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温度记录技术在斑尾榛鸡产卵孵卵节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悦华 方昀 +2 位作者 Siegfried Klaus 贾陈喜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0-265,共6页
以莲花山斑尾榛鸡 (Bonasasewerzowi)的研究结果为例 ,介绍了利用自动温度记录器技术研究鸟类产卵孵卵节律的方法 .研究表明 ,斑尾榛鸡雌鸟每隔 2d产 1枚卵 ,通过分析 1只斑尾榛鸡雌鸟整个孵卵期的孵卵节律 ,发现它平均每天出巢 (5 .5 5... 以莲花山斑尾榛鸡 (Bonasasewerzowi)的研究结果为例 ,介绍了利用自动温度记录器技术研究鸟类产卵孵卵节律的方法 .研究表明 ,斑尾榛鸡雌鸟每隔 2d产 1枚卵 ,通过分析 1只斑尾榛鸡雌鸟整个孵卵期的孵卵节律 ,发现它平均每天出巢 (5 .5 5± 0 .80 )次 (4~ 7次 ,n =2 2 ) ,平均每次出巢时间为 (17.6± 6 .77)min .雌鸟早晨出巢的时刻平均为 6 :0 7± 2 3min ,傍晚出巢的回巢时刻平均为 19:4 0± 2 2min ,日活动期平均为 (812 .5± 35 .1)min .雌鸟出巢的时间长度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Spearman相关检验 ,r =0 .2 6 4 ,p =0 .0 0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温度记录技术 孵卵节律 繁殖生态学 斑尾榛鸡
下载PDF
桂西南褐翅鸦鹃的孵卵行为与节律 被引量:2
2
作者 伊剑锋 林源 +2 位作者 徐雪怡 农正权 余丽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82,共9页
2016年3~6月,在广西西南部龙州县弄岗村(22°26′35.20′′~22°30′46.90′′N,106°57′46.35′′~107°03′32.99′′E),通过野外观察和自动温度记录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的孵卵行为与节律... 2016年3~6月,在广西西南部龙州县弄岗村(22°26′35.20′′~22°30′46.90′′N,106°57′46.35′′~107°03′32.99′′E),通过野外观察和自动温度记录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的孵卵行为与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褐翅鸦鹃边筑巢边产卵,每2 d产1枚卵,卵长径和短径分别为(36.11±0.42)mm和(28.46±0.38)mm,卵重(16.35±0.51)g(n=44枚)。窝卵数3~5枚,孵卵期为(16.75±1.65)d(n=4巢),孵化率为45.45%(n=44枚)。孵卵期与窝卵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865,P>0.05);2)白天双亲共同参与孵卵,夜晚则由其中1只负责。夜间亲鸟的在巢时间从19时左右持续至翌日晨6时左右;3)亲鸟采取离巢次数少和离巢时间长的孵卵策略。亲鸟日活动时间在700 min以上(n=45 d),日离巢次数为(8.82±0.34)次(n=45 d),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52.91±2.35)min(n=397次),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13,P<0.05);4)巢内平均孵卵温度为(31.7±0.3)℃(n=4巢),随孵卵天数增加而增加,并与环境温度(最高温r=0.566,最低温r=0.537,平均温r=0.706,P<0.01)和日活动时间正相关(r=0.506,P<0.01);5)有延迟孵卵行为。延迟孵卵期间夜晚巢内最低温是22.1℃。在桂西南北热带气候环境中,高的环境温度是保障褐翅鸦鹃孵卵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南 褐翅鸦鹃 孵卵节律 自动温度记录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