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党内法规的治理逻辑
1
作者 张震 刘栋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7,共12页
建设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法治化是必然要求,其中环境法治不可或缺。中国式的环境法治必然要重视党内法规的特殊法治和治理功能。可从着力发挥党内法规在环境法治中的特殊作用、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的规范功能、... 建设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法治化是必然要求,其中环境法治不可或缺。中国式的环境法治必然要重视党内法规的特殊法治和治理功能。可从着力发挥党内法规在环境法治中的特殊作用、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的规范功能、推动构建人类环境命运共同体的制度文明三方面,揭示出环境党内法规所秉持环境系统观、环境效能观、环境文明观的政理法理。环境党内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环境党内法规所承载上述治理逻辑的规范样态,不仅包括符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严格形式要件的狭义党内法规,也包括引领环境法治发展的环境政策、起到监督保障等作用的党内环境规范性文件。从环境党内法规的政治功能和规范效力来讲,将以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为主要载体的环境政策视为广义的环境党内法规,符合新形势下环境党内法规体系构筑的核心要义。从目前党内法规体系的构成情况看,起到监督保障作用的党内环境规范性文件成为了主力军,但其数量庞杂又单线作战的实践困境使其亟需完善以形成治理合力。因此,应进一步探讨党的环境政策和党内环境规范性文件向狭义党内法规的有机转化,使狭义的环境党内法规成为环境党内法规体系的主体部分。广义视阈下的环境党内法规,在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着规范、治理与重塑的制度功能。环境党内法规通过将党的不成文的环境文明提炼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形态,从而使其获得长远的效能力和长期的执行力。环境党内法规通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赋能,从而全面发挥其环境治理的政治效能、预防效能和发展效能。环境党内法规以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的政治结构为环境文明奠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理念为环境文明铸魂、以党规国法共治为保障的外部制度为环境文明塑形,使其实质上具备了打造人类环境文明新形态的重塑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完备的环境党内法规体系对上述功能的系统发挥尤为重要,因此,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党内法规,还有待进一步体系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党内法规 治理逻辑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环境政策保障
2
作者 孙全胜 《南海学刊》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完善环境政策体系的建构,提升环境政策的法律效力与可操作性,加强环境政策执行效能以及推进公...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完善环境政策体系的建构,提升环境政策的法律效力与可操作性,加强环境政策执行效能以及推进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在制定环境政策方面,政府要完善环境立法和优化环境行政体制,推进重点领域环境政策保障和创新环境政策手段。在执行环境政策方面,加强环境执法力量和能力,完善环境违法行为监管和处罚机制,建立环境问责与激励机制。在环境政策的公众参与方面,提升环境政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促进公众对环境事务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环境政策 公众参与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环境法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忠梅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7,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中国50年的环境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厘清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类观、自然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中国50年的环境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厘清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类观、自然观,为创设人与自然共同体规则提供人性标准假设和调整范围基石;创新环境法律关系理论,明确其主体的间接互动性、社会关系二次调整性、法律规范多元性的外在表征,及承认自然的主体性而重构主客体关系的本质特征;创新法律体系理论,发现环境法学的领域性学科属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法”与“领域法”双重结构,明确作为“重要立法领域”且已形成的生态环境立法体系的独立地位,建立处理环境法内外部关系的学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环境法哲学 环境法治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法律 关系生态环境立法体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环境法治保障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天宝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8,共11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刻的环境法治意蕴和深厚的环境法治期许,需要以生态环境法治理念、生态环境政党规范体系、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与生态环境法律实施体系的全面革新作为保障。为完善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刻的环境法治意蕴和深厚的环境法治期许,需要以生态环境法治理念、生态环境政党规范体系、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与生态环境法律实施体系的全面革新作为保障。为完善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上,应在整合专门性生态环境法律规范的同时加强环境法与传统部门法的协同;在环境法内部,应确保作为基础的上位环境法律与作为补充的环境行政法规、环境地方性法规和环境规章有机统合。为健全生态环境法律实施体系,在执法上,应强化跨区域联动和跨领域联动,推动环境行政由行政区行政向区域行政、由基于部门的专业化行政向辐射全局的整体性行政迈进;在司法上,应着力建构预防与救济并行的环境司法能动体系,注重不同环境司法制度之间的顺畅衔接与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环境立法 环境执法 环境司法 环境法典编撰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层环境治理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建锋 孙成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9-86,共8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层环境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建设基层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环境治理能力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面。文章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层环境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建设基层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环境治理能力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面。文章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基础上,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垃圾分类作为基层环境治理的典型,分析了其治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从而为助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基层环境治理 治理机制创新
下载PDF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为纪念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联合国确立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自此,六五环境日成为我国的法定节日。通过六五环境日的宣传教育,全社会对... 为纪念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联合国确立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自此,六五环境日成为我国的法定节日。通过六五环境日的宣传教育,全社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水平大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感性和理性认知都明显增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逐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法定节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 宣传教育 思想自觉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回应与立法体现
7
作者 李小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4-25,共12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阐释需要以内涵解读为前提,以生成逻辑为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有赖于法治路径的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路径选择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需求而形成,在传统法律部门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阐释需要以内涵解读为前提,以生成逻辑为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有赖于法治路径的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路径选择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需求而形成,在传统法律部门中难以落实,在环境法律中的回应缺乏系统性、体系性和整全性。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回应的多重模式中,法律成典模式全面系统回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环境法典的编纂中,应在理念、内容、实现路径等方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予以全面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法治回应 环境法典
下载PDF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8
作者 孙金龙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9期8-1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生态环境系统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生态环境系统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环境系统 最广大人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最大的政治 党的统一 宏伟蓝图
下载PDF
加快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环境经济政策 生态文明 高质量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逻辑理路
10
作者 魏刘洋 《新丝路》 2024年第21期0038-0040,共3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源于中国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失衡问题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源于中国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失衡问题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根基。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实践经验的内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困境;推进环保法治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全国政协委员徐雪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秀美黄河
11
《协商论坛》 2024年第4期40-40,共1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能够近距离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非常激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能够近距离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非常激动,又深受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会议 生态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国两会 民革 全国政协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 科技界
下载PDF
系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2
作者 霍然 吴翠丽 《群众》 2024年第11期32-33,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生态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哲学依据与价值意蕴
13
作者 解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6期73-75,85,共4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汲取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反思和借鉴了西方生态哲学中的合理要素,并且批判继承了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丰富内容。这一生态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汲取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反思和借鉴了西方生态哲学中的合理要素,并且批判继承了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丰富内容。这一生态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哲学依据 生态环境 价值意蕴
下载PDF
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4
作者 王瑶 张警 +2 位作者 程佩佩 王远柏 金秋时 《当代贵州》 2024年第7期56-56,共1页
以绿色智慧助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至关重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积极参与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其中,贵阳市被纳入国家驻点研究(二... 以绿色智慧助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至关重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积极参与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其中,贵阳市被纳入国家驻点研究(二期)。长期以来,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入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技咨询、环境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建设等生态环境领域相关工作,为政府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提供科技服务,以高水平生态环保科研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安全屏障 环境技术评估 生态环境 重点实验室建设 综合决策 政府环境管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5
《浙江林业》 2024年第1期4-4,共1页
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生态环境保护 《求是》杂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 全面推进 现代化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环境法价值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忠梅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7,共16页
建立统一的环境法价值体系是奠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法理基础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实践成效显著而又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更新环境法价值理论,为调整“经济—社会—环境”巨大复杂系统、实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 建立统一的环境法价值体系是奠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法理基础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实践成效显著而又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更新环境法价值理论,为调整“经济—社会—环境”巨大复杂系统、实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新目标提供系统整体协同的价值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环境法要求确立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价值评价标准,构建由可持续发展目的性价值和生态安全、代际公平、种际和谐等工具性价值共同构成的环境法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法价值论 价值评价标准 目的性价值 工具性价值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环境伦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0,共14页
西方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低维表象,不是现代化的高维本质,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具备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能力,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了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上的理想化、... 西方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低维表象,不是现代化的高维本质,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具备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能力,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了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上的理想化、技术上的进步化、发展上的绿色化、外交上的和平化。相较于西方以“资本至上”为逻辑的现代化指导下的割裂对立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国式“人民至上”逻辑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解决了发展和生态的冲突,为众多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案。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才能真正克服资本主义逻辑的缺陷,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民至上 环境伦理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征程——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润秋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4期14-25,共12页
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新征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 现代化 全国
下载PDF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金龙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大会通过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大会通过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转折性 伟大变革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大政方针 宏伟蓝图 现代化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践进路研究——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为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仓 杨宇潼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6期22-28,共7页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价值功能,是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在...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价值功能,是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切入点,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审程序规范性不够等问题,从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编审程序等层面,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为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