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麦赫勒夫国立医院绿地更新——一处新生自然之境
1
作者 HUANG Xinyue(Translator:) +1 位作者 WU Danzi(Proofreaders) WANG Xiyue(Proofreaders)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丹麦赫勒夫国立医院绿地更新项目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医院占地面积达9.5 hm^(2)。按照欧洲标准,在规模上这已经算是一个大型项目。其次,医院绿地的使用人群广泛、人数众多。医院雇用了6000多名员工,他们日常生活在医院以... 丹麦赫勒夫国立医院绿地更新项目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医院占地面积达9.5 hm^(2)。按照欧洲标准,在规模上这已经算是一个大型项目。其次,医院绿地的使用人群广泛、人数众多。医院雇用了6000多名员工,他们日常生活在医院以及周边。这里每年收治近100万病人,这些病人住院的时间长短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项目 占地面积 赫勒 使用人群 自然之境 丹麦
下载PDF
社会和谐的三重境界——虚伪之境、真实之境、自然之境 被引量:1
2
作者 丁长青 袁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4,共4页
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3种不同的社会类型,每种社会类型的和谐性质必然不同,由此决定了3种不同的社会和谐境界。在阶级社会只能达到社会和谐的虚伪之境;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努力构建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真实之境;共产主... 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3种不同的社会类型,每种社会类型的和谐性质必然不同,由此决定了3种不同的社会和谐境界。在阶级社会只能达到社会和谐的虚伪之境;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努力构建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真实之境;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现有矛盾的真正解决,是社会和谐的自然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和谐 虚伪之境 真实之境 自然之境
下载PDF
“落差融合”:追寻信息技术教学中自然之境
3
作者 吴茂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第23期62-64,共3页
一泻千里的瀑布让人赞叹不已,造成这种独特风景的原因是河床水位的“落差”,但它却很少被人“看见”。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达成一致,而教学的现实状况往往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即教与学的“落差”。... 一泻千里的瀑布让人赞叹不已,造成这种独特风景的原因是河床水位的“落差”,但它却很少被人“看见”。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达成一致,而教学的现实状况往往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即教与学的“落差”。教学的价值正在于寻找这个落差,研究复杂关系背后的可循规律,从而实现有效的教与学,即落差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教与学 落差 自然之境 理想 现实状况 融合
下载PDF
自然之境 阿姆斯特丹某牙科诊所
4
作者 麦子(编译)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12期24-27,共4页
该牙科诊所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设计师旨在将利落、清新的医疗环境和宜人舒适的就诊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展示诊所专业医疗水平和服务精神的同时,为就诊者营造一个氛围舒缓的绿色空间。整个空间的设计采用了干净的线条和大块面的纯... 该牙科诊所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设计师旨在将利落、清新的医疗环境和宜人舒适的就诊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展示诊所专业医疗水平和服务精神的同时,为就诊者营造一个氛围舒缓的绿色空间。整个空间的设计采用了干净的线条和大块面的纯白色。此外,天然的木材、随处可见的绿植以及开放式的空间布局,都让到访者感到安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诊所 绿色空间 阿姆斯特丹 空间布局 医疗环 医疗水平 自然之境 开放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欲望书写语境中的自然之境
5
作者 康建强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1,共13页
自然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欲望是小说文体的核心书写内容,二者互为表里相反相成。中国古代小说作家不仅通过自然环境的诗性呈现、非矛盾冲突性生活场景的自然叙述对自然之境作了正向生动书写,而且藉由欲望书写而致的矛盾冲突实现了自... 自然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欲望是小说文体的核心书写内容,二者互为表里相反相成。中国古代小说作家不仅通过自然环境的诗性呈现、非矛盾冲突性生活场景的自然叙述对自然之境作了正向生动书写,而且藉由欲望书写而致的矛盾冲突实现了自然之境的反向生成。二者相反相成,不仅再现了人类在世的现实状态,而且为人类指示了通过去欲之虚、洗心之静、复性之朴以臻于自然之境的显明进阶之径。中国古代小说中自然之境的全息书写,既完善了文本建构,又沉潜了浓郁的美学意蕴,文学的审美教化功能亦藉此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欲望书写 自然之境 进阶之径 审美
原文传递
五一假日 寻觅自然之境
6
《时尚北京》 2024年第5期98-101,共4页
五一小长假,是众多都市人逃离喧嚣,选择拥抱大自然的美好时光。在这个假期里,可以选择一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酒店,让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滋养。
关键词 自然之境 都市人 五一 美好时光
原文传递
在自然之境中融入永恒
7
作者 林莽 《星火》 2020年第4期13-15,共3页
北方的三月,树木尚未萌芽,迎春花在暗绿的棘丛中闪动星星点点的亮色。一场瘟疫搅乱了生活,惶恐、悲愤、失望、希求等等,无以计数的信息在新媒体上传递,人们只能在蜗居中思辨,在心中寻找各自的春天。有人给我发来了一个小说家开会的视频... 北方的三月,树木尚未萌芽,迎春花在暗绿的棘丛中闪动星星点点的亮色。一场瘟疫搅乱了生活,惶恐、悲愤、失望、希求等等,无以计数的信息在新媒体上传递,人们只能在蜗居中思辨,在心中寻找各自的春天。有人给我发来了一个小说家开会的视频,他们在谈诗意,一群写话本的人在谈诗意,说诗歌现在已经没人读了,小说这个载体已经代替了诗的功能……多么浮泛的见解,让人不堪卒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功能 迎春花 话本 自然之境 悲愤 亮色
原文传递
用土与火,给自然之境写一首情诗
8
作者 朵朵(文/图) 《茶道》 2021年第6期69-75,共7页
连日雨,试新壶。这是章欣媛在今岁夏月的记录。她和自己的先生张效强,同为一物工作室的主理人。他们眼下正在为下一窑的柴烧作品,忙碌着。与此同时,小俩口要筹备六月份的展览,计划着再增加一些创作,包括日常灵感带来的一些有意思的茶道具。
关键词 情诗 工作室 自然之境 有意思
原文传递
自然之境
9
作者 董乃萌 谭硕(摄影) 《芭莎珠宝》 202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钻石是大自然的结晶,凝聚着璀璨、晶莹和透亮。隽永宝石连系过去与未来、大地与生命,让我们回归自然之境,叙说人类与自然的故事。
关键词 自然之境 人类与自然 自然
原文传递
一朝入山林,世慕桃源境——“桃花源”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5-58,共4页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会,从桃源社会的思想渊源上探究,将发现桃花源里的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美好的愿景表达,更蕴含着积极的理性探索与非凡的超越精神,共同构建起了...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会,从桃源社会的思想渊源上探究,将发现桃花源里的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美好的愿景表达,更蕴含着积极的理性探索与非凡的超越精神,共同构建起了桃源之境的多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 自然之境 人文情怀 超越精神
下载PDF
宋人用事境界的诗学阐释
11
作者 朱安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0,共4页
用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宋代诗人以才学为诗,掀起用事高潮。"浑然天成"、"水中着盐"、"系风捕影"等成为宋人进行诗歌用事境界阐释的独特话语,传达出宋人对用事"浑成"、"无迹"... 用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宋代诗人以才学为诗,掀起用事高潮。"浑然天成"、"水中着盐"、"系风捕影"等成为宋人进行诗歌用事境界阐释的独特话语,传达出宋人对用事"浑成"、"无迹"、"自然"之境的追求,是宋人在传统诗学背景下,澡雪涵泳前人文化积淀,又扣和当代诗学风潮而形成的独特阐释理念,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事 阐释 浑成之境 无迹之境 自然之境
下载PDF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三境”书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明月 彭在钦 《中学语文》 2021年第29期50-53,共4页
《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于辞官彭泽县令、彻底归隐田园后的第六年,所创作的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篇融叙事、写景与抒情等手法于一炉,综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与语言之美、哲思之美于一体,以“返自然”为核心宗旨,绘无人之... 《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于辞官彭泽县令、彻底归隐田园后的第六年,所创作的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篇融叙事、写景与抒情等手法于一炉,综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与语言之美、哲思之美于一体,以“返自然”为核心宗旨,绘无人之景,抒“有我”之情,营真璞之境,此诗中情景交融之自然、情理融汇之巧妙,在他诗中难以寻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园田居·其一》 自然之境 有我之境 人生之境
下载PDF
陶瓷新彩意境营造散谈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丽青 《江苏陶瓷》 CAS 2020年第1期14-16,共3页
寓意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情感的寄托,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关注的核心,是艺术中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学概念。瓷上绘画新彩作品具有浓郁的传统美学,其意境是借陶瓷"器"这一载体达无形之"道",陶瓷新彩从素静、平淡的文人意... 寓意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情感的寄托,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关注的核心,是艺术中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学概念。瓷上绘画新彩作品具有浓郁的传统美学,其意境是借陶瓷"器"这一载体达无形之"道",陶瓷新彩从素静、平淡的文人意境,从虚缈、空灵的禅境,从独具肌理的自然之境最终达到传统审美意境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意 自然之境
下载PDF
浅析紫砂作品"金瓜壶"的自然之味
14
作者 张戌姣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1期120-120,共1页
金瓜壶,取材来源于自然,而以艺术手段创作又高于自然,以其形体现自然,以其境再现自然,简单不繁琐、真实不造作的自然之形营造的自然之境真实质朴、舒适宜人,情景交融下的自然之味气息浓郁,散发清香。金瓜壶是在遵循筋纹器基本的创作构... 金瓜壶,取材来源于自然,而以艺术手段创作又高于自然,以其形体现自然,以其境再现自然,简单不繁琐、真实不造作的自然之形营造的自然之境真实质朴、舒适宜人,情景交融下的自然之味气息浓郁,散发清香。金瓜壶是在遵循筋纹器基本的创作构架之上的艺术建构,本文以此为论点,通过其自然之形与自然之境的探讨,走进这把金瓜壶的自然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纹器 自然之 自然之境
下载PDF
“境”“然”这么美!——2023“海宁家纺杯”大赛评审工作圆满落幕
15
作者 陈昱蓓 《中国纺织》 2023年第7期102-105,共4页
7月14-16日,“海宁家纺杯”202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评审工作有序开展。本届大赛主题为“自然之境”。自然中蕴藏着至真--规律之道;至善--仁善之德;至美--意境之美。本届大赛以自然为设计根源,创意设计须呈现出融真善美为一... 7月14-16日,“海宁家纺杯”202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评审工作有序开展。本届大赛主题为“自然之境”。自然中蕴藏着至真--规律之道;至善--仁善之德;至美--意境之美。本届大赛以自然为设计根源,创意设计须呈现出融真善美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设计 大赛主题 之美 评审工作 自然之境 海宁
下载PDF
玉雕山水对意境的探索
16
作者 张鹏 《理财(经济)》 2019年第10期84-87,共4页
玉雕山水也好,国画山水也罢,最终追求的是通过不同的材质阐述大自然,让观者陶醉于其中,畅想身临其境,甚至超脱于自然之境的神奇表达。研究玉雕山水,必绕不过国画山水的探索,而国画山水的探索研究,终需领悟境界之玄妙。如此,玉雕大师们... 玉雕山水也好,国画山水也罢,最终追求的是通过不同的材质阐述大自然,让观者陶醉于其中,畅想身临其境,甚至超脱于自然之境的神奇表达。研究玉雕山水,必绕不过国画山水的探索,而国画山水的探索研究,终需领悟境界之玄妙。如此,玉雕大师们才能玉石合一,共叙山水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雕 自然之境 身临其 山水
下载PDF
“天趣”在明代山水画中的艺术实现
17
作者 毛春海 《人文天下》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明清书画美学非常突出和强调“趣”的概念,明代众多画论也都谈到了“趣”,如“意趣”“风趣”“物趣”“天趣”“妙趣”等。“趣”是古今画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美学概念,它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书画艺术审美的价值构成和美学高度。在众多关... 明清书画美学非常突出和强调“趣”的概念,明代众多画论也都谈到了“趣”,如“意趣”“风趣”“物趣”“天趣”“妙趣”等。“趣”是古今画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美学概念,它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书画艺术审美的价值构成和美学高度。在众多关于“趣”的美学概念中,本文以明代部分山水绘画作品为例,从“天趣”的角度切入,以期探讨画作中“天趣”的审美内涵,并试图在具体画作中找到“天趣”的物化形象和可视化意境,解读此种“天趣”呈现在画面上的一种“山静日长”的画境和画家自我生命情趣的抒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趣 山水画 沈周 自然之境
下载PDF
知名露营地酒店
18
作者 沈茜 《财富生活》 2024年第10期80-89,共10页
惠风和畅带来春的讯息,不想来一场露营地之旅吗?当夜幕降临,一抬头就能清晰地看见银河横挂天空;跟家人朋友坐在帐篷前,整夜凝视着天上的星星,一时繁星如梦。本期精选8家坐落在知名露营地附近的顶级酒店,让你在远离城市的自然之境,感受... 惠风和畅带来春的讯息,不想来一场露营地之旅吗?当夜幕降临,一抬头就能清晰地看见银河横挂天空;跟家人朋友坐在帐篷前,整夜凝视着天上的星星,一时繁星如梦。本期精选8家坐落在知名露营地附近的顶级酒店,让你在远离城市的自然之境,感受久违的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风和畅 酒店 自然之境 露营地 知名
下载PDF
文人画巨匠——富冈铁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兴华 《美术大观》 2006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铁斋 文人 学识 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 东坡 自然之境 万卷书
下载PDF
从审美角度浅析宏村的营造活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圆圆 《住宅科技》 2014年第2期51-54,共4页
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审美角度分析,得出宏村的营造活动具有自然之境、伦理之序、寓儒之用、吉祥之意、内向之势、曲线之美的结论,对当下传承古建筑思想精髓、营造理想的居住空间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宏村 营造活动 古建筑 自然之境 伦理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