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干预癫痫大鼠的自发性发作药理机制分析
1
作者 张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81-0184,共4页
探究阿司匹林干预癫痫大鼠的自发性发作药理机制。方法 从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抽取健康大鼠参与实验,样本容量为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10)不采取干预手段,模型组(n=10)、阿司匹林组(n=30)通过氯化锂-匹鲁卡品药物诱... 探究阿司匹林干预癫痫大鼠的自发性发作药理机制。方法 从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抽取健康大鼠参与实验,样本容量为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10)不采取干预手段,模型组(n=10)、阿司匹林组(n=30)通过氯化锂-匹鲁卡品药物诱导大鼠癫痫。同时对阿司匹林组进行给药干预,按照诱导后0h、3h、24h的标准划分为三个组,分别为S-0、S-3和S-24。实验进行3d后,观察5个组别癫痫大鼠NF-κB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实验进行10d后,统计5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以及海马内神经元丢失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S-0组、S-24组癫痫大鼠的NF-κB、Bax水平更低;对照组、S-3组的Bcl-2、Bcl-2/Bax水平更高(P<0.05)。与其他组别相比,对照组、S-3组、S-24组的Bcl-2、Bcl-2/Bax的mRNA明显升高,而IL-1β、TNF-α、NF-κB、Bax的mRNA水平的明显更低(P<0.05)。阿司匹林干预组癫痫大鼠的自发性发作频率低于其他组别,发作时间均短于其他组别(P<0.05)。对照组、阿司匹林干预组海马神经元数量均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 在癫痫大鼠自发性发作实验中,阿司匹林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缓解作用,可以起到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临床上可以加强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癫痫 自发性发作 药理机制
下载PDF
电针对癫痫模型大鼠自发性反复发作及海马CA3和DG区谷氨酸脱羧酶67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高东升 杨晓燕 +4 位作者 马临庆 谢云亮 龙莉莉 肖波 马舒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背景由于对药物疗法不良反应的担忧,近几年人们对使用针灸治疗癫痫越来越感兴趣。尽管现已报道了不少针灸抗癫痫作用的临床证据,但其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的 研究电针(EA)对癫痫大鼠自发性复发性癫痫(SRS),以及海马CA3和齿状回(DG)区中... 背景由于对药物疗法不良反应的担忧,近几年人们对使用针灸治疗癫痫越来越感兴趣。尽管现已报道了不少针灸抗癫痫作用的临床证据,但其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的 研究电针(EA)对癫痫大鼠自发性复发性癫痫(SRS),以及海马CA3和齿状回(DG)区中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假刺激组、非穴位电针组和穴位电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针刺或电针穴位治疗,8周后观察自发性复发性癫痫发作的次数。分别取5组大鼠海马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AD67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3和DG区GAD67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穴位电针组与癫痫组、假刺激组、非穴位电针组比较,减少了自发性复发性癫痫发作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假刺激组、非穴位电针组和穴位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AD67 mRNA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8周电针百会和大椎穴连续治疗后,穴位电针组与癫痫组、假刺激组、非穴位电针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中GAD67 mRNA水平与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刺激组和非穴位电针组中GAD67 mRNA水平与癫痫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AD67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与mRNA水平相一致。结论 电针百会和大椎穴对癫痫大鼠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与CA3和DG区GAD67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自发性复发性癫痫发作 电针 谷氨酸脱羧酶67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聂宏光 蔡际群 姚维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研究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自发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和皮质部位安插电极,观察口服氨己烯酸后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脑电图的影响。结果口服氨己烯酸(100mg·kg-1)后3、4、5h癫痫小发作的出现... 目的研究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自发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和皮质部位安插电极,观察口服氨己烯酸后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脑电图的影响。结果口服氨己烯酸(100mg·kg-1)后3、4、5h癫痫小发作的出现频率分别下降到给药前的(54±5)%、(41±9)%和(34±4)%(P<0.01)。氨己烯酸使大发作的出现频率分别下降到给药前的(68±13)%、(39±13)%和(21±6)%(P<0.01)。氨己烯酸的抑制效应能被GABA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拮抗。结论氨己烯酸具有明显的对抗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对癫痫大发作的抑制效应是通过GABAA受体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己烯酸 自发性癫痫大鼠 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
下载PDF
首次自发性性发作后复发危险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伟 刘学伍 +1 位作者 迟兆富 郭洪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首次自发性疒间 性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 ,并探讨影响其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6月间我院就诊的新近出现疒间 性发作患者 15 0例 (其中首次疒间 性发作 6 6例 ) ,随访2年 ,记录有无再次复发 ... 目的 研究首次自发性疒间 性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 ,并探讨影响其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6月间我院就诊的新近出现疒间 性发作患者 15 0例 (其中首次疒间 性发作 6 6例 ) ,随访2年 ,记录有无再次复发 ,应用Kaplan Meier乘积限法估算复发率 ,针对 6 6例首次疒间 性发作患者 ,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研究影响首次疒间 性发作后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15 0例首诊患者 2年中复发 10 9例 ,累积复发率为 72 6 7% ;而其中的 6 6例首次疒间 性发作患者 2年中复发 36例 ,累积复发率为5 4 5 5 %。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 ,首次 疒间 性发作后 ,症状性发作复发的危险性较大 ;另外EEG异常、首次发作出现在睡眠状态中、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等亦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而 3~ 12岁间出现的首次疒间 性发作复发率较低。结论 有两次或多次发作史者 ,其复发率高于单次发作者 ;首次疒间 性发作的某些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判断其复发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痫性发作 复发 危险因素 预后 睡眠状态 癫痫样放电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痫小鼠自发性癫痫发作模型的建立及癫痫后海马新生神经细胞增生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艺 肖波 +7 位作者 杨欢 龙莉莉 冯莉 陈锶 方红军 向田 吴倩 吴志国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致痫小鼠自发性癫痫发作(SS)模型的特点,并观察癫痫发作后其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新生神经细胞(NPC)增生变化。方法建立SS小鼠模型,进行行为学检测。将SS发作小鼠在癫痫持续状态(SE)后不同时间点进行Doublecortin(DCX)免...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致痫小鼠自发性癫痫发作(SS)模型的特点,并观察癫痫发作后其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新生神经细胞(NPC)增生变化。方法建立SS小鼠模型,进行行为学检测。将SS发作小鼠在癫痫持续状态(SE)后不同时间点进行Doublecortin(DCX)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观察海马NPC的分布和表达改变。结果 80%的模型小鼠出现持续SS,发作时程约10~40 s,发作频率为2.18±0.45次/周。DCX+细胞及其蛋白表达在模型组中显著增多(P<0.05),SE后4周最为明显,SE后8周开始下降,至SE后12周显著减少。增生的DCX+细胞呈簇状分布,随时间推移出现迁移分散。存在SS的模型小鼠相对于不存在SS的模型小鼠DCX+细胞增生更为明显。结论匹罗卡品致痫后SS小鼠模型存在持续的NPC增生,这可能在慢性期癫痫持续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自发性痫性发作 新生神经元 DOUBLECORTIN 小鼠
下载PDF
首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吴伟 刘学伍 +1 位作者 王慧玉 迟兆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痫性发作 复发 危险因素 癫痫 诊断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癫痫自发性再发作形成机制的探讨
7
作者 王海全 杨福兵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常有齿状回和门区的颗粒细胞增生及异位,而且新生颗粒细胞兴奋性明显增高,并与海马穿通路径纤维、出芽的苔藓纤维回返支等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和突触改建;同时伴有多部位和不同程度的主细胞和中间神经元的丢失,而且抑... 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常有齿状回和门区的颗粒细胞增生及异位,而且新生颗粒细胞兴奋性明显增高,并与海马穿通路径纤维、出芽的苔藓纤维回返支等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和突触改建;同时伴有多部位和不同程度的主细胞和中间神经元的丢失,而且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功能也降低。故异常的颗粒细胞增生和突触改建以及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丢失对癫痫自发性再发作的形成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齿状回 自发性发作 颗粒细胞 中间神经元
下载PDF
癫痫持续发作时间与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程度及自发性痫性发作的关系
8
作者 王艺蓉 欧阳青蓉 +1 位作者 余巨明 张小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发作时间与致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MFS)程度及自发性痫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10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SE实验组,建立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诱发SE30min(A组)、60min(B组)、9...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发作时间与致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MFS)程度及自发性痫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10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SE实验组,建立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诱发SE30min(A组)、60min(B组)、90min(C组)后注射水合氯醛终止发作。各组大鼠自SE终止发作后于相同实验条件下普通饲养45d,观察大鼠行为及脑电图(EEG)的变化,记录自发性痫性发作的发生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Nissl染色和Timm硫化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实验组海马MFS情况。结果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成功诱导大鼠SE的发生,发作程度均达Ⅳ级以上,EEG类似人类颞叶癫痫。80%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均发展为自发痫性发作,与SE时间无关。与对照组相比,实验A、B、C三组双侧海马CA3区均表现MFS(P<0.05)。实验B组与A、C组相比,CA3区MFS明显增加(P<0.05)。结论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可诱导SE,癫痫持续发作60min后终止的大鼠海马CA3区MFS明显增加,SE发作时间与海马MFS程度并不一定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苔藓纤维发芽 自发性痫性发作
下载PDF
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自发性气胸5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占领 李冰 +2 位作者 陈晓伟 陈登峰 王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1期109-110,共2页
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8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25岁。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15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36... 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8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25岁。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15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36例;单侧病变46例,双侧病变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 手术治疗 操作孔 临床效果 总结报告 首次发作 病变
下载PDF
He-Ne激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纵亚 杨加亮 +2 位作者 杨丹丹 王莉 姜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0期1329-1329,共1页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HE-NE激光治疗 疗效观察 口腔粘膜损害 全身症状 复发 烧灼痛 自发性
下载PDF
意识障碍患者自发性膈肌破裂致胃膈疝1例报告
11
作者 马冬捷 崔玉尚 +1 位作者 李单青 刘洪生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44-44,48,共2页
患者男,36岁,因发热8d、意识障碍伴抽搐5d于2008年4月7日入院。患者癫痫反复发作,去皮层状态,发作性肌强直,长期卧床,鼻饲,反复肺部感染。无胸腹部外伤史。2008年3月31日突发呕吐一次,继而高热,低氧,呼吸急促,心动过速。
关键词 意识障碍患者 膈肌破裂 胃膈疝 自发性 癫痫复发 反复肺部感染 去皮层状态 长期卧床
下载PDF
我校在校大学生复发性口疮病普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天虚 《中国校医》 2005年第3期298-299,共2页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费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粘膜溃疡性损害,常发生于唇、舌尖、舌边缘、颊等处的粘膜,有自发性的烧灼痛,遇刺激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的说话与进食.此病无全身症状,病程自限约1~2周自愈,但反复发作,对大...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费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粘膜溃疡性损害,常发生于唇、舌尖、舌边缘、颊等处的粘膜,有自发性的烧灼痛,遇刺激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的说话与进食.此病无全身症状,病程自限约1~2周自愈,但反复发作,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做好复发性口疮的防治工作,我们于2004年对03级04级2 55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复发性口疮患病状况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复发性口疮病 普查分析 口腔粘膜溃疡性损害 复发性阿费他溃疡 复发 2004年 全身症状 防治工作 患病状况 烧灼痛 自发性
下载PDF
浅谈复发性口疮
13
作者 吕尤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10-11,共2页
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ae)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疼痛性小溃疡,以唇、颊、舌、软腭等粘膜上最为多见,有锐利的自发性烧灼样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及体征。本病虽然没有全身症状及体征,但... 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ae)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疼痛性小溃疡,以唇、颊、舌、软腭等粘膜上最为多见,有锐利的自发性烧灼样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及体征。本病虽然没有全身症状及体征,但患病后疼痛难忍,进食困难,心情烦燥,影响工作、学习以及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 复发性口疮 口腔粘膜病 全身症状 自发性 进食困难 发病机制 小溃疡 疼痛 复发
下载PDF
艾地苯醌对癫痫大鼠反复自发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小丽 蒋锋 +5 位作者 山媛 赵瑞 王乐 袁婕 张强 胡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13-916,共4页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能否减少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的反复自发发作。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地苯醌干预组,造模终止后2周,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癫痫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次数...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能否减少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的反复自发发作。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地苯醌干预组,造模终止后2周,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癫痫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海马区异常的苔藓纤维芽生情况。结果艾地苯醌干预组癫痫大鼠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齿状回区有明显的异常苔藓纤维芽生(P<0.05),艾地苯醌干预组海马齿状回区苔藓纤维芽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艾地苯醌可以减少癫痫发作,抑制异常苔藓纤维芽生可能是减少癫痫自发发作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氯化锂-匹罗卡品 癫痫持续状态 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 苔藓纤维芽生
下载PDF
幼鼠反复癫痫发作致苔藓纤维发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自发性发作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菁 李保敏 +2 位作者 孙若鹏 张冬青 李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0,36,共6页
目的观察幼鼠反复癫痫发作致苔藓纤维发芽(MFS)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慢性期反复自发性发作(SRS)的关系。方法将190只幼年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48)、EP1组(n=80)、空白组(n=12)和EP2组(n=50),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幼鼠模型,... 目的观察幼鼠反复癫痫发作致苔藓纤维发芽(MFS)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慢性期反复自发性发作(SRS)的关系。方法将190只幼年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48)、EP1组(n=80)、空白组(n=12)和EP2组(n=50),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幼鼠模型,诱导幼鼠在生后21、25、29 d反复癫痫发作,采用Timm染色法观察EP1组幼鼠末次癫痫发作后1、3、7、14、20、30、45、60 d海马MFS的动态变化;观察EP2组SRS情况,比较EP2组中出现SRS(EP2-SRS组)和未出现SRS(EP2-非SRS组)的大鼠MFS的差异;采用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坏死及凋亡情况,对CA3、CA1区神经元进行计数,观察SRS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Timm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1组在反复癫痫发作后14 d MFS明显增加,并持续至60 d后(P<0.05),EP2-SRS组与EP2-非SR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EP2-SRS组与空白组相比,CA3、CA1区神经元损伤明显(P<0.05)。结论幼年反复癫痫发作引起MFS明显增加;在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中,MFS可能不是导致SRS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氯化锂-匹罗卡品 苔藓纤维发芽 自发性发作
原文传递
海马微量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蛋白B3激动剂对癫痫模型大鼠自发性痫性发作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田田 肖波 +3 位作者 张敏 王欣格 刘恒方 滕军放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蛋白B3(Ephrin-B3)激动剂对癫痫模型大鼠自发性痫性发作及海马组织分泌型糖蛋白Reelin及磷酸化接头蛋白(p-Da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8只大鼠按照体质量匹配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9只。...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蛋白B3(Ephrin-B3)激动剂对癫痫模型大鼠自发性痫性发作及海马组织分泌型糖蛋白Reelin及磷酸化接头蛋白(p-Da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8只大鼠按照体质量匹配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9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模型组大鼠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注射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在癫痫持续状态诱导成功后的急性期(7 d),静止期(14 d)和慢性期(60 d)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癫痫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海马组织Reelin蛋白及p-Dab1蛋白表达变化,每个时间点每组随机选取13只大鼠。另取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Fc-control组、正常对照EphB3-Fc组、癫痫Fc-control组和癫痫EphB3-Fc组,每组12只,前两组正常饲养,后两组进行癫痫造模,造模后7 d,所有大鼠按照分组分别进行双侧海马内注射Ephrin-B3的激动剂(EphB3-Fc)和Ephrin-B3激动剂的对照剂Fc-control,1次/d,连续7 d。给药结束后,观察两周内大鼠行为与脑电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Reelin蛋白及p-Dab1蛋白表达变化。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s检验。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eelin和p-Dab1蛋白在致痫后7 d、14 d、60 d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癫痫后Fc-control组相比,癫痫后EphB3-Fc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Dab1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更高[(0.41±0.04),(0.58±0.06),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癫痫后EphB3-Fc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Dab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癫痫后Fc-control组[(1.34±0.04),(2.26±0.10),P<0.01]。动物行为学监测显示,与癫痫后Fc-control组相比,癫痫后EphB3-Fc组大鼠自发性痫性发作持续时间更短[(39.00±1.79)s,(26.50±1.87)s;t=23.21,P<0.01],频率更低[(2.00±0.89)次,(0.50±0.55)次;t=2.32,P<0.01],潜伏期延长[(6.33±1.37)d,(12.50±1.87)d;t=2.52,P<0.01]。脑电图结果显示,与癫痫后Fc-control组相比,癫痫后EphB3-Fc组的大鼠脑电图痫性放电幅度下降[(37.30±1.21)μV,(29.00±1.41)μV;t=25.14,P<0.01],发作持续时间缩短[(5.35±0.19)s,(2.35±0.19)s;t=3.13,P<0.01]。结论Ephrin-B3通过上调Reelin和p-Dab1减轻颞叶癫痫大鼠自发复发性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齿状回 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蛋白B3 分泌型糖蛋白 磷酸化接头蛋白 自发性痫性发作
原文传递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雅迪 张艳华 王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腹外侧中脑水管周围灰质(v PAG)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基因病毒组(72只)、空病毒组(64只)、生理盐水组(64只)。将携带BDNF基因的病毒载体、空病毒载体和生理盐水分别导入...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腹外侧中脑水管周围灰质(v PAG)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基因病毒组(72只)、空病毒组(64只)、生理盐水组(64只)。将携带BDNF基因的病毒载体、空病毒载体和生理盐水分别导入相应组别大鼠v PAG。应用GFP基因标记法检测注射部位的准确性。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BDNF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急性癫痫发作及致癫痫持续状态(SE)的自发性癫痫发作情况。结果与空病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基因病毒组大鼠目的基因导入后第6、10、15 d BDN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与基因病毒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和空病毒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癫痫发作强度显著升高(均P<0.01);生理盐水组和空病毒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基因病毒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及空病毒组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及发作强度显著升高,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均P<0.01);生理盐水组及空病毒组两组自发性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 PAG局部BDNF持续高表达可抑制急性癫痫发作和慢性自发性癫痫发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自发性痫样发作
下载PDF
ICU自发性脑出血后癫痫发作及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现春 王鸿 +3 位作者 常彦杰 吴升华 张建磊 孙传波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目的 在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中,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自发性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自... 目的 在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中,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自发性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并回顾性评估患者临床资料,208例患者入选,男126例(60.58%),女82例(39.42%);年龄32~89岁(54.56±17.88)。按照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癫痫发作药物分为预防抗癫组和非预防抗癫组,统计各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的临床价值。同时,采用重症超声测量视神经鞘宽度(ONSD)评估颅内压水平。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15.38%(32/208),其中早发性癫痫发作为8.17%(17/208),迟发性癫痫发作为7.21%(15/208)。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以下)(P=0.006)、皮质受累(P=0.002)、脑叶出血(P=0.000)和交通性脑积水(P=0.036)是脑出血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表明,年龄和脑叶出血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60岁以下)(P=0.021)、饮酒史(P=0.000),交通HCP(P=0.032),阻塞性HCP(P=0.003),开颅手术(P=0.003)及脑叶出血(P=0.007)是迟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史和ONSD≥5 mm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死亡率与癫痫发作无统计学差异(P=0.617)。另外,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的癫痫发作(P=0.016)。结论 年龄、皮质受累、脑叶出血和交通性脑积水是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癫痫发作并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预防性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危险因素 癫痫 癫痫发作药物
原文传递
1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癫痫样发作25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黄智江 《现代医药卫生》 1998年第4期235-235,共1页
我院于1980年~1997年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140例,其中25例合并癫痫样发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0例SAH病人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SAH诊断标准.并发癫痫组2... 我院于1980年~1997年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140例,其中25例合并癫痫样发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0例SAH病人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SAH诊断标准.并发癫痫组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4~50岁,平均40.8岁.单纯SAH组115例中男94例,女46例;年龄30~70岁.平均45.4岁.两组发病年龄均以30~50岁多见,而并发癫病组的平均年龄过低.1.2 癫痫样类型:以大发作为最多,共20例,占80%;单纯部分发作5例,占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癫痫发作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作 持续状态 脑血管病 病死率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 脑血管痉挛 学术会议
下载PDF
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海马损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新民 任艳艳 +1 位作者 陈会 路岩莉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复制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的反复自发性发作(SRS)情况、海马形态学改变和苔藓纤维出芽(MFS)。[结果]1)治疗组癫痫大鼠SRS的发作次... [目的]探讨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复制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的反复自发性发作(SRS)情况、海马形态学改变和苔藓纤维出芽(MFS)。[结果]1)治疗组癫痫大鼠SRS的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光、电镜结果显示:各治疗组中联合治疗组海马结构损伤最轻。3)Timm染色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对海马CA3区及齿状回MFS有较强的干预作用,优于单药治疗组。这种干预作用的强弱与熄风胶囊的剂量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熄风胶囊单药及与卡马西平(CBZ)联合用药能够有效的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的SRS,降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程度,抑制苔藓纤维异常出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熄风胶囊 海马 氯化锂-匹罗卡品 反复自发性发作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