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汉市某旱地自然土壤剖面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响荣
罗红
+3 位作者
祝安安
朱晛亭
李煜
徐聪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第3期274-279,共6页
以武汉市棕红壤分布地区的某旱地自然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样测定垂向上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分析土壤剖面重金属的纵向分布和迁移特征,探讨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在自然土壤剖面的酸性(pH值为5.66...
以武汉市棕红壤分布地区的某旱地自然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样测定垂向上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分析土壤剖面重金属的纵向分布和迁移特征,探讨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在自然土壤剖面的酸性(pH值为5.66)环境中,Cd易于淋滤迁移,整体平均含量低于武汉市棕红壤背景值;除Cd之外,其余重金属在大部分深度中均超出背景值。迁移系数分析表明,As和Cr向下逐渐富集;Cd在表层土壤中富集,向下都是丢失趋势;Hg在表层土壤中富集,下部迁移系数变化不大;Pb的迁移系数基本都>0,有一定程度的富集;Cu、Ni和Zn迁移系数变化不大,迁移作用较弱。综合重金属含量、迁移特征以及相关性分析,认为表层土壤中Cd和Hg的含量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而明显升高;Pb含量受汽车尾气的影响而升高;其他重金属主要是自然源,基本未受人为外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旱地
棕红壤
自然
土壤
剖面
迁移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色度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
16
2
作者
冯力威
吴克宁
+2 位作者
查理思
鞠兵
王文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2-897,共6页
土壤可有效记录和收集环境信息,文化遗址区内的土壤包含了丰富的古环境信息,然而在诸多的研究中,对仰韶文化变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缺乏定量科学依据。为了探讨土壤色度指标的气候意义,半定量的恢复仰韶文化时期的气候环境状...
土壤可有效记录和收集环境信息,文化遗址区内的土壤包含了丰富的古环境信息,然而在诸多的研究中,对仰韶文化变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缺乏定量科学依据。为了探讨土壤色度指标的气候意义,半定量的恢复仰韶文化时期的气候环境状况,在河南仰韶村遗址选择1个含人类遗迹的文化剖面和1个没有人类扰动的自然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日本CM-700d分光测色仪分别测试2个研究剖面土壤色度指标(亮度、红度、黄度),并与剖面的磁化率、粒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仰韶文化时期的古气候变化。结果发现:色度等各气候指标都能一定程度上科学地反映古气候变化,但仅根据某一种气候替代指标推导气候结果是片面的,只有综合考虑多项气候替代指标,才能够准确合理地重建气候的变化过程。色度指标沿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文化剖面L*、a*、b*各指标值随剖面深度加深数值呈增加趋势,自然剖面a*值随剖面深度加深呈增加趋势,而L*、b*指标值则呈减小趋势,同时色度各指标值可以与磁化率、粒度进行很好的结合。综合来看,文化剖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气候的反演大致与自然剖面相对应,总体而言反映的气候环境信息大体相同,剖面从下向上可分为4个气候变化阶段,变暖期-干冷期-暖湿期-干冷期。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暖湿的气候是文明繁荣发展的动因,而干冷的气候则会使文明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遗址
古土壤
文化
剖面
自然剖面
色度
气候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分子成熟度参数的异常分布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广利
王铁冠
+1 位作者
张林晔
张学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0-566,共7页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烃源岩的自然演化剖面结果表明,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是一个受沉积环境、矿物组成、有机质赋存状态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其演化具有阶段性,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大多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模式。形...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烃源岩的自然演化剖面结果表明,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是一个受沉积环境、矿物组成、有机质赋存状态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其演化具有阶段性,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大多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模式。形成于半咸水—微咸水的沙三段下部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较为剧烈,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碳酸盐矿物含量逐渐升高对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形成于咸水—半咸水的沙四段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变化平缓,平衡值降低,高盐沉积环境和丰富的碳酸盐矿物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异构化进程。这个结果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应用分子成熟度参数具有重要启示,对于咸化湖泊条件下形成的第三系盆地深部地层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演化
剖面
分子成熟度参数
沉积环境
演化模式
碳酸盐矿物
济阳坳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蔡天赦
朱诚
+4 位作者
孙智彬
郑朝贵
马春梅
朱光耀
高华中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8,共7页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聚落遗址地层记录和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记录已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江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全新世考古遗址资源,为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和环境变...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聚落遗址地层记录和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记录已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江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全新世考古遗址资源,为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其中的中坝遗址具有厚度大、地层时代齐全完整、出土器物量多、并有大量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骨骼(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测年材料和古洪水沉积地层现象丰富的特点;该区同时又有全新世以来自然连续沉积厚度达3m以上的大九湖泥炭沉积地层。对该区典型遗址和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作比较研究,通过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指标信息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可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史、古洪水史,弄清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并建立三峡地区全新世以来标志性考古遗址地层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地层学
环境考古
考古遗址
自然
沉积
剖面
全新世
长江三峡
原文传递
电测井和电阻率法在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5
作者
邓述全
洪月英
+3 位作者
王永涛
唐东磊
蔡锡伟
宋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1期66-71,共6页
利用电测井方法研究表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与岩性、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精确分析表层岩性特征,为激发因素的合理选择和资料处理提供了新的分析依据;利用单点的电测井资料拟合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电阻率剖面反...
利用电测井方法研究表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与岩性、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精确分析表层岩性特征,为激发因素的合理选择和资料处理提供了新的分析依据;利用单点的电测井资料拟合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电阻率剖面反演成为自然电位剖面,以分析自然电位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利用速度模型反演技术,准确地描述了表层速度和厚度的纵横向变化细节,弥补了微测井单点调查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技术
电阻率法
表层速度
厚度反演技术
自然
电位
剖面
电阻率
岩性
含水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扩展及端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陈朝晖
潘豪
+1 位作者
梁丹
林德纯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17期150-152,154,共4页
井筒内压力损耗是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扩展过程具有显著端部效应的主要原因,剖析端部效应的渗流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精细刻画开采过程中水脊的扩展过程,将有助于发挥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的优势。针对具有显著沿程压力损耗的稠油藏长井段水平...
井筒内压力损耗是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扩展过程具有显著端部效应的主要原因,剖析端部效应的渗流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精细刻画开采过程中水脊的扩展过程,将有助于发挥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的优势。针对具有显著沿程压力损耗的稠油藏长井段水平井,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压力剖面、产量剖面、含水剖面以及近井带饱和度场的变化,描述了水脊的发生和扩展过程,模拟了从井筒点状见水到全段水淹过程中对应水脊的形态,揭示了水侵剖面内的自然压锥作用是特高含水阶段含水率波动的重要原因,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脊扩展
井筒压力损耗
产出
剖面
水侵
剖面
自然
压锥
油藏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题名
武汉市某旱地自然土壤剖面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响荣
罗红
祝安安
朱晛亭
李煜
徐聪
机构
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基金
武汉市湿地生态环境地质调查(WHDYS-2020-005)。
文摘
以武汉市棕红壤分布地区的某旱地自然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样测定垂向上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分析土壤剖面重金属的纵向分布和迁移特征,探讨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在自然土壤剖面的酸性(pH值为5.66)环境中,Cd易于淋滤迁移,整体平均含量低于武汉市棕红壤背景值;除Cd之外,其余重金属在大部分深度中均超出背景值。迁移系数分析表明,As和Cr向下逐渐富集;Cd在表层土壤中富集,向下都是丢失趋势;Hg在表层土壤中富集,下部迁移系数变化不大;Pb的迁移系数基本都>0,有一定程度的富集;Cu、Ni和Zn迁移系数变化不大,迁移作用较弱。综合重金属含量、迁移特征以及相关性分析,认为表层土壤中Cd和Hg的含量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而明显升高;Pb含量受汽车尾气的影响而升高;其他重金属主要是自然源,基本未受人为外源影响。
关键词
重金属
旱地
棕红壤
自然
土壤
剖面
迁移规律
Keywords
heavy metals
dryland
brown red soil
natural soil profile
migration law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色度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
16
2
作者
冯力威
吴克宁
查理思
鞠兵
王文静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2-89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26)
文摘
土壤可有效记录和收集环境信息,文化遗址区内的土壤包含了丰富的古环境信息,然而在诸多的研究中,对仰韶文化变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缺乏定量科学依据。为了探讨土壤色度指标的气候意义,半定量的恢复仰韶文化时期的气候环境状况,在河南仰韶村遗址选择1个含人类遗迹的文化剖面和1个没有人类扰动的自然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日本CM-700d分光测色仪分别测试2个研究剖面土壤色度指标(亮度、红度、黄度),并与剖面的磁化率、粒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仰韶文化时期的古气候变化。结果发现:色度等各气候指标都能一定程度上科学地反映古气候变化,但仅根据某一种气候替代指标推导气候结果是片面的,只有综合考虑多项气候替代指标,才能够准确合理地重建气候的变化过程。色度指标沿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文化剖面L*、a*、b*各指标值随剖面深度加深数值呈增加趋势,自然剖面a*值随剖面深度加深呈增加趋势,而L*、b*指标值则呈减小趋势,同时色度各指标值可以与磁化率、粒度进行很好的结合。综合来看,文化剖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气候的反演大致与自然剖面相对应,总体而言反映的气候环境信息大体相同,剖面从下向上可分为4个气候变化阶段,变暖期-干冷期-暖湿期-干冷期。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暖湿的气候是文明繁荣发展的动因,而干冷的气候则会使文明走向衰落。
关键词
仰韶文化遗址
古土壤
文化
剖面
自然剖面
色度
气候意义
Keywords
Yangshao Culture Relic
paleosol
culture profile
nature profile
chroma
climatic significance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分子成熟度参数的异常分布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广利
王铁冠
张林晔
张学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0-56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03002)
文摘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烃源岩的自然演化剖面结果表明,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是一个受沉积环境、矿物组成、有机质赋存状态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其演化具有阶段性,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大多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模式。形成于半咸水—微咸水的沙三段下部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较为剧烈,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碳酸盐矿物含量逐渐升高对分子标志化合物的演化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形成于咸水—半咸水的沙四段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变化平缓,平衡值降低,高盐沉积环境和丰富的碳酸盐矿物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异构化进程。这个结果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应用分子成熟度参数具有重要启示,对于咸化湖泊条件下形成的第三系盆地深部地层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然
演化
剖面
分子成熟度参数
沉积环境
演化模式
碳酸盐矿物
济阳坳陷
Keywords
natural maturation section
molecular maturation indicator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evolution model
carbonate minerals
Jiyang super-depressio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蔡天赦
朱诚
孙智彬
郑朝贵
马春梅
朱光耀
高华中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No.90411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271103)
+1 种基金
南京大学重大基础预研项目
南京大学"985"自然地理学科建设与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聚落遗址地层记录和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记录已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江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全新世考古遗址资源,为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其中的中坝遗址具有厚度大、地层时代齐全完整、出土器物量多、并有大量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骨骼(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测年材料和古洪水沉积地层现象丰富的特点;该区同时又有全新世以来自然连续沉积厚度达3m以上的大九湖泥炭沉积地层。对该区典型遗址和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作比较研究,通过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指标信息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可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史、古洪水史,弄清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并建立三峡地区全新世以来标志性考古遗址地层剖面。
关键词
考古地层学
环境考古
考古遗址
自然
沉积
剖面
全新世
长江三峡
Keywords
archaeostratigraphy,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typical archaeological sites, natural sedimentary profile, Holocene, Yangtze Gorges
分类号
P539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电测井和电阻率法在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5
作者
邓述全
洪月英
王永涛
唐东磊
蔡锡伟
宋建军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1期66-71,共6页
文摘
利用电测井方法研究表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与岩性、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精确分析表层岩性特征,为激发因素的合理选择和资料处理提供了新的分析依据;利用单点的电测井资料拟合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电阻率剖面反演成为自然电位剖面,以分析自然电位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利用速度模型反演技术,准确地描述了表层速度和厚度的纵横向变化细节,弥补了微测井单点调查的不足。
关键词
电测井技术
电阻率法
表层速度
厚度反演技术
自然
电位
剖面
电阻率
岩性
含水量
Keywords
surface survey
electrical logging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inversion of surface velocity and thickness
分类号
P631.81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扩展及端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陈朝晖
潘豪
梁丹
林德纯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思达斯易能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17期150-152,15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稠油油田高效开发钻采技术”(2016ZX05025-002)
文摘
井筒内压力损耗是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扩展过程具有显著端部效应的主要原因,剖析端部效应的渗流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精细刻画开采过程中水脊的扩展过程,将有助于发挥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的优势。针对具有显著沿程压力损耗的稠油藏长井段水平井,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压力剖面、产量剖面、含水剖面以及近井带饱和度场的变化,描述了水脊的发生和扩展过程,模拟了从井筒点状见水到全段水淹过程中对应水脊的形态,揭示了水侵剖面内的自然压锥作用是特高含水阶段含水率波动的重要原因,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脊扩展
井筒压力损耗
产出
剖面
水侵
剖面
自然
压锥
油藏数值模拟
分类号
TE2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汉市某旱地自然土壤剖面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
张响荣
罗红
祝安安
朱晛亭
李煜
徐聪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色度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冯力威
吴克宁
查理思
鞠兵
王文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分子成熟度参数的异常分布
王广利
王铁冠
张林晔
张学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
蔡天赦
朱诚
孙智彬
郑朝贵
马春梅
朱光耀
高华中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5
电测井和电阻率法在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邓述全
洪月英
王永涛
唐东磊
蔡锡伟
宋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扩展及端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陈朝晖
潘豪
梁丹
林德纯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