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谁是自杀的元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源 苗丹民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共3页
Guze等于1970年的研究错误地引导了人们认为抑郁症是自杀的元凶,从而引发了40多年的热烈争论。最近有两项重要的研究,给人类认识自杀的元凶带来了一些启示。研究发现:自杀是"无法满足的人际需求"所导致的,从而解释了并非所有... Guze等于1970年的研究错误地引导了人们认为抑郁症是自杀的元凶,从而引发了40多年的热烈争论。最近有两项重要的研究,给人类认识自杀的元凶带来了一些启示。研究发现:自杀是"无法满足的人际需求"所导致的,从而解释了并非所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患者都寻求自杀的原因;自杀能力是自杀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也解释了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区别。当以上两个因素同时存在时,自杀率会明显升高。这两项研究证实,自杀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抑郁症 社交孤独 自杀能力
下载PDF
被误解的自杀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嘉熙 柳琴 +1 位作者 江源 苗丹民 《医学争鸣》 CAS 2018年第5期11-14,共4页
本文总结了五个关于自杀的常见认识误区,如自杀一定由抑郁造成、有自杀意念的人一定会产生自杀行为等,并基于自杀的心理学理论,对这些关于自杀的误解一一解释辨析。笔者认为,自杀的发生必须有三个条件。首先是由于痛苦、绝望、生命意义... 本文总结了五个关于自杀的常见认识误区,如自杀一定由抑郁造成、有自杀意念的人一定会产生自杀行为等,并基于自杀的心理学理论,对这些关于自杀的误解一一解释辨析。笔者认为,自杀的发生必须有三个条件。首先是由于痛苦、绝望、生命意义缺失、人际需求受损等导致自杀想法的产生,并且这种想法应该是强烈的;二是具备自杀的勇气与能力,即不怕死,敢自杀;三是认定死亡是解决目前困境与摆脱痛苦的惟一选项,忽略或错误评估其他所有待选方案,进而做出并执行自杀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自杀意念 自杀能力
下载PDF
某部新兵自杀意念现状及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伟立 王东珂 +3 位作者 张迪 蒙倩娜 陈国民 武小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自杀意念现状,探讨新兵自杀意念干预模式效果。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编的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对某部727名新兵进行现场团体测试,从中选择人口学资料均匹配,自杀意念得分...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自杀意念现状,探讨新兵自杀意念干预模式效果。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编的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对某部727名新兵进行现场团体测试,从中选择人口学资料均匹配,自杀意念得分均达到12分划界点和自杀保护性因素、人格特征无显著差异的2组新兵,干预组在第一次施测后进行4周的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按新训计划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作为效果评价指标。结果 27人初步筛选为有自杀意念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71%。干预组干预前后,自杀意念(t=3.810,P<0.01)、自杀保护性因素差异显著(t=-2.160,P<0.05),人格特征得分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干预前后,在自杀意念(t=2.629,P<0.05)、内外向(t=-2.462,P<0.05)和稳定性等人格因素上差异显著。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自杀意念、人格特征、自杀保护性因素对比结果呈阴性。结论该部新兵自杀意念发生率低于正常人群体。管理干预、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系统干预模式对保护性因素干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自杀意念现状 三维干预模式 自杀保护能力 人格特征
下载PDF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建良 俞国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1,共6页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要实施自杀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三要素。文章首先分别论述了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及其交互作用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相关...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要实施自杀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三要素。文章首先分别论述了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及其交互作用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相关实证研究对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验证和应用;第三介绍了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是为自杀风险评估发展了新工具,二是为自杀干预指明了新方向;第四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如未来研究应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设计对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该理论的心理机制,为科学评估和干预自杀风险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人际关系理论 受挫的归属感 知觉到的累赘感 习得的自杀能力
原文传递
意念-行为框架下的自杀三阶段理论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丽 陈欣 安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9,共6页
传统自杀研究将自杀行为视为整体单一的结构,把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混为一谈,未对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不同预测因素进行区分。意念-行为框架则把自杀意念的发展过程和从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的转变过程看作不同的现象,对两者的... 传统自杀研究将自杀行为视为整体单一的结构,把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混为一谈,未对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不同预测因素进行区分。意念-行为框架则把自杀意念的发展过程和从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的转变过程看作不同的现象,对两者的预测因素和解释因素进行了区分。自杀三阶段理论是该框架下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本文从自杀三阶段理论的提出背景、理论内容和未来展望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旨在加深对自杀三阶段理论的理解,推动意念-行为框架下自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自杀三阶段理论提出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痛苦 绝望 联结 自杀能力
原文传递
“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对自杀人际理论的全路径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丽婷 朱晓坤 +3 位作者 赵丹 侯祥庆 杨丽 安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802,共6页
目的:用“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对自杀人际理论的核心假设进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和获得性自杀能力量表对86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累赘感知、归属受挫和获得性自杀能力与自杀意念、... 目的:用“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对自杀人际理论的核心假设进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和获得性自杀能力量表对86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累赘感知、归属受挫和获得性自杀能力与自杀意念、前自杀尝试和自杀尝试显著正相关;(2)自杀意念和前自杀尝试在累赘感知/归属受挫与自杀尝试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该链式中介作用受到获得性自杀能力的调节。结论:使用“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后,自杀人际理论的核心路径均被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赘感知 归属受挫 获得性自杀能力 自杀意念 自杀尝试 自杀尝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