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导管补偿模式(TC)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呼吸衰竭患者拔管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洪媛 孙树印 +3 位作者 姬长卫 屈峰 高淑红 邹新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补偿模式(TC)下,达到拔出气管插管指证的患者,实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其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 5月-2017. 9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二区住院治疗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ATC组(25例)和PSV组(20例)... 目的探讨导管补偿模式(TC)下,达到拔出气管插管指证的患者,实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其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 5月-2017. 9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二区住院治疗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ATC组(25例)和PSV组(20例),根据指南治疗后病情稳定,并达到拔管指证。ATC组采用自动导管补偿模式,PSV组应用低水平压力(PS 8cmH_2O),各自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 1h,结束后,检测并记录以下通气参数:潮气量(V_T)、气道峰压(PI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_2)、气道闭合压(P0. 1)、最大吸气压(Pimax)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比较两组患者各呼吸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ATC组患者的P0. 1、Pimax、RSBI和RR高于PSV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而PIP、V_T和SaO_2与PSV组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对于预拔管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ATC法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时,较应用低水平PSV试验通气模式拔管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拔管 自主呼吸试验 自动导管阻力补偿
下载PDF
ATC与PSV对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呼吸衰竭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时通气参数及拔管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金丽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0期17-20,共4页
目的:对比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自动导管阻力补偿技术(ATC)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自主呼吸试验(SBT)及拔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目的:对比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自动导管阻力补偿技术(ATC)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自主呼吸试验(SBT)及拔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撤机标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TC组与PSV组,每组50例。ATC组撤机过程中接受ATC治疗,PSV组撤机过程中接受PSV治疗。对比两组撤机过程中SBT通气参数及拔管相关情况。结果:ATC组成功拔管46例,PSV组成功拔管38例,ATC组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PSV组(P<0.05)。在1 h通气过程中,两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呈现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RR、HR、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T的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C组吸气峰流速(PIFR)、气道峰压(PIP)及呼气达峰容量比(VPEFR/VTE)均低于PSV组,而呼气峰流速(PEFR)高于PS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C可在不影响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有效提高拔管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SBT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管阻力补偿技术 压力支持通气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自主呼吸试验
下载PDF
不同自主呼吸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段俊峰 陈小菊 +2 位作者 王涛 张文波 向小均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对预撤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且已达到撤机标准。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以下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对预撤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且已达到撤机标准。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以下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即自动导管阻力补偿(ATC,补偿比率100%)、低水平PSV(7 cm H2O)和T管试验,每种自主呼吸试验持续10 min,在每种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检测并记录以下通气参数:潮气量(V T)、气道峰压(PI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气道闭合压(P0.1)、最大吸气压(Pimax)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比较患者在采用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时各呼吸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仅12例患者成功完成了3种自主呼吸试验。与T管比较,应用低水平PSV和ATC时,慢阻肺患者的P0.1、Pimax、RSBI和RR均明显降低,而患者的V T和SaO2均增加。低水平PSV组和ATC组各参数与T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C组患者的P0.1、Pimax、RSBI和RR高于低水平PSV组,而PIP、V T和SaO2低于低水平PSV组,其中P0.1、Pimax、RSBI、PIP和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 T和SaO2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撤机的慢阻肺患者,低水平PSV和ATC两种自主呼吸试验优于T管试验。采用ATC法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时,慢阻肺患者人机协调性较应用低水平PSV通气模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自动导管阻力补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