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 1
-
-
作者
刘靖燕
-
机构
常州轻工业学校
-
出处
《机械职业教育》
1998年第5期44-45,共2页
-
文摘
班主任作为组成学校的基本单元——班级的带头人,在学校管理中对于如何把班级集体引向一个健康向上的轨道,所肩负的使命是神圣的,责任是重大的。
-
关键词
班主任
中专生
心理素质
学校管理
心理障碍
教育者
班主任工作
多重角色
基本单元
自卑与自负
-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叙事语言视角下的《马戏团的马》解析
- 2
-
-
作者
秦宇庆
宋婷
-
机构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7期5-6,共2页
-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地项目"安冈章太郎文学之双重性研究:‘私小说’性和社会性的叙事融合"(项目编号:2017JD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二十世纪5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战后文坛涌现出了一批描写小市民现实生活,体现小市民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新兴作家。安冈章太郎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创作于1955年的《马戏团的马》发表于10月号的《新潮》,与安冈之前的作品不同,这篇作品主题浅显易懂,结尾励志感人,是安冈章太郎早期作品中较为另类的一篇佳作。作品从回忆的角度讲述了初中时代的劣等生"我"是如何通过一匹其貌不扬的老马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由于身份的代入感及内容的真实感,这篇作品被日本初中国语教材收录,成为许多日本人对中学国语课程的回忆之一。有关这篇作品的研究不在少数,在文本阅读、文学教育、作品教材化、人物形象及其内涵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方法上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从叙事语言的视角出发,考察作品的"言"外之意,借此探究改作的潜在主题。
-
关键词
《马戏团的马》
安冈章太郎
二元对立
被动语态
自卑与自负
-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关于“人际关系”
- 3
-
-
作者
方仁工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5期18-18,共1页
-
-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精神与物质
自卑与自负
张爱玲
中学教师
高三学生
辩证法
灵魂对话
辩证的统一
表演才能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找回感觉
- 4
-
-
作者
刘海莲
-
机构
河北省隆化县八达营中学
-
出处
《考试与招生》
2001年第6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自卑与自负
德育教育
农村中学
教育体制
交错缠绕
高中语文
培养习惯
提高能力
班主任
自身弱点
-
分类号
G726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