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化生存的“社会性自我”建构——基于21世纪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艾志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21世纪中国城市移民电影聚焦城市移民群体的“社会性自我”建构问题,他们在城市化生存中诉诸种种社会活动,“向外”探察他人,揭示隐藏的“自我”。在城市移民电影中,自我身体的出现往往展现其与城市的对抗性特征,城市移民群体以“身体...
21世纪中国城市移民电影聚焦城市移民群体的“社会性自我”建构问题,他们在城市化生存中诉诸种种社会活动,“向外”探察他人,揭示隐藏的“自我”。在城市移民电影中,自我身体的出现往往展现其与城市的对抗性特征,城市移民群体以“身体”为对象来反抗既定规则、城市文明以及种种现代性危机。同时,作为内在诉求和价值支撑的自我尊严,以影像方式重塑城市移民群体的精神颜值和人性光辉,修正现代城市文明对移民群体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误解。此外,中国城市移民电影尤为关注自我意志对文化隔阂的抵抗,显现出作为“主体”的城市移民群体把握本质、主宰命运的特质,他们不断扬弃、合乎人性,呈现一种“自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移民电影
自我
身体
自我尊严
自我
意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哲学史上主要荣辱观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阳举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8-75,共8页
有选择性地勾勒了中西思想史上若干典型的荣辱观,并对其社会历史意义加以评析。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荣辱文化的探讨,西方哲人则长于荣辱的科学和哲学分析。从中国思想史看,礼乐文化心理结构蕴藏着知耻的文化种子;《管子》开创了政治...
有选择性地勾勒了中西思想史上若干典型的荣辱观,并对其社会历史意义加以评析。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荣辱文化的探讨,西方哲人则长于荣辱的科学和哲学分析。从中国思想史看,礼乐文化心理结构蕴藏着知耻的文化种子;《管子》开创了政治文明层次的荣辱机制思考;孔子发掘和复兴了耻辱感的文化建构方向;孟子通过道德心理学思考,完善了孔子荣辱观的内在化环节;荀子对中国知耻的社会心理和伦理文化作出了理性论证。西方对荣辱本质的认识经历了许多环节:亚里士多德讨论了有德行的人和正义的制度对于荣辱的关系;康德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自我和尊严的价值,完善了荣辱本质认识的基本环节;包尔生界定了客观荣誉,分析了荣辱的道德意义;詹姆斯对自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自我概念上明确了荣辱依托的核心是社会自我;罗尔斯继承康德的精神,又克服了康德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局限性,将有关荣辱的道德心理学、伦理学和公平正义的制度原理统一起来。比较而言,中国长于利用荣辱机制治理社会,西方透过荣辱看清了荣辱的本质在于自我尊严,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和文明进步。站在历史的高度,占有中西荣辱问题研究的成果,通过比较思考,建构自我尊严和荣辱文化统一互补的理论甚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荣辱观
自我尊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3
作者
卢立昕
刘易平
《北京青年研究》
2016年第1期5-14,共10页
本文从社会结构—自我评价的双重变迁角度看待传统读书人面对接济的心安理得的反应,以及当前大学生"诉贫心理伤害"问题。首先,传统读书人有家族支持,社会分化较小,主观以"劳心者"式精神贵族自居,凭嵌入德识的文化...
本文从社会结构—自我评价的双重变迁角度看待传统读书人面对接济的心安理得的反应,以及当前大学生"诉贫心理伤害"问题。首先,传统读书人有家族支持,社会分化较小,主观以"劳心者"式精神贵族自居,凭嵌入德识的文化资本取得内在尊严感,这使其减免因接济所致的过分羞愧。其次,近代已还,农业社会逐渐让位于工商社会,价值观趋于理性化。农村家庭核心化,抗风险能力低于家族,农村读书人面临市场化的教育扩张、社会过度分化的边缘处境,教育功利化以至于人格教育弱化使读书人的自我尊严外在化,上述因素内外夹击造成诉贫伤害。最后,化解之道在于适度限制市场,促进职业教育,创造节俭校园消费环境及重塑精英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贫伤害
社会分化
自我尊严
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础教育之基础新论--基于儿童生命的视角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全华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从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出发,基础教育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应以儿童的生命为基础,即以儿童生命整体中的学习能力、渴望全面活动的本性、向善的天性、健康的身心、对自我尊严感的追求为基础.儿童的...
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从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出发,基础教育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应以儿童的生命为基础,即以儿童生命整体中的学习能力、渴望全面活动的本性、向善的天性、健康的身心、对自我尊严感的追求为基础.儿童的身心健康如同一座大楼的基座,儿童的学习能力、渴望全面活动的本性、向善的天性、对自我尊严感的追求则如同一座大楼的强有力的四根立柱.基础教育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正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基础教育为儿童发展打基础的基础是儿童生命自带的.回归儿童生命,尊重和依循儿童生命自带的发展基础,基础教育才能为儿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儿童
学习能力
健康
自我尊严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中抗争的女性群像
5
作者
陈海燕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9期50-51,共2页
《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面对封建礼教,这些女性有的是主导者,有的是妥协者,有的是抗争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抗争者。她们的抗争,体现在对自我尊严的维护,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渴望,对自我个性发展的追求。抗争的内...
《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面对封建礼教,这些女性有的是主导者,有的是妥协者,有的是抗争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抗争者。她们的抗争,体现在对自我尊严的维护,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渴望,对自我个性发展的追求。抗争的内容和层次虽然不同,却都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抗争虽然皆以失败告终,却令作品闪烁出壮美的光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争
女性
自我尊严
自我
命运
个性发展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化生存的“社会性自我”建构——基于21世纪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艾志杰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042
苏州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时代影视艺术的跨媒介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KR202005。
文摘
21世纪中国城市移民电影聚焦城市移民群体的“社会性自我”建构问题,他们在城市化生存中诉诸种种社会活动,“向外”探察他人,揭示隐藏的“自我”。在城市移民电影中,自我身体的出现往往展现其与城市的对抗性特征,城市移民群体以“身体”为对象来反抗既定规则、城市文明以及种种现代性危机。同时,作为内在诉求和价值支撑的自我尊严,以影像方式重塑城市移民群体的精神颜值和人性光辉,修正现代城市文明对移民群体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误解。此外,中国城市移民电影尤为关注自我意志对文化隔阂的抵抗,显现出作为“主体”的城市移民群体把握本质、主宰命运的特质,他们不断扬弃、合乎人性,呈现一种“自为”状态。
关键词
城市移民电影
自我
身体
自我尊严
自我
意志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哲学史上主要荣辱观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阳举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8-75,共8页
文摘
有选择性地勾勒了中西思想史上若干典型的荣辱观,并对其社会历史意义加以评析。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荣辱文化的探讨,西方哲人则长于荣辱的科学和哲学分析。从中国思想史看,礼乐文化心理结构蕴藏着知耻的文化种子;《管子》开创了政治文明层次的荣辱机制思考;孔子发掘和复兴了耻辱感的文化建构方向;孟子通过道德心理学思考,完善了孔子荣辱观的内在化环节;荀子对中国知耻的社会心理和伦理文化作出了理性论证。西方对荣辱本质的认识经历了许多环节:亚里士多德讨论了有德行的人和正义的制度对于荣辱的关系;康德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自我和尊严的价值,完善了荣辱本质认识的基本环节;包尔生界定了客观荣誉,分析了荣辱的道德意义;詹姆斯对自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自我概念上明确了荣辱依托的核心是社会自我;罗尔斯继承康德的精神,又克服了康德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局限性,将有关荣辱的道德心理学、伦理学和公平正义的制度原理统一起来。比较而言,中国长于利用荣辱机制治理社会,西方透过荣辱看清了荣辱的本质在于自我尊严,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和文明进步。站在历史的高度,占有中西荣辱问题研究的成果,通过比较思考,建构自我尊严和荣辱文化统一互补的理论甚为必要。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荣辱观
自我尊严
Keywords
China
the West
view of honor and disgrace
self-esteem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3
作者
卢立昕
刘易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2016年第1期5-14,共10页
文摘
本文从社会结构—自我评价的双重变迁角度看待传统读书人面对接济的心安理得的反应,以及当前大学生"诉贫心理伤害"问题。首先,传统读书人有家族支持,社会分化较小,主观以"劳心者"式精神贵族自居,凭嵌入德识的文化资本取得内在尊严感,这使其减免因接济所致的过分羞愧。其次,近代已还,农业社会逐渐让位于工商社会,价值观趋于理性化。农村家庭核心化,抗风险能力低于家族,农村读书人面临市场化的教育扩张、社会过度分化的边缘处境,教育功利化以至于人格教育弱化使读书人的自我尊严外在化,上述因素内外夹击造成诉贫伤害。最后,化解之道在于适度限制市场,促进职业教育,创造节俭校园消费环境及重塑精英意识等。
关键词
诉贫伤害
社会分化
自我尊严
感
Keywords
injury from announcement of poverty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 sense of individual dignity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础教育之基础新论--基于儿童生命的视角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全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项目“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关系的变革——以经验主义人性论为视角”(GD16CJY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从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出发,基础教育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应以儿童的生命为基础,即以儿童生命整体中的学习能力、渴望全面活动的本性、向善的天性、健康的身心、对自我尊严感的追求为基础.儿童的身心健康如同一座大楼的基座,儿童的学习能力、渴望全面活动的本性、向善的天性、对自我尊严感的追求则如同一座大楼的强有力的四根立柱.基础教育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正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基础教育为儿童发展打基础的基础是儿童生命自带的.回归儿童生命,尊重和依循儿童生命自带的发展基础,基础教育才能为儿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儿童
学习能力
健康
自我尊严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红楼梦》中抗争的女性群像
5
作者
陈海燕
机构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9期50-51,共2页
文摘
《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面对封建礼教,这些女性有的是主导者,有的是妥协者,有的是抗争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抗争者。她们的抗争,体现在对自我尊严的维护,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渴望,对自我个性发展的追求。抗争的内容和层次虽然不同,却都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抗争虽然皆以失败告终,却令作品闪烁出壮美的光华。
关键词
抗争
女性
自我尊严
自我
命运
个性发展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化生存的“社会性自我”建构——基于21世纪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分析
艾志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西哲学史上主要荣辱观比较
谢阳举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卢立昕
刘易平
《北京青年研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础教育之基础新论--基于儿童生命的视角
吴全华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5
《红楼梦》中抗争的女性群像
陈海燕
《芒种(下半月)》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