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非自然保护思想与阿非利卡民族主义的关系探讨——以克鲁格国家公园为例
1
作者 何宜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3-89,共7页
南非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南非野生动物保护思想的变化,更反映了南非阿非利卡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19世纪70年代是南非自然保护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以狩猎谋生的下层布尔人与英国猎人、部落黑人狩猎者竞逐当地的猎物资源,加之布... 南非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南非野生动物保护思想的变化,更反映了南非阿非利卡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19世纪70年代是南非自然保护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以狩猎谋生的下层布尔人与英国猎人、部落黑人狩猎者竞逐当地的猎物资源,加之布尔战争以及各种冲突,催生出早期的阿非利卡民族主义。19世纪70年代后,阿非利卡民族内部逐渐出现贫富阶层的分化,南非执政者利用阿非利卡民族主义作为团结各阶层的旗帜,将对南非民族领袖的个人崇拜与流行的自然保护思想结合,建立了南非第一个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在克鲁格国家公园成立历程的研究中引入阿非利卡民族主义视角,有助于丰富南非自然保护思想的维度,更全面地把握20世纪世界范围内国家公园成立的历史背景,从而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环境史 克鲁格国家公园 阿非利卡民族主义 自然保护思想
下载PDF
如何在生物课教学中贯穿自然保护思想
2
作者 陈素芬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02年第S1期49-49,共1页
人类在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奋斗过程中 ,应注意生态平衡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平衡发展 ,因此 ,教师在生物课的讲授中 ,应始终贯彻好自然保护思想。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思想
下载PDF
吉福德·平肖自然资源保护思想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祖国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86-91,共6页
在美国第一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中,吉福德.平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国联邦政府策划了多项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平肖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催促政府加大对公共土地的监管力度,同时为自然资源保护赋予了... 在美国第一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中,吉福德.平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国联邦政府策划了多项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平肖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催促政府加大对公共土地的监管力度,同时为自然资源保护赋予了道德意义,将它视为促进社会公平和国际和平的重要手段。分析平肖自然资源保护思想对我们认识和理解20世纪美国环境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思想 科学林业 功利主义 和平主义
下载PDF
简论自然资源保护思想的历史发展
4
作者 李万古 《山东电大学报》 1996年第1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思想 发展历史 自然 自然资源
下载PDF
保护大自然
5
作者 王庆 星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995年第7期48-48,共1页
保护大自然王庆,星辰评沼田真著《保护大自然》(自然保护思想)一书。本书著者不仅在植物生态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还担任文化财产保护审议委员会、自然环境保护审议委员会,日本自然保护协会会长,日本环境教育学会会长等... 保护大自然王庆,星辰评沼田真著《保护大自然》(自然保护思想)一书。本书著者不仅在植物生态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还担任文化财产保护审议委员会、自然环境保护审议委员会,日本自然保护协会会长,日本环境教育学会会长等职。《保护大自然》一书充分体现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自然 植物生态学 审议委员会 自然保护思想 自然环境保护 环境承受能力 地球生态系统 生态危机 主体立场 财产保护
下载PDF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保护区规模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董波 《世界地理研究》 1997年第2期98-105,共8页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保护区其规模具有随保护区类型、建设时间和地区分布的不同而变化的特征。自然保护思想和保护区建设中土地的可获得性是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保护思想对保护区规模大小有指导作用,而土地的可获得性则直...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保护区其规模具有随保护区类型、建设时间和地区分布的不同而变化的特征。自然保护思想和保护区建设中土地的可获得性是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保护思想对保护区规模大小有指导作用,而土地的可获得性则直接影响保护区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国家公园系统 自然保护思想 土地的可获得性 美国
下载PDF
思想与行动的距离--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观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利华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86,158,159,共15页
中国古代先后两度出现性质相当不同的资源环境困境。第一次是西周至秦汉时期,主要表现为山林川泽自然资源不敷利用,资源困境的忧思催生了早熟的自然资源保护思想理论和礼法制度。第二次是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爆炸”造成的巨大资源(特别... 中国古代先后两度出现性质相当不同的资源环境困境。第一次是西周至秦汉时期,主要表现为山林川泽自然资源不敷利用,资源困境的忧思催生了早熟的自然资源保护思想理论和礼法制度。第二次是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爆炸”造成的巨大资源(特别是土地)危机和生存压力,使18世纪末期(1790年)成为历史上的环境拐点,山区毁林开垦迅速显现出恶劣的环境后果,促使当时社会展开以山林保护为重点的环境保护思考和行动。两者之间是一个思想与行动都显得相对平淡和迟滞的阶段,但也有若干历史情节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围绕山林川泽之利,发生了国家从“专山泽之利”到放弃山泽垄断的制度变化;二是先秦诸子的自然观念和资源保护思想,在宋明理学中得到了一次明显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自然资源保护思想 环境保护礼制和法令 环境拐点
原文传递
二战后日本的环境教育
8
作者 刘继和 《广西教育》 2001年第1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教育 自然保护思想 战后日本 公害教育 环境问题 公害对策基本法 政府间会议 对策研究 学习指导要领 社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