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 被引量:41
1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2 位作者 刘静艳 余世孝 杨秀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4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2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掘根、枯立、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死亡的比例分别是1688%,1429%,3636%和3247%,在不同的林隙中可见到形成木这几种死亡形式的不同组合。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20余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一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二、三层的树种。文章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山地 林隙 自然干扰 海南岛
下载PDF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闫淑君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毕晓丽 王新功 封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26-1130,共5页
通过对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96个林隙的调查 ,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结果表明 ,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扩展林隙 (EG)和冠空隙 (CG)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 5 0 86 %和... 通过对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96个林隙的调查 ,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结果表明 ,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扩展林隙 (EG)和冠空隙 (CG)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 5 0 86 %和 16 6 6 % ,每年干扰频率分别为 0 85 %·年 -1和 0 2 8%·年-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 35 7年 .林隙形成方式由树木折干形成的最为普遍 ,占形成木总数5 8 0 4 % ,其次是由于掘根风倒而形成的 ,占 33 4 8% .林隙大多由两株树木形成 ,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 2 33株 .扩展林隙的大小多在 10 0~ 30 0m2 之间 ,其中以 2 0 0~ 30 0m2 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 ,而以10 0~ 2 0 0m2 者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 .冠空隙的大小多在 10 0m2 以下 ,其中 5 0m2 以下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 .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 2 0~ 30cm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自然干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格氏栲林林窗自然干扰规律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1 位作者 李俊清 杨文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91-1999,共9页
通过对格氏栲 (Castanopsis kawakamii)林林窗自然干扰的基本规律的研究 ,得到了描述林窗干扰状况的一些重要特征。结果表明 :格氏栲林中扩展林窗 (EG)所占面积比例为 34.46% ,而实际林窗 (CG)所占的面积比例为 1 7.81 % ,干扰频率每年... 通过对格氏栲 (Castanopsis kawakamii)林林窗自然干扰的基本规律的研究 ,得到了描述林窗干扰状况的一些重要特征。结果表明 :格氏栲林中扩展林窗 (EG)所占面积比例为 34.46% ,而实际林窗 (CG)所占的面积比例为 1 7.81 % ,干扰频率每年分别为 0 .69%和 0 .36% ,林窗干扰返回间隔期为 2 81 a;EG的大小变化为 63~ 1 2 57m2之间 ,平均为 2 4 4 m2 ,而 CG的大小变化为 2 2~ 70 7m2之间 ,平均为 1 2 6m2 ;形成林窗的主要方式是干中折断 ,比例占 36.2 2 % ,其次为枯立 ,比例占 32 .2 8% ;大多数的林窗是由 1~ 5株形成木形成 ,3株形成木形成的林窗最多 ;大多数林窗是在前 50 a形成的 ,其中 1 0~ 40 a之前形成的林窗最多 ;林窗分布格局是均匀分布型的。林窗形成木主要由格氏栲、大叶乌饭 (Vaccinium mandarinorum)、山胡椒(Lindera glauca)、狗骨柴 (Tricalysia dubi)组成。林窗形成木的地径主要集中在 60 cm以下 ,地径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林 林窗 自然干扰特征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地表植被多样性自然干扰后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6
4
作者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5,共8页
以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年(2008~2010年)的地表植被群落和环境调查,研究地表植被的动态及其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1)地表植被的组成和分布三年间有极显著差异(p〈0.... 以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年(2008~2010年)的地表植被群落和环境调查,研究地表植被的动态及其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1)地表植被的组成和分布三年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0 5);2)2008到2010年地表植被的分布模式变化很大;3)2008年林冠开度、乔木总个体数和坡位的综合作用对地表植被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2009年坡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极显著(p〈0.005),从阴坡到半阴坡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2010年林冠开度和乔木丰富度的综合作用对地表植被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动态 多样性 地表植被 自然干扰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闽中山地天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碧华 洪伟 叶功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大田县龙坑村尖奇山天然林中7个林隙进行调查, 探讨了闽中山地天然林林隙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或近圆形, 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大小而变化, 都在1 14左右; 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 对大田县龙坑村尖奇山天然林中7个林隙进行调查, 探讨了闽中山地天然林林隙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或近圆形, 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大小而变化, 都在1 14左右; 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8 61%和27 66%, 干扰频率分别为1 572%·a-1和0 553%·a-1 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80a EG大小为300 ~1 000m2, 平均约为560m2, 大多数CG大小为80 ~400m2,平均约为200m2 大多数林隙是在50a以内形成的, 而10 ~50a之前形成的林隙最多 大多数林隙是由1~5株形成木创造的, 而由2~4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 林隙形成木通过干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 龙坑村尖奇山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余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 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 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山地天然林 林隙 自然干扰 大田县龙坑村
下载PDF
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温远光 林建勇 +3 位作者 朱宏光 周晓果 叶铎 王磊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通过对大明山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85个林隙的调查,了解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方法】在大明山3.2hm^2永久样地内仔细寻找每一个林隙,记录林隙形成木的种类,测量其胸径和高度,判断林隙形成... 【目的】通过对大明山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85个林隙的调查,了解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方法】在大明山3.2hm^2永久样地内仔细寻找每一个林隙,记录林隙形成木的种类,测量其胸径和高度,判断林隙形成木和林隙的年龄,绘制树冠投影图。【结果】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在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1.70%和52.90%,干扰频率分别为1.793%·a^-1和1.32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76a。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由树木翻蔸形成的林隙最为普遍,占51.88%,其次是干中折断而形成的,占37.88%。林隙大多由0~1株树木形成,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3.45株。EG的大小多在200~600m^2,其中以200~3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56.47%);CG的大小多在200m^2以下,以100~2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37.65%)。大部分林隙是在2年前形成的,占68.40%。林隙形成木种类超过42种,主要是云贵山茉莉(Huodendron biaristatum)、罗浮槭(Acer fabri)、栓皮木姜子(Litsea suberosa)、百色猴欢喜(Sloanea chingiana)、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天目紫茎(Stewartia gemmata)、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占形成木个体数的68.51%。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15~20cm。【结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特征不同于热带山地雨林,也与南亚热带低地的常绿阔叶林存在显著区别。2008年特大冰冻干扰是造成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分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 林隙 自然干扰 冰冻灾害 大明山
下载PDF
自然干扰与森林林冠空隙动态 被引量:31
7
作者 班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49,共7页
森林群落演替与物种共存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Watt[47]对英国温带栎林的研究发现,天然林群落是一个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小斑块构成的镶嵌体。在对自然界普遍的'同质化'认识的时代,这个思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几十年... 森林群落演替与物种共存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Watt[47]对英国温带栎林的研究发现,天然林群落是一个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小斑块构成的镶嵌体。在对自然界普遍的'同质化'认识的时代,这个思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几十年来,由于没能正确对待森林更新和演替的初始条件,对森林的了解受到限制。 1 森林动态基本理论 1.1 群落演替平衡论关于群落演替存在着两种观点,即平衡论和非平衡论。Clements(1921)提出的演替理论认为,在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长期保持不变的前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森林动态 林冠空隙 自然干扰
下载PDF
自然干扰后冠层乔木的群落组成与结构动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41,共6页
以粤北车八岭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 a (2008-2010年)的乔木群落调查,研究冰灾对亚热带森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发现:(1)样地优势乔木树种受灾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栲树>鸭... 以粤北车八岭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 a (2008-2010年)的乔木群落调查,研究冰灾对亚热带森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发现:(1)样地优势乔木树种受灾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栲树>鸭公树>米槠>石栎>木荷>栓叶安息香>微毛山矾>华南桂>香楠>尾尖叶柃;2)冰灾后3 a冠层乔木群落总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少,其变动主要来源于乔木幼树,但区系成分和多样性变化不大;3)乔木径级越小其个体数越多、年间变化越大,乔木从小径级到大径级的成长过程中死亡率的总体趋势在下降;4)样地中整个乔木群落是呈聚集分布的,乔木从小树到大树是从聚集分布到随机分布再到均匀分布的变化过程,并且2009和2010年的乔木群落分布格局更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冠层乔木 自然干扰 结构动态
下载PDF
赤峰地区数字化形变观测自然干扰分析
9
作者 于章棣 黄瑞滨 +1 位作者 范东海 刘继伟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15期51-53,58,共4页
赤峰地区数字化形变观测是地震监测工作的重要手段,2套仪器分布在赤峰地震监测中心站山洞内,分别为洞体应变SS-Y伸缩仪和洞体形变DSQ水管倾斜仪,记录了地壳形变数字化信息。以赤峰地震监测中心站形变观测手段近十年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 赤峰地区数字化形变观测是地震监测工作的重要手段,2套仪器分布在赤峰地震监测中心站山洞内,分别为洞体应变SS-Y伸缩仪和洞体形变DSQ水管倾斜仪,记录了地壳形变数字化信息。以赤峰地震监测中心站形变观测手段近十年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汇集SS-Y型洞体应变仪和DSQ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资料及受干扰事件,分析典型自然环境干扰(微气流扰动、气压、降雨等)的影响特征并归纳其规律,旨在排除干扰,提高形变观测质量,为其他地区形变观测干扰识别提供参考,为形变观测积累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观测 干扰因素 自然环境干扰 干扰特征
下载PDF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碧华 叶功富 +6 位作者 林捷 乐通潮 何建源 何伟 池善燕 黄克鼎 高元竟 《武夷科学》 2008年第1期89-97,共9页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m^2左右,平均约为241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m。左右,平均约为85.1m^2。林隙一般是在50a以内形成的,而30~40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于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天然林 林隙 动态 自然干扰
下载PDF
丹东地震台数字形变自然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菲菲 宫长盛 梁永信 《防灾减灾学报》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丹东地震台数字形变DSQ水管仪、SS-Y伸缩仪观测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自然干扰现象进行整理研究,对其产生的机理和产出的数据形态分析,为快速、准确的判别自然干扰与前兆异常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 丹东地震台 数字形变 自然干扰 特性分析
下载PDF
卫星通信系统的非自然干扰产生原因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德文 高洪旺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6期119-119,共1页
卫星通信是现代军事通信的重要通信手段,然而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卫星通信的可靠运行。本文分析了几种影响卫星通信的非自然干扰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减小卫星通信非自然干扰的方法。本文的分析对减小影响卫星正常通信的干扰,... 卫星通信是现代军事通信的重要通信手段,然而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卫星通信的可靠运行。本文分析了几种影响卫星通信的非自然干扰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减小卫星通信非自然干扰的方法。本文的分析对减小影响卫星正常通信的干扰,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自然干扰 可靠性
下载PDF
从自然干扰看人类干扰的合理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成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23-227,共5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又称人类干扰.总结了人类干扰的特点:①干扰方式的相似性与作用时间的同步性;②干扰历时的长期性与作用程度的深刻性;③干扰范围的广泛性与作用方式的多样性;④干扰活动的小尺度与作用后果的大尺度.在...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又称人类干扰.总结了人类干扰的特点:①干扰方式的相似性与作用时间的同步性;②干扰历时的长期性与作用程度的深刻性;③干扰范围的广泛性与作用方式的多样性;④干扰活动的小尺度与作用后果的大尺度.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自然干扰与人类干扰在作用机制和尺度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自然干扰的运行机制对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干扰 自然干扰 合理性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
下载PDF
辽宁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自然干扰分析
14
作者 姚菲菲 宫长盛 梁永信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4期148-156,共9页
对数字形变观测过程中辽宁丹东地震台、营口地震台、抚顺地震台、朝阳地震台DSQ水管仪、SS-Y伸缩仪存在的自然干扰现象进行研究,对其机理和数据形态作了对比分析,为快速、准确地判别自然干扰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数字形变 自然干扰 特性分析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自然干扰分析
15
作者 刘海龙 甘淑 王德智 《价值工程》 2015年第12期220-224,共5页
本文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7个指标作为研究区主要生态风险自然干扰源,并提出度量自然干扰的指标和公式,建立综合干扰评价模型,完成了区域生态风险自然干扰源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区中各种自然干扰类型的影响强度排序... 本文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7个指标作为研究区主要生态风险自然干扰源,并提出度量自然干扰的指标和公式,建立综合干扰评价模型,完成了区域生态风险自然干扰源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区中各种自然干扰类型的影响强度排序依次为水淹>风害>生物灾害>冷害;风暴潮>热带气旋>病虫害>海平面上升>极端冷温>潮汐>生物自然入侵。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管理与应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红树林 生态风险 自然干扰
下载PDF
自然干扰、人为干扰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孝辉 《世界环境》 2009年第3期30-33,共4页
导言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灾害频繁的国家,几乎年年遭受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轮番袭击。尽管某些“自然灾害”实为人祸,或者被人祸所放大,在周期性循环灾害的困难中,我们铸就了坚忍的... 导言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灾害频繁的国家,几乎年年遭受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轮番袭击。尽管某些“自然灾害”实为人祸,或者被人祸所放大,在周期性循环灾害的困难中,我们铸就了坚忍的民族性格和疲于应对“抗灾救灾”的工作模式。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也许不乏救黎民于水深火热的“悲壮英雄”,但是却缺乏洞悉事故本源的“思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干扰 生态修复 人为干扰 自然灾害 抗灾救灾 民族性格 泥石流 沙尘暴
下载PDF
超短波电台自然干扰问题研究
17
作者 郭煜 李柏楠 杨作宾 《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5期89-91,共3页
超短波电台成本低,通信效果好,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超短波传播方式主要是直射波,受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影响大,通过研究使用超短波电台时自然环境对超短波传播损耗的影响,分析超短波传播损耗规律,找出减小传播损耗的方法,综合提高超短波... 超短波电台成本低,通信效果好,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超短波传播方式主要是直射波,受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影响大,通过研究使用超短波电台时自然环境对超短波传播损耗的影响,分析超短波传播损耗规律,找出减小传播损耗的方法,综合提高超短波电台通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传播损耗 自然干扰
下载PDF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浩 刘章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6年第3期179-182,103-104,共4页
自然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于四湖地区的涝渍生态环境。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及水文改变等,人为干扰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及环境污染等。在自然干扰条件下涝渍低洼地呈现出有规律的演变,而不合理的人为... 自然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于四湖地区的涝渍生态环境。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及水文改变等,人为干扰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及环境污染等。在自然干扰条件下涝渍低洼地呈现出有规律的演变,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程度直接决定了涝渍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湖地区 自然干扰 人为干扰 涝渍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西蜂间自然交尾干扰问题的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启发 李位三 +1 位作者 张启明 吴树生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中西蜂蜂王性引诱信息素对中、西蜂雄蜂具有交互引诱交尾作用 ,且处女王婚飞和雄蜂出游时间一致。在中、西蜂 (主要指意蜂 )混养区 ,空中交尾竞争处于劣势的中蜂 ,受到西蜂严重干扰而繁殖受阻 ,是中蜂在平原等地区日益缩减多因素中的一... 中西蜂蜂王性引诱信息素对中、西蜂雄蜂具有交互引诱交尾作用 ,且处女王婚飞和雄蜂出游时间一致。在中、西蜂 (主要指意蜂 )混养区 ,空中交尾竞争处于劣势的中蜂 ,受到西蜂严重干扰而繁殖受阻 ,是中蜂在平原等地区日益缩减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蜂种间“自然交尾干扰”论点的提出 ,为保护中蜂资源、发展中蜂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女蜂王 雄蜂 性引诱信息素 自然交尾干扰
下载PDF
自然火干扰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树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翠玲 潘存德 +2 位作者 巴扎尔别克·阿斯勒汗 寇福堂 谭卫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562,共8页
自然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行为,是决定森林物种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将新疆喀纳斯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把自然火干扰和树种结构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喀纳斯旅游区树种结构对自然火干扰的响应进行了分析... 自然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行为,是决定森林物种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将新疆喀纳斯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把自然火干扰和树种结构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喀纳斯旅游区树种结构对自然火干扰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自然火干扰林分和长期未受干扰林分的树种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自然火干扰对阔叶针叶树种比、树种丰富度(Ma)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受自然火干扰后,三者均表现出增大的特征。此外,所调查范围内曾发生8次自然火干扰事件,并且不同时期发生的自然火干扰对以阔叶针叶树种比为特质的季相结构和树种丰富度存在极显著的影响。自然火干扰是影响新疆喀纳斯旅游区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 树种结构 自然干扰 生物多样性 泰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