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书法“自然天趣”观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贺超 马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北宋崇尚老庄、佛教的文化思潮中,苏轼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领袖人物,他的理论创见和艺术实践多由老庄的"自然"审美思想而发,并且融入到自身的艺术风格和内在的精神气质上。通过对苏轼书法"自然天趣"... 在北宋崇尚老庄、佛教的文化思潮中,苏轼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领袖人物,他的理论创见和艺术实践多由老庄的"自然"审美思想而发,并且融入到自身的艺术风格和内在的精神气质上。通过对苏轼书法"自然天趣"观进行探究,可发现"自然天趣"观贯穿着他毕生的学书之路,其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神逸"说、精能之至反造疏淡、熟后求生、不直率流滑,留得住笔、用墨浓而润等观点与"自然天趣"观息息相关,对北宋的"尚意"书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书法 自然天趣
下载PDF
沈野《印谈》中的“自然天趣”说
2
作者 王维 《艺术探索》 2015年第3期56-57,69,共3页
明代印人沈野的论印专著《印谈》所体现出的"自然天趣"的美学思想对后代印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自然天趣"说对明代万历年间印章拟古主义的批判,将沈野推到了反拟古的最前沿,正是其可贵之处,同时,此说也体现了沈野... 明代印人沈野的论印专著《印谈》所体现出的"自然天趣"的美学思想对后代印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自然天趣"说对明代万历年间印章拟古主义的批判,将沈野推到了反拟古的最前沿,正是其可贵之处,同时,此说也体现了沈野对自在天然之美与艺术天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野 《印谈》 自然天趣
下载PDF
中国书法“自然天趣”论在创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倩 朱天曙 《中国美学》 2021年第2期39-55,共17页
“自然天趣”是古代文艺创作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亦是中国书法根本性的美学精神,涉及书法的起源、创作、风格、审美、心性等诸多方面。本文梳理历代书法文献中的“自然”,指出书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肇于自然发展至同乎自然、师法自然,... “自然天趣”是古代文艺创作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亦是中国书法根本性的美学精神,涉及书法的起源、创作、风格、审美、心性等诸多方面。本文梳理历代书法文献中的“自然”,指出书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肇于自然发展至同乎自然、师法自然,再到造乎自然的演进线索,继而将书法创作论中的“自然天趣”归结为“无意于佳乃佳”与“熟后求生”两个方面。“无意”是“自然天趣”的基础,要求创作主体排除一切功利的目的,在书写中保持心闲意澹的精神状态,避免刻意安排。“熟”是“自然”的条件,由“生”到“熟”,进而追求“熟后之生”,是到达“自然天趣”境界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无意于佳乃佳”与“熟后求生”内涵的解析,说明二者在书法创作中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天趣 “无意于佳乃佳” “熟后求生” 书法创作
原文传递
古代印论中『自然天趣说』研究
4
作者 李鹏举 《书法》 2021年第7期154-157,共4页
印论中的『自然天趣说』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实践与完善,成为印学中贯穿始终的一种审美理想,有关印学中所提倡的『自然天趣说』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对于该论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明清时期,并没有对宋元时期的此印论审美理想... 印论中的『自然天趣说』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实践与完善,成为印学中贯穿始终的一种审美理想,有关印学中所提倡的『自然天趣说』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对于该论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明清时期,并没有对宋元时期的此印论审美理想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试图从古代印论出发,通过宋元印论中『自然天趣说』的萌动、明清印论中『自然天趣说』的形成与影响、『自然天趣说』的制约因素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探索在篆刻中该审美观念的发展脉络、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这种审美观所形成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论 自然天趣
原文传递
论明代晚期绘画创作观
5
作者 赵以保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9,共10页
明代晚期绘画理论,主要体现在董其昌的《画旨》《画禅室随笔》、陈继儒的《泥古录》、屠隆的《画笺》、唐志契的《绘事微言》、顾凝远的《画引》、李日华的题跋与日记、以及范允临、高濂、谢肇淛、李流芳等人的零散论画之中。其有关绘... 明代晚期绘画理论,主要体现在董其昌的《画旨》《画禅室随笔》、陈继儒的《泥古录》、屠隆的《画笺》、唐志契的《绘事微言》、顾凝远的《画引》、李日华的题跋与日记、以及范允临、高濂、谢肇淛、李流芳等人的零散论画之中。其有关绘画创作思想有很多共同倾向,在创作情境上,主张从容自得、兴会来临状态下作画,反对"以画为鬻"、"以画为媚";在创作本源上,主张写自然天趣,反对徒逞形貌;在创作主体上,强调画家"人品须高",认为主体的胸次修养对绘画创作起到根本性作用;在技法上,提出"画不可苟",反对任意师心,追求理与笔的统一。明代晚期绘画创作观,虽然也隶属于文人画谱系,但相较于宋元、明代中期文人画表现出鲜明的艺术本位立场,是对绘画创作内在规律的专业探索,为文人画审美取向成为中国画正宗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容自得 自然天趣 画不可苟 人品须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