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的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被引量:20
1
作者 程宇 张巨伟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2720-2722,共3页
管道在进行传质的过程中,需要计算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以及管道温度场分布情况,但在管道外壁温度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自然对流换热经验关联式无法确定空气对流换热系数。基于传热学的理论,采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热分析,提出一种精确... 管道在进行传质的过程中,需要计算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以及管道温度场分布情况,但在管道外壁温度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自然对流换热经验关联式无法确定空气对流换热系数。基于传热学的理论,采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热分析,提出一种精确确定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ANSYS 结构热分析
下载PDF
固液相变蓄能的数学模型和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曾艳 田怀璋 +1 位作者 余鹏 高原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引入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将固液蓄能数学模型简化为仅用能量方程加以描述。并通过实验测得相变过程的实际温度场 ,证明了自然对流固液相变换热的影响不可忽略 。
关键词 固液相变蓄能 数学模型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界面移动速率
下载PDF
基于VB的ANSYS二次开发及其在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萌 仲梁维 陈粤 《软件导刊》 2017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介绍一种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基础,结合VB开发语言共同解决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确定的方法。利用VB语言开发可视化界面,完成对管道温度场分布及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降低ANSYS软件的使用难度,方便、快捷地计算出管道外... 介绍一种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基础,结合VB开发语言共同解决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确定的方法。利用VB语言开发可视化界面,完成对管道温度场分布及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降低ANSYS软件的使用难度,方便、快捷地计算出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避免了大量迭代分析过程,提高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VB开发语言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下载PDF
水平同心环自然对流换热和隔热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菁 邹声华 +1 位作者 杨万鑫 胡琦 《矿业工程研究》 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高温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热害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结合空气层在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作用,提出应用空气夹层控制围岩传热量的结构.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同心环夹层结构自...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高温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热害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结合空气层在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作用,提出应用空气夹层控制围岩传热量的结构.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同心环夹层结构自然对流的传热机理.利用ANSYS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在内外直径比接近1的水平同心环中,瑞利数Ra与空气自然流动形式的关系;用自然对流传热强化系数K表示自然对流对传热的强化程度,并拟合出环形空气层的平均K值与Ra的关系式为K_(ave)=0.091 63Ra^(0.2826),适用于矿井传热的自然对流传热强化系数计算公式为K_(m)=0.034 57Ra^(0.2917).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到空气夹层厚度对散热量影响并不显著,最佳厚度为8 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环夹层结构 自然对流强化系数 数值模拟 围岩传热量
下载PDF
薄膜型LNG船横向隔离舱温度场分析的简化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吕立伟 吴嘉蒙 余勇华 《船舶》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国内针对薄膜型LNG船的温度场分析中,纵向构件及空间的计算结果已能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但对于横向隔离舱通常未予关注,或计算结果与某薄膜型围护系统设备商(如GTT)的差异较大。文中针对薄膜型LNG船的横向隔离舱进行温度场分析,提出一... 国内针对薄膜型LNG船的温度场分析中,纵向构件及空间的计算结果已能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但对于横向隔离舱通常未予关注,或计算结果与某薄膜型围护系统设备商(如GTT)的差异较大。文中针对薄膜型LNG船的横向隔离舱进行温度场分析,提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并研究归纳了一组自然对流系数的简化公式。通过和GTT提供的结果对比,证明该方法可行,且能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LNG船 横向隔离舱 温度场 自然对流系数
下载PDF
基于辐照与热流固耦合的反应堆金属反射层温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圣杰 方健 +2 位作者 吴铦敏 石琳 冉小兵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金属反射层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受辐照和热流作用,其温度分布是一个复杂的热流固耦合问题。为了更准确地模拟金属反射层的温度分布,本文在考虑辐照释热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热-流体耦合与热-固体耦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 金属反射层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受辐照和热流作用,其温度分布是一个复杂的热流固耦合问题。为了更准确地模拟金属反射层的温度分布,本文在考虑辐照释热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热-流体耦合与热-固体耦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流体稳态热分析和结构稳态热分析迭代计算,获得金属反射层的温度分布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与现有方法相比,该分析方法在分析过程中施加的边界条件更全面,计算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内构件 金属反射层 热流固耦合 辐照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