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的遗迹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1
作者 曾巧巧 李鑫瑞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文章从“自然建造”话语出发,聚焦合造社建筑事务所新近完成的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项目,阐述了事务所对悬置于时间中的自然景观所进行的创造性重构和转译,为建筑与自然的锚固提供了一种答案。该项目从建造逻辑层面,探索了大跨度混凝土曲... 文章从“自然建造”话语出发,聚焦合造社建筑事务所新近完成的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项目,阐述了事务所对悬置于时间中的自然景观所进行的创造性重构和转译,为建筑与自然的锚固提供了一种答案。该项目从建造逻辑层面,探索了大跨度混凝土曲面板的建造策略,通过“服务±被服务”空间、“In-Between”中介空间等设计策略的运用,揭示重返“建筑±身体”在场的意义。该项目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开展儿童自然教育提供了富有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科普宣教场所,也进一步呈现出事务所基于自然建造话语,持续对“自然±人工“”空间±地方”展开的二元思辨和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自然建造话语 时间遗迹 场景再现与建造逻辑 合造社建筑事务所
下载PDF
从抵御到接纳——荷兰填海造地实践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宗祺 张路峰 《新建筑》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滨海空间利用亟需综合性的创新方案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荷兰有丰富的填海造地工程实践经验。文章从2010年以来16个荷兰填海造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践中提炼出“建造结合自然”策略;并选取马...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滨海空间利用亟需综合性的创新方案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荷兰有丰富的填海造地工程实践经验。文章从2010年以来16个荷兰填海造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践中提炼出“建造结合自然”策略;并选取马肯湖瓦登海生态群岛项目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策划、设计、建造与监测过程进行内容与形态分析,总结其生态策略及创新治理模式,以期为我国滨海地区的空间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建造结合自然 荷兰 马肯湖瓦登海生态群岛
下载PDF
以自然之名建造——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设计记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浪 《建筑技艺》 2022年第11期68-77,共10页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是合造社于2021年4月开始设计的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公共建筑。设计以自然作为参照系展开,在项目即将建成之时,回溯并记录创作之初认知自然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设计愿景和建造达成。
关键词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中的建造 清水混凝土
下载PDF
乡野的呼唤 临安太阳公社的自然竹构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浩如 《时代建筑》 201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在污染日渐严重的城市大环境中,生态化的农村不仅输出洁净的食品,更成为城市人回归乡野、参与农作之场景。原竹、茅草等自然材料由农人收集,与城市人合作,集体搭建出新农村需要的系列构筑,并在过程中重建当地的经济和手工业。尽管自然... 在污染日渐严重的城市大环境中,生态化的农村不仅输出洁净的食品,更成为城市人回归乡野、参与农作之场景。原竹、茅草等自然材料由农人收集,与城市人合作,集体搭建出新农村需要的系列构筑,并在过程中重建当地的经济和手工业。尽管自然建造并非永恒,却使新农村生活变得更可持续,为新乡村的社会实践提供几种建筑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圈 竹建筑 自然建造 新农业 手工业复兴
下载PDF
荷兰马肯湖-瓦登海项目:探索自然的建造 被引量:4
5
作者 熊亮 瑞克.德.菲索 +1 位作者 孙一鹤 田晓劼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3期58-75,共18页
荷兰马肯湖-瓦登海项目实现了传统智慧与前沿技术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基于圩田模式这一荷兰传统的共识式决策模式,多个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制定出了马肯湖-瓦登海项目计划;另一方面,该项目在设计思想及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利用创... 荷兰马肯湖-瓦登海项目实现了传统智慧与前沿技术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基于圩田模式这一荷兰传统的共识式决策模式,多个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制定出了马肯湖-瓦登海项目计划;另一方面,该项目在设计思想及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利用创新技术和自然进程建造出了新的自然。马肯湖-瓦登海项目在这个气候急剧变化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其湿地设计与建造将有助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改善当地生态系统,并增强处于暴雨和洪水威胁中的河流三角洲地区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肯湖 圩田模式 淤泥 群岛 自然建造 栖息地修复 研究式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在地性的山地建筑创作探究——以新疆大学活动中心设计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白雪杉 梅洪元 《城市建筑》 2018年第36期85-86,共2页
在建筑不断推陈出新的热潮之中,在地性对建筑设计的价值便凸显出来。本文针对山地建筑,从在地性角度出发,结合新疆大学活动中心的创作历程,从自然建造、人文脉络、生态营建三个维度,阐释分析其对山地建筑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新疆大学新校区活动中心 山地建筑 在地性 自然建造 人文脉络 生态营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