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电影的自然审美观——基于传统美学的分析视角
1
作者 吕培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19,共6页
一、传统自然审美观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建构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如何以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优质资源来熔铸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建构带有中国原创性的电影理论,成为紧迫的时代命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中,“自然”扮... 一、传统自然审美观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建构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如何以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优质资源来熔铸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建构带有中国原创性的电影理论,成为紧迫的时代命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中,“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在起源和发展上都与中国人的自然观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无论是作为美学源流的儒释道思想、抑或是“意境”“意象”“心游”等审美范畴的生成均在不同程度地指向了自然何以为美的问题,其作为中国美学史“元范畴”^([2])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中国美学史 文化强国战略 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哲学 优质资源 文艺美学 审美经验
下载PDF
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军 李鹏波 +2 位作者 杜程 吕晶 韦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54-7956,共3页
探究了自然审美观的渊源,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大意义,综合了多家学派关于"天人合一"的补充和深化,指出自然审美观最终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以"意境美"作为其鲜明的美学特色。... 探究了自然审美观的渊源,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大意义,综合了多家学派关于"天人合一"的补充和深化,指出自然审美观最终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以"意境美"作为其鲜明的美学特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观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分析了其在萌芽期、形成期、发展变迁期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强调了每个时期的特色都是在继承前一时期自然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传统园林的发展,分析了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园林的影响,并相应地将园林发展分为园林的形成期、自然山水园的出现、写意山水园的出现3个时期,始终强调自然审美观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启示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应以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观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居民的审美变化,将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自然审美观变迁 传统园林 园林风格
下载PDF
“比德”“比情”“畅神”——论汉代自然审美观的发展和突破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均平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8,共8页
学术界认为汉代自然审美观无发展或无重要发展的成说值得商榷。全面审视 ,汉代发扬光大了“比德”说 ,提出建构了“比情”说 ,催发萌生了“畅神”说 ,实现了自然审美观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是中国自然审美观发展历史和逻辑链条中不可或缺... 学术界认为汉代自然审美观无发展或无重要发展的成说值得商榷。全面审视 ,汉代发扬光大了“比德”说 ,提出建构了“比情”说 ,催发萌生了“畅神”说 ,实现了自然审美观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是中国自然审美观发展历史和逻辑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或关键组成部分 ,它在一定方面和意义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自然审美观 “比德” “比情” “畅神” 审美模式 文艺创作 诗学思想 哲学思想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娟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3,共6页
季语是俳句的灵魂。日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使日本民族在生活中化育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蕴藏着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徘句中的季语即蕴含着这种日本民众与自然共融互动的自... 季语是俳句的灵魂。日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使日本民族在生活中化育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蕴藏着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徘句中的季语即蕴含着这种日本民众与自然共融互动的自然审美观,它深刻地传达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季语式的自然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句 季语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从“维岳降神”到“以舞降神”:先秦自然审美观述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钟仕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1,共7页
先秦时期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宗教与伦理、巫术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混合体。"维岳降神"反映的是自然崇拜的宗教意识,其内在的理念是自然道德律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绝对大的量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后被用于社会伦理崇高人格的写照,将... 先秦时期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宗教与伦理、巫术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混合体。"维岳降神"反映的是自然崇拜的宗教意识,其内在的理念是自然道德律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绝对大的量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后被用于社会伦理崇高人格的写照,将外在自然秩序与人类理性相结合,它的本质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否定。"维岳降神"代表了西周初期试图从自然法则中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愿望和信仰。"以舞降神"比"维岳降神"前进了一步。"以舞降神"的方法是"巧饰"和"式巧",目的是人主动运用审美的手段来认识和试图改变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甚至规律。它的本质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肯定,它的"巧饰"和"式巧"的方法,即是用艺术的和宗教的方式来把握自然。"维岳降神"和"以舞降神"代表了先秦时期自然审美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岳降神 以舞降神 巧饰 式巧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汉代萌生“畅神”自然审美观刍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均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流行的观点认为,"畅神"说是晋宋以后产生的自然审美观。我们认为,全面考察汉代有关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时代特点和哲学文化背景,即使依据最严格的标准来衡量,也可以认定汉代已经萌生了"畅神"自然审美观。
关键词 汉代 “畅神”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汉魏六朝书论中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国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49-154,共6页
汉魏六朝书论已形成系统的自然审美观。"书乾坤之阴阳"奠定书法艺术的自然本体论基础;"因物构思""任情恣性"从主客两方面揭示书法创造的自然追求;"比拟自然"彰显书法艺术的自然风格;"血... 汉魏六朝书论已形成系统的自然审美观。"书乾坤之阴阳"奠定书法艺术的自然本体论基础;"因物构思""任情恣性"从主客两方面揭示书法创造的自然追求;"比拟自然"彰显书法艺术的自然风格;"血肉筋骨"等审美范畴的提出,标志着书法艺术自然化审美标准的形成。这种系统化的自然审美观对中国书法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阴阳 因物构思 任情恣性 比拟自然 血肉筋骨
下载PDF
天台宗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1
8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天台宗 自然审美观 书评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郭绍虞 王文生
下载PDF
苏轼的自然审美观与山水文学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尚正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2期101-104,84,共5页
苏轼秉山川之灵、关天地之运,四十余年间宦游南北,“身行万里半天下”,所到之处,“餐山色,饮湖光”,神与物游,思与境偕,挥毫留下成百上千的山水诗词文赋,词章卓玮,炳蔚文囿,在山水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山水文学 苏轼 文学史 山水自然 《前赤壁赋》 寓意于物 审美观 山水审美 为人生
下载PDF
《西游记》自然审美观阐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竺洪波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19-22,共4页
《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行程十万八千里,苦度十四寒暑,踏遍名山大川,是一场名轰轰烈烈的文化壮游。其对许多自然风光的描绘不仅展现着清新自然的浪漫文风,而且寓寄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和认识,一种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自... 《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行程十万八千里,苦度十四寒暑,踏遍名山大川,是一场名轰轰烈烈的文化壮游。其对许多自然风光的描绘不仅展现着清新自然的浪漫文风,而且寓寄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和认识,一种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自然审美观念。运用哲学和审美学科的视角透视这一自然审美观的深刻意蕴,构成一种新的《西游记》文本阐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天人合一 自然的人化”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从自然审美观看庄子文艺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
11
作者 莫付欢 《柳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16-18,28,共4页
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在道家学派中,庄子比任何人都更集中、更突出地关注和思考人生问题。庄子对人生的思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主要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从宇宙的、自然的视角考察人生,在庄子看来... 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在道家学派中,庄子比任何人都更集中、更突出地关注和思考人生问题。庄子对人生的思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主要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从宇宙的、自然的视角考察人生,在庄子看来,形而上的本体不仅是自然界的本体,也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庄子 文艺美学思想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比德”自然审美观与其文化成因
12
作者 杨东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5-28,24,共5页
"比德"自然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多层面的,儒家、道家、"屈骚"、佛家都对"比德"审美自然观贡献了理论基础或拓展了"比德"的疆域。儒家之"雅&... "比德"自然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多层面的,儒家、道家、"屈骚"、佛家都对"比德"审美自然观贡献了理论基础或拓展了"比德"的疆域。儒家之"雅"、道家之"真"、"屈骚"之"情"与佛家之"禅"相互牵制、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比德"自然审美观这一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德 自然审美观 文化成因
下载PDF
从《源氏物语》看日本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8
13
作者 党雪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最初起源于对自然美的体悟,就是对花草树木等森林植物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物的同情和欣赏。其哲学基础是崇尚"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他们把自然物当做是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崇尚自然,同时尊重人的...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最初起源于对自然美的体悟,就是对花草树木等森林植物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物的同情和欣赏。其哲学基础是崇尚"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他们把自然物当做是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崇尚自然,同时尊重人的生命个体,这是一种极富有包容性的自然审美意识。在《源氏物语》中,日本传统的自然观以各种形式被赋予审美的意义,并且对日本民族的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源氏物语 物哀 自然
下载PDF
浅析苏轼自然审美观形成的语境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卉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12,共3页
宋代文豪苏轼的诗词散文豪迈旷达,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政治上的不顺激发起苏轼对自然美的追求,他游山历水,创作了大量讴歌自然的诗文,其自然审美观也日趋饱满丰富。苏轼的自然审美观来自于"入世"的佛家、"忘世"的... 宋代文豪苏轼的诗词散文豪迈旷达,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政治上的不顺激发起苏轼对自然美的追求,他游山历水,创作了大量讴歌自然的诗文,其自然审美观也日趋饱满丰富。苏轼的自然审美观来自于"入世"的佛家、"忘世"的道家、"出世"的佛家,三者融会贯通,催化了苏轼自然审美观的形成,并在其诗词文章中得以体现,传诸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自然审美观 语境分析 儒家入世思想 道家自乐思想 佛家禅宗思想
下载PDF
从宫崎骏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涛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4-36,共3页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除了在表现形式上创造了个性极强、充满神奇色彩的动画形象外,在内容上更多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触及了人的心灵。宫崎骏作品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日本人独特的自然审美观,即用心灵去感受自然,崇尚自然,以...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除了在表现形式上创造了个性极强、充满神奇色彩的动画形象外,在内容上更多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触及了人的心灵。宫崎骏作品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日本人独特的自然审美观,即用心灵去感受自然,崇尚自然,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类的情感,追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于同一宇宙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崎骏 动画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建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61-67,76,共8页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宋建林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是在中华民族审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循此漫长历程,我们不仅可以寻觅到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审美是如何由被动、朦胧的自在状态,逐步转入主动、清醒的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宋建林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是在中华民族审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循此漫长历程,我们不仅可以寻觅到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审美是如何由被动、朦胧的自在状态,逐步转入主动、清醒的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轨迹,而且可以从中领略独具特色的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自然山水 中国古代 人与自然的和谐 “比德” 天人合 审美主体 宇宙观 庄子 伦理道德
下载PDF
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0期63-65,共3页
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自然审美观在继承中的发展,并与传统园林的发展相结合,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审美观在传统园林风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在现代的... 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自然审美观在继承中的发展,并与传统园林的发展相结合,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审美观在传统园林风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在现代的园林建筑中探索发现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变迁 中国传统园林 影响 风格
下载PDF
魏晋山水诗的自然审美观——以谢灵运《登池上楼》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瑞卿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1-45,共5页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魏晋士人将目光投向对"自我"和"自然"的双重发现。魏晋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是在历史进程下一步步走向转变的,而最终形成则是在魏晋时期士人们对老庄思想的复归和升华。在魏晋山水诗中,这种自然审美...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魏晋士人将目光投向对"自我"和"自然"的双重发现。魏晋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是在历史进程下一步步走向转变的,而最终形成则是在魏晋时期士人们对老庄思想的复归和升华。在魏晋山水诗中,这种自然审美观的转变显得尤为突出。自然独立于人而存在,以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的思潮在魏晋逐渐形成。谢灵运大量清美的山水诗的出现,标志着这种自然审美观的转变和成形。这里面蕴含着普遍魏晋士人对自然本真的赞美之情和对宇宙生命的思考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自然审美观 山水诗 谢灵运
下载PDF
从《源氏物语》看日本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对于一条曾经孕育过辉煌的文明的河流,人们常常喜欢溯游而上,追寻着它的源头,总想去看一看这永不衰竭地滋养着历代生命的古老而年轻母亲的最初韵致。由于造物的匠意和大自然的惠爱,岛国优美的山川草木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铸就了日本人... 对于一条曾经孕育过辉煌的文明的河流,人们常常喜欢溯游而上,追寻着它的源头,总想去看一看这永不衰竭地滋养着历代生命的古老而年轻母亲的最初韵致。由于造物的匠意和大自然的惠爱,岛国优美的山川草木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铸就了日本人的民族审美心理,当这种审美观与大陆文化水乳交融之后,便第一次明显地在日本人引以为自豪的灿烂的平安朝文化所遗留的作品中永久地沉淀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日本人 川端康成 自然审美观 日本传统 温暖湿润 日本文化 民族审美心理 紫式部 出版社
下载PDF
李渔自然审美观中的物我关系——以《闲情偶寄·芙蕖》为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雅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5,共15页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芙蕖》一文以叙事之笔从芙蕖的性状、习性入手,再从其"适观"与"备用"两方面极写其种植之利,表面上其所写似乎偏重于生物学知识的植物谱录,背离传统散文"以物衬人&qu...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芙蕖》一文以叙事之笔从芙蕖的性状、习性入手,再从其"适观"与"备用"两方面极写其种植之利,表面上其所写似乎偏重于生物学知识的植物谱录,背离传统散文"以物衬人"、"以物写人"之抒情寄意的情意经营,然而散文作为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它总是作者在对日常生活与自我生存的观照中承载着内在情感,正因为李渔反对对花木进行人为的加工和干预,他在平实的庶民生活里寻找感动,从而能在平凡的芙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藉由芙蕖"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生命姿态呈现他的审美思想,让读者在文章中体会到植物"活出自己"的旺盛生命力,也在芙蕖的色香味中,看见了自然造化的真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自然审美观 《闲情偶寄·芙蕖》 物我关系 晚明小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