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高含沙水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被引量:25
1
作者 许炯心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8-326,共9页
黄土高原半干旱的气候条件、稀疏的植被和疏松易蚀的黄土物质,是该地区高含沙水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这一地区高含沙水流的发育程度,特别是最大断面含沙量的大小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与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组成有密切的关系... 黄土高原半干旱的气候条件、稀疏的植被和疏松易蚀的黄土物质,是该地区高含沙水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这一地区高含沙水流的发育程度,特别是最大断面含沙量的大小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与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特定的悬移质泥沙粒度组成,使得悬移质含沙量达到最大值。这种特定的泥沙粒度组成与流域中黄土、基岩及风成沙的分布有关,而它的出现,则是特殊的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水流 自然地理因素 泥沙粒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许炯心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7-551,共5页
以黄土高原地区227个县的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与自然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与自然地理因子密切相关,年降水量越大,地表物质可蚀性越小,大风日数越少,年均风速越小,年均沙尘暴日数越少。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沙尘暴 影响因素分析 自然地理因素 发生频率 地理因子 年降水量 地表物质 大风日数 可蚀性 风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Ⅱ多元回归分析与地带性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许炯心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2-556,共5页
以黄土高原地区227个县的资料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年均沙尘暴日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从西北向东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加,气候由干旱、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地表物质... 以黄土高原地区227个县的资料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年均沙尘暴日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从西北向东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加,气候由干旱、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地表物质由风成沙、沙黄土向典型黄土和粘黄土过渡,天然植被类型由干旱荒漠、干草原、森林草原、草原森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自然地理因子的地带性分异导致了沙尘暴的频率按同一方向递减。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地表物质的抗蚀性对沙尘暴的影响较大,年降水量次之,大风日数居第三。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地表的抗蚀性,可以减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沙尘暴 多元回归分析 自然地理因素 地带性特征 多元回归方程 年降水量 地表物质 落叶阔叶林 地带性分异 逐步回归 影响因子 干旱荒漠 植被类型 森林草原 地理因子 大风日数 人类活动 抗蚀性 过渡 半湿润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对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继军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3期204-204,382,共2页
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分析后,从中发现了主要影响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的几个因素,即时差、气压、气温、湿度、气流、太阳辐射、气候和天气。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对运动能力的提高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阻碍运动的能力的正常发挥和提高。
关键词 自然地理因素 运动能力 影响
下载PDF
从自然地理因素看黑龙江省优势产业发展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关玉 《中国市场》 2021年第11期20-21,共2页
自然地理因素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客观基础条件。文章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因素情况,分析了其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黑龙江省优势产业发展选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自然地理因素 黑龙江省 优势产业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对区域能源碳排放影响研究
6
作者 孙宇红 蒋妍 白宏涛 《低碳经济》 2020年第2期35-46,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均一次化石能源产量为指标探索了自然地理因素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一次化石能源生产对全国及区域能源碳排放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影响弹性系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某种变化趋势;...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均一次化石能源产量为指标探索了自然地理因素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一次化石能源生产对全国及区域能源碳排放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影响弹性系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某种变化趋势;③关注区域能源进出口政策对区域的低碳发展十分重要。在发展型高碳发展省份,人均GDP低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影响弹性系数较高但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应注重调整产业体系,提高减排技术,并控制一次化石能源的进口。在均衡型低碳发展省份,人均GDP处于国家平均水平之上,技术的发展进步是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型低碳发展省份,经济发达,影响弹性系数增加,应注重改善化石能源进口结构,进口更多低碳排放系数的一次化石能源,增加公众的环境意识。资源型高碳发展省份作为特例,资源产量大,影响弹性系数较弱,当地政府应严格控制一次化石能源的开采与出口,根据当地发展水平合理制定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源碳排放 自然地理因素 人均一次化石能源产量 影响差异性 弹性系数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对阿坝藏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尧 侯雨乐 《湖南农机》 2014年第9期170-171,共2页
四川阿坝藏区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地区,在城市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仍然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阿坝藏区的建筑都十分具有当地特色,究其根本,是阿坝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所导致的,可以说,藏民们的智慧是无穷的。文... 四川阿坝藏区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地区,在城市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仍然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阿坝藏区的建筑都十分具有当地特色,究其根本,是阿坝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所导致的,可以说,藏民们的智慧是无穷的。文章就阿坝藏区魅力独特的建筑进行分析,从自然地理因素,对阿坝藏区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进行理解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因素 阿坝藏区 民居建筑 影响
下载PDF
云南普洱地区药食一体植物特色的自然地理因素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久云 付开聪 张雪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3期48-48,50,共2页
云南普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少数民族聚居之一,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由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风格与各异的民族医药文化。其中,集药用、食用于一体的植物在这一地区使用、食用非常普遍。对这一地区药食一体植物自然地理因素的关注... 云南普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少数民族聚居之一,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由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风格与各异的民族医药文化。其中,集药用、食用于一体的植物在这一地区使用、食用非常普遍。对这一地区药食一体植物自然地理因素的关注,既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普洱 药食一体植物 自然地理因素
下载PDF
影响大陆架划界的自然地理因素
9
作者 侯梦涛 《海洋开发与管理》 1989年第3期37-41,共5页
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是指从大陆海岸向外自然延伸、直至大陆坡的坡度平缓的海底区域。法律上的大陆架概念虽然源于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概念,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地理学上的大陆架从海岸开始,而法律上的大陆架则从领海外开始... 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是指从大陆海岸向外自然延伸、直至大陆坡的坡度平缓的海底区域。法律上的大陆架概念虽然源于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概念,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地理学上的大陆架从海岸开始,而法律上的大陆架则从领海外开始。1958年《大陆架公约》规定,大陆架是指“1.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米或超过此限度而上履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划界 大陆架公约 北海大陆架案 中间线 自然地理因素 等距离线 领海宽度 沿海国 坡度平缓 海洋法公约
下载PDF
中国地表径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敬辉 《地理学报》 EI 1958年第2期145-158,共14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计划的大规模的进展,要求摸清我国全部的径流资源及其分布情况。目前全国正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和防治水旱灾害,在中央以“修建中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同时修建必要的可能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水利事业发展方针下。
关键词 地表径流 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径流量 水量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对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茜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33-I0033,共1页
山西传统民居的形制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民居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四合院、排房、各种类型窑洞以及小式楼阁等。而根据建筑材质也可以分为自然黄土、砖石木混合以及传统木结构三种类型。按照建筑技术则可... 山西传统民居的形制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民居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四合院、排房、各种类型窑洞以及小式楼阁等。而根据建筑材质也可以分为自然黄土、砖石木混合以及传统木结构三种类型。按照建筑技术则可以分为砖石垒砌以及窑洞两种。山西的区域气候温差较大,晋西北、晋北的地势较高,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量并不高;晋东南的降水量较多,整体湿度较大,晋南地区的平均气温则比其他地区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传统民居 传统木结构 建筑材质 自然地理因素 窑洞 年平均气温 传统四合院 晋西北
原文传递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自然地理因素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12
作者 程亚旭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I0001-I0002,共2页
在文化地理学研究中,自然地理因素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既探讨其本身的文化特质,也剖析其在地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音乐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发展过程必然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研究这种影响既有利于深入理解音乐的形态... 在文化地理学研究中,自然地理因素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既探讨其本身的文化特质,也剖析其在地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音乐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发展过程必然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研究这种影响既有利于深入理解音乐的形态及特征,也能为拓展音乐文化研究视角提供支撑。《人文地理》和《音乐研究》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可以为该类研究提供参考,以获得更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 自然地理因素 地域文化 地理学视角 音乐文化研究 研究成果 提供参考 文化特质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下的音乐形态分布探究
13
作者 赵哲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I0001-I0002,共2页
地理与音乐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实则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长期以来,学者对音乐文化的研究停留于音乐艺术层面,忽视了地理环境对音乐创作与风格形成的影响,割裂了音乐形态分布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对音乐形态发展演变的内在机理的探究较少。
关键词 自然地理因素 音乐形态 艺术层面 地理环境 形成的影响 内在机理 音乐创作 内在关联
下载PDF
文化差异背景下自然地理因素对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
14
作者 程亚旭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I0007-I0008,共2页
自然地理因素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民族音乐形成于民族发展变迁的过程中,能展现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采.了解民族音乐发展历程既能更深入地认识民族音乐,也是规划其未来发展道路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在文化大交流与大融... 自然地理因素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民族音乐形成于民族发展变迁的过程中,能展现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采.了解民族音乐发展历程既能更深入地认识民族音乐,也是规划其未来发展道路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在文化大交流与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使其保持独特风格,避免被湮没和同化.参考由王耀华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音乐》一书,有助于深入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对民族音乐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出版社 自然地理因素 王耀华 民族音乐发展 不可忽视 《中国民族音乐》 文化差异 着力点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
15
作者 李婧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15-I0015,共1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建设,增强乡村社会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乡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建设,增强乡村社会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乡村成为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获得更好的乡村旅游开发效果,需要合理利用相关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则是影响其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参考由张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深入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提出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自然地理因素 乡村旅游规划 乡村建设 乡村居民 社会稳定性 乡村教育 旅游景点
下载PDF
自然地理因素下的唐蕃边界变动
16
作者 张安福 王玉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1期218-218,共1页
唐蕃边界是唐朝周边关系中变化最为剧烈的边界走向,其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唐蕃之间存在着一片半耕半牧区,双方的边界变动基本都在这片半耕半牧区。唐朝在强盛时,将边界向西推进到靠近青海日月山一带的... 唐蕃边界是唐朝周边关系中变化最为剧烈的边界走向,其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唐蕃之间存在着一片半耕半牧区,双方的边界变动基本都在这片半耕半牧区。唐朝在强盛时,将边界向西推进到靠近青海日月山一带的半耕半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山 自然地理因素 周边关系 牧区 变动 边界 唐朝
原文传递
自然地理因素差异对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17
作者 吴佩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I0006-I0006,共1页
音乐和地理看似是不关联的两个学科,但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我国音乐发展带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和地域特色。从地理学角度对我国音乐发展及音乐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可将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应用于音乐教育之中,从而助力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和地理看似是不关联的两个学科,但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我国音乐发展带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和地域特色。从地理学角度对我国音乐发展及音乐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可将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应用于音乐教育之中,从而助力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发掘音乐教育对个体培育的价值。《人文地理》刊物中《文化》栏目内的相关文章同样指出,随着人民群众视野不断开阔,音乐教育不再简单是音乐一门学科的教育,应当深化音乐教育改革。而音乐的地理属性为音乐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 自然地理因素 地理属性 现代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改革 地理特征 地域特色 音乐教育发展
下载PDF
基于自然地理的海绵型居住小区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琪 陈红 《华中建筑》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综合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土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绿化四个条件,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过程中,基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提出适宜的应对策略,顺应地形,回应气候条件,合理分析应用,从技术手段上重点分析... 综合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土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绿化四个条件,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过程中,基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提出适宜的应对策略,顺应地形,回应气候条件,合理分析应用,从技术手段上重点分析蓄水池、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种植绿化的设计措施。最终为不同地区建设海绵型居住小区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居住小区 自然地理因素
下载PDF
试论地理、气候因素对色彩审美域差性的影响
19
作者 章灵杰 《色彩》 2024年第10期90-92,共3页
地理、气候因素是色彩审美域差性的首要因素。个体通过视知觉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及移情而生成视觉审美,并由此形成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多元文化的繁荣成为可能。笔者尝试运用色彩地理及民俗学的研究理论与东西方视觉艺术的样本分析,来... 地理、气候因素是色彩审美域差性的首要因素。个体通过视知觉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及移情而生成视觉审美,并由此形成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多元文化的繁荣成为可能。笔者尝试运用色彩地理及民俗学的研究理论与东西方视觉艺术的样本分析,来阐释自然因素对色彩审美差异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以上研究获得初步结论: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视觉审美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确立各个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的格调差异,并通过这种差异来拉动全国各地的文旅经济,使得色彩设计成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因素 色彩视觉审美 域差性
下载PDF
泉州古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傅孙萍 《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42-45,64,共5页
本文阐述了综合自然地理环境是泉州古民居建筑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结构形式的泉州古民居都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并充分利用山川地物而创造出来的,表现了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关系,对今后泉州市的城市规划... 本文阐述了综合自然地理环境是泉州古民居建筑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结构形式的泉州古民居都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并充分利用山川地物而创造出来的,表现了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关系,对今后泉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古民居 自然地理因素 气候 地貌 天然建材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