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郭沫若早期的自我抒情小说创作
1
作者 冯奕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从表现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和日本"私小说"三方面探讨外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对郭沫若早期自我抒情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自我抒情 表现主义 精神分析学说 日本“私小说”
下载PDF
自我抒情与干预现实——从“他者”看沈从文《水云》的内外诉求
2
作者 丁茜菡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09,共6页
1943年,沈从文的《水云》发表于《文学创作》第一卷第四期和第五期,最初刊载时有副标题"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在北岳文艺出版社《沈从文全集》中收入的1947年8月校定稿中已不见。全集中这一版本虽内容更详细、描... 1943年,沈从文的《水云》发表于《文学创作》第一卷第四期和第五期,最初刊载时有副标题"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在北岳文艺出版社《沈从文全集》中收入的1947年8月校定稿中已不见。全集中这一版本虽内容更详细、描画更具体,但副标题的先有后无,显示出犹豫。——删去相对具体的提示线索,只留下主标题"水""云"两个模糊意象,体现了在公开自我书写上的矛盾、顾忌。这犹豫在1943年版的写作上即已开始,长久以来给《水云》的解读带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岳文艺出版社 沈从文 自我书写 主标题 创造故事 文学创作 模糊意象 自我抒情
原文传递
论戴望舒诗歌抒情自我的嬗变
3
作者 王布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5-79,共5页
戴望舒创造性地将中国诗的诗骚传统与现代情绪融合,以对现实政治的有意规避与消极抗争来坚守个人性抒情话语,其诗歌中的抒情自我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并始终体现着对自身情感的迷恋与坚守。抒情自我的忧郁气质与唯美的理想诉求之间... 戴望舒创造性地将中国诗的诗骚传统与现代情绪融合,以对现实政治的有意规避与消极抗争来坚守个人性抒情话语,其诗歌中的抒情自我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并始终体现着对自身情感的迷恋与坚守。抒情自我的忧郁气质与唯美的理想诉求之间的情感裂隙是推动其诗歌创作的内在因素。其后期诗歌主要成就仍然是面向个体抒情的诗作,而所谓的诗风转型,实际上只是诗人对现实政治消极抗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抒情自我 嬗变 情感裂隙
下载PDF
《诗经》宴饮诗与西方古代相关抒情诗的考略
4
作者 张安琪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2-56,共5页
宴饮诗是《诗经》中的一个门类,是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和礼乐制度的体现。西方以及东方的其他国家在诗歌中有宴饮场面的描写,却很少有专门的宴饮诗。文章从《诗经》宴饮诗与西方及东方相关的古代抒情诗的比较入手,试图探讨出东西方在典章... 宴饮诗是《诗经》中的一个门类,是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和礼乐制度的体现。西方以及东方的其他国家在诗歌中有宴饮场面的描写,却很少有专门的宴饮诗。文章从《诗经》宴饮诗与西方及东方相关的古代抒情诗的比较入手,试图探讨出东西方在典章制度和思维观念上的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宴饮诗 礼乐文化 自我抒情 生活感悟
下载PDF
自我作为诗歌的对象——论戈特弗里德·本恩的抒情自我概念
5
作者 何晶玮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戈特弗里德·本恩(Gottfried Benn,1886–1956)是20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并且是表现主义一代的先锋人物,对战后一代的诗人和文学研究者都影响颇深,其诗学思想中对自我概念的关注至今仍发人深思。诗歌中的言说主体被称为抒情... 戈特弗里德·本恩(Gottfried Benn,1886–1956)是20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并且是表现主义一代的先锋人物,对战后一代的诗人和文学研究者都影响颇深,其诗学思想中对自我概念的关注至今仍发人深思。诗歌中的言说主体被称为抒情自我,自我的在场和取消构成了现代诗的一大特征。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本恩诗歌中的抒情自我概念,通过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及重要诗学理念,论文试图探究这一概念的多重诗学含义:独白性、绝对性和艺术性,以展现抒情与自我、创作与反思如何在这个概念里被统一起来。从与内在自我对话,到超越经验主体,最后走向对存在本身的关注,抒情自我承担着本恩对个人自我的反思,对现代主体性的反思,也彰显着他对存在本身的追问和形而上的美学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特弗里德·本恩 德国现代诗歌 抒情自我 诗歌理论
原文传递
延安作家建国后的文人心态与文学道路——以何其芳1949年之后的现代诗创作为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思辉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40-51,共12页
何其芳在建国之后的文学道路虽受到政治和文化环境影响,但却未停止诗歌创作。何其芳在建国后现代诗的创作中倾向对《讲话》精神的贯彻,但他之前倾心的唯美主义的个人抒情并未在这些诗歌中完全消失,而是游离与徘徊于“文艺为政治服务”... 何其芳在建国之后的文学道路虽受到政治和文化环境影响,但却未停止诗歌创作。何其芳在建国后现代诗的创作中倾向对《讲话》精神的贯彻,但他之前倾心的唯美主义的个人抒情并未在这些诗歌中完全消失,而是游离与徘徊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主线。从何其芳建国后的现代诗创作可以看出,中国现代作家经历《讲话》的洗礼后,加上复杂的文学生态语境,他们的文人心态与文学道路是曲折与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现代诗 自我抒情 革命主义思想 现代格律诗 叙事
下载PDF
西方现代诗论中的自由体抒情诗论
7
作者 赵志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3,共7页
西方现代诗论,尤其是20世纪的诗人诗论,对现代诗歌的最主要形式———自由体抒情诗的各主要因素均有大量讨论和争议,举凡与现代诗歌的革命性、抒情自我、客体性、语词工作机制、韵律、自由体等要素相关的论题,都是被不断重提并始终开放... 西方现代诗论,尤其是20世纪的诗人诗论,对现代诗歌的最主要形式———自由体抒情诗的各主要因素均有大量讨论和争议,举凡与现代诗歌的革命性、抒情自我、客体性、语词工作机制、韵律、自由体等要素相关的论题,都是被不断重提并始终开放的。这些反复探讨并非是仅着眼于对一种诗体的理解,而更关乎本体论意义上的对何谓"诗"的探寻,以及在方法论意义上的对诗歌创造生成秘密的求索。对此进行综合考察,将有助于对西方自由体抒情诗形成相对全面的认识,进而帮助读者理解"诗"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诗论 诗歌革命 抒情自我 语词 韵律
下载PDF
重读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 被引量:2
8
作者 温潘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1958年,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田汉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写出了历史剧《关汉卿》,今天我们重读该剧的目的是为了澄清笼罩在该剧之上的各种迷雾,厘清关于该剧的各种问题。其实,田汉选择历史剧这一极具意识形态性的形式进行话语言说,其目的就是以... 1958年,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田汉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写出了历史剧《关汉卿》,今天我们重读该剧的目的是为了澄清笼罩在该剧之上的各种迷雾,厘清关于该剧的各种问题。其实,田汉选择历史剧这一极具意识形态性的形式进行话语言说,其目的就是以符号形式的建构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通过讴歌关汉卿的反抗与斗争以进行知识分子的自我回归及自我定位。今天的中国文坛尤其需要像田汉这样具有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需要像《关汉卿》这样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关汉卿》 心灵之歌 爱情之歌 自我抒情
下载PDF
论李清照词的“不独雄于闺阁”
9
作者 朱珠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作清新隽永,不假雕琢,感情真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易安体"。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她的词"不独雄于闺阁也",这来源于她的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同象异...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作清新隽永,不假雕琢,感情真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易安体"。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她的词"不独雄于闺阁也",这来源于她的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同象异意,情感表现上的自我化抒情和创作意识上的双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象异意 自我抒情 双性意蕴 李清照
下载PDF
無我的抒情——論林順夫《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
10
作者 魯慧敏 《新国学》 2018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美籍華裔學者林順夫在普林斯頓大學從高友工修讀博士學位時,畢業論文研究姜夔詞,提出:'姜夔的詞作結構代表了中國抒情傳統上一個根本改變。'~①論文後來出版,又譯介至國內,即《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Transforma... 美籍華裔學者林順夫在普林斯頓大學從高友工修讀博士學位時,畢業論文研究姜夔詞,提出:'姜夔的詞作結構代表了中國抒情傳統上一個根本改變。'~①論文後來出版,又譯介至國內,即《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Transformatian of the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Chiang K’uei and Southern Song Tz’u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自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