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小肠型肠套叠超声筛查及自发复位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蒋贤辉 崔晓颖 +2 位作者 梁璐 余炫玲 陈赛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472-474,共3页
小肠型肠套叠(small bowel intussusception,SBI)是儿童尤其是低龄期儿童肠套叠的一种常见类型,大部分为一过性,具有自发性复位等特点,可内科保守治疗,亦有少部分患者合并肠壁器质性病变,需及早干预治疗,否则易导致肠缺血性坏死,严重者... 小肠型肠套叠(small bowel intussusception,SBI)是儿童尤其是低龄期儿童肠套叠的一种常见类型,大部分为一过性,具有自发性复位等特点,可内科保守治疗,亦有少部分患者合并肠壁器质性病变,需及早干预治疗,否则易导致肠缺血性坏死,严重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2]。因此,SBI的及时诊断及自发复位的预判,对临床是否采用有创性干预的选择有着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回顾分析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9例儿童SBI的临床资料,总结超声筛查在儿童SBI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影响儿童SBI自发复位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小肠型肠套叠 超声 自发复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儿颅骨凹陷性骨折自发复位1例
2
作者 常晓赞 张荣伟 +1 位作者 袁绍纪 卢培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27-527,共1页
颅骨凹陷性骨折是小儿头部外伤中常见情况。小儿颅骨凹陷性骨折不同于成人,常可见“乒乓球样”骨折或“杯状”骨折。由外伤引发此类骨折的儿童年龄较小,手术危险性较大。本文报道1例小儿凹陷性骨折,未经外科处理,37 h后自发复位。1病例... 颅骨凹陷性骨折是小儿头部外伤中常见情况。小儿颅骨凹陷性骨折不同于成人,常可见“乒乓球样”骨折或“杯状”骨折。由外伤引发此类骨折的儿童年龄较小,手术危险性较大。本文报道1例小儿凹陷性骨折,未经外科处理,37 h后自发复位。1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11个月,因高处坠落致头痛13 h余入院。入院前13 h在家中玩耍时不慎从二楼窗户摔落楼下,具体着力位置不详,当即哭泣不止,诉头痛,无头晕,头部无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凹陷性骨折 乒乓球样骨折 杯状骨折 小儿 自发复位
下载PDF
小儿暂时性肠套叠2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俊峰 张广平 +2 位作者 韩建强 刘永东 胡强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89例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 目的总结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89例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1.5个月,其中大于2岁的患儿占51.6%,男性多于女性。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暂时性肠套叠具有独特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其套叠直径小[(1.64±0.32)cm],套叠长度短[(2.56±0.76)cm];所有患儿均未经灌肠整复或手术治疗,自发复位;随访1个月,9例患儿再次出现肠套叠。结论小儿暂时性肠套叠主要是小肠的一过性套叠,在小儿肠套叠中并不少见,具有自发复位的特点,无需特殊治疗;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暂时性肠套叠及观察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暂时性肠套叠 临床特点 自发复位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