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腋下小切口微创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69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堰冬 袁恺 张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腋下小切口微创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自发性气胸69例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操作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术后切口感染1例。随访半年至3年,术后均... 目的:探讨经腋下小切口微创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自发性气胸69例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操作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术后切口感染1例。随访半年至3年,术后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切除或结扎肺大疱,操作简单、方便、微创,不需要特殊器械,术后疼痛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且切口隐蔽、美观,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腋下小切口
下载PDF
92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分析
2
作者 李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6期1353-1354,共2页
目的:了解自发性气胸手术效果。方法:对9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电视胸腔镜。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无复发。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 电视胸腔镜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3
作者 郭良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85-186,共2页
分析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40例,观察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 分析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40例,观察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20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总失血水平、术后胸腔引流总水平、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术中总失血水平、术后胸腔引流总水平、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手术时间和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相似,但减轻了创伤和疼痛,加速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 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双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应用效果 比较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梁利红 《女报》 2020年第3期320-320,共1页
临床分析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48例患者,均为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48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 临床分析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48例患者,均为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48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观察组(24例;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计算出相关性X2、t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住院费用均显著性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自发性血气胸36例治疗
5
作者 金松臣 葛玉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8期54-54,共1页
目的:总结自发性血气胸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6例自发性血气胸病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4~60岁,14例剖胸手术行肺修补术,11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1例行胸腔镜或腹腔镜手术。结果:36例均治愈,未见复发。讨论:自发性血... 目的:总结自发性血气胸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6例自发性血气胸病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4~60岁,14例剖胸手术行肺修补术,11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1例行胸腔镜或腹腔镜手术。结果:36例均治愈,未见复发。讨论:自发性血气胸早期诊断,及时适当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治疗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常用治疗措施的应用及评价
6
作者 马鸿胥 袁美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气胸 自发性/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应用 胸膜粘连术/治疗应用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26例
7
作者 李清岭 王保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5-56,共2页
1997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58例,其中合并自发性气胸26例,发病率9.92%.同期青年人自发性气胸21例,我们将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作为对照组,与COPD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诊断、... 1997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58例,其中合并自发性气胸26例,发病率9.92%.同期青年人自发性气胸21例,我们将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作为对照组,与COPD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其意义在于有效预防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一旦发生气胸,能及时诊断,及时行胸穿闭式引流,以减少痛苦,挽救病人生命.同时对预测病人预后亦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病因学 闭式引流/治疗应用 自发性气胸/治疗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厉银平 彭清臻 +3 位作者 钟敏华 刘桂霞 胡小飞 江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09-410,共2页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大多数经胸腔抽气、胸腔闭式引流1周左右可以痊愈,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患者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无效,针对此类患者首选外科手术,但由于相当多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为此我科探讨了内科电子胸腔...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大多数经胸腔抽气、胸腔闭式引流1周左右可以痊愈,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患者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无效,针对此类患者首选外科手术,但由于相当多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为此我科探讨了内科电子胸腔镜结合高频电、一次性生物蛋白胶注射针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治疗 胸腔镜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秀珍 吴晓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照组,60例,采用肋间切开插粗橡胶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气体消失时间及肺复张时间。结果治疗组胸腔气体消...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照组,60例,采用肋间切开插粗橡胶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气体消失时间及肺复张时间。结果治疗组胸腔气体消失时间为1天-8天,肺复张时间为12小时-7天,对照组气体消失时间为1天-7天,肺复张时间为10小时~6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方法上比对照组具有创伤少、安全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创伤少,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治疗 导管插入引流术 中心静脉
下载PD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for bilateral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被引量:21
10
作者 Yi-jen CHEN Shi-ping LUH +3 位作者 Kun-yen HSU Cheng-ren CHEN Thomas Chang-yao TSAO Jia-yuh CH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5-340,共6页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bilateral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 b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foll...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bilateral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 b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followed by an on-clinic or telephone interview. Patients were cared for by one thoracic surgeon in four medical centers or community hospitals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Taiwan. Thirtee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PSP underwent bilateral VAT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from July 1994 to December 2005. Results: Twelve males and one female, with age ranging from 15 to 36 years (mean 23.1 years), were treated with VATS for bilateral PSP, under the indications of bilateral pneumothoracis simultaneously (n=4) or sequentially (n=9).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tra-lateral VATS procedure for non-simultaneous PSP patients ranged from 7 d to 6 years. Eleven of 13 patients (84.6%) had prominent pulmonary bullae/blebs, and underwent bullae resection with mechanical or chemical pleurodesi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45.6±18.3) min (range 25-96 min) and (120.6±28.7) min (range 84-166 min) respectively for the non-simultaneous (second VATS for the recurrence of contralateral side after first VATS) and simultaneous (bilateral VATS in one operation) procedures.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However, prolonged air leakage (〉7 d) occurred in one patient (7.7%) who recover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mean duration of chest tube drainage was 3.1 d and the median follow up period was 3.4 years. Conclusions: VAT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bilateral PSP. Bilateral VATS is only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simultaneously bilateral PSP, because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even with visible bullae, was not so high in my group and in some previous literature. Bilateral VATS in a supine position should only be used in selective cases, because of possible pleural adhesion or hidden bullae on the posterior 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