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牧业文明与草地健康:认识草地畜牧业自然生态——人文社会耦合系统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世魁 任继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等全球变化现象严重威胁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导致了草地退化、牧民贫困、文化断代等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危及全球草地畜牧业的存续。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地畜牧业危机,需要自然科学...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等全球变化现象严重威胁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导致了草地退化、牧民贫困、文化断代等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危及全球草地畜牧业的存续。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地畜牧业危机,需要自然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多方位、多尺度、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和管理实践,构建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牧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一人文耦合系统模式,促进草地畜牧业的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业文明 草地畜牧业 草地健康 全球变化 自然生态人文社会耦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江与城的共融共享——对武汉滨江公园整治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建东 彭俊 王婷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作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自然人文生态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开发的影响.同时城市开发已经逐渐转变为城市经营———一种包含城市意象,城市特色等的新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城市经营也必须以保护城... 作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自然人文生态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开发的影响.同时城市开发已经逐渐转变为城市经营———一种包含城市意象,城市特色等的新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城市经营也必须以保护城市自然人文生态为基础.首先通过以武汉市滨江公园设计为例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经营的某些不足之处,结合经典著作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出在城市经营尤其是在城市重要区域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只有恢复城市的自然人文生态才能够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开敞空间 自然人文生态 有机共生
下载PDF
创新是花儿学前进的动力(一)
3
作者 辛光武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根植昆仑山,跟着黄河唱,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厚财富,在中国歌谣诗学研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自19世纪末开始,西北花儿引起了世人注意,经几代花儿研究者在花儿文学、花儿音乐、花儿发展史、花儿价...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根植昆仑山,跟着黄河唱,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厚财富,在中国歌谣诗学研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自19世纪末开始,西北花儿引起了世人注意,经几代花儿研究者在花儿文学、花儿音乐、花儿发展史、花儿价值观等领域的努力,做出许多骄人成果,在社会科学理论界逐渐形成了"花儿学"体系。为花儿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花儿艺术创新探索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文化经济建设,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认同和重视,支持出版花儿歌词经典著作、举办多省区联办大型演唱活动、组织理论探讨研究会、推出贴近社会创新作品演出等奠定基础。由于花儿流传地域广,传唱民族多,在历史流变中,因地域方言、民族习俗、文辞格律、音乐音节、调式旋律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但在开端、发展、停滞、繁荣过程中,为流派的界定,研究陷入分歧,发生一些自我宣传的功利纷争,引起许多学者非议,影响到花儿学的持续发展和群众花儿演出平台非社会功能的产生。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实践创新的伟大变革时期。我们如何礼敬传统,拓宽视野,激活美妙人声的神秘汁液,促使花儿成为浇灌人心向善,风俗纯美的清泉。我认为创新是花儿学理论研究进步的动力,花儿源自人民,应该回归到民间,理论的升华,将会引领花儿艺术为实现中华梦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提出几点看法,请学界专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学 自然人文生态 花儿创新动力
下载PDF
花儿缘起之民俗学、人类学解析——以河州花儿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娟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文艺,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花儿产生于西北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花儿民歌的缘起进行民俗学、人类学层面的解析,进而展示花儿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花儿 自然人文生态 民俗生活
下载PDF
建筑类院校景观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体系探索——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光 吴远翔 吴冰 《中国建筑教育》 2015年第4期25-31,共7页
从国际景观发展走向、国内生态趋势需求以及LA一级学科的历史责任角度考察,生态规划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景观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建筑类院校的景观学专业在学科发展平台,以及与规划、建筑专业融合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资源。... 从国际景观发展走向、国内生态趋势需求以及LA一级学科的历史责任角度考察,生态规划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景观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建筑类院校的景观学专业在学科发展平台,以及与规划、建筑专业融合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资源。本文以哈工大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为例,探讨了建筑类院校生态规划教学体系的策略与模式。针对生态体系的完整性、生态类型的全面性、生态规划的复合性、生态尺度的渐进性、生态教育的操作性,提出课程体系在整体上建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两条耦合交织主脉:在两条主脉内部,应设置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社区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等能力训练型课程,以及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景观社会学、城市设计概论等知识传授型课程。在培养时序结构方面,应通过'ZZ型'尺度训练模式,解决生态尺度跨越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学 生态规划教学体系 人文-自然生态复杂巨系统 “ZZ型”尺度训练模式
原文传递
“土木厝”,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的类型应变研究
6
作者 罗辉 赵辰 《建筑实践》 2019年第2期12-13,共2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以民间的建造一“土木/营造”为基础的,其单体和聚落是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关系的空间呈现,并在历史演变中延续和发展着这种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近30年来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空间的...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以民间的建造一“土木/营造”为基础的,其单体和聚落是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关系的空间呈现,并在历史演变中延续和发展着这种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近30年来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遭遇着严重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复兴正是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下的乡村发展为目的,乡村空间的生态发展成为当下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核心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民居研究,脱离真实的“土木/营造”之传统建造体系而过于注重民居建筑的表面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拨开“形式风格”之迷雾回到“土木/营造”的传统建造体系中,从传统建造体系的合理内核中探求其现代化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基于“土木/营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本质之理论,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条件变化之中的适应性演变一应变之规律性,认知传统建造体系的内核以辨析其现代化方向和路径之可能性,从而为乡村复兴中将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联结为连贯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视角。福建作为中国历史上汉人移民的集聚地,闽东北区域是移民经陆路和水路迁徙通道入闽的首站。中国传统建造体系“土木/营造”在移民至闽东北的迁徙和定居过程中再适应而演变发展,形成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然而,闽东北区域内因地形阻隔而形成相对地理独立、生态差异、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多个地理文化单元,移民在其间定居和相互交流的发展中,"土木厝”以类型学原理在各地理文化单元中因建造因素的差异而不断应变,形成极为丰富的各种演变类型。本文限定闽东北为空间范畴,以唐末至今为时间范畴,研究"土木厝"的应变规律。“土木厝”依据闽东北移民族群的社会文化因素组织空间,根据自然地理因素构筑居住与礼仪空间并置的单座建筑/院落,依据家庭/族群关系和地形条件组合形成聚落。本文以闽东北人文地理背景下“土木厝”的演变规律定义其建筑学基本类型,在基本类型建造要素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变:地形、气候和材料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基底、墙体、构架、分隔面和屋顶等建造要素在自然地理因素变化中再适应而发生单体类型的应变;家庭模式、经济模式、宗法信仰、行为习俗和安全防卫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素的差异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行为空间的变化引发“土木厝”的单体类型和聚落类型的应变。依据“土木厝”类型应变的研究和调研,初步划定了“土木厝”在闽东北地域的人文地理范畴。“土木厝”应变的研究思路,是去除闽东北民居形态差异和风格特征理论的干扰而直达其建造实质的途径,对于当下乡村复兴中明晰传统建造体系之核心价值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合理衔接在思想方法上提供指导意义,即:在地形、气候条件无实质性变化而建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的当下,应循“土木厝”应变逻辑而探求其现代化更新的路径。此外,“土木厝”的应变研究亦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土木/营造”观念的佐证,并作为案例有益于重新诠释中国建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复兴 自然/人文生态 传统建造体系 土木/营造 闽东北 土木厝 类型 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