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自增强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鸣才 黄玉惠 +3 位作者 赵树录 廖兵 林果 丛广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7-79,共3页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自增强材料的研究陈鸣才,黄玉惠,赵树录,廖兵,林果,丛广民(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分子共混物,自增强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自增强材料的研究陈鸣才,黄玉惠,赵树录,廖兵,林果,丛广民(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分子共混物,自增强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具有良好的成纤性和透明性,但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混物 自增强材料 PET
下载PDF
球磨麦草苄基化改性自增强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菊娣 虞霁 +4 位作者 李小保 翟姝瑾 苏萌 严伟 洪建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6,共4页
探索了麦草球磨预处理对苄基化改性的影响,并与NaOH溶液预处理进行了对比。球磨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麦草反应的可及度和苄基化效率,原料利用率高。还研究了增重率与材料的热塑性以及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关系,发现随着增重率增加,即麦草... 探索了麦草球磨预处理对苄基化改性的影响,并与NaOH溶液预处理进行了对比。球磨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麦草反应的可及度和苄基化效率,原料利用率高。还研究了增重率与材料的热塑性以及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关系,发现随着增重率增加,即麦草苄基化反应程度提高,产物的热塑性越好,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反而随着增重率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控制苄基化改性程度,保留适量的未改性或改性不完全的纤维或微纤丝,作为自增强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所制备的自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分别达22.5 MPa和33.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球磨预处理 苄基化 增重率 自增强材料
下载PDF
聚乙烯自增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惠民 益小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自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结构与性能。HDPE自增强后,模量和强度都得以大幅度提高,自增强HDPE改变了原来的聚态结构,呈串晶或纤维结构,从而赋予其优异的性能。
关键词 聚乙烯 自增强材料 结构 性能 HDPE
下载PDF
聚丙烯自增强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源 高达利 +3 位作者 茹越 侴白舸 张师军 吴长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2-467,共6页
通过固相拉伸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自增强材料。利用DSC,WAXD等方法分析了拉伸温度对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相拉伸制备聚丙烯自增强材料过程中,拉伸温度越高,拉伸力越低,所得聚丙烯自增强材料的结... 通过固相拉伸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自增强材料。利用DSC,WAXD等方法分析了拉伸温度对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相拉伸制备聚丙烯自增强材料过程中,拉伸温度越高,拉伸力越低,所得聚丙烯自增强材料的结晶度越高。在固相拉伸过程中形成了有序程度更高的结晶形态,表现为熔点升高。聚丙烯分子链沿拉伸方向高度取向,取向程度受拉伸温度和实际拉伸比共同影响。固相拉伸所得聚丙烯自增强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拉伸强度可达150MPa以上,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随拉伸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自增强材料 固相拉伸 结晶形态 取向
下载PDF
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温度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安威 潘利剑 +4 位作者 刘佳 张舒 吴佳木 岳广全 戎笑远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9-105,共7页
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All-PP)的增强体和基体为同一种聚合物聚丙烯,其力学性能对温度极为敏感,研究其力学性能的温度效应对该材料的使用和热冲压成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All-PP材料的热性能,测试了... 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All-PP)的增强体和基体为同一种聚合物聚丙烯,其力学性能对温度极为敏感,研究其力学性能的温度效应对该材料的使用和热冲压成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All-PP材料的热性能,测试了–40~120℃范围内All-PP材料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材料破坏界面,对其温度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All-P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11.5℃,拉伸强度随着温度的上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0℃时达最大值118.5 MPa,低于该温度时发生界面脱黏,导致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玻璃态时弹性模量始终维持在4.86 GPa左右,几乎不受温度影响,温度提升至–10℃时弹性模量开始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弯曲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0℃时降幅突增;层间剪切强度在20~120℃温度范围内呈线性下降,但在低温环境(–40~0℃)下受温度影响不大;微观形貌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剪切破坏模式由界面脱黏转变为以基体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自增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温度效应
下载PDF
迄今机械性能最高自增强复合材料面世
6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3年第4期100-100,共1页
据报道,韩国科学家使用一种聚丙烯聚合物,成功开发出一种纯净的自增强复合材料,其机械性能位居同类自增强复合材料榜首,有望替代飞机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速“空中出租车”时代的到来。研究成果刊发于最新一期《化学工程》杂志。为... 据报道,韩国科学家使用一种聚丙烯聚合物,成功开发出一种纯净的自增强复合材料,其机械性能位居同类自增强复合材料榜首,有望替代飞机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速“空中出租车”时代的到来。研究成果刊发于最新一期《化学工程》杂志。为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等未来出行方式的实现,科学家们需要开发出具有优异物理性能和可回收性能的新材料。自增强复合材料价格低廉、重量轻,且在处理和回收方面具有优势,因此,被寄望于能替代飞机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增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化学工程 回收性能 出行方式 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出租车
下载PDF
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万明 方立 +1 位作者 周天睿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以聚丙烯树脂为基体,聚丙烯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采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时间和纤维含量等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 以聚丙烯树脂为基体,聚丙烯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采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时间和纤维含量等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热分析和形态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当成型温度为175℃,成型压力为10 MPa,成型时间为15 min,纤维含量为60%时,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其拉伸强度为(125.76±0.77)MPa,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30.77±0.70)MPa和(1 795.46±75.95)MPa;从DSC图和SEM图观察到成型温度为175℃时聚丙烯纤维表面发生了熔融,有利于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自增强复合材料 层压 界面
下载PDF
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慧萍 庄兴民 +1 位作者 晏雄 高小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128,共5页
采用超高模聚乙烯纤维分别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基体,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样品,对样品进行纵横向拉伸和剪切性能的测试,探讨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自增强复合材料 制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慧萍 庄兴民 +1 位作者 晏雄 高小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6-179,共4页
采用超高模聚乙烯纤维分别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基体,对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成的样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分析,探讨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形成机理和界面性能。
关键词 聚乙烯 自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损伤行为的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旭 晏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揭示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损伤机制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特征,分别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单层板的轴向和横向进行准静态拉伸破坏实验,诱导产生基体损伤、界面损伤和纤维损伤并讨论了损伤机制的AE特征。实验表明,不同损... 为揭示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损伤机制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特征,分别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单层板的轴向和横向进行准静态拉伸破坏实验,诱导产生基体损伤、界面损伤和纤维损伤并讨论了损伤机制的AE特征。实验表明,不同损伤机制的AE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基体塑性变形的AE幅度和延时分别为4060 dB、低于800μs;基体断裂分别为7590 dB、23002600μs。不同程度界面损伤的AE幅度和延时分别为4060 dB、低于500μs,4080 dB、5002 000μs,高于90 dB、30007000μs。单纤维断裂的AE幅度和延时分别为4075 dB、低于1 000μs;纤维束断裂的分别为高于90 dB、1500200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声发射 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 损伤机制
下载PDF
自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小玲 晏雄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0-52,共3页
本文提出了自增强复合材料的概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自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问题 ,并详细介绍了热致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 ,包括其增强机理、微观结构、流变性能。
关键词 自增强复合材料 热致液晶聚合物 TLCP
下载PDF
自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茹 《新材料产业》 2014年第5期59-63,共5页
聚合物复合材料由于自身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及密度小等特点,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复合材料是一种多组分材料,多组分的复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界面问题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为了解决这2个问题,自... 聚合物复合材料由于自身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及密度小等特点,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复合材料是一种多组分材料,多组分的复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界面问题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为了解决这2个问题,自增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自增强复合材料 加工方法 高比强度 组分材料 利用问题 界面问题 比模量
下载PDF
碳纤维与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协同增强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门树林 张健敏 +3 位作者 高志浩 温荣严 骆林 崔笑晨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46,共6页
采用叠层热压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与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协同增强体系(CF-PF/coPA),即在碳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CF/coPA)的基础上引入界面性能优异且韧性好的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PF/coPA)。采用0°/90°拉伸试验、三点... 采用叠层热压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与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协同增强体系(CF-PF/coPA),即在碳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CF/coPA)的基础上引入界面性能优异且韧性好的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PF/coPA)。采用0°/90°拉伸试验、三点弯曲测试和动态机械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纤维体积分数CF-PF/coPA单向复合材料的纵向/横向拉伸力学性能、弯曲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PF20/coPA复合材料相比,CF-PF(10∶10)/coPA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267.6 MPa)与模量(8.9 GPa)分别提高了38.4%和778.7%。而且弯曲强度(67.1 MPa)比PF20/coPA、CF20/coPA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77.8%和17.2%。同时,与CF20/coPA复合材料相比,纤维增强效率提高了18.3%。断裂面SEM图像、90°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测试均表明CF-PF/coPA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优异。动态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在低温与高温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均具有比PF20/coPA与CF20/coPA复合材料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因此,该协同增强体系具有潜在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对结构材料的轻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自增强复合材料 协同增强 力学性能 轻量化
下载PDF
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
14
作者 肖静(译) 《扬子石油化工》 2006年第4期9-9,共1页
Samsonite公司选用了一种纤维基的“自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于新的X’Lite行李箱上。箱体采用来自Curv复合材料公司的轻Curv复合材料压制而成,Curv复合材料是基于高拉伸聚丙烯带子的机织物,堆积织物层、加热,并双面加压直至每个带... Samsonite公司选用了一种纤维基的“自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于新的X’Lite行李箱上。箱体采用来自Curv复合材料公司的轻Curv复合材料压制而成,Curv复合材料是基于高拉伸聚丙烯带子的机织物,堆积织物层、加热,并双面加压直至每个带子表面融化,压固到织物上,带子的拉伸芯线不松弛,可以提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增强复合材料 聚丙烯复合材料 机织物 行李箱 带子 公司 拉伸
下载PDF
可用于制备生物基自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模量PLA纱线
15
作者 L.van der Schueren G.Buyle +1 位作者 B.Bizubova 王宏球(译) 《国际纺织导报》 2019年第1期1-2,4,共3页
为满足当前对生物基方案的需求,以聚乳酸(PLA)为原料以制备生物基自增强复合材料。为此,需开发一种高模量并且水解稳定的PLA纱线。通过对PLA材料的稳定化和挤压工艺参数的调整,可得到模量接近9.0GPa的PLA纱线。
关键词 聚乳酸(PLA)纱线 生物基自增强复合材料 水解稳定性
下载PDF
废铅蓄电池存储材料的改性开发与性能测试研究
16
作者 黄轶康 王雪瑶 +3 位作者 唐佳军 封明敏 庄存祎 石田 《粘接》 CAS 2023年第12期80-83,共4页
对废铅蓄电池存储用纤维进行了浓硝酸和过氧化氢+超声波联合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处理对纤维单丝表面形貌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基于此制备了碳纤维/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分析了热压压强和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纤... 对废铅蓄电池存储用纤维进行了浓硝酸和过氧化氢+超声波联合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处理对纤维单丝表面形貌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基于此制备了碳纤维/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分析了热压压强和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适宜的热压温度为180℃、热压压强为5 MPa,此时复合材料取得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弹性模量最大值,分别为141.7 MPa、46.9%和943.4 GPa;改性后的复合材料改善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改性 表面形貌 碳纤维/聚酰胺自增强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下载PDF
用于生物基自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高强PLA纤维
17
作者 K.Beckers L.VanderSchueren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第12期8-10,共3页
过去几年内,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化石原料的短缺,生物基塑料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物基塑料可在各种应用领域替代其他类型的塑料,但在应用中使用生物基自增强复合材料,即基体与纤维部分为相同的生物基聚合物材料还未被提及。生物基... 过去几年内,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化石原料的短缺,生物基塑料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物基塑料可在各种应用领域替代其他类型的塑料,但在应用中使用生物基自增强复合材料,即基体与纤维部分为相同的生物基聚合物材料还未被提及。生物基SRPC(生物基自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项目研究了生物基SRPC替代自增强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自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高强度 聚乳酸纤维
下载PDF
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的取向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建高 史航 +1 位作者 王鲁民 陈晓蕾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2,共5页
采用自增强技术制备了渔用自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丝,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声速法等比较了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和普通HDPE单丝的取向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比普通HDPE单丝的晶面间距、晶胞参数和微晶尺... 采用自增强技术制备了渔用自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丝,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声速法等比较了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和普通HDPE单丝的取向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比普通HDPE单丝的晶面间距、晶胞参数和微晶尺寸稍大,结晶度、取向度、声速取向因子、断裂强度、结节强度和结强损失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取向 自增强材料 力学性能 渔用单丝
下载PDF
用于骨折内固定板的可吸收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玉林 齐锦刚 +1 位作者 万怡灶 辛景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5-38,共4页
综述了骨折内固定板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阐述了可吸收聚合物 (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自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碳纤维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可吸收聚合物 自增强复合材料
下载PDF
An approach for optimization of the wall thickness (weight) of a thick-walled cylinder under axially non-uniform internal servi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Onur Güngor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0-157,共8页
Today, improving the weight/load carrying capacity ratio of a part is the matter of studies in most of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areas.Autofrettage dimensions, the amount of material removed from outer and inner r... Today, improving the weight/load carrying capacity ratio of a part is the matter of studies in most of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areas.Autofrettage dimensions, the amount of material removed from outer and inner radius while manufacturing and the service pressure applied affect the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the wall thickness and hence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a thick-walled cylinder. Calculation of residual stresses after autofrettage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of autofrettage outline dimensions by using the amount of service pressures applied are common issues in literature.In this study, mandrel-cylinder tube interference dimensions were renovated by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swage autofrettage process of a gun barrel. Also, the residual stresses in the cylinder after autofrettage process, inside and outside material removal process and the variable service pressure throughout the cylinder applied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design. By using th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 wall thickness(thus the weight) was optimized(minimized)to achieve the specified safety factor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cylinder. For the same cylinder, the results of the suggested analytical/with residual stress calculation approach were compared to analytical/without residual stress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numeric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calculation results. Since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not yet available, it was not possible to compare them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The suggested approach enabled 22.9% extra weight reduction in proportion to numeric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and enabled 4.2% extra weight reduction in proportion to analytical/without residual stress optimization.Using this approach, the gain from residual stresses after autofrettage operation, the loss of residual stresses after material removal, and the effects of service pressures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each stage of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优化 圆筒壁厚 厚壁圆筒 载重量 残余应力分析 非均匀 应力计算方法 自增强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