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群体自拍行为的情感动机分析
1
作者 张惠璃 裴雪娇 《采写编》 2024年第6期51-52,共2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自拍行为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变得普遍。自拍作为青年群体自我呈现的重要方式,不仅包含了印象整饰的心理动因,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动力机制。本文从自拍前他者的情感期待,自拍过程中的情感流动,以及自拍回忆下的情感按摩...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自拍行为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变得普遍。自拍作为青年群体自我呈现的重要方式,不仅包含了印象整饰的心理动因,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动力机制。本文从自拍前他者的情感期待,自拍过程中的情感流动,以及自拍回忆下的情感按摩,分析了青年群体自拍行为火爆背后的情感动因及背后的情感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 情感期待 情感流动 情感按摩
下载PDF
自拍及其背后的权力转移与文化意涵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贵武 丁慕涵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8,共7页
随着社会思想解放和传媒技术的发展,自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文章采取正反透视的写作思路,以绘画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两条路径,从自拍的发展脉络、自拍的社交展演以及自拍的文化形态、商业化表达... 随着社会思想解放和传媒技术的发展,自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文章采取正反透视的写作思路,以绘画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两条路径,从自拍的发展脉络、自拍的社交展演以及自拍的文化形态、商业化表达等方面探析了自拍背后的权力转移和文化意涵。文章提出,作为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表征,自拍虽然使个体获得了巨大的个人权力和表达自由,但在消费社会,自拍同样存在被商业利益绑架、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以及个体权力被滥用的风险,需要引起应有的重视和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 视觉化生存 权力 异化
下载PDF
消费社会视角下年轻女性的社交媒体自拍实践研究
3
作者 周敏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为探究年轻女性群体的社交媒体自拍实践,采用消费社会理论视角,分析自拍文化盛行的背后、女性自拍中存在的问题及女性自拍的理性回归。研究认为:自拍文化得以盛行的原因是新媒介技术赋权、个体积极自我呈现获取认同、图像社交成为日常... 为探究年轻女性群体的社交媒体自拍实践,采用消费社会理论视角,分析自拍文化盛行的背后、女性自拍中存在的问题及女性自拍的理性回归。研究认为:自拍文化得以盛行的原因是新媒介技术赋权、个体积极自我呈现获取认同、图像社交成为日常重要社交仪式;作为商品的女性自拍可能沦为资本逐利工具,引发自拍编辑成瘾,使人遭遇主体性危机;唤回女性自拍的理性价值需要多元化审美,接纳真实自我,培养深度思考,提高内涵修养,关注真实需求,警惕消费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女性自拍 图像社交 身体消费 形象建构 自拍编辑
下载PDF
超越自我呈现:自拍作为前后台重叠的主体性建构实践——基于Z世代女大学生的Q方法分析
4
作者 李晓丽 王菁 《天府新论》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自拍作为当今女性自我表达最流行的方式之一,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数字文化现象。本研究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Q方法,以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四种自拍动机:寻求关注、自我印象管理、获... 自拍作为当今女性自我表达最流行的方式之一,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数字文化现象。本研究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Q方法,以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四种自拍动机:寻求关注、自我印象管理、获得归属感、成就分享。基于数字自我延伸理论和表演性理论视角对自拍动机的分析超越了自我呈现的刻板视角。将Z世代女大学生的自拍实践看作一种自传式的数字记忆,一种基于数字延伸自我的社会互动,以及一种前后台重叠的自我建构过程,从中体现的是Z世代女大学生在数字化生存中的强烈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方法 Z世代 自拍 自拍动机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的自拍行为及其心理动机
5
作者 肖欣玥 王卫红 吴明霞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8期3575-3583,共9页
自拍作为社交媒体使用的主要活动之一,是指由我或他人利用摄像头拍摄包含我的容貌信息的照片或视频,然后对成果进行编辑与挑选后,将其发布到社交网络中的行为。该行为还可能伴随有关社交网络中自拍成果的浏览与社交互动行为。目前研究... 自拍作为社交媒体使用的主要活动之一,是指由我或他人利用摄像头拍摄包含我的容貌信息的照片或视频,然后对成果进行编辑与挑选后,将其发布到社交网络中的行为。该行为还可能伴随有关社交网络中自拍成果的浏览与社交互动行为。目前研究主要根据过程与类别两方面对自拍行为进行概念界定,并从过程上测量自拍行为。自拍行为的动机主要包括社交互动、获得反馈、记录存档、自我展示与休闲娱乐五种。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出发,自体客体需要、粘附性认同可能是心理需要强化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清晰自拍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使个体更健康地使用自拍,未来研究需要编制统一、有效的自拍测量工具;增加对自拍内部动机及其与自拍行为关系的探索;通过丰富自拍行为的研究方法与探索自拍动机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明晰自拍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内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自拍行为 自拍动机 心理需要
下载PDF
论网络自拍文化下自拍馆的发展
6
作者 陈海洋 《艺术科技》 2023年第7期158-160,共3页
网络自拍文化的兴起使自拍成为一种时尚的表达方式,因此自拍馆应运而生。自拍馆通过提供各种特色场景、灯光和服装等服务,为用户创造出更为理想的自拍环境。同时,自拍馆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模式,如虚拟现实技术、社交媒体营销等,以更好... 网络自拍文化的兴起使自拍成为一种时尚的表达方式,因此自拍馆应运而生。自拍馆通过提供各种特色场景、灯光和服装等服务,为用户创造出更为理想的自拍环境。同时,自拍馆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模式,如虚拟现实技术、社交媒体营销等,以更好地满足年轻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自拍馆需要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和遵守法律规定。文章首先探讨网络自拍文化的兴起及其对社交媒体和个人形象塑造的影响,分析自拍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的崛起与成长;其次从自拍馆的经营模式、服务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其在网络自拍文化背景下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推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等,以促进自拍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拍文化 自拍 发展
下载PDF
AR自拍滤镜下的自我认知与差异
7
作者 曹瑞玥 《东南传播》 2023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AR自拍滤镜作为AR技术的新兴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对认知有深度影响的事件之一。为探讨AR自拍滤镜下,用户自我认知的差异及其差异维度,基于镜像理论,依托半开放式的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开展研究。研究发现AR自拍滤镜用户和非AR自拍滤镜用... AR自拍滤镜作为AR技术的新兴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对认知有深度影响的事件之一。为探讨AR自拍滤镜下,用户自我认知的差异及其差异维度,基于镜像理论,依托半开放式的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开展研究。研究发现AR自拍滤镜用户和非AR自拍滤镜用户的自我认知具有差异性,且差异性凸显于社交能力和外貌条件两个维度。研究认为AR自拍滤镜的用户应培养自我接纳能力、理性对待社会比较、提升社交自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自拍滤镜 自我认知 自拍
下载PDF
身体观念的嬗变与自我认同:从集体画像到个人自拍
8
作者 王县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7期63-66,共4页
从集体大合影到个人自拍,展现了身体观念与自我变迁的历史,显示出身体是如何被集体意识所规训,抽象的身体观念如何被资本的动态逻辑所瓦解,而转化为感性身体观,以及资本逻辑又如何试图给人们重新强加一个规训王国;也显现出自我意识的变... 从集体大合影到个人自拍,展现了身体观念与自我变迁的历史,显示出身体是如何被集体意识所规训,抽象的身体观念如何被资本的动态逻辑所瓦解,而转化为感性身体观,以及资本逻辑又如何试图给人们重新强加一个规训王国;也显现出自我意识的变化,从“我是什么”到“我可以是什么”的过程无疑是现代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也是他者凝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观念 自我认同 自拍 集体画像
下载PDF
同龄人微信朋友圈自拍对“Z世代”女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丽斯 《新闻传播》 2023年第17期61-63,共3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拍摄工具的日益强大,分享自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微信朋友圈是分享自拍的重要渠道,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以自拍的形式进行自我呈现,从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影响朋友圈中的其他人。本文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拍摄工具的日益强大,分享自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微信朋友圈是分享自拍的重要渠道,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以自拍的形式进行自我呈现,从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影响朋友圈中的其他人。本文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采访深度使用微信朋友圈的“Z世代”女大学生,分析了同龄人自拍对她们心理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自拍 “Z世代”女大学生
下载PDF
旅游自拍需求维度及人格解释 被引量:14
10
作者 殷章馨 夏赞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120,共11页
旅游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以往自拍研究认为具有自恋等黑暗人格者倾向于自拍,该结论不适用于旅游情境。文章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旅游自拍需求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影响。因... 旅游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以往自拍研究认为具有自恋等黑暗人格者倾向于自拍,该结论不适用于旅游情境。文章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旅游自拍需求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自拍需求是一个包含情感体验、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三因子结构,且呈现整体性和层次性。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逐步回归显示,宜人性和经验开放性对自拍的情感体验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对自我展示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对社会交往需求均呈正向影响;尽责性对旅游自拍需求的3个维度均无显著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旅游经营者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响应其旅游自拍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并利用旅游自拍照,推广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自拍 大五人格 凝视 自我展示 社交媒体
下载PDF
理想建构抑或算法规训——年轻女性习惯性自拍编辑行为的质性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冉华 刘瑀钒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160,共7页
基于上行社会比较的自我建构让个体制造出线上展演的“完美”幻象,而美颜技术在增强个体社交自信心的同时也伴随了形象焦虑,二者的循环作用让年轻女性深陷美颜依赖。美颜依赖引发的心理落差及消极身体认知可能引发包括节食减肥和整形在... 基于上行社会比较的自我建构让个体制造出线上展演的“完美”幻象,而美颜技术在增强个体社交自信心的同时也伴随了形象焦虑,二者的循环作用让年轻女性深陷美颜依赖。美颜依赖引发的心理落差及消极身体认知可能引发包括节食减肥和整形在内的身体实践。习惯性自拍编辑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算法对身体的控制,技术表面上为理想自我建构创造条件,实质上却带来了机械化身体形态与标准化审美等问题。为避免被媒介幻象支配、减少负面情绪及有害的身体实践,年轻女性应尝试正视和接纳真实的自我形象,并对照片编辑(美颜)软件保持适度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自拍编辑 美颜 身体
下载PDF
旅游自拍现象及其背后的宾格我理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亚柯 王艳平 《旅游研究》 2016年第2期15-19,39,共6页
自拍的行为发端是画家的自画像,摄影自拍起源于摄影者的延时拍摄,而今已发展成为智能手机的即时自拍时代。文章以旅游自拍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现象之下蕴含着的机理。迄今为止,有关旅游自拍的研究成果不多。部分学者认为,自拍的文化基... 自拍的行为发端是画家的自画像,摄影自拍起源于摄影者的延时拍摄,而今已发展成为智能手机的即时自拍时代。文章以旅游自拍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现象之下蕴含着的机理。迄今为止,有关旅游自拍的研究成果不多。部分学者认为,自拍的文化基础是解构主义的后现代性,自拍乃是在张扬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而文章提出,旅游自拍的学术基础之一可谓是宾格我理论。在与商业摄影、委托他人拍照、三脚架自拍、不摄影、拍他人或风景照相比较的基础上,尝试性的归纳出旅游自拍属性,并通过发散转义法进入到宾格我语境,讨论了其在旅游自拍中的作用机理,进而就如何技术性的应用该理论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自拍 自拍属性 建构主义 发散转义法 宾格我理论
下载PDF
从自画像到自拍像:艺术媒介视域中的自我形象审美嬗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洁群 邹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148,122,F0003,共10页
自画像和自拍像都是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都有记录真实的原初目的,都强调个人身份、自我意识的呈现。自画像自文艺复兴后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在历史舞台,艺术家从隐身于画布之后到逐渐进入画面中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艺术权... 自画像和自拍像都是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都有记录真实的原初目的,都强调个人身份、自我意识的呈现。自画像自文艺复兴后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在历史舞台,艺术家从隐身于画布之后到逐渐进入画面中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艺术权力的表征;随着手机媒介的出现、大众的热情参与,自拍像成为一种大众表征自我、传达自我的传媒艺术。从镜子到芯片镜头的工具媒介变迁、从边框形式的固定到游移,自拍像解构了自画像时代艺术家建立的艺术威权,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份的“误认”和个人的“缺席”。考察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审美嬗变,可以了解艺术媒介对人像艺术、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体验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画像 自拍 媒介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符号消费式“网络自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饶武元 陈林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81-89,共9页
“网络自拍”作为自媒体时代嵌入人们生活的记录性符号,已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社交互动、自我个性叙述与文化理念表达的消费式符码和仪式化表征。基于多位大学生深度访谈与文本分析,采用程序性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借助QSR NVivo 11.0的... “网络自拍”作为自媒体时代嵌入人们生活的记录性符号,已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社交互动、自我个性叙述与文化理念表达的消费式符码和仪式化表征。基于多位大学生深度访谈与文本分析,采用程序性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借助QSR NVivo 11.0的质性分析工具对大学生日常性“网络自拍”进行了自下而上的解构式理论陈述与编码式模型构建。研究发现,大学生符号消费式“网络自拍”具有表意生活风格、展演角色身份、分享精彩惊喜与消解情绪孤独的符号性价值生产作用;也有重构自我认同、美化自我认知、巩固社交网络、记录成长经历的记录式价值强化作用;还有调整自我目标规划、端正生活态度、自勉奋斗激情与沉浸仪式陷阱的消费式价值再生产的影响。由此,形成大学生网络自拍式社会展演的内在逻辑详释与作用机理深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 网络自拍 符号式消费 扎根理论
下载PDF
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探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传芬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78,84,共3页
就心理学而言,人类原本就具有自我欣赏的喜好,并且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出来加以炫耀,以获得他人的好评、接受和认同,从而对他人实施影响,无疑,拍照是一种合适的途径和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自拍成为一种时尚,而网络自拍图片往... 就心理学而言,人类原本就具有自我欣赏的喜好,并且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出来加以炫耀,以获得他人的好评、接受和认同,从而对他人实施影响,无疑,拍照是一种合适的途径和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自拍成为一种时尚,而网络自拍图片往往反映带有某些情绪或情感的自我,同人的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拍 传播心理 自我欣赏
下载PDF
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手机自拍的图像话语表达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4,共3页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手机自拍渗入到社会活动的不同层面,以自拍图片为主,图文结合的文本叙事是当前新媒体传播最为普遍的文本形式。从一些新闻报道的热门自拍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拍图像话语正在建立新的身份认同、文化主题和社会影...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手机自拍渗入到社会活动的不同层面,以自拍图片为主,图文结合的文本叙事是当前新媒体传播最为普遍的文本形式。从一些新闻报道的热门自拍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拍图像话语正在建立新的身份认同、文化主题和社会影响力。这类图像的使用无论是传递信息、表达身份认同或是强调某种价值观念上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自拍者以身体的杂志化表达,试图争夺传统媒体的图像话语权,由此产生的关于自拍图像与现实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电子商务利用这种图像表达范式进行营销渗透是本文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 镜像 图像话语 视觉传播
下载PDF
自拍相机运动手势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褚少微 陆东伟 潘瑞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186,共6页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及摄像镜头的小型化,自拍变得越来越流行。如何设计新型自拍交互方法使得用户在自拍过程中能够自由、实时地控制相机是自拍相机交互界面的关键问题。提出利用基于视觉的运动手势交互界面的新方法,使自拍过程中用...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及摄像镜头的小型化,自拍变得越来越流行。如何设计新型自拍交互方法使得用户在自拍过程中能够自由、实时地控制相机是自拍相机交互界面的关键问题。提出利用基于视觉的运动手势交互界面的新方法,使自拍过程中用户只要挥一挥手臂就可以实现与自拍相机的交互功能。使用手势交互的方法,用户可以把相机放在任意的平台上,自由地摆出各种自拍姿态,增加了自拍的丰富性,提高了用户体验。主要提出挥手及画圈两种交互手势,通过组合应用可以实现丰富高效的自拍交互控制功能,如快门控制、白平衡,曝光度等。手势的识别利用相机摄像的实时图像进行处理,采用稀疏光流算法来识别运动手势。用户评估实验表明,所提出运动手势自拍交互界面具有较好的交互效率以及良好的用户满意度,两种手势的识别效率约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 手势界面 运动手势 人机交互 用户界面
下载PDF
自拍:美颜盛世下的景观剥夺——基于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的社会性别考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范红霞 孙金波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7,共4页
景观可以被理解为生活的可见性,现实的物质存在、符号、声音、社会活动等都可以以影像的方式得以展示和显现。自拍行为的自我展示及表演性构建出来了关于用户的个人生活景观。景观的社会功能包括展示、分离、否定和重构,其社会功能就是... 景观可以被理解为生活的可见性,现实的物质存在、符号、声音、社会活动等都可以以影像的方式得以展示和显现。自拍行为的自我展示及表演性构建出来了关于用户的个人生活景观。景观的社会功能包括展示、分离、否定和重构,其社会功能就是异化的具体生产。批判现代社会的景观文化对个体的异化,主要是从景观的社会功能方面来展开批判。自拍行为中存在的"景观剥夺",主要包括景观对于人的真实性、个性、主体性和生活私密性等权利的剥夺。我们要努力摆脱这种异化和剥夺,学会批判性地表达与思考,实现从自恋到赋权的跨越,才能真正把我们从欲望和幻象中解救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 美颜 异化 景观剥夺 赋权
下载PDF
风格表意与认同建构:青少年网络自拍亚文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骐 文芊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青少年的自拍实践可以粗略划分为美颜式自拍、恶搞式自拍和纪实类自拍,而每一种类型的自拍其实都是一种视觉化的话语呈现,彰显特殊的风格,也建构有关身体的神话。自拍是一种基于自恋的自我凝视,同时又是一种基于社会化网络而实现的他者... 青少年的自拍实践可以粗略划分为美颜式自拍、恶搞式自拍和纪实类自拍,而每一种类型的自拍其实都是一种视觉化的话语呈现,彰显特殊的风格,也建构有关身体的神话。自拍是一种基于自恋的自我凝视,同时又是一种基于社会化网络而实现的他者凝视,它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编织了一张盘根错节的"文化网",是青少年获取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文化实践。自拍作为青少年的一种亚文化实践,作为媒介技术演进的成果,其对社会的嵌入无处不在,这不仅会产生诸多正面影响,同时也有异化和失范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拍亚文化 风格 文化认同 社会嵌入
下载PDF
场景消解:女性网络自拍中的后区迷失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5,共4页
场景消解是数字社交时代催生的产物。数字人际社交语境给虚拟社交带来了"矛盾的、不确切的、误导性的语境线索"。自拍社交就具有这种语境消解的鲜明特征,其中又以女性网络自拍为甚。当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前置摄像... 场景消解是数字社交时代催生的产物。数字人际社交语境给虚拟社交带来了"矛盾的、不确切的、误导性的语境线索"。自拍社交就具有这种语境消解的鲜明特征,其中又以女性网络自拍为甚。当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功能的普及,在社交媒体发布和分享自拍成为了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女性的网络自拍又有意无意地将生活中的后区推向了自我呈现的前台,场景间的区隔变得扁平甚至消失,给传统的传播伦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消解 女性自拍 后区 社交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