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角膜荧光素染色纸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义 褚涛 张淑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自制角膜荧光素染色纸 角膜疾病 角膜染色检查 医源性感染
下载PDF
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江丽 张抒燕 辛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86-188,198,共4页
目的分析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罹患干眼症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采用... 目的分析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罹患干眼症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采用观察组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的近远视力水平、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近、远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近、远视力水平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0.91±0.23)分,低于对照组的(1.32±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5,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临床采取加味沙参麦冬汤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症状,明显提高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加味沙参麦冬汤 中药熏蒸 治疗效果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异硫氰酸荧光素染色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阎艳 武鹏安 +3 位作者 刘先宁 王东岳 张仙娇 崔家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800-1801,共2页
目的:寻找真菌性角膜炎组织切片快速、准确、方便操作的特殊染色方式。方法:采用经真菌培养均为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标本38例,常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进行4μm石蜡切片,脱蜡至水,选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法和过碘酸雪夫氏... 目的:寻找真菌性角膜炎组织切片快速、准确、方便操作的特殊染色方式。方法:采用经真菌培养均为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标本38例,常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进行4μm石蜡切片,脱蜡至水,选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法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法(PAS)进行染色对比。结果:异硫氰酸荧光素法检测阳性率为97.4%(37/38),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法检测阳性率为86.8%(33/38)。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异硫氰酸荧光素法镜检真菌性角膜炎优于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法镜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 石蜡切片 异硫氰酸荧光染色 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下载PDF
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媛 杜鹃 杨倩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究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497例(497只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 目的探究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497例(497只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术,256例)和对照组(23G玻璃体切除术,2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T0)、术后3 d(T1)、术后7 d(T2)、术后14 d(T3)、术后30 d(T4)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I试验(SIT)值,以及术后1 d炎症反应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点效应、组间效应、时点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会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BUT、SIT水平造成显著影响(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较对照组CFS评分显著低(P<0.05);T2、T3时刻两组CFS评分显著升高(P<0.05),T4时刻观察组CFS评分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CF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较对照组BUT显著长、SIT显著短(P<0.05);T2、T3时刻两组患者BUT显著降低,SIT显著升高,T4时刻观察组BUT、SIT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BUT显著短于术前,SIT显著长于术前(P<0.05)。观察组(50只眼,19.53%)和对照组(49只眼,20.33%)患者术后1 d炎症>2分的眼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除术较23G玻璃体切除术对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较浅,泪膜稳定性较强,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玻璃体切割术 25G玻璃体切除术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荧光染色 泪膜变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两种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诊断角膜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欣 张青 +1 位作者 王静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通过与成品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的比较,评价一种新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的有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配对临床设计,招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4例(168只眼)角膜病患者,每一位受试者按照随... 目的通过与成品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的比较,评价一种新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的有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配对临床设计,招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4例(168只眼)角膜病患者,每一位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先后接受试验组或对照组试纸检测,分别观察、记录患者检查结果,包括有效性(染色分级、染色位置)、受试者舒适性(染色剂接触角膜后刺激性评分)、安全性(染色前后结膜充血及角膜水肿变化),采用加权Kappa统计值评价两种试纸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对两种试纸的舒适度评分进行比较。总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等。结果此研究实际入选84例(168只眼),其中角膜损伤0、1、2、3、4级角膜损伤人数分别为19、16、17、17、15人(受试者染色分级依据损伤级别高眼别确定),眼数分别为91、22、23、17、15只眼。试验组和对照组试纸染色分级、染色位置一致性好(Kappa=0. 973、0. 989,P <0. 01),舒适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试纸染色前与染色后球结膜充血及角膜水肿无变化,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结论实验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与国内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对角膜结构损伤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且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损伤 荧光钠眼科检测试 角膜染色
下载PDF
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对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蔡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对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钟祥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对比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联合玻...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对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钟祥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对比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眼部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4.55%)高于对比组(85.45%),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泪液分泌量大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OSDI评分〔(18.25±2.58)分〕低于对比组的OSDI评分〔(26.31±2.47)分〕,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5.45%)低于对比组(18.18%),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泪膜、角膜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A 玻璃酸钠 干眼症 泪膜破裂 干眼症状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荧光素钠角膜染色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登忠 郑卫国 将克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荧光 过敏性休克 角膜 染色 视力下降 眼科检查 病例报告 无昏迷史
下载PDF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对Pentacam检查的影响
8
作者 邵校 崔慧娴 +2 位作者 任雁林 尹欣 史春生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对Pentacam检查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将100名志愿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100只眼),实验组结膜囊内滴入0.1%的荧光色钠,对照组滴入0.9%生理盐水,分别对滴入前、后角膜进行Pentacam检查,采集... 目的研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对Pentacam检查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将100名志愿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100只眼),实验组结膜囊内滴入0.1%的荧光色钠,对照组滴入0.9%生理盐水,分别对滴入前、后角膜进行Pentacam检查,采集各组不同时间点观察指标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中央角膜厚度(CCT)时间效应与组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0.83,P<0.05)。从时间效应看,实验组受时间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42,P<0.001),CCT在刚滴入后的值最高(573.36±44.53)μm,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于滴入后20 min趋于滴入前CCT水平。从组间效应看,刚滴入时、滴入后5 min、滴入后10 min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前表面角膜散光(AA)(F=2.73,P<0.05),组间效应中只有刚滴入时(F=5.35,P=0.0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AA均值较对照组高;而角膜前表面曲率(ASK)、角膜后表面曲率(PSK)、后表面散光(PA)、前房深度(ACD)、角膜表面高度指标,无论是时间效应还是组间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钠染色会使CCT、AA的Pentacam测量数据不同程度增加,且受时间影响,而对ASK、PSK、PA、ACD、角膜表面高度的测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表面散光 泪膜 荧光染色
下载PDF
角膜荧光染色条的制作与应用
9
作者 鄢晓梅 刘应婷 《现代护理》 2008年第5期669-669,共1页
在眼科众多检查中,角膜染色是最常用的检查角膜损害与否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角膜炎症浸润或角膜损伤程度以及指导如何用药和疗效观察等。用于静默染色的染色剂有多种,如荧光素钠、孟加拉玫瑰、美蓝、伊红等等。最常用2%... 在眼科众多检查中,角膜染色是最常用的检查角膜损害与否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角膜炎症浸润或角膜损伤程度以及指导如何用药和疗效观察等。用于静默染色的染色剂有多种,如荧光素钠、孟加拉玫瑰、美蓝、伊红等等。最常用2%荧光素钠染色。以往我们均使用成品,费用多消毒繁琐。自2006年始,我们自制角膜荧光条。消毒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污染机会,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荧光染色 制作 荧光 消毒方法 角膜损害 疗效观察 损伤程度 角膜炎症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对组织病理诊断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满 亓晓琳 +1 位作者 刘廷 鹿秀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将荧光染色技术应用于组织病理诊断棘阿米巴性角膜炎(AK),并将阅片结果与HE染色和PAS染色的阅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3种染色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究荧光染色技术在角膜组织活检中检测阿米巴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 目的:将荧光染色技术应用于组织病理诊断棘阿米巴性角膜炎(AK),并将阅片结果与HE染色和PAS染色的阅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3种染色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究荧光染色技术在角膜组织活检中检测阿米巴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05/2020-06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74例75眼。根据角膜刮片、培养和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将感染性角膜标本分为AK组和非棘阿米巴性角膜炎(NAK)组。将连续切片的组织分别行HE染色、PAS染色和荧光染色,分析3种染色方法对AK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进一步分析在同一部位相同倍率视野下,计数三种染色方法找到棘阿米巴病原体的数量,明确荧光染色法对AK的诊断价值。结果:HE染色的敏感性为69%(27/39)、特异性为92%,PAS染色的敏感性为62%(24/39)、特异性为97%,荧光染色的敏感性为95%(37/39)、特异性为97%,3种染色方法对AK诊断的敏感性存在差异(χ^(2)=19.857,P<0.001);进行两两比较发现,HE染色、PAS染色与荧光染色诊断AK的敏感性有差异(P=0.003、<0.001),HE染色与PAS染色诊断AK的敏感性没有差异(P=0.978);AUC最大为荧光染色(0.960),其次分别为HE染色(0.804),PAS染色(0.794)。计数在同一部位相同倍率视野下,HE染色、PAS染色和荧光染色查见棘阿米巴包囊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4(0,11)、2(0,9)、12(3,33)个(χ^(2)=56.561,P<0.001);进行两两比较发现,HE染色和荧光染色、PAS染色和荧光染色找到棘阿米巴包囊的数量有差异(P<0.001),HE和PAS两种染色方法找到棘阿米巴包囊的数量没有差异(P=0.210),荧光染色的组织病理切片更容易辨别阿米巴病原体。结论:荧光染色技术应用于组织病理诊断AK的敏感性比HE染色和PAS染色高,可显著提高阿米巴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 苏木-伊红染色 过碘酸希夫染色 棘阿米巴性角膜 组织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异硫氰酸荧光染色法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拾明 阮坤炜 +3 位作者 韩芳芳 郑武 张巍 张勇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比较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染色法与KOH涂片法联合革兰染色法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真菌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9年1~5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角膜炎并同时进行角膜刮片行KOH涂片、革兰染色及行FITC荧光染色检查的42例(42只... 目的比较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染色法与KOH涂片法联合革兰染色法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真菌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9年1~5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角膜炎并同时进行角膜刮片行KOH涂片、革兰染色及行FITC荧光染色检查的42例(42只眼)患者的资料。结果FITC荧光染色法观察到染成亮绿色的真菌菌丝或孢子,周围有少许蓝色光晕;其中菌丝表现为单根至大量不等的竹节样结构,而孢子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结构。细菌则不能显示。42例患者中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14例,其中病原学诊断13例、临床诊断1例。FITC荧光染色法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真菌的检出率为85.7%,高于KOH涂片法联合革兰染色法的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TC荧光染色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真菌检出率,且操作简单,非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建议将FITC荧光染色法作为可疑真菌性角膜炎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 异硫氰酸荧光 KOH涂片 革兰染色
下载PDF
素高捷疗眼膏治疗118例角膜疾病
12
作者 潘郁芬 刘秀珍 +1 位作者 朱建琼 翁景宁 《海峡药学》 1994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高捷疗 角膜疾病 眼膏 荧光染色 角膜 角膜上皮 角膜溃疡 化学伤 角膜基质水肿 化学性烧伤
下载PDF
素高捷疗眼膏对老年浅层角膜病变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陈嘉莹 徐珊琪 郑小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自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瑞士素高大药厂生产的素高捷疗眼膏(Solcoseryl Eye-Gel)治疗了老年浅层角膜病变190例368眼,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浅层角膜病变 高捷疗眼膏 自觉症状 老年 角膜上皮 荧光染色 上皮修复 疗效观察 角膜疾患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8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曹健 周哲 靳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2期63-63,65,共2页
目的探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5%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角膜病变轻度及中度:滴眼1次.h-,3~4 d后改为1次.d-1;重度:每0.5 h 1次,3~4 d后改为1次.h-1,稳定后改为7次.d-1。均1滴.次-1。结果 28... 目的探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5%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角膜病变轻度及中度:滴眼1次.h-,3~4 d后改为1次.d-1;重度:每0.5 h 1次,3~4 d后改为1次.h-1,稳定后改为7次.d-1。均1滴.次-1。结果 28例中:治愈19例(67.86%),好转7例(25.00%),无效2例(7.14%),总有效26例(92.86%)。结论那他霉素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 那他霉 荧光染色
下载PDF
隐形眼镜配戴过程中的角膜上皮染色
15
作者 赵海岚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4年第12期i002-i005,共4页
角膜上皮染色(荧光素),是隐形眼镜配戴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中至重度的角膜上皮染色。会导致角膜病原体感染、角膜溃疡、穿孔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就其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表现、预后、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隐形眼镜 角膜上皮染色 荧光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阿霉素致无泪症、角膜溃疡一例
16
作者 厉为良 《现代实用医学》 1994年第3期6-6,共1页
阿霉素致无泪症、角膜溃疡一例厉为良患者,女,52岁,9年前因右肺腺癌行右肺全切术,术后曾先后用环磷酰胺(CYX)、长春新硷(VCR)、5-氟脲嘧啶(5-FU)和环已亚硝脲(CCNU)联合全身化疗10个周期,其间除了白... 阿霉素致无泪症、角膜溃疡一例厉为良患者,女,52岁,9年前因右肺腺癌行右肺全切术,术后曾先后用环磷酰胺(CYX)、长春新硷(VCR)、5-氟脲嘧啶(5-FU)和环已亚硝脲(CCNU)联合全身化疗10个周期,其间除了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泪症 角膜溃疡 肠道反应 肺腺癌 右肺 抗肿瘤药物 氟脲嘧啶 白细胞减少 顺氯氨铂 角膜荧光染色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的应用
17
作者 郝静 王改欣 +5 位作者 李云飞 李瑾 左玉霞 白瑜 乔莹莹 王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角膜塑形镜下泪液间隙厚度,探讨泪液间隙厚度与角膜塑形镜配适度之间的关系,为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提供一种更直观、量化的临床评估手段。方法:收集2023-01/12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在进行...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角膜塑形镜下泪液间隙厚度,探讨泪液间隙厚度与角膜塑形镜配适度之间的关系,为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提供一种更直观、量化的临床评估手段。方法:收集2023-01/12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在进行配镜之前,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了全面的眼科诊断,涵盖了视力检测、裂隙灯检查、非接触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双眼眼位检查、测量角膜直径、角膜地形图检查、泪膜破裂时间评估以及综合验光检查等项目。根据个人的检查结果选择试戴片的参数,待患者戴镜适应后进行荧光素染色配适度评估。将被检眼分为镜片过松组、镜片适配组、镜片过紧组。使用OCT测量三组被检眼泪液间隙厚度,评估三组数据之间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近视患者49例77眼。验配前测得平均球镜度为-3.10±1.25 D,平均柱镜度为-0.43(-0.75,0)D,平均水平子午线角膜曲率(HK)为42.48±0.81 D,平均垂直子午线角膜曲率(VK)为42.98(42.25,43.50)D。镜片适配组21例34眼(13例双眼,8例单眼)、镜片过松组14例22眼(8例双眼,6例单眼)、镜片过紧组14例21眼(7例双眼,7例单眼)。三组受检者的主要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均P>0.05)。使用OCT测量得出,镜片适配组、镜片过松组、镜片过紧组泪液间隙厚度分别为231.18(219.0,243.0)、220.41(214.0,224.3)、249.00(241.5,258.0)μm,三组厚度数值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OCT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测量泪液间隙厚度的方法,它可以帮助评估角膜塑形镜的适配情况,为角膜塑形镜的验配评估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更直观和定量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泪液间隙厚度 角膜荧光染色
下载PDF
素高捷疗眼膏治疗点状角膜炎的疗效
18
作者 林斗兰 《学会》 1999年第1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点状角膜 高捷疗眼膏 角膜荧光染色 自觉症状 抗病毒药物 联合应用 氨基酸类 低分子量物质 组织修复 生理功能
下载PDF
高渗糖注射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孟为民 杨斯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高渗糖注射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去除角膜丝状物后滴用双氯芬酸钠及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同时给予对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渗糖注射... 目的观察高渗糖注射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去除角膜丝状物后滴用双氯芬酸钠及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同时给予对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渗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FBUT为(4.44±2.84)s,治疗1个月后FBUT为(8.08±2.32)s;治疗前,观察组FBUT为(4.15±3.05)s,治疗1个月后FBUT为(8.28±2.28)s。治疗前后两组组间F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FBUT均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糖注射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短期复发有效,对FBUT延长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糖注射液 丝状角膜 复发 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不同润眼液对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疗效和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俐娜 钟兴武 +1 位作者 刘红山 陈永青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目的评价舒润液、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眼表和近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检查者单独设盲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海南省眼科医院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的近视患... 目的评价舒润液、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眼表和近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检查者单独设盲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海南省眼科医院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舒润液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不含防腐剂的1 g/L玻璃酸钠滴眼液、舒润液和9 g/L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摘戴眼镜。分别于戴镜前和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等效球镜、角膜地形图、非侵入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以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FL)检测。结果玻璃酸钠组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Kf-BUT分别为(7.13±1.71)、(6.61±1.49)、(6.37±1.82)和(7.01±1.63)s,舒润液组分别为(6.32±1.71)、(5.53±1.42)、(5.57±1.50)和(6.17±1.63)s,生理盐水组分别为(6.36±1.58)、(5.81±1.49)、(5.74±1.77)和(6.28±1.53)s;戴镜后各时间点玻璃酸钠组NIKf-BUT均高于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NIKf-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玻璃酸钠组戴镜后各时间点FL评分均低于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理盐水组和舒润液组戴镜后各时间点F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间戴镜后各时间点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和平均角膜前表面曲率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舒润液和生理盐水,不含防腐剂的1 g/L玻璃酸钠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可以更好地稳定泪膜,对角膜上皮的影响更小,但在视力提高和角膜塑形的速度上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玻璃酸钠 滴眼液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