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研究
1
作者 许山白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针对曲江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发展规划,分析了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自然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对曲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出建议,指出只有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相适应的开发步骤才能保证曲江新区旅游资源的... 针对曲江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发展规划,分析了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自然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对曲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出建议,指出只有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相适应的开发步骤才能保证曲江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开发 旅游资源 自然承载力 社会经济承载力
下载PDF
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符国基 徐恒力 陈文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21,共10页
自然生态承载力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提出按照各类土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各类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消纳污染和水资源的供给功能纳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简称该方法为“实际供给法... 自然生态承载力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提出按照各类土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各类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消纳污染和水资源的供给功能纳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简称该方法为“实际供给法”。依据海南省统计年鉴资料和生态调查资料,应用“实际供给法”计算和分析了海南省1952-2004年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①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长期持续增长,由1952年的7.080 4 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8.598 4 hm^2/人,增加了1.518 0 hm^2/人,年均增长0.4%;②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占总生态承载力的绝大部分,1952年和2004年分别占98.6%和92.3%,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仅分别占1.4%和7.7%;③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跳跃式下降,从1952年的6.816 5 hm^2/人下降到2004年的0.447 3 hm^2/人;耕地、海域和淡水水域的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52年的0.127 7、0.005 7和0.000 1 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2.60 66、3.119 2和1.146 8 hm^2/人,其它土地类型生态承载力变化不明显;④在生态承载力组成中,水资源比例由大到小变化显著,从96.3%下降到5.2%,耕地、海域的比例由小到大变化显著,分别从1.8%、0.1%上升到30.3%、36.3%,其它土地都由小到大,但所占比例较小;海域、耕地和水资源是海南生态承载力的主要贡献因素,三者之和占到总量的71.8%-98.2%。并分析了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自然生态承载力 土地面积法 实际供给法 海南省
下载PDF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在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阜阳地区地下水资源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雷能忠 许峰 +2 位作者 阮丽缘 章玉成 江燕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是自然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影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因素特点,建立了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阜阳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是自然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影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因素特点,建立了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阜阳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由于综合考虑了评价因素的层次性和模糊性,其结果较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自然资源承载力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以崇左市为例的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覃玲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51-3456,共6页
通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数学模型,探索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并以崇左市为例,计算崇左市2010现状年和2015年、2020年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然后评价自然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及发展... 通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数学模型,探索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并以崇左市为例,计算崇左市2010现状年和2015年、2020年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然后评价自然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及发展规模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崇左市水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现状及未来均未出现超载;土地资源承载力中耕地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已超载,建设用地资源承载力现状及未来均未超载,表明崇左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矿产资源中水泥用石灰岩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较强,煤炭和锰矿资源承载力在2015年和2020年均会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 矿产资源承载力 崇左市
下载PDF
辽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5
作者 盖学瑞 刘芮彤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8-30,70,共4页
该文以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观测区域,评估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游人游憩体验前提下,其游憩人数的阈值。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承载力经修正因子校正之后,辽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实际承载能力估计为6231人(情景1)和14094人(情景2)。社... 该文以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观测区域,评估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游人游憩体验前提下,其游憩人数的阈值。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承载力经修正因子校正之后,辽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实际承载能力估计为6231人(情景1)和14094人(情景2)。社会心理承载力阈值为4350人,日均社会心理承载力为21750人∙d^(-1)。多数受访者对于心理承载力阈值非常关注,游憩人数显著改变游人游憩的满意度。旅游承载力阈值可以看作是辽河国家湿地公园极限游人容量的参考值,公园极限游人容量还要结合游人的行为态度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承载力 自然环境承载力 社会心理承载力 辽河口国家公园
下载PDF
压力与挑战:拉萨城市化快速发展对综合承载力的影响
6
作者 何一民 郭明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182,共12页
近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得到优先发展,其虹吸效应突出。不断集聚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持续扩张的建设步伐,对拉萨城市综合承载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对拉萨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经济发展... 近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得到优先发展,其虹吸效应突出。不断集聚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持续扩张的建设步伐,对拉萨城市综合承载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对拉萨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发现维系拉萨城市健康发展的上述要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部分指标已接近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临界点。而未来数年,随着川藏高速公路和川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汇聚拉萨市,从而推动拉萨城市进一步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拉萨经济发展新高潮和人口增长新态势,应制定科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合理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青藏高原区情的城市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城市综合承载力 自然承载力 经济可持续 社会服务能力
下载PDF
自然资源承载力弱势地区脱贫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云南会泽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顾焱 郭常凯 《浙江国土资源》 2020年第10期40-4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战略。对于中国中西部大量自然资源承载力弱势的贫困地区而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状条件决定了这类地区的脱贫难度较大,更需要多领域、跨...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战略。对于中国中西部大量自然资源承载力弱势的贫困地区而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状条件决定了这类地区的脱贫难度较大,更需要多领域、跨地区、跨平台合作,才能更好地探索地方发展优势,找寻出路。会泽县是中国工程院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的挂钩帮扶对象,但以往的大量经验表明,以政府财政单向投入容易使扶贫成为流于形式、不可持续的表面文章——老百姓脱贫后很可能再次返贫。因此,以自然资源为载体,以市场为推动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手段,产、城、人等多元要素统筹发力,才是真正可持续的脱贫与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云南会泽 十九大报告 中国中西部 自然资源承载力 资源有效配置 弱势地区 脱贫攻坚战
下载PDF
天津市1997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海云 李洪远 +2 位作者 孟伟庆 常华 马春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97年-2006年天津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与全国比较,天津市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占大部分;(2...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97年-2006年天津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与全国比较,天津市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占大部分;(2)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相比,天津市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自然资源承载量占优势,但经济资源水平有较大差距。(3)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对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基本在50%以上,水资源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天津市相对承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经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环境恶化趋势,控制人口增长,不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承载力 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综合承载力
下载PDF
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9-1175,共7页
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及甘肃省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1—2008年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甘肃省的承载状态在2001—2002年呈超载状态,但自2003年以后处于富余状态;甘... 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及甘肃省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1—2008年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甘肃省的承载状态在2001—2002年呈超载状态,但自2003年以后处于富余状态;甘肃省超载最严重的是临夏,其次是陇南,然后依次是天水、甘南、定西、武威.省会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酒泉的承载力都属于富余状态,张掖、平凉和庆阳除了极个别年份超载,大多数的承载力也都属于富余状态.造成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与文化、资源禀赋及人才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综合资源承载力 甘肃省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罗朝晖 陈丹 卞海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计算分析了1978~1998年安徽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无论是与全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西部不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综合承载力都处...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计算分析了1978~1998年安徽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无论是与全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西部不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综合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2安徽省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占较高比例,是安徽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1991年以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逐渐上升,但对综合承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3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等是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综合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
下载PDF
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红伟 陈伟国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47-56,共10页
通过对Solow模型和干中学模型的扩展,阐述了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的差异,结论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 通过对Solow模型和干中学模型的扩展,阐述了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的差异,结论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西部12省市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综合承载力增强,但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超载状态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承载力 相时自然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综合承载力
下载PDF
上海市2003~2012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在拓宽了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中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研究了上海市2003~2012年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全国为参照区域还... 在拓宽了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中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研究了上海市2003~2012年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全国为参照区域还是以四个直辖市为参照区域,上海市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富余状态,而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都处于严重的超载状态;尽管上海市的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波动不大,但由于上海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上海市综合承载状态正由富余状态逐渐转变为超载状态。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上海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利用科技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在稳定现有较低人口自然出生率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 生产性土地 面积 上海市
下载PDF
哈尔滨市道里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
13
作者 付翃飞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9期2-2,5,共2页
相对资源承载力,即适度人口容量,是指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相对资源承载力是以较之研究区域更大的数个参照区域为对比标准的,本文分别以全国和哈尔滨市为参照区域,研究哈尔滨市道里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演化过... 相对资源承载力,即适度人口容量,是指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相对资源承载力是以较之研究区域更大的数个参照区域为对比标准的,本文分别以全国和哈尔滨市为参照区域,研究哈尔滨市道里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演化过程,分析得出道里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并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对道里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加以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人口容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 经济资源承载力
下载PDF
森林经营对森林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钦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8期0177-0180,共4页
森林经营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其影响生态平衡的机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了森林经营如何影响生态平衡。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森林结构、优... 森林经营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其影响生态平衡的机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了森林经营如何影响生态平衡。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森林结构、优化森林功能、提升森林质量等措施,森林经营显著增强了森林的自然承载力。同时,造林、抚育等经营手段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影响,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高了其应对干扰的适应性。这些发现为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科学的森林经营可以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养分循环、水文调节等生态功能上的优点得到进一步发挥,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支撑。研究还发现,森林经营活动应遵循生态优先、经济兼顾、可持续使用等原则,以确保森林的多功能性和生态平衡的实现。本研究结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生态平衡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森林自然承载力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甘肃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共5页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及各地区2001-2008年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的承载状态自2003年以后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成为甘肃省主要承载资源;甘肃省超载最严...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及各地区2001-2008年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的承载状态自2003年以后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成为甘肃省主要承载资源;甘肃省超载最严重的是临夏,其次是陇南,然后依次是天水、甘南、定西、武威。省会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酒泉的承载力都属于富余状态,张掖、平凉和庆阳除了极个别年份超载,大多数的承载力也都属于富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综合承载力 甘肃省
原文传递
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卢亚丽 徐帅帅 沈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共6页
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法和综合指标体系对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区域(2005-2015年)进行评价。再次,对河南省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包括空间系聚类、空间梯度分析、变异分析的空间分异。研究得出,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并没有达到可... 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法和综合指标体系对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区域(2005-2015年)进行评价。再次,对河南省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包括空间系聚类、空间梯度分析、变异分析的空间分异。研究得出,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并没有达到可载水平。从生态环境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及人类社会经济支持力看,较弱的是生态环境承载力及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经济支持力较为乐观。从地区差异来看,2010年和2015年河南省各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梯度依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2010、2015两年的空间分异水平相当。2015年较2010年的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变异系数减小,说明河南省的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空间特征减弱,表明在"十二五"计划期间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最后,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自然资源承载力 人类社会经济支持力
原文传递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郁鸿胜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6期18-22,共5页
城镇自然环境承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力严重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部背景看,经济全球化引起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在亚太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加速中国工业化助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未来的20年... 城镇自然环境承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力严重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部背景看,经济全球化引起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在亚太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加速中国工业化助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我国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的政策等方面,各级政府还没有作好应对的系统准备。旨在分析制约新型城镇化选择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自然承载力 社会服务力
下载PDF
刊首语
18
作者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3年第5期4-5,共2页
最近的一次兰州之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城市遭受的水土流失之痛。一次大雨使得城市中几乎每条道路上都泥浆泛滥,待到雨后放晴,又是漫天尘土。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自然承载力 植被
下载PDF
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及其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19
作者 陈洪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9-82,共4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其中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短缺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今后这一矛盾还将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不断减少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资源量的不断扩大而日趋尖锐。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一矛...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其中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短缺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今后这一矛盾还将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不断减少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资源量的不断扩大而日趋尖锐。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一矛盾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人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口与资源 口过 平方 自然资源承载力 我国现代化建设 传统农业 剩余劳动力 能源生产
下载PDF
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生态规划与提升的策略研究--以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为例
20
作者 江彦 陈刚 纪雪霞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10期51-57,共7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开发成为人口与产业向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大量建设用地挤占原本的自然生态空间引发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因此,通过生态规划与提升策略平衡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开发成为人口与产业向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大量建设用地挤占原本的自然生态空间引发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因此,通过生态规划与提升策略平衡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是城市新区开发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生态议题。以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生态环境质量,将生态敏感性、开发适宜性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结果与现有控规相结合,提出系统优化提升策略,包括建立“一核两区十三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四大生态功能区、优化绿地系统布局。研究结果显示,在该系列策略指引下,建成区绿地率将提升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11.1%,500 m范围的绿地可达性增长5.3%,景观连接度提升4.4%,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光 生态敏感性 开发适宜性 自然资源承载力 生态安全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