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然价值知性模式与人格的生态涵育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170,共5页
作为主体的人类将以何种道德姿态面对自然,是当今生态文明能否得以顺利建设的关键,原因就在于道德观念是人和社会存在的预设前提之一。就道德观念的本质而言,其对人的意图、目的动机和行为有着规范及引导作用,是人类采用何种态度和观念... 作为主体的人类将以何种道德姿态面对自然,是当今生态文明能否得以顺利建设的关键,原因就在于道德观念是人和社会存在的预设前提之一。就道德观念的本质而言,其对人的意图、目的动机和行为有着规范及引导作用,是人类采用何种态度和观念从事社会实践的价值旨归。而道德观念与人性存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人性对道德的形成起着根基性作用,因此人性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性的需求性诉求,即源于人类生存的根源性的内在需要。而近代以来基于理性、人类欲望生成的人性能否重获生态向度,关键就在于以何种方式来评价自然价值,而自然价值知性模式不仅能为此提供恰当的认知方式,也有利于生态人性的人格具象化,即生态人格的蕴积涵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性 生态人格 生态范式 自然价值知性模式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