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后”时空隐喻表达时间指向的参照模式解释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光 张京鱼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9,共12页
汉语“前”“后”时空隐喻表达既可指过去又可指未来,以往使用“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个隐喻模式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时间指向矛盾,而新近的研究虽意在触及问题本质,实未达其功。本研究借鉴有关参照模式跨语研究成果,认为M... 汉语“前”“后”时空隐喻表达既可指过去又可指未来,以往使用“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个隐喻模式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时间指向矛盾,而新近的研究虽意在触及问题本质,实未达其功。本研究借鉴有关参照模式跨语研究成果,认为Moore(2006)及Núez&Sweetser(2006)提出的自我参照点(Ego-RP)与时间参照点(Time-RP)时间认知模式能够很好解决汉语“前”“后”时间指向的争议。“前”表过去,“后”表未来属于Time-RP模式;“前”表未来,“后”表过去属于Ego-RP模式中的“自我在动”(Moving Ego)子模式。我们的分析揭示汉语“前”“后”隐喻时空表达的主导模式是Time-RP,而Moving Ego只是起补充作用的次模式,因而对其指向矛盾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隐喻 自我运动 时间运动 参照模式 自我参照点 时间参照
下载PDF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晓红 张志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在时间隐喻研究早期,研究者多将时间隐喻分为"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两类,关注的是"自我移动"和"物体移动"空间参照框架向时间概念的系统映射。最近,有研究者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其他... 在时间隐喻研究早期,研究者多将时间隐喻分为"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两类,关注的是"自我移动"和"物体移动"空间参照框架向时间概念的系统映射。最近,有研究者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其他空间参照框架映射而来的新的时间参照系,并确立了新的理论,其中以自我参照点和时间参照点理论、三大参照系理论最具代表性。文章对"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隐喻方面的最新研究及目前空间-时间隐喻方面一些新的参照点/系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隐喻 参照框架 自我和时间移动 自我和时间参照 三大参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