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体外除颤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陈康伟 黄文香 +2 位作者 聂亮 彭小及 欧阳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在采取PCI治疗围手术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时均予除颤治疗,对照组采取手动除颤模式,研究组采取自动体外除颤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情况(心室颤动识别用时、心搏骤停恢复用时、平均除颤次数、首次除颤成功率、院内生存率)及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皮肤灼伤、诱发出血、休克)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室颤动识别用时、心搏骤停恢复用时短于对照组,平均除颤次数少于对照组,首次除颤成功率(82.86%)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院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围手术期应用自动体外除颤模式心室颤动识别与心搏骤停恢复用时少,除颤成功率高,生存率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体外除颤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救情况 并发症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