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悟”与“娱”:玄学文艺功能观初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合林
-
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8,共8页
-
文摘
“悟”与“娱”是玄学文艺功能观的两个重要方面。玄学文艺功能观是玄学思想和方法的产物 ,它与儒家之注重文艺的政教实用性不同 ,倡导的是文艺的审美超越性 ,其对魏晋及后世的文艺批评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
关键词
“悟”
“娱”
玄学
文艺功能
审美
“自悟悟人”
“自娱娱人”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清小说家“以文为戏”摭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纪德君
-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199,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W006)。
-
文摘
"以文为戏"是不少明清小说家的共同旨趣。他们或者添油加醋,戏说历史;或者谈鬼说怪,谐谑逗趣;或戏谑反讽,娱情醒世。由于作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意淡化了小说的实用目的,撇开了利益得失的考量,或自娱,或娱众,因而"以文为戏"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创作追求。"以文为戏"既受明清文人的生存状况、文化心态、小说观念、受众需求以及时代审美趣尚的影响,同时也受不同类型小说文体的制约。"以文为戏"需要注意游戏的分寸感、真实感,并与发愤著书、寓教于乐相结合,这样才能赋予"以文为戏"以一定的思想意义与情感内涵,有效地提高小说的文化品位。
-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创作动机
以文为戏
自娱娱人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灌阳县丧葬仪式中“大歌”的功能性解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陆栋梁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歌海》
2011年第3期27-30,共4页
-
文摘
灌阳县丧葬仪式中的大歌,是构成丧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用歌唱的特殊方式悼念亡者的歌曲。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传授知识技能,又能使人明辨是非善恶,劝人为善;既能关注现实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能自娱娱人;在丧仪中为亡者亲属分担悲痛的功能更是突出,从而具备多重功能。
-
关键词
大歌
功能性
悼亡
教化育人
宣传政策
自娱娱人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晚明艺术的娱乐功用观念辨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吴衍发
-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4-122,共9页
-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明书画消费与文人生活"(16BA008)部分成果
-
文摘
晚明艺术的娱乐功用观念是在阳明心学思潮影响下的晚明文人"师心尚性"的产物,并发展为晚明艺术所共有的功能特征。晚明戏曲或书画艺术被晚明文人作为审美游戏的工具,担负着自娱和娱人的双重功能。这表明,晚明文人对艺术本身的审美情感等艺术功用的本体认识更加深入和自觉,而且这种观念已不只局限于他们所持的艺术观点,而扩大成为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了,从而推动了晚明艺术与理论的双重繁荣,在中国艺术史上意义重大。
-
关键词
娱乐功用
自娱娱人
戏曲艺术
书画艺术
晚明文人
-
Keywords
Entertainment functions
Self-entertainment and entertainment others
Opera art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Late Ming literati
-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
- 5
-
-
作者
陈炳熙
-
机构
昌潍师专中文系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2期14-23,共10页
-
文摘
《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 ,“孤愤”之情贯穿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整个创作过程 ,它来源于蒲松龄自身所遭受的深重苦难以及身处社会底层所体验到的人民疾苦 ,否定蒲松龄是“发愤”著书 ,或认为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是出于“以文为戏”“自娱娱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聊斋志异》与其它“孤愤”之书不同的是 。
-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孤愤
自娱娱人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老年保健要诀(八十二)——养欢喜神
- 6
-
-
作者
应文辉
-
机构
研究员 浙江杭州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3年第12期37-37,共1页
-
文摘
古人云:“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据传,何文端公时,曾有乡人寿过百岁,公叩其术。答曰: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要诀了。每日胸中一团太和元气,病从何生? 中医认为:人常和悦,则心气恬而五脏安。
-
关键词
老年保健
喜神
要诀
派得上用场
科普期刊
老年人
精神爽快
自娱娱人
家庭医学
丹田之气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老年保健要诀(二十三)——自找乐趣
- 7
-
-
作者
应文辉
-
机构
副主任医师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7期30-30,共1页
-
文摘
依我之见,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寻烦恼者,一类是自找乐趣者。前者无事生非,小题大作,一触即发,嫉妒成性,容不下他人意见,整日愁眉苦脸,没有好心情;后者潇洒过人生,一切看得开,善于自找乐趣,自得其乐,即使有伤心事,也能很快化解,及早从痛苦中摆脱出来。毫无疑问,这两类不同的人的寿命是不一样的:前短后长。 老年人往往有过坎坷的经历,有些参加过战争。
-
关键词
老年保健
老年人
要诀
自得其乐
浪漫主义诗人
派得上用场
自娱娱人
感到不舒服
风景名胜
日子好过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论“安代”舞的艺术走势
- 8
-
-
作者
李春玲
刘群
-
出处
《民族艺术》
1995年第3期160-165,共6页
-
文摘
科尔沁蒙古民间舞蹈“安代”,在民间流传之时,曾以俯身跺脚、仰身甩手的单一动作,起过自娱娱人的作用,解过农牧民群众舞蹈文化之饥渴。之后,它被搬上舞台的几十年里,艺术家们为顺应时代与观众新的需要,对这枝五十年代破土而出的奇葩,爱若珍宝的同时,进行过各种实验和探索。比如,六十年代,哲盟歌舞团创编的双人“安代”《喜讯》,以一当十。
-
关键词
安代
民间舞蹈
艺术升华
歌舞团
自娱娱人
形体动作
科尔沁蒙古
民间流传
搬上舞台
扇子舞
-
分类号
J722
[艺术—舞蹈]
-
-
题名营造教学氛围
- 9
-
-
作者
张品正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教学研究室
-
出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7-27,共1页
-
-
关键词
营造教学氛围
教师
参与教学过程
教与学
教学研究
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
思维通道
学习的主动性
自娱娱人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振兴京剧有气魄
- 10
-
-
作者
高树德
-
出处
《中国京剧》
1995年第5期61-61,共1页
-
文摘
振兴京剧有气魄高树德在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京戏迷们都夸奖测井公司京剧联谊会主席夏伍才,说他带领一班业余京剧爱好看,把测井公司乃至油城的菊坛梨园装点得繁花似锦,又说他使濒于黯然的国粹瑰宝在测井公司释放出别开生面的艺术光芒,还说他勇于让业余京剧的新苗朝...
-
关键词
京剧艺术
测井
胜利油田
形象塑造
挤得水泄不通
演唱技巧
山东省东营市
《红灯记》
自娱娱人
露天剧场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