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再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爱晓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497-502,共6页
对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判断,我国的通说虽然立于主观说的正确立场,但过于概括模糊。在近来出现的判断自动性的两种新倾向中,规范的观察法从中止犯的立法目的出发是可取的,但其本身不应成为独立的判断标准;主观说与客观说相结合的思路则不... 对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判断,我国的通说虽然立于主观说的正确立场,但过于概括模糊。在近来出现的判断自动性的两种新倾向中,规范的观察法从中止犯的立法目的出发是可取的,但其本身不应成为独立的判断标准;主观说与客观说相结合的思路则不具有合理性。自动性的判断应当符合中止犯的立法本意,从行为人的主观角度切入,核心是判断是否是"出于自己意志"的自愿放弃,对此可视犯罪代价有无升高分三种不同的情况来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中止 自动性 判断标准 自愿放弃
下载PDF
中止说理与实践智慧
2
作者 程广云 《哲学分析》 2012年第3期16-23,197,共8页
所谓"中止说理",一种是强制中止,另种是自愿中止。所谓"实践智慧"主要不指前者,而指后者。当然,实际情况往往居于二者之间。概略地说,问题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论理哲学的活动模式,通过辩论、讨论、对话方式进... 所谓"中止说理",一种是强制中止,另种是自愿中止。所谓"实践智慧"主要不指前者,而指后者。当然,实际情况往往居于二者之间。概略地说,问题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论理哲学的活动模式,通过辩论、讨论、对话方式进行,其中说理在原则上是不被中止的;第二个层面是意识形态的活动模式,通过博弈方式进行,其中说理是被强制中止的;第三个层面是实践哲学的活动模式,通过协商方式进行,其中说理是被自愿中止的。这里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弱自愿中止,就是搀杂了强制中止要件的自愿中止,以谈判(讨价还价)为模型;另种是强自愿中止,就是纯粹自愿中止,以协商(求同存异)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说理 强制中止 自愿中止(自愿中止 自愿中止) 实践智慧(实践哲学)
下载PDF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中止犯研究——基于《罗马规约》第25.3.6条的比较刑法分析
3
作者 谢佑平 蔡桂生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6年第6期88-96,共9页
《罗马规约》的诞生在国际刑法上系统地确立了个人刑事责任。该规约第25.3.6条关于"犯罪中止"的理解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不同。《罗马规约》是缔约国不断协调妥协的结果,其中止犯条款的理论更为侧重大陆法系,应以国际习... 《罗马规约》的诞生在国际刑法上系统地确立了个人刑事责任。该规约第25.3.6条关于"犯罪中止"的理解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不同。《罗马规约》是缔约国不断协调妥协的结果,其中止犯条款的理论更为侧重大陆法系,应以国际习惯法法典化的观点来看待这一条款的合理性,排除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中不必要的纠葛。第25.3.6条无论从刑事政策和正当程序上说,是一个良性条款,虽然其与不同缔约国的国内刑法理论有不一致的地方,理智的做法是协调好这些差异,从而促进个案公正和国际刑事司法正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中止 意图犯罪 自愿放弃 刑事责任
原文传递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以国际刑法《罗马规约》为视角
4
作者 蔡桂生 《法治论坛》 2007年第4期145-156,共12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是国际刑法史上的辉煌一笔,个人刑事责任的确立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各个国家不断妥协的产物——《罗马规约》第25.3.6条的规定分析犯罪中止问题,重点论述了国际刑法中犯罪中止的特点,中国刑法与以《规约》代表的... 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是国际刑法史上的辉煌一笔,个人刑事责任的确立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各个国家不断妥协的产物——《罗马规约》第25.3.6条的规定分析犯罪中止问题,重点论述了国际刑法中犯罪中止的特点,中国刑法与以《规约》代表的国际刑法在犯罪中止上的比较,然后再通过刑法判例来引介英美法系的放弃抗辩理论,从而为改进国内立法以及中国研究国际刑事法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自愿)放弃 刑事责任
原文传递
企业要发展 员工要尊重
5
作者 周长领 官旭峰 《光彩》 2004年第9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组织员工 合法权益 保管员 女工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法》 感谢信 《安全生产法》 宿舍 自愿中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