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自动驾驶等级的驾驶人状态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晶 陈紫琳 +1 位作者 杨梦婷 彭晓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自动驾驶等级的逐级提升意味着驾驶执行权从驾驶人向车辆自动控制系统逐渐转移,驾驶人所承担的责任也随之发生变化。大量研究表明,自动驾驶车辆驾驶人的注意力跨度与行驶安全性密切相关,且不同等级自动驾驶所要求的驾驶人状态阈值存在... 自动驾驶等级的逐级提升意味着驾驶执行权从驾驶人向车辆自动控制系统逐渐转移,驾驶人所承担的责任也随之发生变化。大量研究表明,自动驾驶车辆驾驶人的注意力跨度与行驶安全性密切相关,且不同等级自动驾驶所要求的驾驶人状态阈值存在差异。提出一种融合长短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和驾驶人状态判别机制的驾驶人负荷状态预测模型(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driver state prediction model,LSTM-DSDM),实现驾驶人负荷状态的预测及其状态转变阶段的识别,并基于不同自动驾驶等级下驾驶人的任务要求,提出了“低等级识别,高等级预测”的驾驶人负荷状态监测策略。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搭建的驾驶员负荷状态预测模型在低自动驾驶等级情况下的负荷识别率可达90%以上;在高自动驾驶等级情况下实现可靠的负荷预测和驾驶人负荷状态过渡阶段的辨识,有效应对不同自动驾驶等级驾驶人负荷状态的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等级 驾驶人能力需求 驾驶人状态监测 负荷过渡 LSTM
原文传递
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虚拟测试:研究进展与前沿 被引量:36
2
作者 余荣杰 田野 孙剑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5-138,共14页
安全性测试是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Highly Automated Vehicles,HAV,指具备L3级及以上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本保障。鉴于HAV测试对象与测试标准的变革,传统基于里程的车辆测试方法论不再适用,场景化虚拟测试正成为验证HAV安... 安全性测试是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Highly Automated Vehicles,HAV,指具备L3级及以上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本保障。鉴于HAV测试对象与测试标准的变革,传统基于里程的车辆测试方法论不再适用,场景化虚拟测试正成为验证HAV安全性的核心方法。基于与国内外多家HAV研发机构开展虚拟测试合作的基础上,针对测试场景、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技术难点和学术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和分析。测试场景方面,围绕场景覆盖度的要求,需重点关注测试场景自主划分、自动化仿真生成和未知高风险场景搜寻等理论方法。测试工具方面,在构建HAV自动驾驶系统"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运动执行"一体化仿真工具的基础上,需研究支撑测试场景生成、驾驶行为双向交互和多传感器物理模型融合的高可信仿真技术。测试方法方面,针对海量测试场景、HAV驾驶能力非单调变化等特征,亟待开展覆盖度驱动型测试方法、加速测试方法和多目标测试与评估等的研究。此外,在上述研究挑战的基础上,面向HAV虚拟测试自动化、快速化、一体化和协同化的应用需求,提出HAV虚拟测试仿真即服务(Simulation as a Service,SAAS)的系统架构,并进一步明确HAV安全性诊断分析、系统自主优化训练和面向系统快速迭代升级的测试方法等SAAS重点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等级自动驾驶汽车 虚拟测试 测试场景 测试方法论 仿真工具
原文传递
自主式智能汽车对公路路线设计指标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苏华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8期92-100,共9页
为分析不同等级AV对公路路线设计指标的影响,界定了不同等级AV划分要素关键区分点,将其与道路线形设计要素结合分析,并匹配对应等级赋值。结果表明:线形设计要素包括感知-制动反应时间、驾驶员视线高、车前灯高度与光束扩散角及目标障... 为分析不同等级AV对公路路线设计指标的影响,界定了不同等级AV划分要素关键区分点,将其与道路线形设计要素结合分析,并匹配对应等级赋值。结果表明:线形设计要素包括感知-制动反应时间、驾驶员视线高、车前灯高度与光束扩散角及目标障碍物高度,其值(或含义)随AV等级变化发生改变,并直接影响行车视距与竖曲线半径。在此基础上选取停车视距、横净距与凸/凹形竖曲线半径对现有公路线形设计指标计算模型进行修订,进而得出典型设计速度条件下(60、80、100、120 km/h)面向0~5级AV的公路线形设计指标值,并分析其在相同平、竖曲线条件下的安全行驶速度。在相同设计速度条件下,线形设计要求随等级提升先增加(0~3级),后明显减小(3~5级);而在相同平曲线半径/横净距、凸/凹形竖曲线半径条件下,安全行驶速度先减小(0~3级),后明显增加(3~5级)。为保证混合状态下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公路路线设计需着重考虑3级AV,而现役公路线形条件与现行公路线形设计规范能够完全适用于4、5级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式智能汽车 线形设计指标计算模型 驾驶自动等级 路线设计
下载PDF
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志彬 程林芳 +1 位作者 易海旺 汪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5,共6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逐年扩大,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跨线运营需求,实现装备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结构及设备功能,分析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需求,考虑到城际铁路CTCS2+ATO系统及高速铁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逐年扩大,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跨线运营需求,实现装备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结构及设备功能,分析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需求,考虑到城际铁路CTCS2+ATO系统及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实际运用情况,结合CTCS3+ATO系统技术特点,提出升级列车定位技术、改变区间闭塞制式、立即折返作业自动化、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等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优化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有助于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自动化运行程度及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TCS3+ATO 列车自动驾驶 系统优化 自动驾驶等级
下载PDF
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斌 王书易 +3 位作者 马羊 杨倩 周雯 刘晋周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5-225,共21页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车辆 综述 道路行驶适应性 驾驶自动等级 道路几何 道路路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