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权的自我正当化及其负面后果 被引量:6
1
作者 伍德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46,共15页
人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与社会结构,是绝对价值衰落之后的绝对价值,具有自我正当化的特征。人权的自我正当化容易引发"泛正义化"的诱惑,因此有着极为强势的道德扩张性,但人权无法控制人权本身的使用。当我们能够通过人权批... 人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与社会结构,是绝对价值衰落之后的绝对价值,具有自我正当化的特征。人权的自我正当化容易引发"泛正义化"的诱惑,因此有着极为强势的道德扩张性,但人权无法控制人权本身的使用。当我们能够通过人权批判一切的时候,决策错误的风险也会随之剧增。人权是一种信息成本较低的认知模式,人权在成功驯化政府后由于失去鲜明的"敌人"而不再有道德激情去发动系统性的改革。由于人权在认知上的肤浅性,出于保护人权的善良愿望极有可能走向人权的反面,但人权的自我正当性可以使人权免受道德谴责。人权关涉到人的尊严,并将可选择性的欲望上升为不可选择的本体论问题,而这导致了人权的不可妥协性以及对矛盾的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沟通 人权 自我正当化 道德扩张性
原文传递
折射士林心态的一面偏光镜——清初小说的文化心理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洪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6,共12页
清初的三、四十年间,政局动荡不定,人心亦颇不稳。因此,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士人采取了笼络羁縻与打击镇压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崇儒尊孔,开科取士,重用部分降臣;另一方面,对不合作者则严加镇压。顺治二年,下剃发令,“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 清初的三、四十年间,政局动荡不定,人心亦颇不稳。因此,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士人采取了笼络羁縻与打击镇压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崇儒尊孔,开科取士,重用部分降臣;另一方面,对不合作者则严加镇压。顺治二年,下剃发令,“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三年,将“在籍文武未经本朝录用者”的绅衿特权“尽行革去”。九年,下令严禁生员议政干政。十七年,下令严禁文人结社。其间又屡兴大狱,如科场案、奏销案、哭庙案等,“仕籍、学校为之一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 偏光镜 自我正当化 王翠翘 《金云翘传》 《豆棚闲话》 通俗小说 《招魂》 汉族士人 社会文心理
下载PDF
公务员腐化行为的心理分析
3
作者 于伟 《行政与法》 1996年第4期14-16,共3页
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公务员的腐化行为已成为众矢之的.对公务员腐化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对于加强反腐败管理手段的超前性、方向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行为 公务员 心理分析 世界观 心理矫正 行为链 自我正当化 心理失衡 心理基础 动机斗争
下载PDF
论清初小说中的贞节观与士人心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清初小说在对女子贞节观的书写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宽容,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士人心态密切相关。一部分士人矫枉过正,对贞节的要求更加苛刻和过情;另一部分背负未能死节阴影的士人,不断以"身辱心贞""原心不原迹"&... 清初小说在对女子贞节观的书写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宽容,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士人心态密切相关。一部分士人矫枉过正,对贞节的要求更加苛刻和过情;另一部分背负未能死节阴影的士人,不断以"身辱心贞""原心不原迹""死易生难"等命题为失节女子辩解,同时也是自我开解,以使自我行为正当化;在经历国破家亡、痛定思痛的思索之后,还有部分士人在作品中对不能尽节的女子表现出赞同而不是鞭挞的态度,将守节从盲从提升到双方平等的高度,现代平等意识开始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小说 贞节观 原心不原迹 自我正当化 士人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