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的自我关怀与积极心态建设
1
作者 曹玉萍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心理教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守护师”。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教师保持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心理教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守护师”。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教师保持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教师 积极心态 生理健康 自我关怀 心理辅导 人类灵魂 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校内人际关系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奔奔 孙焱 +2 位作者 张致铜 任仕广 郭荣娟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研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影响及校内人际关系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类型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的3718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体育环境,大学生自我关怀,校内人际关系等信息,利用S... 研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影响及校内人际关系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类型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的3718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体育环境,大学生自我关怀,校内人际关系等信息,利用SPSS统计软件内置的Process分析工具,构建变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Bootstrap再采样算法考察中介效应的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和校内人际和谐性呈正相关(r=0.217,P<0.001;r=0.065,P<0.01),与校内人际隔阂性呈负相关(r=-0.129,P<0.001);校内人际隔阂性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呈负相关(r=-0.443,P<0.001),校内人际和谐性与自我关怀能力呈正相关(r=0.247,P<0.001).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β=0.163,P<0.001),校内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2%.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发展可产生影响,同时校内人际关系在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环境 自我关怀 校内人际关系 中介作用 大学生
下载PDF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的常模构建
3
作者 牟艳 潘珊 +2 位作者 史崇清 谢梦瑶 常红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常模,为评估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16个城市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 目的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常模,为评估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16个城市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我关怀量表进行调查,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和分类常模。结果共纳入3920名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总均分为(3.24±0.44)分,自我友善维度(3.39±0.62)分、自我评判维度(3.14±0.66)分、普遍人性感维度(3.35±0.62)分、孤立感维度(3.14±0.75)、正念维度(3.44±0.65)分、过度沉迷维度(2.97±0.75)分;根据特征差异形成不同年龄、科室、职称、职务、学历、从事护理年限、劳动人事关系、平均月收入的分类常模;以5%为间隔构建百分位常模,根据总分的10%、30%、70%、90%百分位数建立划界常模,总分在区间[3.81,5.00)为高,在区间[3.38,3.81)为较高,在区间[3.00,3.38)为一般,在区间[2.81,3.00)为较低,在区间[0,2.81)为低。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处于一般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可依据该常模评估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提升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自我关怀 自我友善 自我评判 人性感 孤立感 正念 常模
下载PDF
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相关因素及与自我关怀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常红娟 曾睿 +2 位作者 张雨 解梦瑶 李根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国内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自我关怀的关系,为工作投入的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8月选取我国临床一线156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投入量表、自我关... 目的:探讨国内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自我关怀的关系,为工作投入的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8月选取我国临床一线156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投入量表、自我关怀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R4.2.2软件进行分段回归分析探讨工作投入与自我关怀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550名护士,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有年龄、职称、夜班频次、月收入、自我关怀培训频次等因素;控制其他变量后,相关分析显示,临床护士工作投入与自我关怀总分呈正相关(r=0.271,P<0.001),同时与自我关怀正向维度呈正相关(r=0.156,0.156,0.254;P<0.001),与自我关怀负向维度呈负相关(r=-0.087,-0.190,-0.195;P<0.001);控制其他变量后分段回归显示,自我关怀与工作投入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截点前斜率a 1=0.314,截点后a 2=0.011,截点前斜率是截点后的28.55倍,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结论: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众多,护士的自我关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护理管理者可重点干预自我关怀得分截点以下的人群,最大发挥自我关怀对工作投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投入 自我关怀 阈值效应
下载PDF
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自我关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媚媚 王其燕 《天津护理》 2024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了解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自我关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身体康复期的患者制定心理或肢体康复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我怜悯、焦虑/抑郁、自尊、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量表对钦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45例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自我关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身体康复期的患者制定心理或肢体康复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我怜悯、焦虑/抑郁、自尊、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量表对钦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45例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严重肢体创伤患者的自我关怀得分为(65.29±11.13)分。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焦虑、抑郁、自我效能、自理能力是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自我关怀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总变异的29.6%。结论:严重肢体创伤患者自我关怀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建议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以提高其自我关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创伤 自我关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自我关怀的关系
6
作者 郭佩佩 姜茂敏 于海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与家庭关系状况、自我关怀能力的关系,为缓解大学生孤独感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自我关怀量表(SCS)及孤独感量表(UCLA-3)对887名上海高校大学生进行调... 目的:评估上海市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与家庭关系状况、自我关怀能力的关系,为缓解大学生孤独感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自我关怀量表(SCS)及孤独感量表(UCLA-3)对887名上海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上海高校大学生孤独感得分为2.98±0.65分,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为3.79±0.39、3.11±0.42分,自我关怀总分为2.60±0.81分,内部各维度自我友善、正念、共通人性、自我批评、过度况溺、自我孤立得分依次为2.90±1.13、2.60±0.83、2.47±0.91、2.48±0.81、2.74±1.15、2.61±0.80分。不同年龄、年级、户籍性质组大学生孤独感、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自我关怀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关系亲密度、适应性得分对孤独感得分有负向预测效用(β=-0.22、-0.09,P<0.01);自我友善、正念、共通人性维度对孤独感得分有负向预测效用(β=-0.16、-0.08、-0.13,P<0.01);过度沉溺、自我孤立对孤独感得分有正向预测效用(β=0.42、-0.13,P<0.01)。结论:上海高校大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孤独感体验,年龄较大、高年级、独生子女、城镇户籍大学生是孤独感的重点关注人群,可通过改善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提高个体的自我关怀能力降低上海高校大学生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家庭关系 自我关怀
下载PDF
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关怀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千会 陈功金 +3 位作者 赖寒 许辰 徐晓晓 李敏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综合选取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指标(焦虑和抑郁)作为结局指标,探讨军队医学生自我关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其中的作...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综合选取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指标(焦虑和抑郁)作为结局指标,探讨军队医学生自我关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3-10~11月对某军队医科院校536名军校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elf-concept clarity scale,SCCS)、自我关怀量表简版(self-compassion scale-short form,SCS-SF)、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结果男女学员间自我概念清晰性、自我关怀和心理健康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控制性别因素的影响后,自我关怀、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焦虑、抑郁和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积极指标(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P<0.01)。在控制性别因素的影响后,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我关怀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依然显著,自我关怀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间呈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间呈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军校医学生的自我关怀与心理健康显著关联,其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为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性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医学生 自我关怀 自我概念清晰性 焦虑 抑郁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自我关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杨惠莉 焦杰 +3 位作者 武佩佩 赵建伟 蒋静媛 卢艳玲 《天津护理》 2024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自我关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至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66名肿瘤专科医...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自我关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至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66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自我关怀的影响因素。结果:466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自我关怀得分为(138.53±23.1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力量、乐观、积极应对、受重视程度是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自我关怀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6.5%。结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自我关怀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护士 自我关怀 影响因素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最佳盟友——初中生自我关怀心理辅导课设计
9
作者 余虹伶 陈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2期36-39,共4页
【活动理念】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提出了自我关怀的概念。自我关怀是一种积极友善的自我态度,具体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失败时,能够善待、接纳自身的缺点和不完美,以一种包容、不批判的态度来面对自己。自我友善是... 【活动理念】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提出了自我关怀的概念。自我关怀是一种积极友善的自我态度,具体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失败时,能够善待、接纳自身的缺点和不完美,以一种包容、不批判的态度来面对自己。自我友善是自我关怀的一个核心维度,指的是个体在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时充满爱意和宽容,持以友善、理解和鼓励的态度,而非严厉地自我苛责。高自我友善的个体,会采用包容、温柔、关爱的态度对待不足和失败,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也更有提升进步的动力。与自我友善相对应的负性成分是自我苛责,反映的是个体以高要求、严标准、过分挑剔的态度面对自身各方面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关怀 自我苛责 自我友善 对话
下载PDF
儿童的自我关怀能力:内涵、要素与培育路径
10
作者 高岳 王成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1期4-8,共5页
儿童自我关怀能力指他们正确感知、理解和应对自身痛苦经验的能力,包括静观当下、共通人性、自我友善及改善行动四个要素。基于自我关怀理论,从教育学角度探讨了儿童自我关怀能力的内涵、要素和培育路径。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 儿童自我关怀能力指他们正确感知、理解和应对自身痛苦经验的能力,包括静观当下、共通人性、自我友善及改善行动四个要素。基于自我关怀理论,从教育学角度探讨了儿童自我关怀能力的内涵、要素和培育路径。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讲座,在日常教学和主题活动中融入自我关怀要素,帮助儿童有效应对“痛苦事件”,培育儿童的自我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关怀能力 痛苦经验 静观能力 共通人性
下载PDF
自我关怀视角下高校贫困生群体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11
作者 丁佳文 张贝妮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4期76-78,85,共4页
为探讨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文章以自我关怀、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着眼点进行研究,以上海、苏州等地高校贫困生为调查对象,发放测量问卷并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贫困生群体自我关怀水平和社会支持水... 为探讨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文章以自我关怀、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着眼点进行研究,以上海、苏州等地高校贫困生为调查对象,发放测量问卷并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贫困生群体自我关怀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自我关怀水平在影响过程中起部分调节作用。通过定量研究和数据分析,挖掘自我关怀视角下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自我关怀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七年级自我关怀主题心理课
12
作者 张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6期28-31,共4页
【学情分析】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七年级正是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学生常常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情绪波动。同时,在面对学习、人际等困境和挫折时,学生会因无法调整心态而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情况,甚至有时会出现情绪和行... 【学情分析】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七年级正是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学生常常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情绪波动。同时,在面对学习、人际等困境和挫折时,学生会因无法调整心态而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情况,甚至有时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探讨自我关怀这一保护性因素,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关怀 情绪调节 支持系统
下载PDF
做自己的“大白”——初中生自我关怀心理课
13
作者 戎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1期25-27,共3页
【活动理念】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情感丰富,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遇到挫折,产生压力。面对挫折,大多数学生会讨厌当下的处境,还会因为深陷逆境而怀疑、否定自己。在日常辅导中,心理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常会因为一些诸如“与同学发... 【活动理念】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情感丰富,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遇到挫折,产生压力。面对挫折,大多数学生会讨厌当下的处境,还会因为深陷逆境而怀疑、否定自己。在日常辅导中,心理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常会因为一些诸如“与同学发生矛盾”“没有考好”等困境而自责,产生“我不好”“我没用”等负性想法,导致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关怀 自我评价 积极心理学
下载PDF
静观自我关怀训练干预乡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效用及其作用机制
14
作者 刘衔华 李永奇 +1 位作者 张蓝心 秦骁 《国际神经精神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0-80,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观自我关怀训练对乡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有效性,并探讨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特质静观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揭示静观训练干预自杀意念的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招募了69名乡村留守儿童(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观自我关怀训练对乡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有效性,并探讨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特质静观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揭示静观训练干预自杀意念的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招募了69名乡村留守儿童(平均年龄13.81 ± 0.77)和66名非乡村留守儿童(平均年龄13.76 ± 0.70)。将69名留守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35名)和对照组(34名)。实验组被试接受为期十周的静观自我关怀训练训练,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干预。应用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量表、五因素静观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进行心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 乡村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水平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2) 特质静观、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都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负相关。3) 特质静观对自杀意念的总效应、直接效应都显著;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二者在特质静观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链式中介效应和总中介效应都显著。4) 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与实验组的前测和对照组的前、后得分相比,实验组的自杀意念后测得分显著下降,而特质静观、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后测得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对照组的自杀意念、特质静观、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前后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乡村留守儿童是自杀意念的高危群体,静观自我关怀训练是干预乡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特质静观–积极心理资本–社会适应能力–自杀意念的链式中介模型部分揭示了静观自我关怀训练干预自杀意念的作用机制。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 self-compassion training (MSCT) on suicidal ideation i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between trait mindfulne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to reveal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MSCT in suicidal ideation. In this study, 69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mean age 13.81 ± 0.77) and 66 non-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mean age 13.76 ± 0.70) were recruited by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Sixty-nine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5) and the control group (34).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 ten-week MSC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the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e Ideation Inventory (PNSI),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FFMQ),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PPCQ) and Social Adaptation Diagnostic Scale (SADS) were used for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uicidal ideation level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2) Trait mindfulnes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 3) The total and direct effects of trait mindfulness on suicidal ideation were significant;the mediation, chain and total mediation effect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between trait mindfulne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were significant. 4)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retest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pre- and post-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test scores of suicidal idea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the posttest scores of trait mindfulnes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suicidal ideation, trait mindfulnes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the control group. This study proves that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a high-risk group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MSC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ntervene in suicidal ideation i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chain mediation model of trait mindfulness-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social adaptability-suicidal ideation partially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mindfulnss-based intervention in suicidal id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留守儿童 自杀意念 特质静观 积极心理资本 社会适应能力 静观自我关怀训练
下载PDF
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病耻感的影响
15
作者 刘亭 蒋成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32-263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10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51)和团体心理干预组(n=51),常规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10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51)和团体心理干预组(n=51),常规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干预8 w后,比较两组抑郁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病耻感[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团体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消极应对评分、SSCI评分低于常规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团体心理干预组配合检查、遵医用药、物理治疗、适量运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团体心理干预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能改善抑郁情绪,减轻病耻感,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自我关怀 团体心理干预
下载PDF
正念自我关怀训练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16
作者 王玛妮 张卫敏 +2 位作者 曾晓仪 梁家宝 周晓莹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正念自我关怀训练对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从番禺区中心医院、番禺区中医院、何贤妇幼保健院、市桥医院、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选取医护人员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 目的:观察正念自我关怀训练对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从番禺区中心医院、番禺区中医院、何贤妇幼保健院、市桥医院、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选取医护人员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试验组接受正念自我关怀团体训练。比较两组自我关怀水平、心理弹性、幸福感水平、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关怀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自我关怀训练可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关怀水平、心理弹性、幸福感、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正念自我关怀训练 幸福感
下载PDF
新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和自我关怀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泽涵 宋志红 +3 位作者 王亚君 张娜 贺娜 李新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分析新护士发生患者安全事件后,其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和自我关怀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9—12月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中文版自我关怀量表对某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的510名新护... 目的:分析新护士发生患者安全事件后,其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和自我关怀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9—12月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中文版自我关怀量表对某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的510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得分为(99.68±16.15)分,自我关怀得分为(24.00±6.71)分;组织支持、自我关怀、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对离职倾向的效应分别为0.482、-0.337、0.182,组织支持、自我关怀、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对缺勤的效应分别为-0.421、-0.261、0.678;组织支持与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呈正相关,与自我关怀呈负相关,自我关怀与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呈负相关。结论:医务管理者应加强对新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关注,建立支持项目,使其从患者安全事件造成的负性影响中恢复,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第二受害者 自我关怀 患者安全事件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职业自我关怀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青 许丽英 +3 位作者 王云 祝韵 黄艳 谭卫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2期160-166,共7页
为了解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离职意向、职业自我关怀现状,以及职业自我关怀在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关系中的作用,采用职业自我关怀实践量表、职业倦怠等量表对福建省内1 066位社会工作者开展调查。运用SPSS 26.0及其PROC... 为了解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离职意向、职业自我关怀现状,以及职业自我关怀在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关系中的作用,采用职业自我关怀实践量表、职业倦怠等量表对福建省内1 066位社会工作者开展调查。运用SPSS 26.0及其PROCESS插件分析,结果发现社会工作者具有中、重度职业倦怠的比例分别占44.22%和29.99%,近一年有离职意向的比例占25.67%,职业自我关怀的平均分为(22.57±5.98)分。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r=0.29,P<0.01)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自我关怀与职业倦怠(r=-0.46,P<0.01)、离职意向(r=-0.16,P<0.01)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自我关怀在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β=-0.01,P<0.05)。研究提示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偏高、职业自我关怀水平偏低,应重视职业自我关怀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职业倦怠 职业自我关怀 离职意向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自我关怀干预方案设计及实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玮 王冲 +1 位作者 徐奕旻 李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6-59,共4页
目的 评价肿瘤科护士自我关怀干预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 基于自我关怀存在理论设计自我关怀干预方案,用于30名肿瘤科护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1个月、3个月使用护士自我关怀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注意觉察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以评价... 目的 评价肿瘤科护士自我关怀干预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 基于自我关怀存在理论设计自我关怀干预方案,用于30名肿瘤科护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1个月、3个月使用护士自我关怀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注意觉察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肿瘤科护士4个时间点自我关怀总分及自我关怀意识、知识的掌握、健康自我保持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同情总分及孤立感、自我评判、过渡沉迷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 自我关怀干预有利于提高肿瘤科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增强护士的自我同情,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自我关怀 团体干预 自我同情 注意觉察 自我关怀存在理论
下载PDF
自我关怀:教师自我发展之路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伟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3期4-6,共3页
教师自我关怀包括对教师自己的生存生活的关爱、职业生涯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关心。教师自我关怀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功能或意义正在于促进自己的自主发展,自我关怀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专业自觉意识、追求健康... 教师自我关怀包括对教师自己的生存生活的关爱、职业生涯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关心。教师自我关怀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功能或意义正在于促进自己的自主发展,自我关怀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专业自觉意识、追求健康与快乐、对自己负责、有反思与创造的职业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自我关怀 生存生活 职业生涯 生命价值 自我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