疗)。两组给予紫杉醇+顺铂静脉化疗,3周为1个疗程,间隔3周再给予另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9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各类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缓解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0,P=0.01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1,P=0.00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MIF、HE4、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MIF、HE4、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联合组2年生存率为47.50%,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优于单纯静脉化疗,且患者能获得更高的1年、2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腹腔灌注 化疗 晚期卵巢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糖类抗原12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