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4
1
作者 王富葆 马春梅 +2 位作者 夏训诚 曹琼英 朱青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罗布泊于1962年全部干涸,干涸前湖面积约5400km2,目前湖底被厚20~40cm的盐壳覆盖,海拔约780m。盐湖北岸和东岸普遍发育三级湖积台地,其高度分别为783~785m,789m和810~820m,相应的湖面积分别为9250km2,20000km2和55000km2左右,根据释... 罗布泊于1962年全部干涸,干涸前湖面积约5400km2,目前湖底被厚20~40cm的盐壳覆盖,海拔约780m。盐湖北岸和东岸普遍发育三级湖积台地,其高度分别为783~785m,789m和810~820m,相应的湖面积分别为9250km2,20000km2和55000km2左右,根据释光和14C年代,它们分别形成于7.0~7.5kaB.P.,约30kaB.P.和90~130kaB.P.,与深海氧同位素第5和3阶段及全新世大暖期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见,位于亚洲腹地、气候极端干旱的罗布泊,在地质历史时期其湖面的扩张与收缩受全球气候变化因素驱动,其变化幅度的强弱则与区域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湖积台地 自然环境演变 全球变化
下载PDF
阿拉善东南部自然环境演变与地面流沙路径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心源 王飞跃 +3 位作者 杜方明 周秉根 常月明 胡玮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9-486,T003,共9页
阿拉善东南部包括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在晚更新世均是一个湖域广阔的淡水大湖。之后 ,吉兰泰大湖和腾格里大湖在封闭状态下 ,一方面因气候转为干旱、蒸发致使湖域减小直至完全干涸 ,露出的湖底在风的吹蚀作用下形成... 阿拉善东南部包括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腾格里和吉兰泰两区在晚更新世均是一个湖域广阔的淡水大湖。之后 ,吉兰泰大湖和腾格里大湖在封闭状态下 ,一方面因气候转为干旱、蒸发致使湖域减小直至完全干涸 ,露出的湖底在风的吹蚀作用下形成沙漠 ;另一方面在“狭管效应”作用下 ,由吉兰泰西部来自雅玛雷克沙漠和在腾格里西部来自巴丹吉林沙漠的风吹沙沿着地形上狭窄通道的侵进是加剧这两个湖盆沙漠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此 ,基于遥感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区西缘挡沙固沙 ,建立生态保护带 ,区内分块治理、有效控制流沙的侵进和扩张以及通过改善下垫面性质来控制沙尘的发生与强度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研究区风沙的治理 ,对于缓解京津沙尘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流沙路径 自然环境演变 风沙通道 多源遥感 干旱 吹蚀作用 沙漠化
下载PDF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分布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绍鸿 俞鸣同 +1 位作者 唐丽玉 赵希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8,共7页
本文根据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古森林遗迹分布区的两个钻孔岩芯的粒度、有孔虫、孢粉、古土壤和14C年代等方面的分析测试资料,恢复了该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与海底林生长与掩埋的历史。以油杉为代表的古森林在该区出现于9420aB.... 本文根据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古森林遗迹分布区的两个钻孔岩芯的粒度、有孔虫、孢粉、古土壤和14C年代等方面的分析测试资料,恢复了该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与海底林生长与掩埋的历史。以油杉为代表的古森林在该区出现于9420aB.P.左右,繁盛于8090~7140aB.P.。在7 200~6 800aB.P.间的中全新世早期,该区气候热暖潮湿,海面不断升高。由于侵蚀基准面的抬高,深沪湾西部的河流发生了加积作用,从而掩埋了该古油杉林。当中全新世中期古海面上升到钻孔所在的位置时,该古森林遭到了灭顶之灾。晚全新世以来,该区一直处于潮间带环境,与今日只有微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古森林 油杉 自然环境演变 深沪湾 全新世 古森林遗迹 有孔虫 孢粉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序列与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钟巍 王建力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6-354,共9页
根据湖泊、山地冰川、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泥炭及沙漠演变等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和恢复了我国酉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序列及特征。全新世期间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演变存在着以水热配置关系不同为突出特征的两种不同... 根据湖泊、山地冰川、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泥炭及沙漠演变等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和恢复了我国酉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序列及特征。全新世期间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演变存在着以水热配置关系不同为突出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演变模式:即以新疆北部地区为代表的西风型和以青海湖及青藏高原为代表的季风型模式。其成因同区域性特征及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并划分出我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界线,即距今12ka或10ka、9ka、3ka和0.5ka。众多地质记录间良好的对比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西部全新世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预测其变化趋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全新世 自然环境演变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期石家庄地区自然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清海 吴忱 袁文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8年第1期51-55,共5页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当今引人关注的问题。掌握环境以往的真实性,预测环境演变,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不惜巨资来研究过去环境演变的规律,特别是数千年甚至数万年(...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当今引人关注的问题。掌握环境以往的真实性,预测环境演变,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不惜巨资来研究过去环境演变的规律,特别是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据H·H·Lamb资料,近100年以来世界上每年用于研究过去几千年和几百万年以来气候演变的花费就达800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晚更新世末期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平衡 基本特征 人类生存 石家庄 气候演变 保护环境 真实性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演变的影响及其定量评估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建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44-150,共7页
本文从人地关系研究入手,探讨了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人类活动的特征及其与自然过程的关系,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演变过程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有关实例,运用该模型对水土流失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了定量评估.
关键词 人类活动 自然环境演变 定量评估 弹性系数 水土流失过程 相对增长率 人地关系 环境演变过程 输沙量 奇异指数
下载PDF
论自然环境演变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义民 柴军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498,共5页
文明社会以来,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形式是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下的其他变化.气候变化主要有三种形式:波动、突变、混沌.冷暖波动带来古文明的兴衰、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周期性冲击;突变、混沌引起的自然灾害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并带来了文明... 文明社会以来,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形式是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下的其他变化.气候变化主要有三种形式:波动、突变、混沌.冷暖波动带来古文明的兴衰、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周期性冲击;突变、混沌引起的自然灾害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并带来了文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对自然环境演变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过程与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气候变化 文明进程
下载PDF
自然环境演变与廊坊汉以前的历史探述 被引量:2
8
作者 董世荣 刘化成 《文物春秋》 2005年第3期1-5,30,共6页
本文依据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概述了廊坊市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结合历史上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地貌特征,论述了廊坊地区历史文化的属性和地域特点,认为廊坊历史的发展是连绵不断的,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使许多遗迹... 本文依据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概述了廊坊市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结合历史上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地貌特征,论述了廊坊地区历史文化的属性和地域特点,认为廊坊历史的发展是连绵不断的,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使许多遗迹、遗物深埋地下,难以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廊坊市 汉朝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文化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10000年来自然环境演变的时空特征
9
作者 王建力 钟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3-600,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自然环境演变 时空特征
下载PDF
贵州第四纪自然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吉汝安 《贵州地质》 1992年第1期59-62,共4页
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第四纪地质史研究的中心环节。第四纪时全球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影响贵州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势升高、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等,贵州第四纪自然环境经历了巨大复杂的变化。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第四纪 贵州 气候变化 生物演化
下载PDF
包头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立新 《阴山学刊》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包头地区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分析 ,着重阐述了第三纪和第四纪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情况 ,以及现代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原因 。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第三纪 第四纪 包头地区
下载PDF
枣庄地区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天胜 赵全科 徐春堂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9年第3期87-90,共4页
全新世以来,枣庄地区气候随我国东部地区的大趋势而冷暖波动,天然植被日渐缩减,大中型野生动物渐趋灭绝,水文条件随现代开发而破坏,该地区环境受人类活动巨大影响。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保护 环境 枣庄地区
下载PDF
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4
13
作者 黄润 朱诚 郑朝贵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2-750,共9页
安徽淮河流域是我国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和古代文化交汇地区,新石器时代演绎了多期古文化,石山子文化时期以渔猎为主,大汶口文化时期渔猎与农耕并重,而龙山文化时期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利用野外考古资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 安徽淮河流域是我国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和古代文化交汇地区,新石器时代演绎了多期古文化,石山子文化时期以渔猎为主,大汶口文化时期渔猎与农耕并重,而龙山文化时期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利用野外考古资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本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进程,利用钻孔孢粉、年代数据等恢复本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并将考古资料和环境演变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该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和古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开始,新石器早期出现石山子文化,地方特征明显。6.5kaBP ̄5.5kaBP气候暖湿,受高海面和洪涝灾害等的影响,地表环境恶劣,导致文化发展中断、考古遗址缺失,5.5kaBP ̄4.0kaBP气候趋干,自然条件有利于人类生存,大汶口、龙山文化逐渐繁荣。与中原、山东地区相比,本区在新石器文化发展阶段、遗址数量和分布变化等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淮河流域 全新世 环境演变 新石器遗址 时空分布 自然环境演变 全新世大暖期 新石器遗址 淮河流域 安徽 文化发展 古代文化 考古资料 龙山文化
下载PDF
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43
14
作者 邓辉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71,共9页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聚落遗址的规模形态、生产工具的组合特点等几方面,探讨了燕北地区全新世大暖期(8500—30000aBP)期间的人地关系,尤其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化过程,及这一转化过程与当地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之...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聚落遗址的规模形态、生产工具的组合特点等几方面,探讨了燕北地区全新世大暖期(8500—30000aBP)期间的人地关系,尤其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化过程,及这一转化过程与当地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暖期内的诸考古学文化各自所反映的土地利用方式特点,与自然环境演变存在极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大暖期 土地利用方式 自然环境演变 人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变迁与宁夏农牧经济区域开发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束锡红 廖力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8,共6页
秦汉以来宁夏区域农牧业经济开发活动是与自然环境变迁互为进退的。人类活动的强度、活动范围的广度、活动内容的深度都折射出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以秦汉以来宁夏区域农牧经济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互动关系为主线,... 秦汉以来宁夏区域农牧业经济开发活动是与自然环境变迁互为进退的。人类活动的强度、活动范围的广度、活动内容的深度都折射出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以秦汉以来宁夏区域农牧经济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互动关系为主线,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内在规律与机制,目的在于深化认识新时期宁夏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区域农牧经济开发 互动关系
下载PDF
基于流水线网络的地表水动态模拟及并行化研究
16
作者 吴钱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199,共1页
由于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变迁和植被覆盖率的降低,遇到连续强降雨或暴风雨后,地表水的急速流动极易引起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生产与自然环境造成了直接或潜在的重大危害。因此,如何快速高精度地模拟地表水动态... 由于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变迁和植被覆盖率的降低,遇到连续强降雨或暴风雨后,地表水的急速流动极易引起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生产与自然环境造成了直接或潜在的重大危害。因此,如何快速高精度地模拟地表水动态过程是防灾减灾中亟待解决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洪涝灾害 植被覆盖率 动态模拟 防灾减灾 自然环境演变 并行化 强降雨
下载PDF
试论包头市自然环境的演变
17
作者 常立新 赵克禹 祁风枝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6-59,70,共5页
通过对包头市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特别是第三纪和第四纪以来)的剖析,反映出包头地区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历史基础及其原因.从而为包头市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第三纪 第四纪
原文传递
史培军:走巨灾防范的中国之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娜 《中国减灾》 2013年第5期8-9,共2页
他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支撑,成为国家高层决策的重要智囊团成员,长期从事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资源开发与减灾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作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每次灾害发生后,他都会习... 他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支撑,成为国家高层决策的重要智囊团成员,长期从事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资源开发与减灾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作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每次灾害发生后,他都会习惯性地思考:从灾难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如何能在巨灾和大灾之后汲取教训、变得更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 中国 防范 自然环境演变 防灾减灾 可持续发展 专家委员会 科技支撑
下载PDF
海侵对浙东文明发展影响探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志荣 《中国水利》 2018年第23期17-18,共2页
传统文献对浙东文明记载始于大禹治水时期,而现代历史地理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把这一研究延伸到了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的3次海侵。由此,我们对彼时浙东自然环境演变、文明发展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关键词 文明 浙东 海侵 自然环境演变 大禹治水 历史地理 更新世 第四纪
下载PDF
我国首部以多学科研究长江图书面世
20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5期14-14,共1页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近日面世。这本书首次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论证分析了长江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关系.还对长江源、三峡工程、利用开发平衡点等多个关于长江的热点问题进行论证。
关键词 长江源 图书 自然环境演变 科研 人类活动影响 水资源利用 多学科交叉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